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個統治了中國2500多年的家族,中國人年年都會上香祭拜

君閱標題,一定頗為懷疑。什麼家族能夠統治文明華夏將近兩千多年?各位看官且把疑問放下,聽我細細道來。

軒轅氏皇帝,是華夏文明的鼻祖,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第一代統治者。

雖然在學界中普遍認為皇帝時期的時間大致在西元前三十世紀,夏朝建立於西元前二十一世紀。這與公認共同認為的時間有左右,但是先別急著否認。讓我們按照歷史留下的線索,一一探尋。

中華文明確立之後,皇帝不久長辭於世,他的孫子顓頊繼承了他的皇位。

接著繼位的是顓頊的侄子,也就是帝嚳。一開始,在帝嚳的心中,第一人選本該是他自己的兒子,可是經過自己長期觀察,他認為假使讓自己的兒子真的坐上了皇位,按照他軟弱的性格,治理國家一定不行。萬一有奸佞之臣讒言,兒子無法分辨,那國家就慘了。

就在他左右危難之際,他的同父異母的兄弟堯出現在他的視線中。堯生性正直,一定能重擔大任。

於是,堯接替了皇位。後來在堯邁入晚年期間,他開始尋覓自己的繼承人。他問各個首領,誰有能力帶上這個王冠。堯給出的條件是,能力第一,出身條件不重要。因此有人向他推薦了舜。

舜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母親很早就去世了,父親又是一位盲人。

舜是長子,他還有一個弟弟,叫做象。後來父親覺得孩子不能缺少母愛,於是又迎娶了一位女子。舜的後媽待他極其不好,甚至連弟弟有時都會聯合後媽一同欺負他。從小在家中沒什麼地位的舜一聲不吭,忍辱負重。也許就是這樣的環境造就了他堅韌的品格。

堯接觸了舜之後,對這個人十分滿意。但是皇位繼承可不能過於輕易。堯覺得還是得對這個人進行一番考驗。自然,

舜十分輕鬆的通過了堯的測試,之後,堯將自己的兩個女兒一同嫁給了他。可以說,堯將所有的都託付給了這個年輕人。因為舜並非皇室中人,所以舜的繼位在歷史上是一次重大變革。史稱“禪讓”。

歷史上關於禪讓的說法,有人稱其實在堯之前就存在了。

禪讓分為兩種,內中禪讓;外部禪讓。所謂的內中禪讓指的是將皇位傳給與自己想通姓氏之人;外部禪讓則是將皇位傳給外族人。所以說,在顓頊的時候是屬於前者,而到了帝嚳的時候才有了後者展露頭角的意思。

接下來的歷史事實大家都十分明白了。大禹治理水患有功,舜將自己的席位傳給了他。讀到這裡,有人問,這是屬於內部禪讓還是外部禪讓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弄清楚禹的血緣關係。禹是鯀的孩子,鯀作為一名官員在政治上十分無用,但是鯀的爸爸十分厲害,那就是顓頊。

這麼說,禹應該是顓頊的後代,皇帝是他的第四世祖父,也就是說,舜和禹都來自同一個祖先同一個家族。雖然國號不同,輩分不同,但他們都是皇帝家的後代。內部禪讓還是外部禪讓,想必大家一定很清楚了。

直到啟的繼位,才結束了禪讓制。每個人都希望把天下榮華富貴占為己有,就算自己離開人世,也想傳遞給自己的後代,讓他們去打理,去發展。夏商周,這三個朝代,有人說是不同家的君主。其實不然。商的祖宗是契,他是帝嚳妾妃所生,曾經在舜的時代擔任官職。雖然表面上,朝代更替,其實,追根溯源,都是軒轅家的後裔。

和夏商周一樣,三國時期的戰亂紛爭,群雄爭霸,究其根本,其實是皇帝家族內部成員的再一次爭奪勢力,這些成員主要以周王室為主。秦朝統一六國後,由於暴政,統治的時間並不長。由於秦朝之後的朝代沒有詳細的史料去證明君主是皇帝的後裔,所以也就到此為止。

我們最後來總結一下,皇帝在西元前2698年登基,直到西元前206年,秦朝覆滅,期間一共有兩千五百年,也就是說在這兩千多年中,真正的主宰者一直都是皇帝家族的成員。如此看來,每一次的戰爭都是同族見殘忍的殺戮,實在於心不忍。歷史就是有這麼多巧合,巧合的背後就是一個道理,華夏兒女應當團結。

我們必須弄清楚禹的血緣關係。禹是鯀的孩子,鯀作為一名官員在政治上十分無用,但是鯀的爸爸十分厲害,那就是顓頊。

這麼說,禹應該是顓頊的後代,皇帝是他的第四世祖父,也就是說,舜和禹都來自同一個祖先同一個家族。雖然國號不同,輩分不同,但他們都是皇帝家的後代。內部禪讓還是外部禪讓,想必大家一定很清楚了。

直到啟的繼位,才結束了禪讓制。每個人都希望把天下榮華富貴占為己有,就算自己離開人世,也想傳遞給自己的後代,讓他們去打理,去發展。夏商周,這三個朝代,有人說是不同家的君主。其實不然。商的祖宗是契,他是帝嚳妾妃所生,曾經在舜的時代擔任官職。雖然表面上,朝代更替,其實,追根溯源,都是軒轅家的後裔。

和夏商周一樣,三國時期的戰亂紛爭,群雄爭霸,究其根本,其實是皇帝家族內部成員的再一次爭奪勢力,這些成員主要以周王室為主。秦朝統一六國後,由於暴政,統治的時間並不長。由於秦朝之後的朝代沒有詳細的史料去證明君主是皇帝的後裔,所以也就到此為止。

我們最後來總結一下,皇帝在西元前2698年登基,直到西元前206年,秦朝覆滅,期間一共有兩千五百年,也就是說在這兩千多年中,真正的主宰者一直都是皇帝家族的成員。如此看來,每一次的戰爭都是同族見殘忍的殺戮,實在於心不忍。歷史就是有這麼多巧合,巧合的背後就是一個道理,華夏兒女應當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