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少年樂視的成人禮:越過山丘便是晴空

每一次成長均需努力付出。即便是BAT,在成長過程中也曾被無數的危機所困擾,但只要越過它便是晴空,收穫到從少年轉變為成人的喜悅。

剛剛過去的414電商節,便是少年樂視收到的一份成人禮。

414電商節期間,樂視生態總成交額達21.7億元,其中樂視超級電視總銷量突破38.6萬台,超級手機突破44.7萬台,樂視會員總銷售額超過5.8億元,智慧硬體總銷量超過148.2萬件。

成長路上,有鮮花也有風雨。4月17日,周航的一封公開信,再次將大眾目光聚集在易到、樂視身上。

在媒體輿論的報導中,雖然將周航趁樂視資金鏈緊張之際,製造事端希望低價購入易到的事情被曝光,但也給樂視帶來了很負面的影響。

成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少年樂視要成為遮風擋雨的成年人,就必須要經受住鮮花與風浪的洗禮。事實上,BAT在成長過程中,也都遇到無數次危機,但最終成為互聯網世界上的牛逼的企業。

越過山丘,便是晴空。

風雨是少年樂視的禮物

此前的樂視,

更像是一個過早功成名就的少年,年少得志,傲視群雄,而在狂飆突進之後,遭遇挫折,停下來反思,然後總結教訓重新上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經歷過磨難,才能讓企業更強大。

而歷數當今偉大的企業,如阿裡巴巴、騰訊,在創業初期,無不經歷過膨脹然後內部調整這一歷程,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寶貴的磨練,在以後的道路上,企業會走得更穩,

也會走得更遠。

讓我們將時間撥回到1999年,在分別獲得高盛、軟銀等500萬、2000萬美元的投資後,馬雲自信滿滿,將公司全球總部搬到美國,國內總部搬到上海,表示要打造一家國際化的電商平臺。而隨著在阿裡在海外瘋狂擴張,帶來的是運營成本的居高不下,在中國香港、美國、歐洲、韓國,需要大量市場推廣、廣告費用,每月開銷是天文數字,且沒有分文收入,2001年1月,阿裡銀行帳戶餘額不足1000萬美元。

隨後阿裡陷入低谷期,進行了艱難的內部調整。

調整之後的馬雲和他的阿裡巴巴重獲新生,洗去浮華,迎來了屬於自己的嶄新的時代,馬雲更是被尊為一代企業家教父,從此成為無數青年人的人生偶像。

而馬化騰和他的騰訊在創業初期,以龐大的QQ用戶為基礎,攜用戶以令諸侯,凡所互聯網產品,只要有利可圖,沒有騰訊不做。2010年7月,《電腦世界》雜誌刊登了一篇題為《“狗日的”騰訊》封面頭條文章,

把騰訊作為互聯網公敵進行批判,業界積怨之深可見一斑。

隨後在2012年,伴隨“3Q大戰”爆發,騰訊做出了著名的“二選一”決定,宣佈在裝有360軟體的電腦上停止運行QQ軟體,使用者必須卸載360軟體才可登錄QQ。經此生死存亡一役,騰訊終於意識到以自我為中心四面樹敵非長久可為,以此為時間節點,騰訊不再沉迷於過往QQ帶來的成功麻醉感,走向了開放之路,從此一舉奠定自己互聯網寡頭地位。

馬雲和他的阿裡巴巴,馬化騰和他的騰訊,無不是在經歷年少得志之後,自信滿滿進行擴張,再受阻然後反思再出發。可以說,沒有當年海外瘋狂擴張帶來的教訓、沒有3Q大戰的醍醐灌頂,也就沒有馬雲、馬化騰的今天。

歷史總是如此相似,如今的賈躍亭和他的樂視,也走在了這樣一條路上,雖有低谷,但未來可期。

越過山丘,便是晴空

中國互聯網已經很久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突破者。近幾年成長起來的所謂互聯網巨頭,京東已歸於馬化騰,滴滴已成為馬氏雙雄旗下一員,美團點評也已早早站隊歸位元,在李彥宏、馬雲、馬化騰的夾擊之下,生存下來並在江湖佔有一席之地的,唯有樂視。

在既有利益格局已被占滿的情況下,樂視的出現,可謂給死氣沉沉的互聯網世界帶來了一絲新的曙光。樂視以影視業起家,在大家並不看好的時候,悄然超越傳統巨頭優酷、土豆,成為A股網路視頻第一股。並以內容優勢為依託,進而挺進互聯網電視行業;在攻佔電視高地後,順勢推出樂視手機。

後來樂視做體育,做汽車,做同行不敢想更不敢做的事情,一次次把自己品牌推到新的高度,雖然暫時受挫,但其卓越的創新創業精神,值得尊敬。反觀一些傳統巨頭,固步自封,只吃著盤中餐。

樂視資金鏈出現困難,業界一片唱衰,對賈躍亭和樂視冷嘲熱諷。要知道,當年馬雲遇到困難時,給他投資的是日本人孫正義;騰訊最大的股東不是馬化騰,而是南非的傳媒巨鱷MIH占股達34%,也就是在阿裡巴巴和騰訊大獲成功之後,人們才開始擔心我國的互聯網巨頭會不會被國外勢力控制。作為根正苗紅的中國互聯網企業,樂視發展算不上順風順水,給予一些寬容和理解,未來很可能就是一個奇跡。

樂視一路走來,雖然看起來腳步急躁,什麼都想一試,但觀其戰略格局,牢牢把控在以內容為中心的路徑從未變更,做電視、做體育莫不是如此,就算跨界到汽車,內容依然是其主打賣點之一。這是樂視的強項,也是其根本所在。

如今的樂視,在經歷了低谷期之後,正在加速回歸。從去年9月開始,樂視超級手機受供應鏈問題影響,市場的熱度受到一定的影響,但從最近樂視414電商節的表現來看,樂視生態正在恢復!不管是市場熱度,還是客戶、使用者信心,都在恢復。樂迷用21.7億的成績,表達著他們對於樂視的認可和信心。

或許可以用樂視高管在最近一次媒體採訪中的表述來說明:“通過此次414電商節,可以用八個關鍵字形容。第一,我們從粗放型向精細化進行轉變。第二,從數量的增長向品質轉型。第三,由單一的競爭優勢逐步向綜合性優勢去轉型,由單一的產品向體系化產品轉型。未來我們電視、手機、MFL、會員等等並駕齊驅。第四,由速度的快速提升逐步向網格化去運作。第四,在經營上更加強化。第六,以前我們更多的是把產品賣出去,未來我們希望能夠跟用戶進行深度的溝通,吸引用戶,真正把用戶運營起來,形成用戶自動化的傳播。第七,從鬆散式的結構變成體系化結構,變成體系化運營,體系化包括資訊系統的一致性、溝通語言的一致性、運營的一致性,最後產生價值和價值表現的一致性,價值評價的一致性。第八,我們以前快速的發展,付出了很多成本獲取用戶,未來我們逐步用效率獲取用戶,用我們快速的資金周轉,快速的市場回饋。”

企業發展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風雨過後才能見彩虹,一次挫折不足為懼,站起來繼續奔跑,這世界終將如你所願。少年樂視已經成長起來,並終將再度迎來自己的黃金時代。

從此一舉奠定自己互聯網寡頭地位。

馬雲和他的阿裡巴巴,馬化騰和他的騰訊,無不是在經歷年少得志之後,自信滿滿進行擴張,再受阻然後反思再出發。可以說,沒有當年海外瘋狂擴張帶來的教訓、沒有3Q大戰的醍醐灌頂,也就沒有馬雲、馬化騰的今天。

歷史總是如此相似,如今的賈躍亭和他的樂視,也走在了這樣一條路上,雖有低谷,但未來可期。

越過山丘,便是晴空

中國互聯網已經很久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突破者。近幾年成長起來的所謂互聯網巨頭,京東已歸於馬化騰,滴滴已成為馬氏雙雄旗下一員,美團點評也已早早站隊歸位元,在李彥宏、馬雲、馬化騰的夾擊之下,生存下來並在江湖佔有一席之地的,唯有樂視。

在既有利益格局已被占滿的情況下,樂視的出現,可謂給死氣沉沉的互聯網世界帶來了一絲新的曙光。樂視以影視業起家,在大家並不看好的時候,悄然超越傳統巨頭優酷、土豆,成為A股網路視頻第一股。並以內容優勢為依託,進而挺進互聯網電視行業;在攻佔電視高地後,順勢推出樂視手機。

後來樂視做體育,做汽車,做同行不敢想更不敢做的事情,一次次把自己品牌推到新的高度,雖然暫時受挫,但其卓越的創新創業精神,值得尊敬。反觀一些傳統巨頭,固步自封,只吃著盤中餐。

樂視資金鏈出現困難,業界一片唱衰,對賈躍亭和樂視冷嘲熱諷。要知道,當年馬雲遇到困難時,給他投資的是日本人孫正義;騰訊最大的股東不是馬化騰,而是南非的傳媒巨鱷MIH占股達34%,也就是在阿裡巴巴和騰訊大獲成功之後,人們才開始擔心我國的互聯網巨頭會不會被國外勢力控制。作為根正苗紅的中國互聯網企業,樂視發展算不上順風順水,給予一些寬容和理解,未來很可能就是一個奇跡。

樂視一路走來,雖然看起來腳步急躁,什麼都想一試,但觀其戰略格局,牢牢把控在以內容為中心的路徑從未變更,做電視、做體育莫不是如此,就算跨界到汽車,內容依然是其主打賣點之一。這是樂視的強項,也是其根本所在。

如今的樂視,在經歷了低谷期之後,正在加速回歸。從去年9月開始,樂視超級手機受供應鏈問題影響,市場的熱度受到一定的影響,但從最近樂視414電商節的表現來看,樂視生態正在恢復!不管是市場熱度,還是客戶、使用者信心,都在恢復。樂迷用21.7億的成績,表達著他們對於樂視的認可和信心。

或許可以用樂視高管在最近一次媒體採訪中的表述來說明:“通過此次414電商節,可以用八個關鍵字形容。第一,我們從粗放型向精細化進行轉變。第二,從數量的增長向品質轉型。第三,由單一的競爭優勢逐步向綜合性優勢去轉型,由單一的產品向體系化產品轉型。未來我們電視、手機、MFL、會員等等並駕齊驅。第四,由速度的快速提升逐步向網格化去運作。第四,在經營上更加強化。第六,以前我們更多的是把產品賣出去,未來我們希望能夠跟用戶進行深度的溝通,吸引用戶,真正把用戶運營起來,形成用戶自動化的傳播。第七,從鬆散式的結構變成體系化結構,變成體系化運營,體系化包括資訊系統的一致性、溝通語言的一致性、運營的一致性,最後產生價值和價值表現的一致性,價值評價的一致性。第八,我們以前快速的發展,付出了很多成本獲取用戶,未來我們逐步用效率獲取用戶,用我們快速的資金周轉,快速的市場回饋。”

企業發展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風雨過後才能見彩虹,一次挫折不足為懼,站起來繼續奔跑,這世界終將如你所願。少年樂視已經成長起來,並終將再度迎來自己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