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當下業務員的價值在哪?面臨哪些挑戰?移動互聯網將改變什麼?未來出路在哪裡?

作者:中國電子商務協會/農牧專業委員會/會長

謀易企業管理諮詢機構/董事長/王中

一、10年前的觀點

這個話題是10年後的老調重談,10年前,我在《飼料廣角》雜誌上寫過一篇《未來飼料企業業務員的生、死、去、留》。在這篇文章中,主要觀點如下:

1、業務員的總量將持續下降;

2、產品時代的臨近,將會削弱業務員的重要性;

3、對業務員的專業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職場跳蚤將會被企業列入“黑名單”;

5、會催生出專業的、協力廠商的業務員培訓機構;

6、業務員大量創業將不再成為可能;

7、業務員的福利待遇將逐步和其他行業接軌;

8、產品時代正在逐步走來,這是趨勢,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二、當下業務員的價值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什麼是“業務員”?業務員是把產品、技術、方案、服務等商品尋找買方與賣方進行交易的經紀人。是買方和賣方之間的橋樑。既然業務員是買賣雙方的橋,在過去資訊不發達時代,業務員像蜜蜂一樣傳播資訊、建立感情、傳遞信心、指導使用、回饋感受,

就具有了不可替代的價值。

但在高度發達的互聯網時代,過去需要人親自去拜訪的工作內容,很多被互聯網所代替。因此,我們不得不說,在互聯網時代,行銷依然存在,但行銷的方式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曾經相當長一段時間,效率型的銷售員十分好用,他們深得企業的青睞。管理者認為,只要聽話,能夠按照企業設計的模式認真的執行,

就一定會有好的結果。過去,那幾家曾經高速發展的企業都那麼的堅信。但今天不行了,精英型的業務員重新被重視,正是因為客戶變得越來越大,需求變得越來越複雜,必須要更有經驗和溝通能力的精英業務員去現場解決,這恰恰是互聯網所無法做到的。

簡單的說,傳統的時代(相對與互聯網時代而言),效率型的業務員更好用,他們是用勤奮來解決傳播效率,

完成的是簡單的銷售。因為那時候,客戶並不成熟,資訊也不對稱,人海戰術是最好的方式。而如今,效能型(如同狙擊手一樣善於觀察、分析、應對)的精英業務員的價值更加凸顯。當然,精英業務員畢竟是少數,他們不僅會活下來,而且會活得更好,因為他們在未來一定的時期內仍然不可或缺。

三、業務員面臨的三大挑戰

顯然,今天大部分業務員的境地很尷尬,很多人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擔憂自己的未來,但依然有很多人缺乏對趨勢的正確判斷,依然在做無效的努力,幹著沒有未來的事情。其實,他們是在堅守最後的崗位,等待被新的行銷方式所替代。

簡單的來說,當下業務員面臨著三大挑戰:

1、新的行銷工具

2、企業的直銷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了走直銷的道路。業務員和經銷商成為要削減甚至是拋棄的對象。沒辦法,利潤越來越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扁平化、減去中間環節,以期獲得暫時的成本優勢就成為企業新的選擇。雙胞胎在這一點上的措施已經很清晰了:過去,雙胞胎擁有一支龐大的業務員隊伍,動不動一家分公司就有上百名業務員,打深井、密集開發等方式成效顯著。而如今,一家公司只留10多個業務員,只是在管理市場了。而且現在也在要求經銷商做直銷,定位於“物流(送貨)商”。經銷商利潤微薄,只能靠更大的量來支撐生存。

3、專業技能欠缺

這裡說的專業技能還不是養殖或診療技術。單就行銷技能來看,也是遠遠無法勝任新的行銷形勢。如今,客戶規模越來越大,需求變得更加複雜,競爭環境變得更加惡劣,我們很多業務員的技能還依然停留在搞關係的階段,對一些基本的計畫、調查、分析、研判、策應、客戶維持技巧都不掌握,根本進不了大養殖場的門,更不要說能夠搞定這些大客戶了。

專業,什麼叫專業?專業是你勝任你所從事職業的技能。對於業務員來說,你的職業是畜牧業生產資料、服務的銷售,他的技能為了完成這個職業需要的計畫、調查、分析、研判、策應和客戶維持技巧。所謂,以此為生,精於此道。很多人選擇了做業務員,卻沒有掌握做業務員這個職業所必須的基本功。

總的來說,今天業務員所面臨的挑戰,既有外部競爭環境變化的影響,也有對手使用新行銷工具和手段出現所帶來的無奈,更多的還是自己的專業無法適應新的行銷環境和需求。對於大多數業務員來說,要想繼續在行業內“混”下去,不進行自我革命,恐怕只有被淘汰了。

我最近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如果你不自我革命,就一定會被別人革命。自己革命叫轉型,別人革命會要命。

大變革時期要懂得“順勢而為”,這個勢是趨勢,很多新生的東西,時間並不長,但足以改變趨勢,如果用好了叫借勢,如果違背叫逆勢。很顯然,借勢是最理智的選擇,所以,有些東西,我們必須有足夠的重視。

我們設計了一個網路商城,最近,我們作了一些分析,發現了一個驚人的資料,95%的訪問來自於移動端,這改變了我們對網路的既有認知,也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一個東西-移動互聯網。

四、移動互聯網將改變什麼?

1、與客戶的連結方式

談未來不能不談當下的環境,和可能產生的影響。說到業務員的未來,不管願不願意,我們都無法回避移動互聯網。它不會是幹掉業務員的元兇,但它一定會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或讓我們如虎添翼,或讓我們陷於被動。我們不得不承認,很多傳統行業,因為移動互聯網的介入,那些守舊的從業者,受到新的工具和手段的巨大衝擊。移動互聯網是一個新生的、具有革命意義的工具,它改變了人與人之間、人與資料之間、人與機器(電器)之間的連結。

除了互聯網,還有物聯網,對於效率而言,更是一種劃時代的革命。我們的辦公室沒有集中供暖,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買了一個天然氣供暖系統,用物聯網可以控制。在上班前的一個小時,用手機就可以控制它,可以提前預熱,到辦公室的時候已經是暖暖的感覺了。這在過去是無法想像的。這是物聯網用於生活,而用於生產或生意,那影響就更大了。

有的人會以行業的特殊性為理由來說,互聯網很難和生產資料的銷售扯上關係。而且,迄今為止,大家並沒有看到所謂的農牧電商給大家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威脅,兩年過去了,恐怕連狼來了都算不上了。在你這裡,我想說,那是因為很多所謂的農牧電商自己本身的產品和服務就不過硬,在傳統市場上,成為失敗者,如果只是搭上了互聯網的便車,它一定還是一個失敗者。因為客戶的需求沒有改變,只是連結和交易方式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它並沒有抓住最核心的部分,那才是生意的價值所在。

我們是一家諮詢公司,諮詢公司的銷售難度並不比飼料和獸藥更容易。因為它賣的是無形商品——服務,而且,單筆交易數額巨大,並且,本身這種服務並沒有統一的標準,是個性化的。但這幾年來,我們不僅業務很繁忙,而且行銷成本很低。我們沒有網站,沒有宣傳冊,也從未在任何展會上設展宣傳,但這並不妨礙我們用自己的方式獲取業務。

對我們來說,銷售就是那麼簡單,我們沒有單獨行銷人員,卻從來不為業務而擔心。在我們的眼裡,80%的行銷都可以在網上實現。因為我們擁有尋找客戶和連結客戶的工具-移動互聯網。事實上,我們一直在踐行用最低的成本、最便利的方式、在賣一個最難賣的東西——無形的、高價值的、非標準的,服務型產品。很多企業銷售產品,對服務是不敢收費的,我只能說,你對你的服務或者是缺乏信心,或者是它的價值根本就無法量化。我們看到美國的(如“卡美”)、加拿大的、丹麥的養豬技術公司,它們來到中國一開始就是收費的,而且報價不菲。

2、更低的行銷成本

2008年,我服務的一家企業佳木斯分公司的一位業務員,在網上認識了一位元南方女孩,當大家都很熟悉以後,開始線上下約會,幾個月後,兩人結婚了,生了一個孩子。大家想一想,連人生大事-婚姻都可以通過網路實現,行銷還是大問題嗎?

因為有了互聯網,我們可以在更大範圍內,更遠的距離外去認識客戶,因而更能突破過去傳統需要面對面拜訪所無法實現的更大空間。

五、業務員的幾個出路

1、轉行

有人說,這不是廢話嗎?但也許這真的是一條出路,而且,有的人需要嘗試,才能更加認識到什麼是他真正喜歡或適合的職業和事業。一個你不愛的行業,最好不要再痛苦的堅持下去,你很難在裡面有大的作為。

人的成功有時候是需要積累的,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才會從量變到質變。人更是需要戰略的,有戰略才有戰術,戰術是為戰略服務的。做這一行,這個事業,是不是你的戰略選擇?如果不是,這個時候轉行的戰略成本損失最低。

2011年,我輔導一家超大型農牧企業的時候,認識了兩位元業務員,都是大學畢業,一個剛畢業沒多久,一個已經工作了幾年,但收穫和進步都不大。後來在跟我們一起工作的時候,重新燃起了希望,一位元成為區域經理,帶了幾個人單獨開發市場,而另外一位準備提升為經理助理,總算看到了一點希望。後來,我聽說他們倆都轉行了,一位去賣高端傢俱,一位自己做起了老闆,跟舅舅一樣,開了一家鋼材經銷店,並且,可以經常參加一些馬拉松比賽。現在看來,轉行,對於他們來說,可能是脫離了苦海,因為,在這裡,他們一直很累,找不到感覺。當有了這種感受又揮之不去的時候,這何嘗不是一種解脫?你的嘗試是為了更好的選擇。

2、深入專業

現在,這個行業其實需要更多的人才,而不是“人”,但這個人才是專業的。現在行業最急需的人才是養殖場的場長,具有管理能力和一定專業性的場長,現在年薪拿到20-30萬不是問題,只要你能勝任,好的可以拿到40-50萬,如果溝通能力夠好,做總監或副總裁都有可能。

如果你的定位是做個營養師或高級獸醫,這種專業人才的養成週期太長,而成為一名合格的場長,如果你用心,或者願意投入,最短有2-3年的時間就可以,這不是忽悠你,我身邊有大量的例子。不過,你不用心,或者不自己尋找機會提升,給你再多的時間也只能成為半瓶子醋,還是沒有競爭力。如果你的心沒那麼高,又能耐得住寂寞,在豬場做個工段長也不錯,這種專業在哪裡都混得下去。現在,很多大型飼料企業都在進軍養豬業,錢不是問題,最缺的就是專業人才,未來10年會一直緊缺。

做專家不容易,但讓自己變得專業,其實沒那麼難。

3、做精英業務員

精英業務員最有可能成為企業高管,因為他們情商高、善於協調、會挖掘和利用資源。精英業務員其實也是專業人才,不過,這種專業是通用的,所以,跨行很容易生存。精英業務員除非不願意轉行,轉行了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不過,不要以為精英業務員只是靠一張嘴吃飯,那是你理解上的失誤。那不是精英業務員,而是業務“老油子”。真正稱得上精英兩個字可不是會議室裡領導忽悠你的口號,而是真正的要懂得溝通、行銷、客戶管理的基本功,可以做到信手拈來。不過,很可惜,我們這個行業的培訓太弱,很多精英業務員並不是培訓出來的,而是自己善於學習、揣摩、總結,所以,精英業務員並不多。不多的東西才更有價值,它具有稀缺性。

未來的銷售,精英業務是對接公司所有資源的組織者,是銷售專案的負責人,其它所有人,包括領導、技術專家等所有因素,都是被精英業務員調動的。毋庸置疑,未來還有散戶,但散戶大多也是被超級經銷商所控制。所以,客戶越來越大、需求越來越多元化、競爭對手越來越強,這是為何對精英業務員有更大需求的原因。小客戶越來越少了,那些專業能力不足,靠勤奮來完成銷量的,在轉型大潮中,是最先被企業淘汰的。企業不會養閒人,和這個企業有沒有人情味沒關係,你無法創造價值,就只能被淘汰。所以,企業談忠誠度沒有意義,你的忠誠必須建立在能創造價值的基礎上。很多企業要求員工有忠誠度,但會給員工不被淘汰的承諾嗎?

4、成為股東或合夥人

股東和合夥人是兩個既接近又不同的概念。股東是因為你擁有了企業的股份,如果比例太小,還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合夥人。合夥人是占比較大、在企業中具有一定話語權,得到大股東尊重的股東。現在,大企業的用人制度受到新的挑戰,事實上,現在重新出現了很多創業的機會,這使很多的老闆不得不考慮用股份來挽留企業的核心人才。

雲南一個創業公司的老闆告訴我,他在一家企業工作了10年,做到了銷售總監,當時老闆哪怕給他3%的股份,他都不會出去創業。最後,他無奈中還是選擇了創業,不過,幸運的是,創業成功了。我們看到,最近幾年,很多企業的高管紛紛離開企業創業,其實,很多都是因為企業缺乏分享精神,最後,曾經的核心人才會大多數變成了企業的對手,損失更大。

5、獨立創業

其實,很少有人願意轉行。所以,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為什麼會這樣說?就是因為男人一般不願意轉行。轉行需要很大的勇氣,因為即使對現狀不滿,畢竟這個行業是熟悉的。人在陌生的領域,會有恐懼感。

有人會說現在創業那麼容易嗎?能有多少人可以創業成功?關於創業在這裡也談一下我的觀點。創業當然不容易,是無中生有,從0到1,但為何還是有那麼多人可此不疲?

在近30年中國畜牧業高速發展的階段,其實有兩個時期是創業的最佳窗口期。第一個視窗期是2005年以前,那時候基本算是賣方時代,創業的成功概率很大,投入也不多,錢不夠幾個人一湊就差不多了。但2005年以後,這個行業的創業基本上變成了有錢人、有技術含量、有客戶資源的人玩的事情,創業門檻較高,競爭也很激烈,大企業、有行銷模式的企業如魚得水。這個時候,創業難度較大。

但現在又不同了,現在又出現了創業的最佳視窗期,不過,這次和第一次有很大的區別。現在創業你需要至少以下三項中的一項:

❶優秀的團隊

不管什麼時候,優秀的團隊總是受到青睞。這幾年,正邦、大北農都是通過這種對團隊的投資方式擴大了很多的業務。

❷好的項目

當然,現在差異化的創新產品本身就是好項目。現在行業內閒置資金很多,一直在尋找投資,不過,創意要好、產品要好,總之,好的項目是不愁找不到投資的。所以,這次的創業視窗期不是有膽量召集幾個兄弟,湊點錢就可以的,要有真東西,只要是真東西就會有人投資你。不僅投資你,還會輔導你,給你導入資源,幫助你成功,這個時代已經變成了一個互聯網+創新+資本的時代,VC和PC多的數不勝數。現在新希望集團也明白了這個道理,看到了機會,專門投鉅資成立了創業投資平臺。

❸良好的互補

有些有實力的企業喜歡從產業鏈的上下游找一些創業企業做投資,未必一定要求控股,只需要能夠有良好的互補,做好業務上的協同。這種是“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就像很多企業喜歡參股新媒體和電商平臺一樣。希望不是簡單的合作,而是建立基於投資的血緣關係。

6、加入創業平臺

創業最難在從0到1,而加入創業平臺則是從1到10。現在出現了一些平臺型的企業,這種平臺型的企業是開放的,願意把更多的機會通過分享來聚集資源,形成高速的發展。這有點像連鎖,不是一個人(或一個團隊)在獨立創業。

很多平臺戰略清晰、產品優秀、模式領先、樣板成功,能夠輔導你,大大降低了創業的風險。平臺型企業的出現其實是用工和創業方式的創新,也是基於當下創業需求應運而生的。有專家分析:未來很多企業不再是雇傭關係,而是合夥關係;未來很多人不是到公司上班,而是在在外面工作,只要能達成既定的目標,具有很大的靈活性。

其實,創業的原動力有很多,但主要是為了追求三個自由:財務自由和身、心自由。所以,創業是個又苦又累的過程,但又有很多人樂此不疲。創業的魅力也正在於此。

六、結語

這個世界是動態的,所以,你會不斷地看到變化。

有人說,“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也正是因為變化,我們需要重新審視行業、審視趨勢、審視機會,也審視自己,如何通過尋找機會,結合自己的資源和特點,讓自己的人生無悔。

不管這個行業怎麼變,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會越來越規模化、智慧化、專業化、集約化,而客戶也會變得更成熟和理性。這就是趨勢,這些是影響到我們事業的重要因素,只有把這些都搞清楚了,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2、企業的直銷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了走直銷的道路。業務員和經銷商成為要削減甚至是拋棄的對象。沒辦法,利潤越來越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扁平化、減去中間環節,以期獲得暫時的成本優勢就成為企業新的選擇。雙胞胎在這一點上的措施已經很清晰了:過去,雙胞胎擁有一支龐大的業務員隊伍,動不動一家分公司就有上百名業務員,打深井、密集開發等方式成效顯著。而如今,一家公司只留10多個業務員,只是在管理市場了。而且現在也在要求經銷商做直銷,定位於“物流(送貨)商”。經銷商利潤微薄,只能靠更大的量來支撐生存。

3、專業技能欠缺

這裡說的專業技能還不是養殖或診療技術。單就行銷技能來看,也是遠遠無法勝任新的行銷形勢。如今,客戶規模越來越大,需求變得更加複雜,競爭環境變得更加惡劣,我們很多業務員的技能還依然停留在搞關係的階段,對一些基本的計畫、調查、分析、研判、策應、客戶維持技巧都不掌握,根本進不了大養殖場的門,更不要說能夠搞定這些大客戶了。

專業,什麼叫專業?專業是你勝任你所從事職業的技能。對於業務員來說,你的職業是畜牧業生產資料、服務的銷售,他的技能為了完成這個職業需要的計畫、調查、分析、研判、策應和客戶維持技巧。所謂,以此為生,精於此道。很多人選擇了做業務員,卻沒有掌握做業務員這個職業所必須的基本功。

總的來說,今天業務員所面臨的挑戰,既有外部競爭環境變化的影響,也有對手使用新行銷工具和手段出現所帶來的無奈,更多的還是自己的專業無法適應新的行銷環境和需求。對於大多數業務員來說,要想繼續在行業內“混”下去,不進行自我革命,恐怕只有被淘汰了。

我最近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如果你不自我革命,就一定會被別人革命。自己革命叫轉型,別人革命會要命。

大變革時期要懂得“順勢而為”,這個勢是趨勢,很多新生的東西,時間並不長,但足以改變趨勢,如果用好了叫借勢,如果違背叫逆勢。很顯然,借勢是最理智的選擇,所以,有些東西,我們必須有足夠的重視。

我們設計了一個網路商城,最近,我們作了一些分析,發現了一個驚人的資料,95%的訪問來自於移動端,這改變了我們對網路的既有認知,也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一個東西-移動互聯網。

四、移動互聯網將改變什麼?

1、與客戶的連結方式

談未來不能不談當下的環境,和可能產生的影響。說到業務員的未來,不管願不願意,我們都無法回避移動互聯網。它不會是幹掉業務員的元兇,但它一定會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或讓我們如虎添翼,或讓我們陷於被動。我們不得不承認,很多傳統行業,因為移動互聯網的介入,那些守舊的從業者,受到新的工具和手段的巨大衝擊。移動互聯網是一個新生的、具有革命意義的工具,它改變了人與人之間、人與資料之間、人與機器(電器)之間的連結。

除了互聯網,還有物聯網,對於效率而言,更是一種劃時代的革命。我們的辦公室沒有集中供暖,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買了一個天然氣供暖系統,用物聯網可以控制。在上班前的一個小時,用手機就可以控制它,可以提前預熱,到辦公室的時候已經是暖暖的感覺了。這在過去是無法想像的。這是物聯網用於生活,而用於生產或生意,那影響就更大了。

有的人會以行業的特殊性為理由來說,互聯網很難和生產資料的銷售扯上關係。而且,迄今為止,大家並沒有看到所謂的農牧電商給大家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威脅,兩年過去了,恐怕連狼來了都算不上了。在你這裡,我想說,那是因為很多所謂的農牧電商自己本身的產品和服務就不過硬,在傳統市場上,成為失敗者,如果只是搭上了互聯網的便車,它一定還是一個失敗者。因為客戶的需求沒有改變,只是連結和交易方式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它並沒有抓住最核心的部分,那才是生意的價值所在。

我們是一家諮詢公司,諮詢公司的銷售難度並不比飼料和獸藥更容易。因為它賣的是無形商品——服務,而且,單筆交易數額巨大,並且,本身這種服務並沒有統一的標準,是個性化的。但這幾年來,我們不僅業務很繁忙,而且行銷成本很低。我們沒有網站,沒有宣傳冊,也從未在任何展會上設展宣傳,但這並不妨礙我們用自己的方式獲取業務。

對我們來說,銷售就是那麼簡單,我們沒有單獨行銷人員,卻從來不為業務而擔心。在我們的眼裡,80%的行銷都可以在網上實現。因為我們擁有尋找客戶和連結客戶的工具-移動互聯網。事實上,我們一直在踐行用最低的成本、最便利的方式、在賣一個最難賣的東西——無形的、高價值的、非標準的,服務型產品。很多企業銷售產品,對服務是不敢收費的,我只能說,你對你的服務或者是缺乏信心,或者是它的價值根本就無法量化。我們看到美國的(如“卡美”)、加拿大的、丹麥的養豬技術公司,它們來到中國一開始就是收費的,而且報價不菲。

2、更低的行銷成本

2008年,我服務的一家企業佳木斯分公司的一位業務員,在網上認識了一位元南方女孩,當大家都很熟悉以後,開始線上下約會,幾個月後,兩人結婚了,生了一個孩子。大家想一想,連人生大事-婚姻都可以通過網路實現,行銷還是大問題嗎?

因為有了互聯網,我們可以在更大範圍內,更遠的距離外去認識客戶,因而更能突破過去傳統需要面對面拜訪所無法實現的更大空間。

五、業務員的幾個出路

1、轉行

有人說,這不是廢話嗎?但也許這真的是一條出路,而且,有的人需要嘗試,才能更加認識到什麼是他真正喜歡或適合的職業和事業。一個你不愛的行業,最好不要再痛苦的堅持下去,你很難在裡面有大的作為。

人的成功有時候是需要積累的,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才會從量變到質變。人更是需要戰略的,有戰略才有戰術,戰術是為戰略服務的。做這一行,這個事業,是不是你的戰略選擇?如果不是,這個時候轉行的戰略成本損失最低。

2011年,我輔導一家超大型農牧企業的時候,認識了兩位元業務員,都是大學畢業,一個剛畢業沒多久,一個已經工作了幾年,但收穫和進步都不大。後來在跟我們一起工作的時候,重新燃起了希望,一位元成為區域經理,帶了幾個人單獨開發市場,而另外一位準備提升為經理助理,總算看到了一點希望。後來,我聽說他們倆都轉行了,一位去賣高端傢俱,一位自己做起了老闆,跟舅舅一樣,開了一家鋼材經銷店,並且,可以經常參加一些馬拉松比賽。現在看來,轉行,對於他們來說,可能是脫離了苦海,因為,在這裡,他們一直很累,找不到感覺。當有了這種感受又揮之不去的時候,這何嘗不是一種解脫?你的嘗試是為了更好的選擇。

2、深入專業

現在,這個行業其實需要更多的人才,而不是“人”,但這個人才是專業的。現在行業最急需的人才是養殖場的場長,具有管理能力和一定專業性的場長,現在年薪拿到20-30萬不是問題,只要你能勝任,好的可以拿到40-50萬,如果溝通能力夠好,做總監或副總裁都有可能。

如果你的定位是做個營養師或高級獸醫,這種專業人才的養成週期太長,而成為一名合格的場長,如果你用心,或者願意投入,最短有2-3年的時間就可以,這不是忽悠你,我身邊有大量的例子。不過,你不用心,或者不自己尋找機會提升,給你再多的時間也只能成為半瓶子醋,還是沒有競爭力。如果你的心沒那麼高,又能耐得住寂寞,在豬場做個工段長也不錯,這種專業在哪裡都混得下去。現在,很多大型飼料企業都在進軍養豬業,錢不是問題,最缺的就是專業人才,未來10年會一直緊缺。

做專家不容易,但讓自己變得專業,其實沒那麼難。

3、做精英業務員

精英業務員最有可能成為企業高管,因為他們情商高、善於協調、會挖掘和利用資源。精英業務員其實也是專業人才,不過,這種專業是通用的,所以,跨行很容易生存。精英業務員除非不願意轉行,轉行了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不過,不要以為精英業務員只是靠一張嘴吃飯,那是你理解上的失誤。那不是精英業務員,而是業務“老油子”。真正稱得上精英兩個字可不是會議室裡領導忽悠你的口號,而是真正的要懂得溝通、行銷、客戶管理的基本功,可以做到信手拈來。不過,很可惜,我們這個行業的培訓太弱,很多精英業務員並不是培訓出來的,而是自己善於學習、揣摩、總結,所以,精英業務員並不多。不多的東西才更有價值,它具有稀缺性。

未來的銷售,精英業務是對接公司所有資源的組織者,是銷售專案的負責人,其它所有人,包括領導、技術專家等所有因素,都是被精英業務員調動的。毋庸置疑,未來還有散戶,但散戶大多也是被超級經銷商所控制。所以,客戶越來越大、需求越來越多元化、競爭對手越來越強,這是為何對精英業務員有更大需求的原因。小客戶越來越少了,那些專業能力不足,靠勤奮來完成銷量的,在轉型大潮中,是最先被企業淘汰的。企業不會養閒人,和這個企業有沒有人情味沒關係,你無法創造價值,就只能被淘汰。所以,企業談忠誠度沒有意義,你的忠誠必須建立在能創造價值的基礎上。很多企業要求員工有忠誠度,但會給員工不被淘汰的承諾嗎?

4、成為股東或合夥人

股東和合夥人是兩個既接近又不同的概念。股東是因為你擁有了企業的股份,如果比例太小,還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合夥人。合夥人是占比較大、在企業中具有一定話語權,得到大股東尊重的股東。現在,大企業的用人制度受到新的挑戰,事實上,現在重新出現了很多創業的機會,這使很多的老闆不得不考慮用股份來挽留企業的核心人才。

雲南一個創業公司的老闆告訴我,他在一家企業工作了10年,做到了銷售總監,當時老闆哪怕給他3%的股份,他都不會出去創業。最後,他無奈中還是選擇了創業,不過,幸運的是,創業成功了。我們看到,最近幾年,很多企業的高管紛紛離開企業創業,其實,很多都是因為企業缺乏分享精神,最後,曾經的核心人才會大多數變成了企業的對手,損失更大。

5、獨立創業

其實,很少有人願意轉行。所以,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為什麼會這樣說?就是因為男人一般不願意轉行。轉行需要很大的勇氣,因為即使對現狀不滿,畢竟這個行業是熟悉的。人在陌生的領域,會有恐懼感。

有人會說現在創業那麼容易嗎?能有多少人可以創業成功?關於創業在這裡也談一下我的觀點。創業當然不容易,是無中生有,從0到1,但為何還是有那麼多人可此不疲?

在近30年中國畜牧業高速發展的階段,其實有兩個時期是創業的最佳窗口期。第一個視窗期是2005年以前,那時候基本算是賣方時代,創業的成功概率很大,投入也不多,錢不夠幾個人一湊就差不多了。但2005年以後,這個行業的創業基本上變成了有錢人、有技術含量、有客戶資源的人玩的事情,創業門檻較高,競爭也很激烈,大企業、有行銷模式的企業如魚得水。這個時候,創業難度較大。

但現在又不同了,現在又出現了創業的最佳視窗期,不過,這次和第一次有很大的區別。現在創業你需要至少以下三項中的一項:

❶優秀的團隊

不管什麼時候,優秀的團隊總是受到青睞。這幾年,正邦、大北農都是通過這種對團隊的投資方式擴大了很多的業務。

❷好的項目

當然,現在差異化的創新產品本身就是好項目。現在行業內閒置資金很多,一直在尋找投資,不過,創意要好、產品要好,總之,好的項目是不愁找不到投資的。所以,這次的創業視窗期不是有膽量召集幾個兄弟,湊點錢就可以的,要有真東西,只要是真東西就會有人投資你。不僅投資你,還會輔導你,給你導入資源,幫助你成功,這個時代已經變成了一個互聯網+創新+資本的時代,VC和PC多的數不勝數。現在新希望集團也明白了這個道理,看到了機會,專門投鉅資成立了創業投資平臺。

❸良好的互補

有些有實力的企業喜歡從產業鏈的上下游找一些創業企業做投資,未必一定要求控股,只需要能夠有良好的互補,做好業務上的協同。這種是“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就像很多企業喜歡參股新媒體和電商平臺一樣。希望不是簡單的合作,而是建立基於投資的血緣關係。

6、加入創業平臺

創業最難在從0到1,而加入創業平臺則是從1到10。現在出現了一些平臺型的企業,這種平臺型的企業是開放的,願意把更多的機會通過分享來聚集資源,形成高速的發展。這有點像連鎖,不是一個人(或一個團隊)在獨立創業。

很多平臺戰略清晰、產品優秀、模式領先、樣板成功,能夠輔導你,大大降低了創業的風險。平臺型企業的出現其實是用工和創業方式的創新,也是基於當下創業需求應運而生的。有專家分析:未來很多企業不再是雇傭關係,而是合夥關係;未來很多人不是到公司上班,而是在在外面工作,只要能達成既定的目標,具有很大的靈活性。

其實,創業的原動力有很多,但主要是為了追求三個自由:財務自由和身、心自由。所以,創業是個又苦又累的過程,但又有很多人樂此不疲。創業的魅力也正在於此。

六、結語

這個世界是動態的,所以,你會不斷地看到變化。

有人說,“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也正是因為變化,我們需要重新審視行業、審視趨勢、審視機會,也審視自己,如何通過尋找機會,結合自己的資源和特點,讓自己的人生無悔。

不管這個行業怎麼變,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會越來越規模化、智慧化、專業化、集約化,而客戶也會變得更成熟和理性。這就是趨勢,這些是影響到我們事業的重要因素,只有把這些都搞清楚了,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