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看美劇,學創業:HBO喜劇《矽谷》教會我創業的6件事

HBO喜劇《矽谷》描述了一家名為Pied Piper的矽谷創企,儘管這部讓人捧腹的作品是虛構的,

但創業者們也可以從劇中學習到一些真實的創業經驗。

以下是劇中主角Richard、Erlich等人在創業過程中教會我們的幾點。

不要發展太快

似乎每次Richard剛掌握公司的財務狀況,總有事情會發生,讓他們不得不進行團隊擴張。當你要雇傭新員工時一定要合理,盲目擴張團隊可能會導致嚴重的財務問題。

為避免這種狀況,只有當公司出現特殊職務需求時,你再去雇傭相應的員工。

無腦地雇傭一堆行銷人員和銷售人員看起來很機智,但等你發現資金見底時,想要繼續維持常規運營就無能為力了。

瞭解公司可能面臨的法律問題

劇中一條主線就是到底誰才擁有Pied Piper團隊的智慧財產權(IP)。一開始,首席執政官Richard被虛構的科技巨頭Hooli雇傭(Hooli就類似于現實中的穀歌)。後來Hooli起訴Pied Piper,聲稱後者的技術本該屬於自己,並意圖奪回這項智慧財產權。

這對於創業者們而言是重要的一課。

永遠不要在公司的電腦上開發你自己的專案,哪怕是在下班時間。因為這樣你就有可能會毀掉你將來的創業公司。

融資越多=控制力越低

融資的確能幫助公司更快地發展,但從投資方那裡拿錢就意味著你放棄了部分股權。每當你放棄部分股權或新立一個董事會席位,你都會喪失部分對公司的控制力。在Richard的故事裡,後來發生了一些嚴重的問題。

如果你要讓投資方進入公司,那麼請務必理解其背後的含義並熟讀條款的各個細節。不論是誰掌握了公司的多數股權,都意味著他能在公司內部發生分歧時,擁有更大的投票權和影響力。如果這種事情發生在你身上,那麼你可能會和約伯斯一樣被董事會炒掉(哪怕你是CEO)。

專注於你的核心業務

在劇中,Pied Piper的開發人員們經常將精力投入到一些非核心產品上。如果不是你的核心產品,

這只會讓你分心,阻礙你成功。

許多創業者的腦洞都非常大,經常想出一些看似金閃閃的點子,而忽視了最重要的核心產品。如果你不想讓資源浪費在這些附屬產品上,那麼你一定要控制你自己!

不要在那些愚蠢的公眾宣傳上燒錢

在劇中,Pied Piper的第一位投資人Erlich Bachman的登場非常有喜劇色彩。但他的商業想法其實並不靠譜。他打著為自己和Pied Piper宣傳的旗號,讓數百萬美元打了水漂,

差點拉著整個公司和他一起完蛋。

千萬不要讓Erlich這樣的人進入公司,也不要在那些無底洞裡投錢。

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並做出更好的公司決策

如果說《矽谷》裡有什麼以一貫之的主題,那就是任何錯誤都是暫時的。一個嚴重的錯誤決策確實有可能會毀了公司,但公司高管們永遠都是在犯錯和彌補錯誤中前進的。

如果你的公司出了什麼大問題,不要一個人扛著,也不要因此喪失鬥志。只要你能堅持到底,那麼你一定會走出屬於自己的成功之路。

本文來自獵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300448

也不要因此喪失鬥志。只要你能堅持到底,那麼你一定會走出屬於自己的成功之路。

本文來自獵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300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