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的前任是個奇葩 關於周航與樂視互懟我有話說

前言:關於周航與樂視互懟這件事,我感覺最大的贏家是白百何。

也許連白百何本人及她的公關團隊都沒有想到,把自己拉出“出軌門”旋渦的人是易到創始人兼CEO周航。

4月17日傍晚,

周航突然發了一個重磅聲明,承認易到目前確實存在資金問題,而這個問題最直接的原因是“樂視對易到的資金挪用13億”。

然後當天晚上,樂視和易到就發佈了《易到與樂視控股就周航惡意誹謗的聯合聲明》,承認確實面臨資金困難,但否則樂視挪用過任何易到資金。同時表示周航目前仍為易到二股東,還指出周航的退出易到實際管理層角色說法不實,截至本月他還在易到領取CEO的工資,

並報銷相關費用。

樂視現在缺錢人盡皆之,大家的焦點也是“挪用”的是這13億是否真實存在,還有是否從易到手裡“挪用”。

13億的挪用問題

在周航發佈的聲明中承認“易到當前確實存在著資金問題”,而如果發展到最緊急的狀況,“可能會引發妨礙社會穩定的群體性事件。”

事實上,自從2017年後,易到司機端頻繁的提現失敗,易到僅以簡單的“技術故障”搪塞。

聲明中不難看出,周航深知易到面臨困難,也嘗試做出調整,但是無奈手頭資金不足。而司機提現難、用戶退款難的鍋也一直由周航來背。

關於那13個億,周航只是拋出疑問,沒有具體說由來。樂視在反懟的公關稿中解釋了“13個億”的由來,現在公說公有理,至於誰是誰非,

我們只能等待。

充返陷阱拖垮資金

當面對滴滴和Uber的合併時,易到的市場份額瞬間變得低的可憐,於是易到借助樂視的力量,加入了充值返現的大軍。

但是在這個“燒錢”的過程中,因為資金壓力,易到開始降低返現的比例。直至後來加入了“生態充返”的概念,用戶充值現金,贈送樂視會員和手機電視等樂視硬體產品。樂視用“生態”的名義,把易到乘客的車費和司機該得的傭金拿來幫樂視的產品去庫存。

錢被抽走了,司機提不出血汗錢,乘客也兌不了現,本來想靠充返啟動用戶,最後卻落得“兩面不是人”。

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13億資金挪用問題,為了駁斥周航“誹謗”,樂視不惜自曝真相:在易到重新陷入困境,融資層層受阻的時候,

樂視以易到作為標的,向銀行貸款14億人民幣,但其中的13億都劃給了樂視“生態汽車”,只有1億留給了易到。

難道這段話還不能說明問題嗎,可以說易到在苦難中並沒有獲得樂視的支援,反而被榨幹了最後一滴血,貸款獲得14億,只有1億給了易到。

周航可能和“白百何”一樣

在周航與樂視開撕之前,白百何一度霸佔著輿論風口,而周航的一個朋友圈讓媒體找到了新大陸。

關注八卦消息的人可能已經發現,白百何與陳羽凡的婚姻在2015年就宣告結束,二人協議離婚,卻依然以夫妻名義出現在真人秀和紅毯上,直至前幾日“出軌”消息暴露。

而周航可能和“白百何”一樣,暗地裡早就和樂視“協議離婚”,而在大家的視野裡卻始終保持“婚姻關係”。2016年6月,周航在易到被樂視控股之後的第一次發佈會上,宣佈易到的日完成訂單數已突破100萬。這時周航已失去了對易到的實際控制權,而進入2017年之後,時不時有消息稱周航離職易到。

參與者也是受害者

自2016年11月賈躍亭承認手機供應鏈壓力導致資金緊張,樂視供應商前往樂視總部“討債”的事件便時有發生。據新京報報導,自去年11月起,幾乎每個月都有供應商前往樂視總部舉橫幅“討薪”,而樂視拖欠供應商貨款數額資金都未有官方資料,對於外界報導樂視拖欠供應商貨款達到100億元,樂視網也公開否認過。

母公司樂視尚且如此緊張,作為子公司的易到也沒能逃出“討債”的漩渦。

據易到用車司機周師傅介紹,在此前易到用車風光的時候,每月收入能過萬元,日均能接到二三十個訂單。而最近幾個月,平均每天不到兩個訂單,月收入也下滑到三四千元。另據易到用車用戶潘先生介紹,易到用車的價格一直比較高,但是打車卻很困難,尤其是近段時間經常出現打不到車的情況。自己帳戶裡還剩400多元,既不能提現,又打不到車花不掉,真不知道怎麼辦。

至此,這個原本可以共用並多方獲益的網約車,讓易到、司機、消費者都頭疼起來。

我的前任是個奇葩

有人說樂視大張旗鼓的造車,是為了進軍車聯網領域,而投資易到是為了找一家“影子銀行”。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易到被樂視收購之後搞的所有促銷活動,恐怕只有當年民間銀行通過高利率瘋狂吸儲才能與之相比。所以才會有擠兌,才會有周航都害怕的“群體事件”。

據一位易到用車的離職員工透露,易到方面接受樂視投資之後,整體路線確實發生了極大轉變,周航掌控公司時易到小而美。受母公司之命加入易到的彭鋼長於行銷,確實提高了易到的知名度,但是實際營收一直沒有提高。

“樂視是個挺奇葩的公司,股價一直不錯,但是很多業務都不掙錢。”這位離職員工最後說。

我們回到挪用資金的問題上,北京煒衡(成都)律師事務所廖睿律師指出,“因為樂視實際控股易到,兩公司有貸款如何使用的協議。所以用樂視大廈抵押,以易到貸款,貸款實際主要被樂視使用,尚不構成挪用資金罪。不過,應該違反了銀行貸款用途管理規定。該貸款用途應該是用於易到公司運營,而非樂視。銀行可以督促整改,否則可以提前收回貨款。被欠款的司機可以督促易到,儘快收回易到貸款,被控股股東佔用的行為,以此讓易到正常運轉”。

以往但凡朋友圈刷屏的事件都是幾經反轉的劇情,而周航與樂視撕逼,目前也反轉兩次,不知今晚又會是誰先發聲明。

關注八卦消息的人可能已經發現,白百何與陳羽凡的婚姻在2015年就宣告結束,二人協議離婚,卻依然以夫妻名義出現在真人秀和紅毯上,直至前幾日“出軌”消息暴露。

而周航可能和“白百何”一樣,暗地裡早就和樂視“協議離婚”,而在大家的視野裡卻始終保持“婚姻關係”。2016年6月,周航在易到被樂視控股之後的第一次發佈會上,宣佈易到的日完成訂單數已突破100萬。這時周航已失去了對易到的實際控制權,而進入2017年之後,時不時有消息稱周航離職易到。

參與者也是受害者

自2016年11月賈躍亭承認手機供應鏈壓力導致資金緊張,樂視供應商前往樂視總部“討債”的事件便時有發生。據新京報報導,自去年11月起,幾乎每個月都有供應商前往樂視總部舉橫幅“討薪”,而樂視拖欠供應商貨款數額資金都未有官方資料,對於外界報導樂視拖欠供應商貨款達到100億元,樂視網也公開否認過。

母公司樂視尚且如此緊張,作為子公司的易到也沒能逃出“討債”的漩渦。

據易到用車司機周師傅介紹,在此前易到用車風光的時候,每月收入能過萬元,日均能接到二三十個訂單。而最近幾個月,平均每天不到兩個訂單,月收入也下滑到三四千元。另據易到用車用戶潘先生介紹,易到用車的價格一直比較高,但是打車卻很困難,尤其是近段時間經常出現打不到車的情況。自己帳戶裡還剩400多元,既不能提現,又打不到車花不掉,真不知道怎麼辦。

至此,這個原本可以共用並多方獲益的網約車,讓易到、司機、消費者都頭疼起來。

我的前任是個奇葩

有人說樂視大張旗鼓的造車,是為了進軍車聯網領域,而投資易到是為了找一家“影子銀行”。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易到被樂視收購之後搞的所有促銷活動,恐怕只有當年民間銀行通過高利率瘋狂吸儲才能與之相比。所以才會有擠兌,才會有周航都害怕的“群體事件”。

據一位易到用車的離職員工透露,易到方面接受樂視投資之後,整體路線確實發生了極大轉變,周航掌控公司時易到小而美。受母公司之命加入易到的彭鋼長於行銷,確實提高了易到的知名度,但是實際營收一直沒有提高。

“樂視是個挺奇葩的公司,股價一直不錯,但是很多業務都不掙錢。”這位離職員工最後說。

我們回到挪用資金的問題上,北京煒衡(成都)律師事務所廖睿律師指出,“因為樂視實際控股易到,兩公司有貸款如何使用的協議。所以用樂視大廈抵押,以易到貸款,貸款實際主要被樂視使用,尚不構成挪用資金罪。不過,應該違反了銀行貸款用途管理規定。該貸款用途應該是用於易到公司運營,而非樂視。銀行可以督促整改,否則可以提前收回貨款。被欠款的司機可以督促易到,儘快收回易到貸款,被控股股東佔用的行為,以此讓易到正常運轉”。

以往但凡朋友圈刷屏的事件都是幾經反轉的劇情,而周航與樂視撕逼,目前也反轉兩次,不知今晚又會是誰先發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