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人父母,請允許孩子不完美!

每個週末,學校佈置給大女兒的回家作業中總會有一篇作文或者小練筆要完成。絕大多數時候,大女兒總是把作文或者小練筆的題目告訴我,然後問我應該怎麼寫。她總是希望從作文或小練筆的選題、立意、角度、架構、詞句等等方面,

我能給她全方位的建議甚至是直接陳述。

因為,自從她開始寫作文以來,只要每次她把寫好的作文草稿拿給我看,我總是會從不同的方面對她的作文提出一點意見。時間一長、次數一多,她就形成在每次寫作文之前先來問我的習慣。

一開始,我也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之處,因為畢竟孩子還剛剛開始接觸“作文”,一方面缺乏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無法從選題、立意、角度等方面找准一篇作文的“痛點”,另一方面三四年級的孩子在文字上也確實不夠“技巧”,無法用合理的架構和準確的詞句來完成寫作。基於這樣的想法,我就把回答孩子這些問題,視作是幫助孩子提高作文水準的有效方式,

理所當然地越來越全面介入到孩子的寫作過程中。

然而,隨著這種介入的深入,孩子越來越少自己動腦子去設計自己作文了,有時甚至會說,老爸你說,我拿支筆記下來。當她越來越頻繁地說這句話的時候,我開始意識到我這樣幫助孩子寫作文的形式一定是出了問題。

因此,當我終於忍不住問大女兒,你自己怎麼不試著思考思考,自己先去寫一稿嘛。大女兒回答我,以前每次我寫好,你不都是說了之後讓我重新寫一遍的嗎?那還不如直接問你該怎麼寫,不是可以提高效率嗎?

女兒的回答終於讓我明白了問題的所在,頻繁地讓孩子根據我的意見去重寫作文,是造成孩子在寫作文或小練筆上開始依賴我的根源。

我反思自己的問題所在,都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怎麼讓女兒重寫作文就導致她反而產生寫作“厭惡”情緒了呢?癥結在於,作文的重寫並不是發自孩子自己的主觀意願,作文的修改意見也並不是出自孩子自己的想法。

孩子的作文當然不會是十全十美的,

在這個世界上也並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東西。用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作文,當然是充滿著幼稚和缺陷,但這些幼稚和缺陷卻正是屬於孩子自己的作品。

由孩子作文讓我想到,我們可以啟發、引導和扶持孩子,讓孩子能茁壯成長,讓孩子能減少缺陷,但這些都需要在平時日積月累,而不是靠一時的揠苗助長。就像不能在孩子要寫作文時才跟她交流怎麼寫且僅限於怎樣寫好“這一篇”作文一樣,我們要注重在功夫下在平時。同時,我們也不應該期望孩子完美,就像沒有十全十美的作文一樣,當看到孩子並不完美的作文時要從中發現美,要克制住自己內心追求完美的衝動,因為我們本身也遠遠不夠完美,憑什麼要求孩子完美?

我們要注重在功夫下在平時。同時,我們也不應該期望孩子完美,就像沒有十全十美的作文一樣,當看到孩子並不完美的作文時要從中發現美,要克制住自己內心追求完美的衝動,因為我們本身也遠遠不夠完美,憑什麼要求孩子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