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歷史上的今天:這天去世的窩囊老頭,卻是令唐朝度過難關的真英雄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俗話說,大丈夫能屈能伸。國難臨頭的年代,

就有這樣的大丈夫,屈伸黑暗之中,忍受冷眼嘲笑,卻以剛強身軀,為國家撐過艱危。與熱血廝殺的硬漢一樣,他們,亦是真英雄!

比如大唐貞元十五年,即799年3月13日,一位病故在開封宣武節度副大使任上的老頭。他在安史之亂後唐朝混亂年月裡宦海浮沉,腦袋上都貼著“窩囊”標籤,連唐朝皇帝都吐槽他柔弱,幾百年後的宋朝人嘲笑他“迂暗”。可就是這麼個悲催年代的窩囊人,

唐朝大文豪韓愈,卻給了至高評價:天眷唐邦,錫之元臣。大唐能度過艱危,幸虧有他!

這位看似窩囊的真英雄,正是中唐堪稱中流砥柱的名臣:董晉!

一:曾經很勇敢

董晉,山西永濟人,其實在早年的仕途裡,這位後來的窩囊人,非但不窩囊,相反很勇敢!

他生於唐玄宗開元年間,並在唐玄宗晚期中了明經科進士,眼看就是盛唐年間太平官員的舒服人生,卻突然一聲晴天霹靂:安史之亂爆發了!

這場突然暴亂,旋風般席捲歌舞昇平的大唐,長安洛陽都丟了,太上皇唐玄宗跑四川躲了,新皇帝唐肅宗在靈武即位,卻也只是個零散人馬的草台班子!可就在唐肅宗帶著這點可憐人馬,剛剛移師彭原,只見董晉風塵僕僕趕來,勇敢的站在唐肅宗面前,請求為國效力!

從此以後,這位危難時來投奔的臣子,先在唐肅宗身邊做翰林,後來還派到地方上做判官,

全是吃苦受累的活,卻辦的井井有條。而且脾氣謙和,人緣很好。到了唐肅宗的兒子唐代宗在位的大歷年間,他的一樁勇敢事,更是名滿天下:出使回紇!

在大唐安史之亂以後,出使回紇,就成了個十足苦差事!大唐國力衰退,實在親戚回紇,也就變得粗聲大氣,

動輒就朝唐朝獅子大開口,可大唐內外交困,最怕回紇鬧事,唐代宗年間,兩家又要聯姻,誰敢護送唐朝公主過去?董晉毫不猶豫站出來:我去!

於是,勇敢的董晉就以判官身份,跟隨正使李涵護送公主來到回紇,果然到了就被回紇人傲慢挑釁,嚇得正使李涵都不敢說話,卻是董晉傲然站出來,一番唇槍舌戰,沒想到一頓罵完,原先驕橫的回紇官員們,立刻都乖了,接著恭恭敬敬辦理手續,

圓滿完成任務!

如此表現,看上去十分傻大膽,其實還是董晉算盤打的精:回紇表面倡狂,其實也是經濟困難的時候,大唐困難他也困難,他敢翻臉?把住對手的脈一擊必中,勇敢風格一下出名!

這時的大唐,安史之亂雖說熬過去了,但國家大事還是一鍋粥,特別是各路藩鎮畫地為牢,唐王朝簡直就成了空架子!如此糟心局面,正是需要勇敢人的時候,於是勇敢的董晉,之後多年裡,亮眼時刻一直多!特別是接下來唐德宗登基,連番趕上藩鎮叛亂,長安都叫軍閥朱泚給奪了,唐德宗倉皇逃到乾縣,另一路軍閥李懷光又高調要殺來!危急時刻,又是董晉站出來:皇上別怕,我去李懷光那裡瞧瞧!

他來到李懷光大營,面對殺氣騰騰的驕兵悍將,卻是又一番侃侃而談,先講君臣大義,再預測李懷光造反的恐怖後果,一番談情懷加擺事實,竟又捏住了李懷光的脈,竟當場把這位兇悍軍將說得鼻涕眼淚一把,接著就按兵不動了。大唐最後有驚無險平定這場“奉天之難”,就是董晉這一番冒死出使,爭來的黃金時間!

這幾番勇敢表現後,勇敢的董晉也就平步青雲,唐德宗返回長安後,就升了尚書左丞,到六十六歲那年,更是官居宰相。這位長期勇敢的能臣,終於成了大唐權力場上的重量級人物。但緊接著,他竟變窩囊了!

二:窩囊背後的苦心

就如前面所說,多次勇敢擔當大任的董晉,生活中是個很謙和的人,這時官升宰相,謙和的風格依然不變,但謙和的卻越發過分:明明是朝堂裡數一數二的重臣,卻在另一位宰相,也是唐德宗的寵臣竇參面前唯唯諾諾,平日的國家大事,竇參說什麼是什麼,他半句不敢反駁,遇到棘手的事務,竇參更是輕鬆甩鍋給他,他卻是老老實實扛著,天天受累不說,還盡被人笑!

這樣的窩囊日子,一直憋屈過了三年,窩囊宰相董晉的名聲,在長安都有了名,連唐德宗都知道了。一次竇參又輕鬆拿董晉當槍,讓董晉在唐德宗面前保舉他家侄兒,沒想到這次唐德宗突然發了飆:是竇參叫你這樣的吧?一聽這話,窩囊的董晉登時一個激靈,然後瞬間大變臉,不用唐德宗怎麼追問,背書似的把竇參做過的醜事全說了個遍!十天之後,竇參下課!

弄倒了這麼大一個權臣,董晉的窩囊帽子該摘了?形象更窩囊,大家說起他,除了說他窩囊,還說他見風使舵,弄的董晉本人也好大壓力,竇參捲舖蓋走人後,就天天上表求辭職,弄的唐德宗也煩了:辭什麼職?不幹宰相也行,你去當東都防禦使吧!

這個工作調動,真可算是把窩囊的董晉,往火坑裡推!董晉這次調動,還加了個兼職:宣武軍營田使!這個宣武軍,是當時軍閥李萬榮的地盤,李萬榮那時正病危,趁亂接管兵權的鄧惟恭蠢蠢欲動,眼看就是要造反的節奏!過去接管軍隊?能不能逃命都是問題!

但董晉卻再次證明,做宰相窩囊,那是為了多幹工作!否則和竇參掐起來,朝政誰來管!這下離了長安,立刻如魚得水,“掐脈”功夫再次施展,利用鄧惟恭驚懼不定的心理,只帶十來個隨從出其不意來到宣武軍,乾脆俐落抓住了兵權!將這個意圖作亂的軍頭逮捕!一場大亂,就此平息!

這是一生勇敢的“窩囊老頭”董晉,給大唐立的又一功,但是,也是最後一功。

三:死後遺憾

董晉接管宣武軍長達六年,這個大唐心腹地帶的藩鎮,一直太平無事,但他的建康,卻已到了盡頭,偏在這時,唐德宗來添亂了!唐德宗眼裡的董晉,還是窩囊印象,特別是董晉在宣武軍實行寬容安撫政策,更叫唐德宗不舒服:這群差點造我反的人你還要安撫?太窩囊了吧!

於是,早在董晉接管宣武軍時,唐德宗就又派來了孟叔度和陸長源兩位大臣協助董晉,這兩人,都是風格手段出名幹練強硬的人物,幸虧董晉一直和稀泥,總算沒出事!可這位勇敢的董晉,撐得了一切,卻撐不過命。

貞元十五年(799)3月13日,七十六歲的董晉病故軍中,唐德宗十分悲痛,給予輟朝三日哀悼的待遇,可董晉生前兩位強硬的副手,卻是徹底反彈了,董晉屍骨未寒,這二人就開始算帳,大肆壓榨宣武軍士兵,不到十天就激起了叛亂!董晉生前硬生生推後六年的叛亂,到底是來了。好在董晉生前打了好底子,雖然孟叔度和陸長源被殺,但兵亂總算被快速平定,苦苦支撐的大唐,再度扛過了一難!

窩囊還是勇敢,真心不能看表面,好些看上去窩囊的人與事,其實正在做著慷慨擔當的使命。這樣的人物,無論哪個年代,一樣值得敬重!

皇帝與文官:親密的危險關係 張嶔 ¥19 購買

特別是各路藩鎮畫地為牢,唐王朝簡直就成了空架子!如此糟心局面,正是需要勇敢人的時候,於是勇敢的董晉,之後多年裡,亮眼時刻一直多!特別是接下來唐德宗登基,連番趕上藩鎮叛亂,長安都叫軍閥朱泚給奪了,唐德宗倉皇逃到乾縣,另一路軍閥李懷光又高調要殺來!危急時刻,又是董晉站出來:皇上別怕,我去李懷光那裡瞧瞧!

他來到李懷光大營,面對殺氣騰騰的驕兵悍將,卻是又一番侃侃而談,先講君臣大義,再預測李懷光造反的恐怖後果,一番談情懷加擺事實,竟又捏住了李懷光的脈,竟當場把這位兇悍軍將說得鼻涕眼淚一把,接著就按兵不動了。大唐最後有驚無險平定這場“奉天之難”,就是董晉這一番冒死出使,爭來的黃金時間!

這幾番勇敢表現後,勇敢的董晉也就平步青雲,唐德宗返回長安後,就升了尚書左丞,到六十六歲那年,更是官居宰相。這位長期勇敢的能臣,終於成了大唐權力場上的重量級人物。但緊接著,他竟變窩囊了!

二:窩囊背後的苦心

就如前面所說,多次勇敢擔當大任的董晉,生活中是個很謙和的人,這時官升宰相,謙和的風格依然不變,但謙和的卻越發過分:明明是朝堂裡數一數二的重臣,卻在另一位宰相,也是唐德宗的寵臣竇參面前唯唯諾諾,平日的國家大事,竇參說什麼是什麼,他半句不敢反駁,遇到棘手的事務,竇參更是輕鬆甩鍋給他,他卻是老老實實扛著,天天受累不說,還盡被人笑!

這樣的窩囊日子,一直憋屈過了三年,窩囊宰相董晉的名聲,在長安都有了名,連唐德宗都知道了。一次竇參又輕鬆拿董晉當槍,讓董晉在唐德宗面前保舉他家侄兒,沒想到這次唐德宗突然發了飆:是竇參叫你這樣的吧?一聽這話,窩囊的董晉登時一個激靈,然後瞬間大變臉,不用唐德宗怎麼追問,背書似的把竇參做過的醜事全說了個遍!十天之後,竇參下課!

弄倒了這麼大一個權臣,董晉的窩囊帽子該摘了?形象更窩囊,大家說起他,除了說他窩囊,還說他見風使舵,弄的董晉本人也好大壓力,竇參捲舖蓋走人後,就天天上表求辭職,弄的唐德宗也煩了:辭什麼職?不幹宰相也行,你去當東都防禦使吧!

這個工作調動,真可算是把窩囊的董晉,往火坑裡推!董晉這次調動,還加了個兼職:宣武軍營田使!這個宣武軍,是當時軍閥李萬榮的地盤,李萬榮那時正病危,趁亂接管兵權的鄧惟恭蠢蠢欲動,眼看就是要造反的節奏!過去接管軍隊?能不能逃命都是問題!

但董晉卻再次證明,做宰相窩囊,那是為了多幹工作!否則和竇參掐起來,朝政誰來管!這下離了長安,立刻如魚得水,“掐脈”功夫再次施展,利用鄧惟恭驚懼不定的心理,只帶十來個隨從出其不意來到宣武軍,乾脆俐落抓住了兵權!將這個意圖作亂的軍頭逮捕!一場大亂,就此平息!

這是一生勇敢的“窩囊老頭”董晉,給大唐立的又一功,但是,也是最後一功。

三:死後遺憾

董晉接管宣武軍長達六年,這個大唐心腹地帶的藩鎮,一直太平無事,但他的建康,卻已到了盡頭,偏在這時,唐德宗來添亂了!唐德宗眼裡的董晉,還是窩囊印象,特別是董晉在宣武軍實行寬容安撫政策,更叫唐德宗不舒服:這群差點造我反的人你還要安撫?太窩囊了吧!

於是,早在董晉接管宣武軍時,唐德宗就又派來了孟叔度和陸長源兩位大臣協助董晉,這兩人,都是風格手段出名幹練強硬的人物,幸虧董晉一直和稀泥,總算沒出事!可這位勇敢的董晉,撐得了一切,卻撐不過命。

貞元十五年(799)3月13日,七十六歲的董晉病故軍中,唐德宗十分悲痛,給予輟朝三日哀悼的待遇,可董晉生前兩位強硬的副手,卻是徹底反彈了,董晉屍骨未寒,這二人就開始算帳,大肆壓榨宣武軍士兵,不到十天就激起了叛亂!董晉生前硬生生推後六年的叛亂,到底是來了。好在董晉生前打了好底子,雖然孟叔度和陸長源被殺,但兵亂總算被快速平定,苦苦支撐的大唐,再度扛過了一難!

窩囊還是勇敢,真心不能看表面,好些看上去窩囊的人與事,其實正在做著慷慨擔當的使命。這樣的人物,無論哪個年代,一樣值得敬重!

皇帝與文官:親密的危險關係 張嶔 ¥19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