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知道嗎?中暑的人反而不能大量飲水

“夏天到啦,但是氣溫上升,容易中暑,你好妙招避免中暑嗎?”

“中暑怕什麼啊,多喝水就好啦!”

“不好,一點都不好!!!”

春天已經到了,夏天還會遠嗎?

再過不久就要進入夏天了,室外工作或活動的人群很容易發生中暑現象,尤其是老弱及孕產婦,更容易發生中暑,所以這一類人群夏天出門要特別注意。

在炎熱的天氣裡,有人出現中暑反應,你會怎麼做呢?許多人也許會說:迅速轉移陣地,找個陰涼的地方,多休息,多喝水,一會兒就好了。

但是小柒要提醒你:給中暑的人大量飲水,是有危險的!

小柒這裡教你處理中暑的正確姿勢。

首先,不能給中暑的人飲大量的水,這樣會引起“反射性排汗”導致鹽分流失,引起痙攣。另外,在病人中暑已經脫水的情況下喝水,反而更容易引起水中毒。

其次,喝的東西也有講究。

最好的飲品是淡鹽水以及藿香正氣水。這是因為在大量出汗的時候,汗液會帶走很多鹽分,造成人體內部電解質的失衡,此時飲白開水,會進一步降低電解質的有效濃度,加重病情。淡鹽水正好能解決這個問題,而白開水是做不到的。

中暑常規急救處理

在夏季,由於環境溫度過高,空氣濕度大,體內餘熱難以散發,熱量越積越多,導致體溫調節中樞失控而發生中暑。牢記以下五字訣,發現中暑者時,可急時救治:

1.移:迅速將病人移至陰涼、通風的地方,同時墊高頭部,解開衣褲,以利呼吸和散熱。

2.敷:可用涼濕毛巾敷頭部,或冰袋、冰塊置於病人頭部、腋窩、大腿內側處。

3.促:將病人置於4攝氏度水中,並按摩四肢皮膚,

使皮膚血管擴張,加速血液迴圈,促進散熱。待肛門溫度降至38℃,可停止降溫。

4.浸:將患者軀體呈45度浸在18攝氏度左右井水中,以浸沒乳☆禁☆頭為度。老年人、體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溫不宜過低。

5.擦:同時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體,把皮膚擦紅,一般擦15—30分鐘左右,即刻把體溫降至37℃—38℃,大腦未受損者至迅速清醒。同時及早與醫院聯繫,進行及時搶救。

最後,小柒建議建議老人、室外工作的人群,

隨身帶藿香正氣水,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