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誰在圍獵正午陽光?

作者|李春暉 浮萍

搞清這些人是誰非常容易。硬糖君直接給結果,這些執著的“侯鴻亮黑”,正是正午陽光旗下藝人王凱的粉絲。

因為不滿侯鴻亮和正午陽光對王凱的規劃,和很多鮮肉粉絲一樣,

她們也長年奮戰在與愛豆的經紀公司鬥法的路上。

90億估值的正午陽光,正站在風口。但同時,也是風暴口。

山雨欲來

關於正午陽光和熱播劇《人民的名義》的紛紛擾擾,頗可玩味。正劇咖們撕起來,很有點省委常委開會的波濤暗湧。

4月2日,環球網轉載了一篇名為《惡意誹謗觸犯法律“天花”博主被封號》的無署名文章。

而《人民的名義》劇組通過公安和網路管理部門,在四個小時內就鎖定了違法嫌疑人聶某。聶某承認表弟在國內某影視公司做宣傳,為打擊同期對手,打算請水軍抹黑《人民的名義》。

其實,“兩部即將播出的電視劇”,就差點名道姓了,就是《外科風雲》和《歡樂頌2》。“惡意詆毀和誹謗”《人民的名義》的“某些電視劇組”,顯然直指正午陽光。

這樁公案有兩大疑點:

1、當時的文章來源標明百姓生活網,但百姓生活網上已經無法找到該文章。而百姓生活網正是由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辦公廳主管,金盾出版社主辦。和《人民的名義》出品方之一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金盾影視中心,

應為兄弟單位。

“天花事件”同時,網上大量曝出《人民的名義》豆瓣評分被黑的說法,同樣直指正午陽光就是“幕後黑手”。

證據就是,某些豆瓣用戶給正午劇統統打了5星,卻給《人民的名義》打了1星。

這一指責如此似曾相識,硬糖君馬上就想起了今年初克頓高層指責正午陽關雇傭豆瓣水軍黑《孤芳不自賞》。

當時正午陽光的《鬼吹燈之精絕古城》和克頓的《孤芳不自賞》同期播出,不過前者只是網路劇。克頓高層給出的理由也是,有幾個給《孤芳不自賞》打1星的觀眾,給《鬼吹燈之精絕古城》打了5星。

和這兩家大劇比起來,

第一個站出來手撕正午陽光豆瓣評分的於正,估計大家都快忘了。

2016年10月,改編自網路作家丁墨作品的兩部劇同時上線。一部是於正操刀的網劇《美人為餡》,一部是正午陽光的電視劇《如果蝸牛有愛情》。

阿北(豆瓣ceo)一定深感欣慰,同行們和正午陽光擺在檯面上的矛盾鬥爭,總是以豆瓣為陣地。

電視劇觀眾和豆瓣的用戶日益重疊。但是年輕人的時間有限,可選擇娛樂的方式多樣。電視劇、網劇又在全面爆發,提供的選擇讓人眼花繚亂。慢慢的,電視劇也走上電影的路:上豆瓣看評分、口碑,選電視劇。

電視劇豆瓣評分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而第一個佔領這塊高地的,正是正午陽光。

除了製作精良,善於行銷是正午陽光廣為人知的第二大特長。

正午作品幾乎都是口碑逆襲之作。《琅琊榜》開播之際,收視率在0.5%以下,同時段排名第10,《歡樂頌》首播收視率0.567%,同時段排名第13。

而隨著播出過半,收視紛紛超過1%。不過實話實說,到最後也都不是那種收視劇王的級別。但正午劇勝在網路口碑好,有討論熱度,反向又推高收視。

而這種網路熱度,當然離不開正午陽光的話題行銷。靠所謂“自來水”口耳相傳,真沒那麼大威力。在這點上,正午陽光確實具有前瞻性。

於是我們看到,正午陽光,這家成立於2011年的年輕公司,憑藉《琅琊榜》、《偽裝者》、《歡樂頌》等作品迅速崛起。他們的作品成了“良心劇”的代名詞;他們賣劇在電視臺和視頻網站都無往不利;廣告主也對他們趨之若鶩。曾有爆料稱《歡樂頌2》的廣告植入450萬起。

電視劇《偽裝者》

正午陽光豎起“良心劇”牌坊的同時,自然也就豎起了靶子。所謂“良心”,總是和“同行的襯托”分不開。在最講究頭部效應的娛樂圈,這可是真金白銀。

但此前不論於正還是克頓,其指責對正午陽光似乎並無影響,群眾輿論普遍站在正午陽光這邊。

而且,硬糖君搜索發現,與此相關的文章,幾乎都在批評《孤芳不自賞》和《美人為餡》本身品質不行,碰瓷“國劇良心”正午陽光,甚至極盡挖苦能事。

正午陽光樹大招風不止一時,為何現在才感覺風忽滿樓?

正在熱播的《人民的名義》,與“正午劇”頗多相似處,都是正劇風範、國劇良心。甚至口碑和收視還要更勝一籌。如果要刺穿正午陽光,《人民的名義》顯然是一把更利的劍。

而這些對正午陽光的質疑能迅速起效,關鍵還是,一直很能打的正午劇,忽現疲態。

萬箭齊發

《外科風雲》忽然變成“白百何風雲”,正午陽光始料未及。

前一天正午陽光還在北京為該劇開發佈會,信誓旦旦,志得意滿。4月12日,卓偉爆料白百何出軌模特張愛朋,泳池嬉戲,有視頻有真相。

此時,距離《外科風雲》的開播僅僅4天。而卓偉連發三彈,第三彈直接指向《外科風雲》。甚至開始出現該劇將停播的傳聞。

時間掐得太准。靠觀眾的健忘或重新剪輯、重拍都不可能。正午陽光和此前王凱事件一樣,採取了冷處理,該劇的宣傳也大幅收縮。坦白說,曾出席該劇發佈會的硬糖君也收到過劇方的懇求,希望不要提及白百何。

4月17日,《外科風雲》如期開播。但受白百何事件影響,加上《人民的名義》的強勢收視,果然開局不佳。不如同日開播,時段更差的《擇天記》。

但回顧正午的光榮之路,《琅琊榜》和《歡樂頌》的收視開局還更差,可以“口碑逆襲”啊。然而,這條路也在一開始就被堵死了。

大v齊齊行動,想來不是純粹自發。但至於是正午陽光的反炒,還是其他什麼人,還真是不好說。

擺在明面上的是,《外科風雲》大概可能成為正午陽光豆瓣評分最差的一部劇。

而這些豆瓣短評,大量都在直指正午的“良心劇”大旗。我們先忽略對家抹黑的可能,必須指出,正午陽光打造口碑概念的同時,也過於推高了觀眾的心理預期。影視作品的預期管理沒做好會怎樣,前車之鑒太多,硬糖君就不贅述了。

90億,在風口,在風暴口

1993年,影視圈發生了許多事情,足以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一年侯寶林去世,距離他第一次上春晚已經過去10年;李安拿了他人生中第一個柏林金熊獎,從此走入國際視野......

但這些事情與處在齊魯大地的侯鴻亮沒有半點關係。他仍然是一個電視臺最底層的攝像助理,給攝像師孔笙打下手。那時候他不是製片人,事實上那時候也沒有製片人這個概念,孔笙也不是什麼導演,攝像離導演還差一大截。

3年後的1996年,孔笙獲得了一個機會,第一次執導了英模題材的電視劇《民警程廣全》,開始正式轉型做導演。在電視劇《民警程廣全》中,由於助理侯鴻亮幫著他完成專案的組織推進工作,順水推舟地跟著轉型了。

這期間,侯鴻亮幹過副導演、導演,也幹過統籌,後來,劇組裡有關製片的相關事宜大傢伙兒也都一股腦兒地推給了他,他成為項目組織者的代名詞,孔笙對他的評價就是:侯鴻亮適合做領導。

就這樣斷斷續續工作了幾年,在入行十年後,侯鴻亮慢慢找到了自己擅長的事情,加上當時他的領導,也是現在電影局局長張宏森建議:侯鴻亮,你要做導演的話孔笙就能壓你十年,還不如改做製片人。

後面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侯鴻亮和孔笙以及李雪合作製作出了《闖關東》《琅琊榜》《北平無戰事》《歡樂頌》等爆款電視劇,一躍成為金牌製作人,整個團隊也被奉為業內楷模。

他們合夥開了一家叫正午陽光的公司,也成為目前最受歡迎的電視劇公司之一,正午陽光幾乎成為影視行業爆款的代名詞。

迅速崛起的同時,是更加激烈的競爭。明槍暗箭齊發的背後,反映的是影視劇行業的競爭亂象。

處在宣傳期或者播出期的作品都不擇手段拉黑對手,祈求上位,形成行業心照不宣的潛規則。驅動的因素當然就是商業利益。如果播放資料不好看,宣傳沒有噱頭、招商沒有廣告、整體售價就會打折,公司估值就會拉低,這是一整套的商業鏈條。而一旦流量口碑齊發,所有一切都迎刃而解。

但正午陽光這次的招黑似乎更複雜一些。因為伴隨著業務上的招黑,在資本上也放出正午陽光估值90億的消息。

至於消息來源,誰都不清楚,正午陽光及其相關方沒有任何人透露過這個數字,但是一夜間這個90億的估值傳遍圈內,讓人害怕。

90億意味著什麼?楊冪的嘉行傳媒目前確定的估值是50億,這已經被普遍認為有點虛高,正午陽光90億豈不是一個大大的泡沫?

電視劇類的上市公司慈文傳媒、新文化、唐德影視和歡瑞世紀的市值也就百億左右,他們無論成立時間還是作品數量上,業務類型上都比正午陽光高出一大截。

這種不切合實際的估值炒作,只能給正午陽光帶來災難。

目前影視娛樂類企業資本運作正在成為證監會重點關注的對象之一,雖然前幾天全面叫停影視娛樂類企業重組、並購的消息有些誇大的成分,但是政策審查上收緊絕對確有其事,對於影視娛樂類企業資產重組監管會變得越來越慎重。

在這種情況下,正午陽光90億估值如果想要IPO,審核通過基本不可能;如果想要被並購,引發監管+輿論反彈是必然的,資本運作路徑幾乎被封死。

樹大招風,侯鴻亮的正午陽光團隊都是從體制內部來的聰明人,不會冒險做這樣的事情。

那這橫空出現的一整套組合拳,究竟是從何而來呢?

總是以豆瓣為陣地。

電視劇觀眾和豆瓣的用戶日益重疊。但是年輕人的時間有限,可選擇娛樂的方式多樣。電視劇、網劇又在全面爆發,提供的選擇讓人眼花繚亂。慢慢的,電視劇也走上電影的路:上豆瓣看評分、口碑,選電視劇。

電視劇豆瓣評分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而第一個佔領這塊高地的,正是正午陽光。

除了製作精良,善於行銷是正午陽光廣為人知的第二大特長。

正午作品幾乎都是口碑逆襲之作。《琅琊榜》開播之際,收視率在0.5%以下,同時段排名第10,《歡樂頌》首播收視率0.567%,同時段排名第13。

而隨著播出過半,收視紛紛超過1%。不過實話實說,到最後也都不是那種收視劇王的級別。但正午劇勝在網路口碑好,有討論熱度,反向又推高收視。

而這種網路熱度,當然離不開正午陽光的話題行銷。靠所謂“自來水”口耳相傳,真沒那麼大威力。在這點上,正午陽光確實具有前瞻性。

於是我們看到,正午陽光,這家成立於2011年的年輕公司,憑藉《琅琊榜》、《偽裝者》、《歡樂頌》等作品迅速崛起。他們的作品成了“良心劇”的代名詞;他們賣劇在電視臺和視頻網站都無往不利;廣告主也對他們趨之若鶩。曾有爆料稱《歡樂頌2》的廣告植入450萬起。

電視劇《偽裝者》

正午陽光豎起“良心劇”牌坊的同時,自然也就豎起了靶子。所謂“良心”,總是和“同行的襯托”分不開。在最講究頭部效應的娛樂圈,這可是真金白銀。

但此前不論於正還是克頓,其指責對正午陽光似乎並無影響,群眾輿論普遍站在正午陽光這邊。

而且,硬糖君搜索發現,與此相關的文章,幾乎都在批評《孤芳不自賞》和《美人為餡》本身品質不行,碰瓷“國劇良心”正午陽光,甚至極盡挖苦能事。

正午陽光樹大招風不止一時,為何現在才感覺風忽滿樓?

正在熱播的《人民的名義》,與“正午劇”頗多相似處,都是正劇風範、國劇良心。甚至口碑和收視還要更勝一籌。如果要刺穿正午陽光,《人民的名義》顯然是一把更利的劍。

而這些對正午陽光的質疑能迅速起效,關鍵還是,一直很能打的正午劇,忽現疲態。

萬箭齊發

《外科風雲》忽然變成“白百何風雲”,正午陽光始料未及。

前一天正午陽光還在北京為該劇開發佈會,信誓旦旦,志得意滿。4月12日,卓偉爆料白百何出軌模特張愛朋,泳池嬉戲,有視頻有真相。

此時,距離《外科風雲》的開播僅僅4天。而卓偉連發三彈,第三彈直接指向《外科風雲》。甚至開始出現該劇將停播的傳聞。

時間掐得太准。靠觀眾的健忘或重新剪輯、重拍都不可能。正午陽光和此前王凱事件一樣,採取了冷處理,該劇的宣傳也大幅收縮。坦白說,曾出席該劇發佈會的硬糖君也收到過劇方的懇求,希望不要提及白百何。

4月17日,《外科風雲》如期開播。但受白百何事件影響,加上《人民的名義》的強勢收視,果然開局不佳。不如同日開播,時段更差的《擇天記》。

但回顧正午的光榮之路,《琅琊榜》和《歡樂頌》的收視開局還更差,可以“口碑逆襲”啊。然而,這條路也在一開始就被堵死了。

大v齊齊行動,想來不是純粹自發。但至於是正午陽光的反炒,還是其他什麼人,還真是不好說。

擺在明面上的是,《外科風雲》大概可能成為正午陽光豆瓣評分最差的一部劇。

而這些豆瓣短評,大量都在直指正午的“良心劇”大旗。我們先忽略對家抹黑的可能,必須指出,正午陽光打造口碑概念的同時,也過於推高了觀眾的心理預期。影視作品的預期管理沒做好會怎樣,前車之鑒太多,硬糖君就不贅述了。

90億,在風口,在風暴口

1993年,影視圈發生了許多事情,足以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一年侯寶林去世,距離他第一次上春晚已經過去10年;李安拿了他人生中第一個柏林金熊獎,從此走入國際視野......

但這些事情與處在齊魯大地的侯鴻亮沒有半點關係。他仍然是一個電視臺最底層的攝像助理,給攝像師孔笙打下手。那時候他不是製片人,事實上那時候也沒有製片人這個概念,孔笙也不是什麼導演,攝像離導演還差一大截。

3年後的1996年,孔笙獲得了一個機會,第一次執導了英模題材的電視劇《民警程廣全》,開始正式轉型做導演。在電視劇《民警程廣全》中,由於助理侯鴻亮幫著他完成專案的組織推進工作,順水推舟地跟著轉型了。

這期間,侯鴻亮幹過副導演、導演,也幹過統籌,後來,劇組裡有關製片的相關事宜大傢伙兒也都一股腦兒地推給了他,他成為項目組織者的代名詞,孔笙對他的評價就是:侯鴻亮適合做領導。

就這樣斷斷續續工作了幾年,在入行十年後,侯鴻亮慢慢找到了自己擅長的事情,加上當時他的領導,也是現在電影局局長張宏森建議:侯鴻亮,你要做導演的話孔笙就能壓你十年,還不如改做製片人。

後面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侯鴻亮和孔笙以及李雪合作製作出了《闖關東》《琅琊榜》《北平無戰事》《歡樂頌》等爆款電視劇,一躍成為金牌製作人,整個團隊也被奉為業內楷模。

他們合夥開了一家叫正午陽光的公司,也成為目前最受歡迎的電視劇公司之一,正午陽光幾乎成為影視行業爆款的代名詞。

迅速崛起的同時,是更加激烈的競爭。明槍暗箭齊發的背後,反映的是影視劇行業的競爭亂象。

處在宣傳期或者播出期的作品都不擇手段拉黑對手,祈求上位,形成行業心照不宣的潛規則。驅動的因素當然就是商業利益。如果播放資料不好看,宣傳沒有噱頭、招商沒有廣告、整體售價就會打折,公司估值就會拉低,這是一整套的商業鏈條。而一旦流量口碑齊發,所有一切都迎刃而解。

但正午陽光這次的招黑似乎更複雜一些。因為伴隨著業務上的招黑,在資本上也放出正午陽光估值90億的消息。

至於消息來源,誰都不清楚,正午陽光及其相關方沒有任何人透露過這個數字,但是一夜間這個90億的估值傳遍圈內,讓人害怕。

90億意味著什麼?楊冪的嘉行傳媒目前確定的估值是50億,這已經被普遍認為有點虛高,正午陽光90億豈不是一個大大的泡沫?

電視劇類的上市公司慈文傳媒、新文化、唐德影視和歡瑞世紀的市值也就百億左右,他們無論成立時間還是作品數量上,業務類型上都比正午陽光高出一大截。

這種不切合實際的估值炒作,只能給正午陽光帶來災難。

目前影視娛樂類企業資本運作正在成為證監會重點關注的對象之一,雖然前幾天全面叫停影視娛樂類企業重組、並購的消息有些誇大的成分,但是政策審查上收緊絕對確有其事,對於影視娛樂類企業資產重組監管會變得越來越慎重。

在這種情況下,正午陽光90億估值如果想要IPO,審核通過基本不可能;如果想要被並購,引發監管+輿論反彈是必然的,資本運作路徑幾乎被封死。

樹大招風,侯鴻亮的正午陽光團隊都是從體制內部來的聰明人,不會冒險做這樣的事情。

那這橫空出現的一整套組合拳,究竟是從何而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