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擴散」定了!四川將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今年,爸媽的退休金又要漲了!

4月20日,四川省人社廳發佈關於2017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進展情況的公告。

公告全文如下↓↓↓

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從2017年1月1日起,將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近日,人社部、財政部印發《關於2017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人社部發〔2017〕30號)(檔附後),並要求各省5月底前將調待方案報兩部審核,待兩部審核後,各省抓緊組織實施,確保將增加的養老金發放到退休人員手中。

我省正認真按照國家要求,抓緊擬定調待方案,待兩部批復後,我們將立即組織實施調待工作,確保將調整的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到退休人員手中,使我省廣大退休人員充分地分享社會經濟發展成果。

我省今年調待工作有關進展情況,我們都將公佈在我廳官網上。關於四川省2017年養老金調整的相關消息,請以我廳官網公佈為准。

平均上漲5.5% 5月底前上報調待方案

本月中旬,人社部、財政部印發《關於2017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從2017年1月1日起,將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總體調整水準按照2016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5%左右確定。

並要求各省5月底前將調待方案報人社部財政部審核,待審核後,各省抓緊組織實施,確保將增加的養老金發放到退休人員手中。

回顧:四川去年養老金調整方案

我省2015年12月31日及以前已辦理退休手續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增加基本養老金。調整水準按照2015年全省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水準的6.5%確定。

調整包括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傾斜調整。

定額調整每人月基本養老金增加40元。

掛鉤調整包括:企業退休人員一是以本人2015年12月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數增加3.5%。二是繳費年限超過15年的,對超過的年限每滿1年增加3元。

機關事業單位2014年10月1日及以後退休的人員,按照企業退休人員掛鉤調整辦法調整。機關事業單位2014年9月30日及以前退休的人員,以本人2015年12月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數增加5%。

傾斜調整為:對年滿70周歲及以上的高齡退休人員、2015年度內艱苦邊遠地區新增的企業退休人員和企業退休軍轉幹部給予適當傾斜。

其中高齡退休人員按照“滿70不滿80歲、滿80不滿90歲、滿90歲以上”三個高齡段分別增加40元、80元、120元。對2015年度新增的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和企業退休軍轉幹部:仍按往年傾斜辦法和標準執行。

養老金13連漲 今年進一步下調漲幅

值得注意的是,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在經歷了11次10%的漲幅之後,

去年執行的是按6.5%左右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而今年的漲幅進一步下調至5.5%。

一圖帶你看懂13年的養老金變化

↓↓↓

為什麼養老金標準調整幅度開始下降?

未來是否會繼續下行呢?

“最近幾年我們看到很多地方養老基金出現收支失衡,需要財政轉移支付,過去5~6年財政轉移支付了將近2萬億元,養老基金的支付壓力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朱俊生介紹,在地方調研時,很多地方政府都反映由於過去十幾年連續大幅上調,成為造成基金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朱俊生指出,“未來我國養老金支付壓力會越來越大,從養老金投資來看,在經濟下行壓力之下,養老金投資收益可能不會太大,而且財政增長幅度也在放緩,轉移支付的能力有限。”未來養老金標準調整幅度很有可能會繼續下行。

養老金的漲幅是怎麼確定的?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調整養老金的漲幅是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水準,兼顧各方的承受能力,合理確定的。

“養老金調整幅度的確定,需要考慮保障基本生活、分享發展成果、基金可負擔三個原則。通常而言,養老金上調幅度不低於物價上漲、不高於在崗職工工資增長幅度,都屬於合理區間。”這位負責人說。

對於具體調整養老金漲幅的參考因素,人社部原副部長胡曉義曾表示,主要是考慮到我國去年的經濟發展水準、財政的支付能力、物價水準、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以及社保基金等五個方面的因素。

平均漲幅是否“一刀切”?

人社部明確表示,平均漲幅是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待遇調整的總體水準,而不是說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分別以各自養老金水準為基數,都按同一比例調整,更不是簡單地對每個退休人員都按固定比例增加養老金。

對於調整“體制內”和“體制外”兩種人的養老金水準,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於各地的經濟發展水準有差異,將充分考慮地區之間的平衡,同時也會充分考慮機關事業單位改革前和改革後待遇調整辦法的銜接等因素。

對於個人而言,這位負責人則表示,由於繳費年限或者工作年限的不同,養老金水準也不同等因素,實際調整的水準也會存在一定差距。

比如在2016年國家宣佈養老金上漲6.5%時,各地執行的情況也有不一,高於6.5%水準的城市也有出現。

按照要求,調待方案將於5月底前報人社部財政部審核,待審核後,增加的養老金將抓緊發放到退休人員手中。

覺得有用的話,記得轉告咱爺爺奶奶和爸媽哦~

需要財政轉移支付,過去5~6年財政轉移支付了將近2萬億元,養老基金的支付壓力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朱俊生介紹,在地方調研時,很多地方政府都反映由於過去十幾年連續大幅上調,成為造成基金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朱俊生指出,“未來我國養老金支付壓力會越來越大,從養老金投資來看,在經濟下行壓力之下,養老金投資收益可能不會太大,而且財政增長幅度也在放緩,轉移支付的能力有限。”未來養老金標準調整幅度很有可能會繼續下行。

養老金的漲幅是怎麼確定的?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調整養老金的漲幅是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水準,兼顧各方的承受能力,合理確定的。

“養老金調整幅度的確定,需要考慮保障基本生活、分享發展成果、基金可負擔三個原則。通常而言,養老金上調幅度不低於物價上漲、不高於在崗職工工資增長幅度,都屬於合理區間。”這位負責人說。

對於具體調整養老金漲幅的參考因素,人社部原副部長胡曉義曾表示,主要是考慮到我國去年的經濟發展水準、財政的支付能力、物價水準、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以及社保基金等五個方面的因素。

平均漲幅是否“一刀切”?

人社部明確表示,平均漲幅是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待遇調整的總體水準,而不是說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分別以各自養老金水準為基數,都按同一比例調整,更不是簡單地對每個退休人員都按固定比例增加養老金。

對於調整“體制內”和“體制外”兩種人的養老金水準,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於各地的經濟發展水準有差異,將充分考慮地區之間的平衡,同時也會充分考慮機關事業單位改革前和改革後待遇調整辦法的銜接等因素。

對於個人而言,這位負責人則表示,由於繳費年限或者工作年限的不同,養老金水準也不同等因素,實際調整的水準也會存在一定差距。

比如在2016年國家宣佈養老金上漲6.5%時,各地執行的情況也有不一,高於6.5%水準的城市也有出現。

按照要求,調待方案將於5月底前報人社部財政部審核,待審核後,增加的養老金將抓緊發放到退休人員手中。

覺得有用的話,記得轉告咱爺爺奶奶和爸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