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寶媽每日十條·第22期 這些食物寶寶不能吃,嚴重可致命

給1歲以下嬰兒食用蜂蜜,嚴重的可是要出人命的!

肉毒桿菌常被用來做美容,

但這並不是說它是一種有益的細菌。相反,這個細菌非常兇惡,產生的肉毒毒素有劇毒,哪怕不到1微克的肉毒毒素,都能置人於死地。所以,肉毒桿菌在二戰中曾被當做生化武器使用。

好在肉毒桿菌很怕熱,最普通的巴氏殺菌法(60攝氏度以上加熱30分鐘)就可以殺滅它,所以平時吃熟食基本上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肉毒桿菌也很狡猾,為了生存下去,它會用一層外殼來保護自己,

變成芽孢,任你怎麼加熱,它都死不了,等待時機“復活”。

不管有沒有經過加熱處理,仍有少數蜂蜜攜帶芽孢,吃蜂蜜的時候,芽孢也進入了體內。

如果是個成年人的身體,沒關係,這裡腸道菌群自成體系,芽孢無法復蘇,對身體無害。

但如果是個嬰幼兒的身體,腸道菌群還沒有成熟,腸胃等消化器官過於稚嫩,胃酸的分泌較差,就給了芽孢伺機復蘇的機會。

特別是不到1歲的寶寶,體內消化系統嬌嫩,只能任由芽孢在腸胃腸道內繁殖生長,到一定程度後,釋放出毒素,引起寶寶中毒,嚴重的就會危及生命。

六個月前不要喂寶寶果汁

果汁含有不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寶寶喝了後會增加大便次數,導致體重減輕。而且,大便頻繁又容易引發尿布疹,還會讓寶寶喜歡上甜食,容易造成肥胖和齲齒。

6個月~1歲要不喝或少喝果汁,飲用前最好稀釋,

每天不要超過100毫升,而且只能在吃飯的時候飲用。

六個月前不要喂蔬菜湯

用蔬菜煮的菜水,營養較少,卻白白佔據了寶寶本來就小的胃,相當於讓寶寶節食。而且,菜湯裡還可能有農藥以及草酸。

應該用菜泥代替蔬菜湯,大量的維生素、營養還是在菜泥裡。

一歲以內不建議食用鮮奶

一些媽媽認為鮮奶更有營養,會給小嬰兒餵食鮮奶。專家卻給出了截然相反的答案:鮮奶無法替代配方奶粉和母乳,

一歲以內嬰兒不建議餵食鮮奶。牛奶中的鹽分和蛋白質都高於母乳和配方奶粉,會增加寶寶腎臟負擔,更有可能引起過敏。

六個月前不要喂稀飯或米湯

生米→米飯→米粥→米湯的營養成分是呈倍數下降趨勢的,米湯的營養非常低。加上寶寶的胃容量很小,如果喝太多米湯的話,肚子一下就喝飽了,可實際上寶寶並沒有攝入多少營養和熱量。

六個月前謹慎食用蛋類和魚肉

多久適合給寶寶吃蛋類和魚類,最好諮詢醫生。有不少兒科醫生建議,在孩子1歲之前不要給他吃這類食物,因為可能引起過敏,但是並沒有證據表明,孩子在4~6個月的時候吃這類食物,會導致日後過敏。

1歲前不要吃引致哽噎的食物

細小的食物:如玉米、瓜子、花生;

脆口和質感較硬的食物:如糖果、未煮軟的蔬菜;

未去骨的魚和肉,以及未去籽的水果。

1歲前不要吃調味料( 如鹽、豉油、雞粉等)

常吃濃味的食物會令寶寶較難接受淡味的食物,可能引致揀飲擇食。另外,身體長期攝取過多鈉鹽,會增加寶寶將來患高血壓的風險。

1歲前不要吃未經煮熟的食物、未經巴士德消毒的乳製品

道理和蜂蜜一樣,預防食入肉毒桿菌的芽孢。

餵養好寶寶,是0~1歲這個階段最重要的工作。希望爸爸媽媽們把寶寶養得好好的,壯壯的。

1歲以前不要給孩子吃蛋清

雞蛋清中的蛋白分子較小,有時能通過腸壁直接進入嬰兒血液中,使嬰兒機體對異體蛋白分子產生過敏反應,導致濕疹、蕁麻疹等疾病。蛋清要等到寶寶滿一歲才能給。

1歲前不要吃調味料( 如鹽、豉油、雞粉等)

常吃濃味的食物會令寶寶較難接受淡味的食物,可能引致揀飲擇食。另外,身體長期攝取過多鈉鹽,會增加寶寶將來患高血壓的風險。

1歲前不要吃未經煮熟的食物、未經巴士德消毒的乳製品

道理和蜂蜜一樣,預防食入肉毒桿菌的芽孢。

餵養好寶寶,是0~1歲這個階段最重要的工作。希望爸爸媽媽們把寶寶養得好好的,壯壯的。

1歲以前不要給孩子吃蛋清

雞蛋清中的蛋白分子較小,有時能通過腸壁直接進入嬰兒血液中,使嬰兒機體對異體蛋白分子產生過敏反應,導致濕疹、蕁麻疹等疾病。蛋清要等到寶寶滿一歲才能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