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糖尿病並高血壓患者如何選擇降壓藥

心腦血管疾病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而高血糖和高血壓又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糖尿病患者往往會合並發生高血壓。這個時候糖尿病患者就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高血壓藥物。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是糖尿病患者首選的降壓藥物。這類降壓藥有苯那普利、依納普利、賴諾普利、培哚普利、福辛普利等,其特點是:

1.有保護心臟、腎臟等重要器官的作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可以抑制動脈平滑肌細胞增殖,延緩或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減輕或逆轉左心室肥厚及改善心肌功能的作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可以改善腎功能,

減少尿蛋白排出量,不過藥物的用量應嚴格掌握,應根據患者的血肌酐水準決定如何使用這類藥物。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可以保護腎功能,對早期糖尿病合併腎病者,降低微量蛋白尿效果明顯,可延緩糖尿病性腎病患者腎功能惡化。

2.具有保鉀作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排鉀利尿劑同時應用不需增加含鉀藥物或合用保鉀利尿劑。

3.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的安全範圍寬,不良反應較小。在血壓下降時,保持或增加重要器官心、腦、腎的血流灌注。

4.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既能降壓,又可提高肌肉和脂肪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且不影響糖和脂肪的代謝。

特別提示:應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應注意的問題:雙側腎動脈狹窄或僅有單側腎動脈狹窄的病人,

不宜應用;妊娠婦女不能應用;應用藥物時必須密切觀察尿蛋白的變化;防止高血鉀症,特別是有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更易出現;有部分病人服用藥物後會出現咳嗽;不能突然停藥,突然的停用藥物會造成血壓反跳性升高。

另外,糖尿病並高血壓患者在降壓的過程中還是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現微量蛋白尿,必須儘早地採用降壓治療,以緩解腎臟壓力,促進腎功能的恢復,延緩病變進展。

2.降壓藥物種類較多,一定要在醫師的指導下,合理地選擇降壓藥物。

3.不要盲目追求降壓效果,要結合自身情況,以不出現明顯的不適為度,

如胸悶、頭暈或蛋白尿增加,說明腎功能已受損。此時的血壓如果在150/90毫米汞柱以上,必須馬上降壓。

4.糖尿病合併高血壓的病情比較複雜,單純依賴於藥物治療,不是最佳治療方案,必須採取綜合性措施來對待,“限鹽、減肥、戒煙、放鬆、運動”,是綜合防治糖尿病合併高血壓的重要基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