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歷史上的今天:威震東北亞的一代名將,卻自作死被送上刑場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一:自作死的良將?

唐高宗永徽二年,

即西元652年,是經過了貞觀之治的大唐王朝,依舊如日方升的年頭。國家風調雨順,經濟火熱上漲,各地的田畝戶口,比著賽創新高。周邊列國紛紛來通好,好些曾經囂張叫板大唐的勢力,比如吐谷渾薛延陀,全變得恭恭敬敬。依然不服的,比如西南各路蠻夷,也被唐軍狠揍到服。各行各業,全是撐場面的大業績!

但是,就是這個出名國泰民安的年頭,3月16日這天,一樁爆炸新聞,瞬間驚了舉國眼球:一位在之前的幾十年裡,

以多少次出生入死的血戰,打出大唐輝煌江山的忠勇戰將,亦是大唐的駙馬,當朝皇帝的親姑父,此時此刻卻滿身囚服鐐銬,頭頂著謀反作亂的罪名,迎著周遭驚愕的目光,愴然立在刑場之上,仰天一聲悲鳴:可憐我大好男兒,再也不能為國征戰了!

如此忠勇戰將,鐵骨錚錚的好姑父,竟就論罪殺頭了?難道是個忠良蒙冤的橋段?但最奇特處偏偏就在這:後世的史家,

說起這位英雄的一生戰功,幾乎都是不吝筆墨的膜拜讚美,但唯獨對他這悲情的結局,卻也最多只是深表遺憾。套《新唐書》裡的一句話說: 皆死有餘責,又何咎哉?白話點翻譯說:別看一生忠勇,可就是臨了這事,就是自找的,誰都沒的怪?

如此奇特人物。就是大唐外戰英雄,昔日唐太宗讚歎可排唐軍前四的鐵血戰將——薛萬徹!

二:常年笨將軍

薛萬徹,祖籍甘肅敦煌,生於隋末的咸陽,出生年份已經無考,但家世卻強大,父親就是隋末曾上演深入沙漠奇襲伊悟妙筆的傳奇將軍薛世雄,堪稱將門虎子!

當然這“將門虎子”,還是後來人的叫法,以隋唐年間好些人的筆記說,少年時的薛萬徹,雖說武功練得精熟,

但更出名的卻是形象:笨!生得一副憨呆的樣子,看著就比哥哥薛萬鈞要遲鈍。

偏偏這麼個笨人,又趕上了戰火殘酷的年月:慘烈的隋末農民戰爭裡,曾經外戰無敵的父親也吃了癟,打了敗仗後鬱鬱而終。薛萬徹也就和哥哥一起,投到了涿郡名將羅藝麾下,早早上了戰場!卻是繼續遲鈍:哥哥薛萬鈞能說會道,不管在羅藝麾下,還是後來投了唐軍,都常獻出奇計,做弟弟的薛萬徹,

基本都是打下手。

但丟人有時卻是哥倆一道,比如征討農民軍劉黑闥時,哥倆一不留神,就入了劉黑闥的圈套,活活被打到被俘。更失敗的是,對這兄弟倆,劉黑闥竟連殺的興趣都沒有,直接把他倆頭髮剃了放回來。如此奇恥大辱,也叫他笨得更出名!

而到了李世民和哥哥李建成爭皇位白熱化的“玄武門之變”上,笨人薛萬徹,更笨到搶了主角的戲份:明明就是個李建成的部將,李建成都在玄武門叫李世民打沒了命,眼看著大局已定,他卻跑來搶戲!竟突然腦洞大開:你李世民不是在玄武門鬧的歡嗎?我抄你家去!說幹還真幹,帶兵猛攻李世民的府邸,差點就把未來的唐太宗全家端了!

如此驚險一擊,擦乾冷汗後坐上皇位的李世民,卻是拍案叫絕!非但沒算帳,反而多次撒網查找,總算把事後躲進終南山的薛萬徹隆重請出來,委任為右領軍將軍。以李世民自己話說,這是為了表彰薛萬徹的忠義,但後來事實表明,這位軍事眼光卓越的帝王,早已看明白了另一個事:從來看著笨的薛萬徹,打仗水準已經開竅了!

三:笨人打巧仗

玄武門之變後的薛萬徹,很快成了大唐軍界的柱石,特別是面對新對手——陰雲般壓在大唐北方的突厥,更是大顯身手。貞觀三年,身為暢武道行軍總管的薛萬徹,跟隨大唐戰神李靖,一路追亡逐北,上演滅亡東突厥汗國的神奇妙筆。這位長期刻苦的笨將軍,經過這一番歷練,也徹底能獨當一面了,更迅速確立了強大作戰風格——笨人打巧仗!

最先吃夠他“巧勁”功夫的,就是長期盤踞絲綢之路的吐谷渾,這個強硬的河西政權,仗著高原天險,不停叫唐軍吃癟,吃到貞觀九年,只能再請早就退休的李靖出山,但李靖就一個條件:讓我來可以,得帶上薛萬徹!

李靖這一點名,唐朝戰爭史上又一奇特勝利就上演了:薛萬徹先帶兵進入吐谷渾,果然被吐谷渾軍隊堵住,戰場局面更兇險莫測,誰知薛萬徹卻輕鬆:這有什麼難?沖一沖不就知道了?真帶著隊伍沖進去,一下就把吐谷渾騎兵撕開個大口子,但口子好撕,人卻陷進去了,立刻被吐谷渾重兵圍困,打的部隊折損七成,差點就全搭上!

但這番硬闖,卻是奇效,別看薛萬徹打的苦,卻是給吐谷渾軍陣來了個中心開花,直接方便了唐軍全面圍殲,以薛萬徹部近乎傷亡殆盡的代價,唐軍一舉俘虜二十萬吐谷渾人,絲綢之路,一戰打通。這條路通了,等於唐朝任督二脈打通,大唐的強大崛起,就此加速!

這偉大意義裡,正有薛萬徹的奇功!

到了貞觀十五年,唐軍在朔州暴打薛延陀的大戰裡,薛萬徹更證明,他這笨人打巧仗的功夫,已是百煉成精。這個薛延陀野心勃勃,妄想繼突厥後統治草原,而且比突厥更可怕的是,他們不但有精銳騎兵,更有強大弩箭技術,打起唐軍來也是箭如雨發,結結實實叫唐軍吃了大虧!甚至正射的歡,背後卻被重擊——薛萬徹帶著精騎,繞到薛延陀軍背後,一個突然奇襲,迅速把薛延陀打崩潰,五萬多人做了俘虜。敢學我大唐的弩箭?就叫你嘗嘗大唐騎兵!

如此幾場逆天大戰,薛萬徹自然威風八面。以至於後來東征高句麗,彪悍的高句麗人一聽他的名號,好些都棄城逃跑!而以唐太宗本人品評,大唐開國功臣裡,哪怕算上李靖等牛人,薛萬徹也絕對有資格排進前四。昔日的笨將軍,已是大唐威震天下的將星裡,十分奪目的一位!

當然,別看已經亮眼,有個形象也一直沒變:笨!

四:晚年自作死

多年以來,薛萬徹的巧勁,基本只在戰場上漲。其他方面?該笨還是笨!比如婚姻生活,他娶了唐太宗的妹妹丹陽公主,可這麼個美事,卻成了憋屈事,結婚沒多久,公主就嫌他笨,連飯都不和他一起吃,家庭生活十足灰頭土臉!鬧的唐太宗親自力挺,當公主面誇薛萬徹本事大,才算把他的家庭地位挺起來!

但更笨的,卻還是日常做派,不管當年吃敗仗還是後來名滿天下,薛萬徹的一大毛病,就是不會做人,天生的憨直脾氣,歲數大了更變成暴脾氣,特別是每次打了勝仗,脾氣也見長,剛凱旋就常被人告黑狀。打一次仗就得罪一群人,後來連他的副將都告他狀,鬧的他在唐太宗晚年時,也終於沒挺住,被人一狀告的流放象州!

不過雖說如此,以薛萬徹的多年功勞,外加初唐優待功臣的傳統,這樣的遭遇,也不過是受受教育的事,果然到了唐高宗年間,薛萬徹先做刺史,再調入京城,依然是高官厚祿的節奏。只要放平心態,起碼歡度晚年不成問題。

可這位一生功業卓著的戰將,最作死大招也來了,大概是功勞太多,又歷經浮沉,心態也就變了,再次進了京城,嘴裡卻不把門,成天掛嘴邊的,就是自己功勞如何大,朝廷對自己如何刻薄。交友也眼歪,和重臣房玄齡的兒子房遺愛打的火熱,偏這房遺愛又不是省油的燈,成天憋著勁想謀反,卻還只出了個構思,就弄的東窗事發,他狼狽被捕,把薛萬徹也扯進來!

而對薛萬徹來說,最倒楣的是,房遺愛曾暗示薛萬徹,將來一道推翻唐高宗,薛萬徹當場答應下來。可想想就知道,以薛萬徹這一根筋的脾氣,嘴裡沒把門的性格,他氣頭上就是答應刺殺唐高宗,恐怕都不奇怪。於是也不出意外,落得謀反殺頭的結局。一帶將星,就此隕落!

而最為奇特的景象,還是處斬現場,薛萬徹大大咧咧解開衣領叫劊子手砍,嚇得劊子手都哆哆嗦嗦,連砍了兩次都沒砍動,鬧的薛萬徹挺著脖子埋怨劊子手:你小子用點勁行不?砍倒第三下,才算慨然赴死!如此鐵骨一刻,還是叫人歎息:這剛猛勁頭,倘若只用在戰場上,能多給國家打多少勝仗!好本事,真該用在好地方!

李建成都在玄武門叫李世民打沒了命,眼看著大局已定,他卻跑來搶戲!竟突然腦洞大開:你李世民不是在玄武門鬧的歡嗎?我抄你家去!說幹還真幹,帶兵猛攻李世民的府邸,差點就把未來的唐太宗全家端了!

如此驚險一擊,擦乾冷汗後坐上皇位的李世民,卻是拍案叫絕!非但沒算帳,反而多次撒網查找,總算把事後躲進終南山的薛萬徹隆重請出來,委任為右領軍將軍。以李世民自己話說,這是為了表彰薛萬徹的忠義,但後來事實表明,這位軍事眼光卓越的帝王,早已看明白了另一個事:從來看著笨的薛萬徹,打仗水準已經開竅了!

三:笨人打巧仗

玄武門之變後的薛萬徹,很快成了大唐軍界的柱石,特別是面對新對手——陰雲般壓在大唐北方的突厥,更是大顯身手。貞觀三年,身為暢武道行軍總管的薛萬徹,跟隨大唐戰神李靖,一路追亡逐北,上演滅亡東突厥汗國的神奇妙筆。這位長期刻苦的笨將軍,經過這一番歷練,也徹底能獨當一面了,更迅速確立了強大作戰風格——笨人打巧仗!

最先吃夠他“巧勁”功夫的,就是長期盤踞絲綢之路的吐谷渾,這個強硬的河西政權,仗著高原天險,不停叫唐軍吃癟,吃到貞觀九年,只能再請早就退休的李靖出山,但李靖就一個條件:讓我來可以,得帶上薛萬徹!

李靖這一點名,唐朝戰爭史上又一奇特勝利就上演了:薛萬徹先帶兵進入吐谷渾,果然被吐谷渾軍隊堵住,戰場局面更兇險莫測,誰知薛萬徹卻輕鬆:這有什麼難?沖一沖不就知道了?真帶著隊伍沖進去,一下就把吐谷渾騎兵撕開個大口子,但口子好撕,人卻陷進去了,立刻被吐谷渾重兵圍困,打的部隊折損七成,差點就全搭上!

但這番硬闖,卻是奇效,別看薛萬徹打的苦,卻是給吐谷渾軍陣來了個中心開花,直接方便了唐軍全面圍殲,以薛萬徹部近乎傷亡殆盡的代價,唐軍一舉俘虜二十萬吐谷渾人,絲綢之路,一戰打通。這條路通了,等於唐朝任督二脈打通,大唐的強大崛起,就此加速!

這偉大意義裡,正有薛萬徹的奇功!

到了貞觀十五年,唐軍在朔州暴打薛延陀的大戰裡,薛萬徹更證明,他這笨人打巧仗的功夫,已是百煉成精。這個薛延陀野心勃勃,妄想繼突厥後統治草原,而且比突厥更可怕的是,他們不但有精銳騎兵,更有強大弩箭技術,打起唐軍來也是箭如雨發,結結實實叫唐軍吃了大虧!甚至正射的歡,背後卻被重擊——薛萬徹帶著精騎,繞到薛延陀軍背後,一個突然奇襲,迅速把薛延陀打崩潰,五萬多人做了俘虜。敢學我大唐的弩箭?就叫你嘗嘗大唐騎兵!

如此幾場逆天大戰,薛萬徹自然威風八面。以至於後來東征高句麗,彪悍的高句麗人一聽他的名號,好些都棄城逃跑!而以唐太宗本人品評,大唐開國功臣裡,哪怕算上李靖等牛人,薛萬徹也絕對有資格排進前四。昔日的笨將軍,已是大唐威震天下的將星裡,十分奪目的一位!

當然,別看已經亮眼,有個形象也一直沒變:笨!

四:晚年自作死

多年以來,薛萬徹的巧勁,基本只在戰場上漲。其他方面?該笨還是笨!比如婚姻生活,他娶了唐太宗的妹妹丹陽公主,可這麼個美事,卻成了憋屈事,結婚沒多久,公主就嫌他笨,連飯都不和他一起吃,家庭生活十足灰頭土臉!鬧的唐太宗親自力挺,當公主面誇薛萬徹本事大,才算把他的家庭地位挺起來!

但更笨的,卻還是日常做派,不管當年吃敗仗還是後來名滿天下,薛萬徹的一大毛病,就是不會做人,天生的憨直脾氣,歲數大了更變成暴脾氣,特別是每次打了勝仗,脾氣也見長,剛凱旋就常被人告黑狀。打一次仗就得罪一群人,後來連他的副將都告他狀,鬧的他在唐太宗晚年時,也終於沒挺住,被人一狀告的流放象州!

不過雖說如此,以薛萬徹的多年功勞,外加初唐優待功臣的傳統,這樣的遭遇,也不過是受受教育的事,果然到了唐高宗年間,薛萬徹先做刺史,再調入京城,依然是高官厚祿的節奏。只要放平心態,起碼歡度晚年不成問題。

可這位一生功業卓著的戰將,最作死大招也來了,大概是功勞太多,又歷經浮沉,心態也就變了,再次進了京城,嘴裡卻不把門,成天掛嘴邊的,就是自己功勞如何大,朝廷對自己如何刻薄。交友也眼歪,和重臣房玄齡的兒子房遺愛打的火熱,偏這房遺愛又不是省油的燈,成天憋著勁想謀反,卻還只出了個構思,就弄的東窗事發,他狼狽被捕,把薛萬徹也扯進來!

而對薛萬徹來說,最倒楣的是,房遺愛曾暗示薛萬徹,將來一道推翻唐高宗,薛萬徹當場答應下來。可想想就知道,以薛萬徹這一根筋的脾氣,嘴裡沒把門的性格,他氣頭上就是答應刺殺唐高宗,恐怕都不奇怪。於是也不出意外,落得謀反殺頭的結局。一帶將星,就此隕落!

而最為奇特的景象,還是處斬現場,薛萬徹大大咧咧解開衣領叫劊子手砍,嚇得劊子手都哆哆嗦嗦,連砍了兩次都沒砍動,鬧的薛萬徹挺著脖子埋怨劊子手:你小子用點勁行不?砍倒第三下,才算慨然赴死!如此鐵骨一刻,還是叫人歎息:這剛猛勁頭,倘若只用在戰場上,能多給國家打多少勝仗!好本事,真該用在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