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雞肉價格大跌背後:白羽雞生長週期縮短近半

今年以來,肉雞價格持續下跌,龍頭上市公司利潤腰斬,

諸多養雞企已經陷入虧損。

事實上,過去十多年來,肉雞的相對價格較其他肉類產品相比持續低迷。而這背後是在抗生素等原因的作用下,肉雞的生長週期已經縮短近半;肉雞生產早已經高度工業化。

伴隨著全球範圍內反對使用抗生素的呼聲日益高漲,麥當勞、肯德基相繼宣佈開始在雞肉中限制使用人類抗生素。然而,這項政策卻只包括美國,不包括中國。以工業化手段過度追求生長速度,

即非產業之福,更是健康的災難。

肉雞價格大跌,溫氏股份利潤腰斬

中國最大的肉雞養殖公司之一,溫氏股份日前發佈2017年一季報:總營收為128.03億,同比下跌4.86%;淨利潤為14.73億,同比下降52.36%。業績下滑主要受到肉雞銷售價下跌所致,今年一季度,其肉雞銷售均價同比下跌32.84%,肉雞銷售收入減少兩成。下圖為麵包財經根據財報繪製的溫氏股份歷年一季度總營收與淨利潤:

不只是溫氏股份,主要產品為商品代種雞的民和股份,預計今年一季度虧損7000—8000萬,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商品代雞苗價格下跌。

多家養雞企業在業績報告中稱,今年一季度雞價下跌,主要受到上年冬天和今年春天中國多地發生人感染H7N9病例等影響,

政府加強了對活禽市場的管制,導致活禽產品市場行情整體持續低迷。

除了疫情之外,肉雞價格的下跌,主要受到供需影響;終端市場需求低迷,市場上可出欄的毛雞數量充裕,是雞價下跌的核心原因。

強制換羽:肉雞苗價格下跌超六成

肉雞供應過剩,已經反映在肉雞苗的價格上。據Wind資料,北京2017年4月18日肉雞苗價格為1.2元/羽,與上年同期的3.05元/羽相比,下跌了60.66%。下圖為麵包財經根據Wind資料繪製的北京肉雞苗價格走勢:

事實上,2016年中國肉雞苗的引種量並不多。中國肉雞苗重要品種之一的白羽肉雞,養殖一般為“祖代—父母代—商品代”,每一代傳遞均產生倍數級的擴張。行業內一般認為中國祖代雞年引種量在100萬套左右時較為合理。

自2011年起,中國的祖代雞引種量曾連續三年大幅增加,2013年引種量曾達到150多萬套,因養殖週期傳導,肉雞養殖行業自2012年—2015年持續呈現衰退。2015年受國外禽流感封關等影響,祖代雞引種量大幅下滑,受此影響,肉雞養殖業在2016年年初開始復蘇。

2016年3月中旬時,北京肉雞苗價格曾達到5.5元/羽,遠高於上年。但受疫情影響,中國2016年白羽雞引種量為70萬套,大大低於前幾年引種量。

在此背景下,雞養殖行業增加養殖量、強制換羽(通過給雞施加一些應激因素,使其停止產蛋,體重下降、羽毛脫落,從而更換新羽)等行為不斷增加,最終導致雞苗供給量不降反增,價格持續下跌。

雞肉價格多年平穩背後:白羽雞生長週期縮短近半

事實上,最近幾十年伴隨著生長速度更快的白羽雞成為肉雞的主流品種,肉雞價格低迷已經成為全球的長期現象。隨著中國從歐美引入白羽雞品種,並迅速產業化,中國的肉雞價格同樣長期保持低位。

中國的白羽雞產業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從國外引進優良品種、標準化的飼養方式、飼料加工模式等,是中國農業產業中與國際接軌時間最早的產業。

國外白羽雞產業化規模最大的國家為美國,2014年美國白羽雞產值已超過320億美元。然而,據長江證券研報,1960年—2012年,美國牛肉價格漲幅超過4倍,豬肉價格漲幅近三倍,而雞肉價格漲幅僅在一倍左右;在2000年—2007年間,雞肉價格漲幅甚至不及美國CPI漲幅。

在美國雞肉價格維持多年平穩的背後,是美國白羽雞生長週期的大幅縮短,白羽雞已經成為生產成本最低的主要肉類產品。據長江證券研報,自上世紀70年代末,在政府和龍頭企業的大力投入下,與白羽雞相關的營養學、疫病根除計畫、分子遺傳學及基因組技術的發展;美國白羽雞養殖的生長週期由1925年的112天提高到2014年的47天,近百年時間,白羽雞的生長週期減少了58.04%。

此外,白羽雞出欄體重由1925年的1.14公斤/羽,提升到2014年的2.81公斤/羽;料肉比也迎來快速下滑,由1925年的4.7下降到2014年的1.89。

養殖業抗生素氾濫?肯德基在美停用抗生素肉雞

白羽雞出欄體重增加、生長週期縮短,除了與營養學等技術的發展外,與抗生素等的使用也不無關係。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應光國曾對媒體表示,飼料中被廣泛添加的金黴素,就可顯著提高肉雞生長速度。

反對使用抗生素的聲音在全球持續升溫。據路透社報導,肯德基計畫限制供應抗生素肉雞,並計畫在2018年底全面禁用人類抗生素。早在2016年8月,麥當勞就宣佈,從2017年起,美國市場的麥當勞將只採購不使用人類抗生素的雞肉產品。

但肯德基和麥當勞的政策只在美國生效,並不包括中國。麥當勞此前回應稱,在動物治病過程中使用抗生素是必須的。麥當勞要求中國供應商對抗生素的使用須嚴格遵守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

然而,據財經國家週刊援引的調查報告,2013年中國抗生素總使用量約16.2萬噸,除用於人體醫療系統外,另有高達52%的抗生素直接被用於養殖業。遼寧省普蘭店市皮口鎮,由於海參養殖戶大量添加抗菌素,導致近海物種幾乎滅絕,從側面反映出中國養殖業抗生素濫用的嚴重性。

以工業化手段過度追求生長速度,即非產業之福,更是健康的災難。

本文作者:麵包財經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資訊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

使其停止產蛋,體重下降、羽毛脫落,從而更換新羽)等行為不斷增加,最終導致雞苗供給量不降反增,價格持續下跌。

雞肉價格多年平穩背後:白羽雞生長週期縮短近半

事實上,最近幾十年伴隨著生長速度更快的白羽雞成為肉雞的主流品種,肉雞價格低迷已經成為全球的長期現象。隨著中國從歐美引入白羽雞品種,並迅速產業化,中國的肉雞價格同樣長期保持低位。

中國的白羽雞產業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從國外引進優良品種、標準化的飼養方式、飼料加工模式等,是中國農業產業中與國際接軌時間最早的產業。

國外白羽雞產業化規模最大的國家為美國,2014年美國白羽雞產值已超過320億美元。然而,據長江證券研報,1960年—2012年,美國牛肉價格漲幅超過4倍,豬肉價格漲幅近三倍,而雞肉價格漲幅僅在一倍左右;在2000年—2007年間,雞肉價格漲幅甚至不及美國CPI漲幅。

在美國雞肉價格維持多年平穩的背後,是美國白羽雞生長週期的大幅縮短,白羽雞已經成為生產成本最低的主要肉類產品。據長江證券研報,自上世紀70年代末,在政府和龍頭企業的大力投入下,與白羽雞相關的營養學、疫病根除計畫、分子遺傳學及基因組技術的發展;美國白羽雞養殖的生長週期由1925年的112天提高到2014年的47天,近百年時間,白羽雞的生長週期減少了58.04%。

此外,白羽雞出欄體重由1925年的1.14公斤/羽,提升到2014年的2.81公斤/羽;料肉比也迎來快速下滑,由1925年的4.7下降到2014年的1.89。

養殖業抗生素氾濫?肯德基在美停用抗生素肉雞

白羽雞出欄體重增加、生長週期縮短,除了與營養學等技術的發展外,與抗生素等的使用也不無關係。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應光國曾對媒體表示,飼料中被廣泛添加的金黴素,就可顯著提高肉雞生長速度。

反對使用抗生素的聲音在全球持續升溫。據路透社報導,肯德基計畫限制供應抗生素肉雞,並計畫在2018年底全面禁用人類抗生素。早在2016年8月,麥當勞就宣佈,從2017年起,美國市場的麥當勞將只採購不使用人類抗生素的雞肉產品。

但肯德基和麥當勞的政策只在美國生效,並不包括中國。麥當勞此前回應稱,在動物治病過程中使用抗生素是必須的。麥當勞要求中國供應商對抗生素的使用須嚴格遵守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

然而,據財經國家週刊援引的調查報告,2013年中國抗生素總使用量約16.2萬噸,除用於人體醫療系統外,另有高達52%的抗生素直接被用於養殖業。遼寧省普蘭店市皮口鎮,由於海參養殖戶大量添加抗菌素,導致近海物種幾乎滅絕,從側面反映出中國養殖業抗生素濫用的嚴重性。

以工業化手段過度追求生長速度,即非產業之福,更是健康的災難。

本文作者:麵包財經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資訊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