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他是清朝間“共和大同”第一人,創時代諸多第一

1909(清宣統元年)一年前曾在這裡跋山涉水而功勞卓著的奉天候知縣劉大同,被山東省新督錫良力奏,推舉為首屆知事。

劉大同

在他任官期間,主政安圖。他的所作所為正是圍繞“大同”這一中心,在安圖另造一個新天地。

移民墾荒,發展農業生產;築橋鋪路,開闢交通;始創林警,開發林業;興工商,辦郵政;辦學堂,成立教育公所等,劉大同以前衛的眼光將這個地方改造成另一個新天地。

10月10日武昌起義後,劉大同得悉。即刻回應,宣佈安圖獨立,脫離清政權,成立“大同共和國”,並告知中外,並曰:“問天何事生嬌子,占我中原二百年”。這裡的“大同共和國”是脫離清帝國的一個地方性政權反封制而實行的共和政體,它比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成立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要早多個月。

劉大同一生追隨孫中山先生不斷進步的革命一生。安圖起義失敗後,中華民國成立以後,他參加“二次革命”反對袁世凱稱帝,都全身投入;他參加大連平民社志士在北京的炸袁行動;他指揮過倒袁的琅玡戰役遼陽戰役。

時間歷程並不長,不到4年一個統一的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新中國成立了。此時,他已經85歲高齡,正居於天津寓所。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濟深暨夫人自京赴津,專程造訪劉大同,共慶中國新生。

1952年7月1日,劉大同病逝于濟南,終年88歲。

生前,他曾為故里芝畔村獻地辦學,並為此母校起名為“芝裡小學”保存至今。

他的故鄉山東諸城為他立“卓行碑”。他的故宅已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列為“大革命前後天津市革命基地之一”,作為重點文物保護文物。時隔多年人們並未忘記他,他的精神仍激勵著人們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