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黎瑞剛繼續“買買買”,這回下注的CAA是什麼來頭?

本文綜合了Power House CAA 以及虎嗅此前對華人文化的報導。

今天(4月18日),華人文化宣佈入股好萊塢三大經紀公司之一CAA,入股後,黎瑞剛將出任美國CAA董事。與此同時,華人文化還將與美國CAA共同出資組建合資公司“CAA中國”。

區別於它旗下一眾耀眼的明星,站在幕後的CAA一直顯得有點神秘,它的江湖地位、運作模式究竟如何?答案將在下文揭曉。

CAA如何奠定自己的江湖地位?

一句話解釋CAA的地位——國內所有包含藝人經紀業務的娛樂公司,都想成為CAA。但至今仍然難以望其項背。

CAA,全稱Creative Artists Agency(創新藝人經紀公司),由麥克·奧維茨(Michael Ovitz)成立於1975年,總部洛杉磯。它幾乎開創了經紀人掌握核心話語權的娛樂時代。經過40年的發展,CAA的觸角已經遍佈電視、電影、音樂、體育各個行業。

在美國的娛樂工業體系裡,經理人(manager)和經紀人(agent)的權責涇渭分明。

前者一般情況下只負責一個藝人,為其規劃職業生涯、提供職業選擇建議;經紀人則會負責盡可能為藝人找到工作,爭取視鏡、拍片機會,最高抽取10%的傭金。CAA屬於後者。

擁有的明星咖位可以側面證明CAA的實力。它幾乎擁有了好萊塢近一半的一線明星,比如湯姆·克魯斯、喬治·克魯尼、茱莉亞·羅伯茨、布拉德·皮特。簽約導演包括斯皮爾伯格、李安等等。除此之外,賣座電影、電視劇集大部分主創也來自CAA。

而奠定CAA地位的,除了一線明星、導演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所開創的獨特商業模式——“打包交易”。在手中握有編劇、演員、導演,整個產業鏈的人才資源後,CAA往往能夠搭起從劇本到演員到投資的整個框架,然後打包銷售給某個片場。抽傭的方式也由單個藝人酬勞的10%,躍升至整個製片預算的10%。而究竟選擇哪個導演和藝人,再也不是行業製片人一個人說了算的事情。

這樣的商業模式不僅可以讓收入有數量級上的增長,同時也開創了經紀人掌握核心話語權的時代。

近些年,CAA並不滿足於電視、電影、音樂產業的地位,開始在體育賽事、內容製作等領域的佈局。

2015年,與 307名運動員簽訂了總價值64.3億美元的合約,這些運動員大多來自與美國四大職業聯盟,僅NFL(橄欖球職業聯盟)的業務就高達28億美元;2016年,又簽下了15名在NFL第一輪及第二輪選秀中被選中的球員。

不僅如此,CAA也開始涉足內容製作領域,並不斷完善“國際製作聯盟”。

而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向海外市場擴張,CAA在2005年就開設了中國區辦公室,自去年年底就開始尋求與中國資方合作的可能性。靴子落地,CAA及其背後的TPG(德太資本)選擇了黎瑞剛。

“黎叔”的佈局

黎瑞剛掌舵的華人文化基金創立於2009年4月,是第一個在國家發改委備案的文化產業私募股權基金。

在娛樂佈局上,華人文化投資了燦星文化、日月星空,電視劇方面投資了正午陽光,與香港無線TVB成立合資公司“翡翠東方”。而在海外業務上,華人文化和美國夢工廠合作成立了東方夢工廠,去年又與華納影業、TVB共同成立了旗艦影業。在電影放映方面,華人文化參股了巨幕技術公司IMAX中國。在周邊服務方面,華人文化投資了線上票務平臺微影時代等。

而在體育領域的佈局包括版權、內容、媒體運營、賽場管理、運動員經紀等多個維度。去年9月,華人文化旗下的體奧動力以80億人民幣的價格拿到2016-2020年中超製作及版權。除此之外,去年12月,華人文化聯手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出資4億美元收購曼城俱樂部母公司城市足球集團,持有其13%的股份。

而一向對“國外新事物很敏感”的黎瑞剛此次與CAA成立合資公司,為CAA拓展中國區業務的同時,也將進一步擴大華人文化的娛樂版圖。

華人文化投資了燦星文化、日月星空,電視劇方面投資了正午陽光,與香港無線TVB成立合資公司“翡翠東方”。而在海外業務上,華人文化和美國夢工廠合作成立了東方夢工廠,去年又與華納影業、TVB共同成立了旗艦影業。在電影放映方面,華人文化參股了巨幕技術公司IMAX中國。在周邊服務方面,華人文化投資了線上票務平臺微影時代等。

而在體育領域的佈局包括版權、內容、媒體運營、賽場管理、運動員經紀等多個維度。去年9月,華人文化旗下的體奧動力以80億人民幣的價格拿到2016-2020年中超製作及版權。除此之外,去年12月,華人文化聯手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出資4億美元收購曼城俱樂部母公司城市足球集團,持有其13%的股份。

而一向對“國外新事物很敏感”的黎瑞剛此次與CAA成立合資公司,為CAA拓展中國區業務的同時,也將進一步擴大華人文化的娛樂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