華文網

高中畢業的“牛城”工程師

(劉永剛)

"我是一個高中畢業的工程師,我深知在研發的道路上,

沒有捷徑,當你回頭看你走過的路時,你會發現,往往最笨的辦法,卻能使你獲得最真實的資料,解決最實際的問題。"邢臺路橋建設總公司邢衡高速項目部實驗室主任劉永剛說。

今年44歲的劉永剛,是邢臺路橋建設總公司邢衡高速項目部實驗室主任。20多年前,他以高中畢業生的起點入行,憑著不懈努力與刻苦鑽研,發明了被國家交通部收錄為推薦工法的"流態粉煤灰"技術,

通過改進施工措施為國家累計節省500余萬元成本。2006年,劉永剛經過國家交通部培訓,拿到了實驗檢測工程師證書,被同事戲稱為"高中畢業的工程師"。

1995年,高中畢業的劉永剛,進入了邢臺路橋建築總公司,經培訓後被分配到工地實驗室,從事檢驗測試等技術性工作。然而,越是跟著老工程師們學習,越是覺得自己底子薄、基礎差,這讓劉永剛下決心要"回爐"。1995年起,他報考了河北工業大學專科班,

利用業餘時間學起了交通土建工程專業知識。在工地上的晚上和週末,每當工友們去打球和聚餐時,他便伏在宿舍桌前"啃"起書來。這一"啃",就"啃"出了個工程師。

" 永剛所在的實驗室,除了負責測試檢驗等工作,還擔負著原材料調查、施工材料配合比例控制、施工程序控制等職責。在邢臨高速、鄭洛高速、青蘭高速等專案施工中,他提出了多項改進措施和合理化建議,

累計為國家節省資金500余萬元,屢次受到上級部門的表揚和嘉獎。"同事李永清說。

" 劉工程師在技術創新中,從不走捷徑,靠的是一遍又一遍的實驗。用'笨法子'獲得最真實的資料,解決最實際的問題。"檢測隊隊員張勇說,在建設青蘭高速公路期間,他經過數十次反復實驗,發現利用"流態粉煤灰"替代原有的灰土,填充在橋樑與路基結合部,不僅能減少"跳車"現象(車輛由道路駛上橋樑時的顛簸感),

還能降低施工成本,遂創造出了"流態水泥粉煤台背回填施工工法"。該工法被國家交通部收錄為2009年度公路工程工法彙編中,並面向全國推薦推廣。

據介紹,劉永剛連續10年被邢臺路橋總公司評為"先進工作者",先後獲得"邢臺市技術能手"、"邢臺市能工巧匠"、"河北省能工巧匠"等稱號。

" 有些技術問題搞不明白,心裡就不舒服。我深知在研發的道路上,

沒有捷徑,我就是用'笨法子'一遍一遍去研究,最終獲得的了成功。其實,我覺得只要能為國家建設做些貢獻,體現出我自身的價值,這就值了。"劉永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