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此人不僅睡了皇帝奶媽,還自稱九千歲權傾朝野,最後卻上吊自殺

導語:眾所周知,明朝晚期的皇帝們荒淫無道,朝政荒廢。到了明熹宗的時候,家底差不多也快敗完了,天啟七年(1627年)八月,明熹宗預感到自己活不久了,便把他弟弟朱由檢(以後的崇禎皇帝)叫到臥室,

立他為皇帝,此外還專門向他推薦了一個人,這個人叫魏忠賢。魏忠賢何許人也?為何值得明熹宗臨死前如此重視?下麵小編給你娓娓道來。

魏忠賢(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隸肅甯(今河北滄州肅寧縣)人,漢族,原名李進忠,明朝末期宦官。

少年時原本是一個無賴,萬歷時因賭輸自閹入宮,出任秉筆太監後,改名魏忠賢。明熹宗時期,出任司禮秉筆太監,極受寵信,被稱為“九千九百歲”,排除異己,專斷國政,以致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崇禎皇帝朱由檢繼位後,打擊懲治閹黨,乘嘉興貢生錢嘉征彈劾魏忠賢十大罪,將他安置到鳳陽,不久下令逮捕法辦,魏途中聞訊自縊死。,其餘黨亦被肅清。

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出,魏忠賢這傢伙年輕時候就一小混混,後來活不下去了就進宮做了太監,憑藉其阿諛奉承為人圓滑,逐漸富裕起來了。如果一直照這麼下去的,最多成為一個有點權利和財產的小太監了,也沒有以後的九千歲了。

這時候,魏忠賢遇上了讓他改變一生命運的女人,

皇帝的奶媽客氏。倆人互相餵食,“結為夫婦”,憑藉著客氏在皇帝面前的寵倖,魏忠賢逐漸成為皇帝面前的紅人。開始代表者閹党和東林黨派不斷爭權奪利,並漸漸的佔據上風,一時權傾朝野,黨羽遍佈朝野,時人稱其為九千歲。

魏忠賢這人不但貪,

而且手段也毒,但這人還是有那麼點能耐的。在當時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時期,南方首先發展起來,魏忠賢認其商稅是國之根本,逐漸充入國庫,為當時的大明王朝緩解了危亡。不過一朝天子一朝塵,崇禎繼位後,借助東林黨勢力,廢除魏忠賢,發配其鳳陽。在路上,魏忠賢惶惶不可終日,最終在破廟中自縊身亡。

有趣的是,在大明朝亡國的前五天,崇禎皇帝又重新厚葬了魏忠賢,

或許想起了明熹宗對他的叮囑,或許想起了魏忠賢的好,缺了魏忠賢的制衡,東林黨這幫人肆無忌憚的把持朝政,造成國家的滅亡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