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歷史上的今天」這個日子 每個人都應該知道

1992年

聯合國通過決議

將10月17日設為國際消除貧困日

旨在促進全世界

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減貧意識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受歷史、自然、社會等因素影響

我國的貧困狀況十分嚴峻

困難難不倒我們

改革開放以來

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

我國開始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扶貧開發

按照我國扶貧標準

1978-2010年累計減少了2.5億貧困人口

參考國際扶貧標準

我國共減少了6.6億貧困人口

歷史經驗表明

一國貧困人口數占總人口10%以下時

減貧就進入“最艱難階段”

2012年

中國這一比例為10.2%

2013年底

我國還有近1億人口

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2014年年底前

我國實現了6億多人口的脫貧

為人類減貧事業做出重大貢獻

2014年10月14日,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鄭文凱在新聞發佈會上介紹情況。據介紹,從2014年開始國家將每年的10月17日設立為“扶貧日”。

久困于窮

冀以小康

從2014年開始

我國將每年的10月17日設為“扶貧日”

引導社會各界關注貧困問題

關愛貧困人口

關心扶貧工作

與貧困鬥

一張巨大的決戰圖

已迅速在中國大地鋪開

然而

這不是一場輕鬆的戰役

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

12.8萬個貧困村

跨越中國中西部廣闊版圖

這裡是廣西七百弄國家地質公園

她有著神奇壯麗的美景

但她缺少人類賴以生存的水和土

屬於滇黔桂石漠化片區

是中國14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之一

所謂“弄”是指高山環繞的窪地

在喀斯特地貌山區

“弄”就像大漏斗一樣會漏幹所有雨水

七百弄有1300多個這樣的“漏斗”

最深的有300多米

因為沒有平地

一個個村寨分散在窪地底部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官員考察後認為

七百弄是世上除了沙漠以外

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

然而這裡卻實實在在生活著近2萬人

貧困帶來的無力感

深深攫住了這裡的每個人

令他們難以相信

即將到來的命運大改變

七百弄鄉至今有

80多個20戶以下的村屯不通路

由於山區修路的成本太高

政府採取的措施是整屯搬遷

新居由政府免費提供

不少七百弄鄉弄騰村村民搬遷到了公路附近。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對於20戶以上的村屯

地方政府正加速修通公路

像毛細血管一樣

不斷延伸的通村通屯道路

正在改變七百弄的面貌

不少村屯通了公路後

新房像雨後春筍一樣冒了出來

世代居住的茅草土坯房正在被拋棄

這是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七百弄鄉弄騰村的通屯公路。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這也是中國精准扶貧的體現

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

不同貧困農戶狀況

運用科學有效程式對扶貧物件

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

和貧困打一場驚天動地的決戰

與每一個中國人都息息相關

這場扶貧戰役

我們都能參與其中

精准扶貧是一場大會戰

目前有19.5萬名駐村第一書記

77.5萬名幫扶幹部

在全國各地辛苦工作著

但脫貧的成果是顯著的

五年來,全國農村累計脫貧5564萬人

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總量

年均減貧1391萬人

這是從未有過的

同時,犧牲也是慘痛的

2013至2016年間

120多名共產黨員

犧牲在反貧困鬥爭的決戰場上

用生命與付出鋪就百姓致富路

...

柴生芳

甘肅定西臨洮縣原縣長

2014年8月15日

在連續工作超過17個小時後

45歲的他和衣睡在辦公室裡

再也沒有醒來

薑仕坤

貴州晴隆縣原縣委書記

從放牛娃成長起來

立下“只要縣裡還有一個人沒有脫貧

我就不能休息”的誓言

但常年高負荷工作

最終讓這個硬漢倒下

年僅46歲

蔣富安

四川美姑縣四峨吉村原第一書記

勞累猝死,告別26歲的青春

送別時村民淚流滿面

“你不是說好今後有了娃

也要送到村裡幼稚園麼”

這樣的好幹部

還有許多許多

千年夢想

濃縮于未來一千多個日日夜夜世紀擔當

扛在我們這代共產黨人的肩頭

咬定目標、勠力攻堅

我們一定能決戰決勝

創造反貧困鬥爭的人間奇跡!

80多個20戶以下的村屯不通路

由於山區修路的成本太高

政府採取的措施是整屯搬遷

新居由政府免費提供

不少七百弄鄉弄騰村村民搬遷到了公路附近。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對於20戶以上的村屯

地方政府正加速修通公路

像毛細血管一樣

不斷延伸的通村通屯道路

正在改變七百弄的面貌

不少村屯通了公路後

新房像雨後春筍一樣冒了出來

世代居住的茅草土坯房正在被拋棄

這是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七百弄鄉弄騰村的通屯公路。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這也是中國精准扶貧的體現

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

不同貧困農戶狀況

運用科學有效程式對扶貧物件

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

和貧困打一場驚天動地的決戰

與每一個中國人都息息相關

這場扶貧戰役

我們都能參與其中

精准扶貧是一場大會戰

目前有19.5萬名駐村第一書記

77.5萬名幫扶幹部

在全國各地辛苦工作著

但脫貧的成果是顯著的

五年來,全國農村累計脫貧5564萬人

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總量

年均減貧1391萬人

這是從未有過的

同時,犧牲也是慘痛的

2013至2016年間

120多名共產黨員

犧牲在反貧困鬥爭的決戰場上

用生命與付出鋪就百姓致富路

...

柴生芳

甘肅定西臨洮縣原縣長

2014年8月15日

在連續工作超過17個小時後

45歲的他和衣睡在辦公室裡

再也沒有醒來

薑仕坤

貴州晴隆縣原縣委書記

從放牛娃成長起來

立下“只要縣裡還有一個人沒有脫貧

我就不能休息”的誓言

但常年高負荷工作

最終讓這個硬漢倒下

年僅46歲

蔣富安

四川美姑縣四峨吉村原第一書記

勞累猝死,告別26歲的青春

送別時村民淚流滿面

“你不是說好今後有了娃

也要送到村裡幼稚園麼”

這樣的好幹部

還有許多許多

千年夢想

濃縮于未來一千多個日日夜夜世紀擔當

扛在我們這代共產黨人的肩頭

咬定目標、勠力攻堅

我們一定能決戰決勝

創造反貧困鬥爭的人間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