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什麼是忠義?春秋時期的這位門客告訴你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智瑤討伐趙襄子,結果卻被韓趙魏三家分晉,誅殺智瑤以及其家族族人。

話說趙襄子在殺掉了智瑤之後,做了這麼一件事:把智瑤的頭顱割了下來,塗上漆製作成了飲酒的器具,以此來發洩自己對智瑤的恨意。古代權貴之士都會豢養門客、家臣來為自己效力。智瑤有這麼一位門客名叫:豫讓。豫讓這個人是個大忠大義之人,為什麼呢?智瑤死後,他認為自己作為智瑤的門客應該為其報仇。於是他就化妝成一個僕人,

跑到趙襄子的家中去打掃衛生,這一天趙襄子在去廁所的時候,突然感覺到內心焦躁不安,無法平靜下來,就趕緊派人搜查,發現了拿著匕首準備行刺的豫讓。侍衛要把豫讓殺掉,趙襄子說:“智瑤已經死的連個後人都沒有了,他還要為他報仇,這人真是一位忠義之士,讓他走吧,我不殺忠義之人。”於是就把豫讓給放了。

豫讓走了以後,又給自己畫畫妝。這次不光給自己身上塗了漆,弄了一身的癩瘡,而且還吞下了火炭,把自己弄成了啞巴,可謂用心之極啊。在街上行乞,連自己的髮妻都認不出自己了,一個朋友看出來了,問他:“你這是做什麼啊,以你的才能,如果投靠趙家,還怕接近不了趙襄子,到時候再殺他,豈不是易如反掌。

現在把自己搞的人不人鬼不鬼的,為什麼呢?”豫讓說:“我要是稱臣于趙家,再行刺殺之士,就是懷有二心,本身已經屬於不忠不義之舉,那再報仇又有何意義。這種方式報仇雖然很難,就是要讓這天下間為人臣子卻懷有二心的人無地自容!”這一天,趙襄子出行走到橋邊,豫讓等在橋下,突然馬受驚了,趙襄子就趕快派人搜捕,又把豫讓抓獲了,這次就把他殺掉了。

豫讓行刺趙襄子

豫讓雖然兩次都沒有成功,但是他的這種忠義之舉,以及他的這種君子行徑是可歌可泣的,人雖死,但他確是一直都活著,我們沒有忘記他,歷史也沒有忘記他。他可以稱得上是大丈夫。夫者,頂天立地,志在四方也。說的就是豫讓這種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