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共用單車、共用電動車、共用汽車齊上陣,滴滴該怎麼辦?

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共用單車遍地開花,大城市的街道上隨處可見五顏六色的單車,橙的摩拜、黃的ofo、還有綠的酷騎等。只需要交納一定的押金,即可使用單車,每小時0.5元到1元不等。

共用單車的出現,解決了地鐵或公交之後的三公里以內的路程,很多短途出行的人們不用再打車或步行,著實方便了許多。

共用單車之後沒多久,一些城市又出現了共用汽車。相對於單車而言,共用汽車使用起來稍微複雜一些,需要認證身份證和駕駛證。

在使用費用方面也很便宜,計費包括實際里程費+實際用車時間,即1元錢1公里+1毛錢1分鐘。以50公里路程為例,如果用半個小時跑下來,租車費用為1元*50公里+0.1元*30分鐘=53元。跟打車相比,簡直划算太多了。如此看來,遠距離出行,可能很多人會選擇共用汽車,也就是說,將會影響滴滴的市場份額。

正當共用單車和共用汽車如火如荼的拓展市場時,某些城市街頭又驚現共用電動車,說來也是有點方,因為大家都知道,電動車和單車在功能方面有很多重合的地方,只不過電動車速度快一些,騎著輕鬆一些,比較適合有緊急事情但又怕堵車的情況,或者距離稍遠但又不想開車或不會開車的情況。總的來說,還是有一定發展空間的,

可以適當投放,但考慮到成本問題及後期維修充電問題,這個產品並不那麼好做。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共用單車、共用電車、共用汽車,幾乎霸佔了大部分出行場景,至於後期能搶佔多少滴滴的市場份額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預料的是,滴滴以後的路並不好走。

因為除了這些共用車間接搶了滴滴的生意外,還有一個拼車平臺直接與滴滴順風車搶佔市場。

這個平臺就是來回拼車,純粹的分享經濟,車主共用自己車輛的空座,捎帶順路乘客,雙方都能節省出行成本。不過話又說回來,共用車門同時也算是來回拼車的競爭對手,畢竟市場就這麼大。至於誰能笑到最後,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