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不去培訓班,如何在家和孩子學英語?(最全操作指南)

300多個繪本解讀,1200多首英文童謠

100多篇育兒經驗與你分享

作者簡介:毛媽平臺特邀達人——程春燕(筆名春春)。比較文學碩士,英漢翻譯,雙語配音師,4歲男孩Jayden的媽媽。編著的英文書籍在國外出版。

寫在前面的話:

國外有一個關於多語學習的網站的口號我非常喜歡:Global communication begins at home.

意思是:國際交流始於家中。

你如果做好家庭內的浸泡式語言學習,效果一定超出任何培訓機構。

今天我就來談一談在家中進行浸泡式語言學習的具體操作。

什麼是浸泡式語言學習?

浸泡式語言學習,最初是作為學習第二語言的方法,被加拿大學校用來學習法語。主要方法是把一部分課程用法語教授,並且要求學生達到一定的語言浸泡時間量。

而現在浸泡式學習不僅僅局限在學校或培訓機構中了。

只要掌握它的核心概念:使用非教材性語言材料,並每天大量的用這種語言,人為創造一個類似母語的語言環境,你就會發現,其實實踐浸泡式語言學習法的最佳環境就是在家庭中。

“英語浸泡”什麼時候開始比較好

語言學家的說法各有不同,但是一致的研究結果是這種自然習得語言的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降低,

到青春期(11-13歲)逐步消失。

(隨著年齡的增長,語言流利程度會降低)

美國曾對幼年就移民到美國的人群做過一項研究,研究表明,七歲以前就移民到美國的人群,英語能力是母語水準。

所以,

我的意見是最好3歲之前就開始。因為3歲之後的孩子自主意識逐漸增強,對陌生的語言會有一定的排斥,需要花更多的心思讓孩子對英語感興趣。

每天應進行多長時間“英語浸泡”

國內有些雙語啟蒙專家的建議是:差不多一天需要1.5小時到2.5小時的浸泡量,是一個相對可以操作的時間量。

我的建議是每天1到1.5小時,最低不要低於每天1小時的時間量。

每天1小時當然不會和漢語平衡發展,但是只要堅持不斷的進行有效的浸泡,見縫插針的學習,也能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

如何在家裡開展“英語浸泡”

對於大部分的中國家長來說,雙語培養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下面我來講一下英語水準不同的家長如何在家中打造語言浸泡的環境。

01 語言輸入的途徑

語言輸入分為主動輸入和被動輸入兩類。

主動輸入需要家長參與和孩子互動,需要孩子理解並作出溝通和回應。

被動輸入參與程度較小。但被動輸入--聽音訊和看視頻對孩子的語音積累及建立語言場景也非常有益,是主動輸入的有效補充。

主動輸入:一起對話,一起讀繪本,一起唱跳兒歌童謠,一起玩遊戲。

被動輸入:看視頻(動畫為主),聽音訊(繪本音訊、兒歌、動畫音訊等)

其他:

具有一定互動性的app,軟體,課程,早教產品等。

02 制定輸入策略

明確了輸入途徑之後,我們需要制定一個具體計畫:選好各個輸入方式的材料,分配好每種輸入方式的時間,如果可能,記錄孩子的學習進度和興趣點。

下面我們分別以英語水準高和英語水準低的家長為例,看看如何制定輸入策略。

每日浸泡時間量為1到1.5小時:

A :英語水準高的家長

晨起:親子對話 5-10分鐘

上學路上:聽前1天看過的動畫音訊或看過繪本的音訊 5-10分鐘

放學路上:童謠 5-10分鐘

用餐時:親子對話 5-10分鐘

飯後:共唱路上聽的童謠 5分鐘

飯後:看動畫 15-20分鐘

睡前:親子共讀、有講解互動 10-15分鐘

睡前:聽共讀過的故事+催眠曲入睡 10分鐘

主動輸入占到總輸入量的近50% ,每天約25-40分鐘。

B:英語水準不足或幾乎不會的家長:

晨起:童謠或童謠+簡單對話 5-10分鐘

上學路上:聽前1天看過的動畫音訊或看過繪本的音訊 5-10分鐘

放學路上:童謠 5-10分鐘

用餐時:簡單對話或不進行對話 5分鐘

飯後:同視聽路上聽的童謠 5分鐘

飯後:看視頻(繪本講解,情景會話或動畫劇集) 20-30分鐘

睡前:陪讀繪本(音訊輔助) 10分鐘

睡前:聽剛讀的故事+催眠曲入睡 10分鐘

被動輸入占近90%或全部為被動輸入。

英語水準高的家長在輸入總時長中加大主動輸入的比例,而英語水準低的家長加大被動輸入的比例。

03 注意事項

以上兩個例子僅供大家參考。在B計畫中,我假設了家長完全不會英語的情況,大部分家長還是有一些基礎的。可以或多或少加大主動輸入的比例。

需要說明的幾點是:

(1)英語水準不足或幾乎不會的家長,要更加注意材料的選取。

由易到難,儘量保持輸入的可理解性。分級繪本的閱讀可以多於普通繪本;視頻部分可以加入一些教材性的內容。

也可以更多的輔以一些學習app,軟體等。

分級繪本選擇初階越簡單的版本越好,如培生的預備級繪本每本只有七八頁,Harper Collins的分級讀物I can read級別多,1級前還有My Very First和My First的級別,非常適合循序漸進的進行學習。

(2)被動輸入時注意不要只泛看泛聽,而要精看精聽,反復看反復聽。

(3)不要輕視動畫片對孩子的正面影響。

英語水準在非英語國家中排名世界前幾位的北歐各國,最初的學習英語的途徑就是從小觀看大量的不帶字幕的英語節目。

在中國家長的英語啟蒙中,也有非常多正面的例子,大家一定要擅用動畫。

(4)被動輸入為主的計畫中,家長要做到共學,成為孩子的同學。甚至成為孩子的學生。

父母對孩子正在學習的語言感興趣,這對孩子保持學習動機非常重要。

結語:左手理論,右手材料,做好計畫,大膽實踐。大家要根據自己和孩子的情況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家庭英語浸泡計畫,重要的是保持愉快的語言氛圍,Keep trying and make it fun!

小討論:你對於浸泡式英語學習有什麼心得呢,歡迎在評論區和我們交流哦!

文| 春春

編輯 | 毛媽團隊

- THE END -

300多個繪本解讀,1200多首英文童謠

100多篇育兒經驗與你分享

01 語言輸入的途徑

語言輸入分為主動輸入和被動輸入兩類。

主動輸入需要家長參與和孩子互動,需要孩子理解並作出溝通和回應。

被動輸入參與程度較小。但被動輸入--聽音訊和看視頻對孩子的語音積累及建立語言場景也非常有益,是主動輸入的有效補充。

主動輸入:一起對話,一起讀繪本,一起唱跳兒歌童謠,一起玩遊戲。

被動輸入:看視頻(動畫為主),聽音訊(繪本音訊、兒歌、動畫音訊等)

其他:

具有一定互動性的app,軟體,課程,早教產品等。

02 制定輸入策略

明確了輸入途徑之後,我們需要制定一個具體計畫:選好各個輸入方式的材料,分配好每種輸入方式的時間,如果可能,記錄孩子的學習進度和興趣點。

下面我們分別以英語水準高和英語水準低的家長為例,看看如何制定輸入策略。

每日浸泡時間量為1到1.5小時:

A :英語水準高的家長

晨起:親子對話 5-10分鐘

上學路上:聽前1天看過的動畫音訊或看過繪本的音訊 5-10分鐘

放學路上:童謠 5-10分鐘

用餐時:親子對話 5-10分鐘

飯後:共唱路上聽的童謠 5分鐘

飯後:看動畫 15-20分鐘

睡前:親子共讀、有講解互動 10-15分鐘

睡前:聽共讀過的故事+催眠曲入睡 10分鐘

主動輸入占到總輸入量的近50% ,每天約25-40分鐘。

B:英語水準不足或幾乎不會的家長:

晨起:童謠或童謠+簡單對話 5-10分鐘

上學路上:聽前1天看過的動畫音訊或看過繪本的音訊 5-10分鐘

放學路上:童謠 5-10分鐘

用餐時:簡單對話或不進行對話 5分鐘

飯後:同視聽路上聽的童謠 5分鐘

飯後:看視頻(繪本講解,情景會話或動畫劇集) 20-30分鐘

睡前:陪讀繪本(音訊輔助) 10分鐘

睡前:聽剛讀的故事+催眠曲入睡 10分鐘

被動輸入占近90%或全部為被動輸入。

英語水準高的家長在輸入總時長中加大主動輸入的比例,而英語水準低的家長加大被動輸入的比例。

03 注意事項

以上兩個例子僅供大家參考。在B計畫中,我假設了家長完全不會英語的情況,大部分家長還是有一些基礎的。可以或多或少加大主動輸入的比例。

需要說明的幾點是:

(1)英語水準不足或幾乎不會的家長,要更加注意材料的選取。

由易到難,儘量保持輸入的可理解性。分級繪本的閱讀可以多於普通繪本;視頻部分可以加入一些教材性的內容。

也可以更多的輔以一些學習app,軟體等。

分級繪本選擇初階越簡單的版本越好,如培生的預備級繪本每本只有七八頁,Harper Collins的分級讀物I can read級別多,1級前還有My Very First和My First的級別,非常適合循序漸進的進行學習。

(2)被動輸入時注意不要只泛看泛聽,而要精看精聽,反復看反復聽。

(3)不要輕視動畫片對孩子的正面影響。

英語水準在非英語國家中排名世界前幾位的北歐各國,最初的學習英語的途徑就是從小觀看大量的不帶字幕的英語節目。

在中國家長的英語啟蒙中,也有非常多正面的例子,大家一定要擅用動畫。

(4)被動輸入為主的計畫中,家長要做到共學,成為孩子的同學。甚至成為孩子的學生。

父母對孩子正在學習的語言感興趣,這對孩子保持學習動機非常重要。

結語:左手理論,右手材料,做好計畫,大膽實踐。大家要根據自己和孩子的情況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家庭英語浸泡計畫,重要的是保持愉快的語言氛圍,Keep trying and make it fun!

小討論:你對於浸泡式英語學習有什麼心得呢,歡迎在評論區和我們交流哦!

文| 春春

編輯 | 毛媽團隊

- THE END -

300多個繪本解讀,1200多首英文童謠

100多篇育兒經驗與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