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三十四:揚州美食與東關街

編者按:2013年9月份,“行走隋唐大運河”大型文化考察活動在“運河名城”安徽淮北悄然興起。考察組以“走運河,話兩岸,溯歷史,展風情,看變遷”為宗旨,力求按照“世界遺產點、大地風貌、市井生活和民俗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四位一體的考察,

將運河進行全方位展示。三年來,考察組一行冒嚴寒、戰苦暑,途徑5省2直轄市和30餘個地縣,至2016年10月底將通濟渠、永濟渠考察完成,隋唐大運河全線考察結束。為展現隋唐運河考察的整體面貌,反映考察途中的人文歷史情懷,本網特錄系列紀實報導於此,以饗讀者。

說到揚州,不得不提揚州三美,即美景、美女與美食。對於行走隋唐大運河考察來說,

四位一體的考察中,市井生活是不能缺少的任務。說起揚州城中的小吃集散地,土生土長的揚州人會告訴你——揚州東關美食街。

原來,東關街是揚州城裡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條歷史老街。它東至古運河邊,西至國慶路,全長1122米,原街道路面為長條板石鋪設,這條街以前不僅是揚州水陸交通要衝,而且是商業、手工業和宗教文化中心。

街面上市井繁華、商家林立、行當俱全、生意興隆。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裡彙集了淮揚菜系的各種特色小吃,像楊八怪薑糖、四喜湯圓、桂花藕粉圓、寶應常魚面、趙氏疊湯圓等,絕對是讓人流連忘返的美食之地。在揚州考察的幾天時間裡,考察組來到東關街,對這裡的美食小吃以及揚州飲食文化進行了細緻的考察。

揚州東關街上的皮包水店面。中國青年網實習記者 李華錫 攝

東關街小吃

東關街聽起來這麼有吸引力,考察組決定對它一探究竟。乘著當地的敞篷三輪車,看著沿途的風景,聽著車夫的正宗揚州話講解,沒過多久,車子就在東關街的東大門停下了。

此時已經接近傍晚,街上燈火通明,迎面就是威武雄壯的東門城樓,古時東關街的城樓,

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它始建于宋代,後進歷代翻建,如今是揚州古城內保存較好的建築之一。

走過城門,一條繁華的街市就映入眼簾了,東關街被譽為是歷史文化明街,凸現揚州文化名城的非凡品位。東關街商鋪林立,漫步其間,遙想古時這裡的繁華。

東關街上不僅美食豐富,而且民間工藝品、手工作坊、非物質文化遺產、清新小店也是琳琅滿目。

東關街條街上“老字型大小”商家就有開業於1817年的四美醬園、1830年的謝馥春香粉店、1862年的潘廣和五金店、1901年的夏廣盛豆腐店、1908年的大和堂中醫館、1909年的陳同興鞋子店、1912年的乾大昌紙店、1923年的震泰昌香粉店。

此外還有周廣興帽子店、恒茂油麻店、順泰南貨店、恒泰祥顏色店,朱德記麵粉店等。這裡是揚州手工業的集中地,前店後坊的連家店遍及全街,如樊順興傘店、曹順興籮匾老鋪、孫鑄臣漆器作坊、源泰祥糖坊、孫記玉器作坊、董厚和襪廠等。

東關街也是美食街,整個東關街有很多著名小吃,最好吃的是建湖藕粉圓子,藕粉圓子是建湖地區最有特色的小吃,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傳統的湯圓都以糯米粉作原料,而藕粉圓子的製作可謂獨具匠心,除以藕粉做外皮外,其餡心也很精美,是將醃漬過的糖+豬油做餡料,然後以金桔餅、核桃仁、花生仁等多種果料混合製成。

藕粉圓子既可作為時令小吃,亦可作為筵席佳餚,其特別是外層均勻圓滑,富有彈性,色澤透明而呈深咖啡色;餡心甜潤爽口,湯汁帶有濃郁的桂花味。

酥香緣的胡辣湯,本以為是河南美食,沒想也是師出揚州,獨家特色是加入了雞絲,味道鮮美。剛出鍋的豆腐腦,加入了蝦仁,鮮滑軟嫩。據說酥香緣的黃橋燒餅最為正宗,咬一口,層層酥香。

東關街除有老字型大小店鋪外,還集中了眾多古跡文物,有個園、逸圃、汪氏小苑,有揚州較早創辦的廣陵書院、安定書院、儀董學堂,有明代的武當行宮、明代的准提寺、馬監巷內有建於康熙五十三年的清真寺。

來揚州,最不能錯過的就是寶應長魚面。長魚面有長魚蓋澆面與長魚湯麵兩種,考察組點了長魚湯麵,湯麵與長魚分開,湯鮮味美。

東關街,類似新修的仿古老街,賣各種小吃和小玩意兒,類似北京的南鑼鼓巷、上海的城隍廟、杭州的河坊街、成都的錦裡、廈門的中山路……孤落落的手工藝人,而他的技藝也同這古時繁華的江南一樣,漸漸隱于歷史長河。

揚州冶春茶社的早點與早茶。中國青年網實習記者 李華錫 攝

揚州菜

來到揚州,不得不吃一次揚州炒飯和淮揚菜,淮揚菜是中國漢族八大菜系之一,發源於揚州、淮安。菜系充滿淮、揚特點,以揚州菜

東關街也是美食街,整個東關街有很多著名小吃,最好吃的是建湖藕粉圓子,藕粉圓子是建湖地區最有特色的小吃,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傳統的湯圓都以糯米粉作原料,而藕粉圓子的製作可謂獨具匠心,除以藕粉做外皮外,其餡心也很精美,是將醃漬過的糖+豬油做餡料,然後以金桔餅、核桃仁、花生仁等多種果料混合製成。

藕粉圓子既可作為時令小吃,亦可作為筵席佳餚,其特別是外層均勻圓滑,富有彈性,色澤透明而呈深咖啡色;餡心甜潤爽口,湯汁帶有濃郁的桂花味。

酥香緣的胡辣湯,本以為是河南美食,沒想也是師出揚州,獨家特色是加入了雞絲,味道鮮美。剛出鍋的豆腐腦,加入了蝦仁,鮮滑軟嫩。據說酥香緣的黃橋燒餅最為正宗,咬一口,層層酥香。

東關街除有老字型大小店鋪外,還集中了眾多古跡文物,有個園、逸圃、汪氏小苑,有揚州較早創辦的廣陵書院、安定書院、儀董學堂,有明代的武當行宮、明代的准提寺、馬監巷內有建於康熙五十三年的清真寺。

來揚州,最不能錯過的就是寶應長魚面。長魚面有長魚蓋澆面與長魚湯麵兩種,考察組點了長魚湯麵,湯麵與長魚分開,湯鮮味美。

東關街,類似新修的仿古老街,賣各種小吃和小玩意兒,類似北京的南鑼鼓巷、上海的城隍廟、杭州的河坊街、成都的錦裡、廈門的中山路……孤落落的手工藝人,而他的技藝也同這古時繁華的江南一樣,漸漸隱于歷史長河。

揚州冶春茶社的早點與早茶。中國青年網實習記者 李華錫 攝

揚州菜

來到揚州,不得不吃一次揚州炒飯和淮揚菜,淮揚菜是中國漢族八大菜系之一,發源於揚州、淮安。菜系充滿淮、揚特點,以揚州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