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泉池似仙境的老街——王府池子街

王府池子,二郎廟

“東更道,西更道,王府池子,二郎廟”,

是濟南老城區中心老街道的俗稱。東、西更道,是舊時濟南府衙更夫們打更時走的路。王府池子街位於曆下區泉城路街道辦事處東北部。這條街東起西更道街,西連芙蓉街;北抵起鳳橋街,南接平泉胡同北口。街道長約160米,寬約2至2.5米,街道並不平直,多有小彎,小彎多位於南北縱向方向上。街道有一小部分也拐向東西,但並不長。總體上街道呈南北走向,南北距離較長。

街 名 由 來

王府池子街正式得名時間為1965年,街成名前有兩個名字。街北段原稱作魏家胡同,以姓氏取名,在民國十三年(即1924年)《續修曆城縣誌·地域考》中明確載有:“魏家胡同”。街南段稱王府池子街,在民國二十三年(即1934年)《濟南市政府市區測量報告書》記載有:“魏家胡同、王府池子街”。

1965年,濟南市民政在街道整合中將兩街合併統稱為:王府池子街。

街 巷 曆 史

王府池子街得名于王府池子,王府池子位於街西側,是處著名泉池。王府池子原位於王府之外,後又進入王府,再後又被析出王府。王府池子在王府的命運曲折,呈現出一進一出的特點。王府池子屬於珍珠泉泉群,北魏時期,此地的美景便為許多文人學士所青睞,這些人常聚于池畔,作“曲水流觴”之飲,

並將此處譽稱“流杯池”。唐宋時間此處也是一處園林勝地。至宋,知齊州的曾鞏還於此地修建了“名士軒”。珍珠泉現位於山東省人大辦公大院之內,省人大院落在清代是山東巡撫衙門所在地,明代為德王府就藩之地。時間再往前推,元代之初,此處被都元帥濟南公張榮選中營造府邸,其中一建築名曰“白雲樓”,時頗有名,曾被列入濟南八景之一“白雲雪霽”。好的景致總是受人垂青,
明代明英宗次子朱見潾亦不例外。1467年,朱見潾改建王府,在張榮府邸上擴建,他將此處的泉湖之勝攬入府中,並將濯纓泉、朱砂泉等都圈入府院內,並大興土木,王府占地面積已有當時濟南城三分之一。珍珠泉和濯纓湖位於府院西側,他稱之為“西苑”,泉水成為王府私人產品、個人獨享之物。高興之餘,他賦詩一首:“印月池頭月正明,主人曾此濯冠楹,肯誇風景殊人世,
卻愛源流合聖清”。這位皇子獨霸美景、享受美景的得意之情昭然若揭。將王府池子納入王府範圍內,這是為“一進”。清軍攻佔濟南後,廢德王府改為巡撫衙門,將王府池子劃出衙署之外。後湖邊夷平,建起民居,湖水面積不斷縮小,終成為今日一畝有餘的一方池水,這是為“一出”。

王府池子是俗名,清代將王府池子劃出衙署後,民間因該湖原屬於明王府,故俗稱此泉池為“王府池子”,其原名或正式名稱是濯纓湖。

濯纓泉,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清《七十二泉記》均有著錄,這個名字來源的具體時間無從考證,其意取自《孟子·離婁上》:“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之句。泉水成湖,足見泉池巨大,古時泉池水面更闊。清道光《濟南府志·卷六·山水二》載:“濯纓泉稱湖,前在德王宮內,今在院署西牆外百余步,俗稱王府池,周圍四十餘丈,由地溝北流,穿民居,出起風橋下,至院後會珍珠泉水,經百花、鵲華兩橋入大明湖。”濯纓泉稱湖,還不能明確湖有多大。清代孔昭虔說:水西橋外濯纓泉,日暖清秋放鴨天,薄暮採蓮人不見,清風吹轉渡頭船。據載,泉池中原有一沙渚,人們常在此捕撈魚蝦,所以稱“撈蝦渚”。根據清代孔昭虔所說,我們可以大致勾勒出泉池的大小,泉池內可行船采蝦、禦舟採蓮,足見古時濯纓泉池水之大。

王府池子劃出德王府後,此處隨之發生了諸多變化。清順治十五年(西元1658年),濟南地方官府在這塊“風水寶地”上建了一座石坊,上刻“騰蛟起鳳”四個大字,意喻激勵應考學子刻苦攻讀,以備仕途上飛黃騰達。後人依照石坊上文字,將石坊兩旁的兩座泉池分別命名為“騰蛟”和“起鳳”。坊畔又建有一石板平橋,取名起鳳橋。橋面不寬,但橫跨於濯纓、朱砂兩泉之上,兩泉所匯泉水形成小溪,最終流入大明湖。

王府池子周邊的建築,也發生某些變化。清初,有一巡撫曾在沙渚中建“王府池新亭”,周圍建回廊虹橋,這裡隨成為一處似唐代詩人王維所描寫的“輞川別業”的秀美景色。王府池子現水面已縮小,泉池長30米,寬19米,池岸石砌。但水勢不減當年,尤其盛水期水勢極佳,色潔如壁,水湧似珠,紛紛揚揚。如今在南岸藤架下備有石桌、石凳,成為乘風納涼觀泉的好去處。池水冬暖夏涼,水質極佳,也成為游泳健身的理想之地,一年四季游泳者不斷,即使三九隆冬也時見泳者身影。

街 巷 人 家

踏入王府池子街,頓時被深深吸引。街上約有幾十戶人家,青磚灰瓦的四合院櫛比鱗次,房屋用色恰到好處,結構不複雜但很規整。古舊的民居,配上潺潺的泉水,青青的石板路,窄窄的老巷,古色古香的對聯,簡單的石板橋,依依飄拂的垂柳,整個一幅水墨畫呈現在你的眼前。還有隨時都能跳出來的泉眼,令你驚歎之餘更覺怦然心動。走在街上,大都市的狂躁和煩悶很快消去,一股超越時空的寧靜悠然而生。

編輯:劉玉溪

王府池子是俗名,清代將王府池子劃出衙署後,民間因該湖原屬於明王府,故俗稱此泉池為“王府池子”,其原名或正式名稱是濯纓湖。

濯纓泉,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清《七十二泉記》均有著錄,這個名字來源的具體時間無從考證,其意取自《孟子·離婁上》:“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之句。泉水成湖,足見泉池巨大,古時泉池水面更闊。清道光《濟南府志·卷六·山水二》載:“濯纓泉稱湖,前在德王宮內,今在院署西牆外百余步,俗稱王府池,周圍四十餘丈,由地溝北流,穿民居,出起風橋下,至院後會珍珠泉水,經百花、鵲華兩橋入大明湖。”濯纓泉稱湖,還不能明確湖有多大。清代孔昭虔說:水西橋外濯纓泉,日暖清秋放鴨天,薄暮採蓮人不見,清風吹轉渡頭船。據載,泉池中原有一沙渚,人們常在此捕撈魚蝦,所以稱“撈蝦渚”。根據清代孔昭虔所說,我們可以大致勾勒出泉池的大小,泉池內可行船采蝦、禦舟採蓮,足見古時濯纓泉池水之大。

王府池子劃出德王府後,此處隨之發生了諸多變化。清順治十五年(西元1658年),濟南地方官府在這塊“風水寶地”上建了一座石坊,上刻“騰蛟起鳳”四個大字,意喻激勵應考學子刻苦攻讀,以備仕途上飛黃騰達。後人依照石坊上文字,將石坊兩旁的兩座泉池分別命名為“騰蛟”和“起鳳”。坊畔又建有一石板平橋,取名起鳳橋。橋面不寬,但橫跨於濯纓、朱砂兩泉之上,兩泉所匯泉水形成小溪,最終流入大明湖。

王府池子周邊的建築,也發生某些變化。清初,有一巡撫曾在沙渚中建“王府池新亭”,周圍建回廊虹橋,這裡隨成為一處似唐代詩人王維所描寫的“輞川別業”的秀美景色。王府池子現水面已縮小,泉池長30米,寬19米,池岸石砌。但水勢不減當年,尤其盛水期水勢極佳,色潔如壁,水湧似珠,紛紛揚揚。如今在南岸藤架下備有石桌、石凳,成為乘風納涼觀泉的好去處。池水冬暖夏涼,水質極佳,也成為游泳健身的理想之地,一年四季游泳者不斷,即使三九隆冬也時見泳者身影。

街 巷 人 家

踏入王府池子街,頓時被深深吸引。街上約有幾十戶人家,青磚灰瓦的四合院櫛比鱗次,房屋用色恰到好處,結構不複雜但很規整。古舊的民居,配上潺潺的泉水,青青的石板路,窄窄的老巷,古色古香的對聯,簡單的石板橋,依依飄拂的垂柳,整個一幅水墨畫呈現在你的眼前。還有隨時都能跳出來的泉眼,令你驚歎之餘更覺怦然心動。走在街上,大都市的狂躁和煩悶很快消去,一股超越時空的寧靜悠然而生。

編輯:劉玉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