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替別人尷尬也是一種病,“尷尬恐懼症”不計其數,你可能也是重度患者

電視裡的主持人忘詞,自己卻一身冷汗?

《非誠勿擾》的男嘉賓出醜,

自己也覺得丟人?

遇到冷場的表演,比臺上的人還臉紅?

小說裡尷尬的情節要跳過?

電視劇裡的主人公遇到尷尬事,你也覺得尷尬。他做錯了事情,你比他還急。

別人出醜,我找地縫。但我並不孤獨,這樣的“尷尬恐懼症”不計其數,你可能也是重度患者。

代入感或性格所致

浙江醫院精神衛生科副主任醫師吳萬振說,在學術上沒有“尷尬恐懼症”這樣的說法,是目前網友們熱傳出的一種說法,但這種對尷尬恐懼的現象確實存在,並在心理學上有一定道理。

吳萬振覺得,替別人著急尷尬的情況有很多原因,比如性格原因,社會環境原因,以及某些疾病的情況下也容易出現。

“有些人的性格就是這麼熱心,而且中國古代文化一直推崇古道熱腸。

”也有其他專家覺得,這主要是因為代入感。

“別人尷尬你卻感到緊張,很有可能是因為你把自己代入了進去。”原來,我們看到電視上或者生活中別人將要面對尷尬時,常會在潛意識裡將自己置於那樣的情形,並將這種尷尬的感受嫁接了過來,是一種正常的心理投射。

抑鬱是幕後黑手

有些人情況比較嚴重,會經常替別人著急和操心,甚至會急哭。

吳萬振覺得,這樣的人要考慮是否有疾病的影響,如抑鬱或者焦慮的可能性。

“抑鬱症患者的一大表現就是容易自責。有很多焦慮症病人,他的核心症狀就是擔心緊張,有的為自己,有的為他人。”吳萬振說,也不排除是更年期,情緒容易波動等原因,最好看下心理醫生。

時常放鬆心情

當然,大家不用恐慌, 吳萬振介紹,其實大部分的都應該不算心理問題。因為每個人尷尬著急的程度不同,也很難界定。但是如果它讓你很長一段時間裡都不舒服、生活受到了干擾,且精神波動很大,那麼可能就是心理問題,但如果你內心覺得尷尬恐懼症無所謂,並未影響到自己的生活,也就不存在任何問題。

對於這樣的情況,吳萬振建議,家人不用急於一時,

可以觀察患者一段時間。如果這種情況達到標準了,就及時就醫排查原因。

如果沒有達到標準,吳萬振建議,家人首先要接受患者的這種狀況,畢竟這種性格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同時從側面綜合容易引起患者情緒波動的原因,在平時生活中少讓患者接觸這些消息,並且多加引導。

此外,大家過好自己的生活,從自己生活中得到滿足感,可能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了。

編輯:tomo

編輯:t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