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職業足球都在虧本賺吆喝,但英超虧1億英鎊居然是個好兆頭

世界上收入最高的聯賽,仍然會有輕微虧本的賽季。

這是英超聯賽2015-2016賽季的財務統計結果:總收入達到36億英鎊,稅前虧損1.1億英鎊。英超如此,估計德甲之外,很難有更多的職業足球聯賽,

能保持收支平衡。

略虧的英超

每年年初,德勤都會公佈歐洲俱樂部收入排行榜,所謂的豪門榜,列舉歐洲俱樂部收入最高的前20名。

只是這個榜單公佈的只是收入這一單項,數字的收集,由於不同聯賽、不同俱樂部對各自財務狀況的公佈,習慣不同,

總會存在各種統計難度,最終結果當然也會有一定爭議。哪怕這個榜單已經超過20年。

歐洲俱樂部的財政統計,往往會根據足球賽季而來,所以統計方法上有年度資料,這需要拆分兩個賽季內容。也有按照賽季整體核算。

比較而言,按照賽季核算要更加合理,而這一期公佈的資料,其實是2015-2016賽季的數字,雖然2016-2017賽季都行將結束的,但財務資料最後厘清需要時間,滯後在所難免。

英超20個俱樂部,在2015-2016賽季總體收入達到了36億英鎊,但稅前的虧損1.1億英鎊。此前兩個賽季,英超整體保持稅前盈利。

成本的增長,主要來自球員薪資和轉會費的支出上升、俱樂部運營成本上升以及一次性投資的上升這三項。

紅利曼徹斯特

兩個曼徹斯特的俱樂部,

是收入增長最為明顯者,合計1.6億英鎊,這佔據了英超整體20家俱樂部收入增長部分的半數。和此前賽季相比,英超收入增加近10%。

曼聯在2015-2016賽季獲得了歐冠資格,市場行銷收入依舊強勁。年初德勤的“豪門榜”上,曼聯自2003年出售貝克漢姆之後,終於力壓皇馬巴薩,重登歐洲豪門收入之首。這家俱樂部在2015-2016賽季收入高達5.15億英鎊,上升30%。

曼城的收入大漲,和他們在2015-2016賽季打進了歐冠四強相關。

歐足聯對於俱樂部歐戰的收入分配,有了一些新的調整,不同規模的電視市場,歐戰收入不同。

英國和德國最為歐洲最大的電視市場,當地媒體轉播收入,很大一部分返還給參加歐戰的當地俱樂部,因此曼城雖然止步半決賽,最終歐冠版權收入,比冠軍皇馬還高。同時曼城主場伊蒂哈德實現了擴容,比賽日收入也有所增加。

中國資本收購狼隊。

整體健康,薪資同比版權暴漲

對20家俱樂部的財務狀況詳加分析,能發現2015-2016賽季整體還是健康的:

18家俱樂部實現了營業盈利,12家實現稅前盈利。成本方面,增長最大的,還是薪資,12.5%,這和英超新媒體版權合同更新後、俱樂部媒體版權收入大漲。

隨即球員簽約時對收入也提出更高要求有關。2015-2016賽季,英超球員薪資總額,上升到了23億英鎊,轉會費方面同樣水漲船高。而這方面的成本,在2016-2017賽季以及未來還將大漲,例如本賽季轉會費的收入,又將刷新此前賽季的紀錄,達到了14億英鎊,這是超過30%的增長。

不過在支出比重上,球員薪資和轉會費構成的人力成本,還算是維持在一個相對安全的水準:2015-2016賽季,英超整體收入中,用於球員薪資和轉會費的比例,是64%,此前在2009-2010賽季,相應資料為69%,而2012-2013賽季,在英超開始收緊投入前夜,曾高達71%。

那條曼聯堅守多年的50%人力成本紅線,早已被突破。

聯賽整體略虧,這是自2012-2013賽季以來,英超首次出現。事實上,英超俱樂部相應的財務自律,和普拉蒂尼在歐足聯時代推廣“俱樂部財務公平競爭”,差不多同步。

賴國傳收購英超西布朗維奇。

略虧的原因在哪

出現的虧損,仔細甄別,多為“一次性投資”的成本上升。例如切爾西提前結束和裝備贊助商愛迪達的合作,對俱樂部收入有著嚴重影響。不過切爾西提前解約的目的,當然是為了未來在這一項收入上獲得更高回報。

英超的收入在2016-2017賽季會出現更大幅度的增長,所以2015-2016賽季出現的輕度虧損,將被迅速逆轉,本賽季英超保持盈利,應該十拿九穩,關鍵因素還是和媒體版權收入暴漲有關——新的媒體轉播合同從本賽季開始啟動,由Sky和BT兩家轉播機構承擔,3年收入將達到51.36億英鎊。

這一數字還不包含英超版權海外收入,在這方面英超的統計更加不及時,有說法顯示海外版權整體將達到30億英鎊。也有報導指出,亞太地區英超版權的增長已經降速,額外收入可能不會那麼驚人。

媒體版權已經成為了英超最為重要的收入構成,只是在媒體市場相對穩定的前提下,這部分收入未來十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由於電視媒體的潛能基本上被榨幹,除非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新媒體、社交網路能創造出新的收入來源,否則遲早會出現飽和。

不過對於所有數字新媒體的使用,直接謀求版權費只是手段之一,更多情況下,俱樂部會利用新媒體的社交便利性,來增強俱樂部在市場經營收入上的魅力。

夏建統收購阿斯頓維拉。

擴容主場,經營為上

對於俱樂部來說,回到收入三大構成中最傳統部分“比賽日收入”,需要更多被挖掘。直接體現,就是搬遷主場、翻新主場甚至興建新球場,從而提升主場經營收入。

西漢姆聯、切爾西、托特納姆熱刺、利物浦、埃弗頓和曼城,都在圍繞主場容量做文章。即便是新近升級的布萊頓,也在過去幾年未雨綢繆,擴大了主場容量。

主場擴容,“一次性投資”成本當然也會更高。

統計報告顯示,英超在2015-2016賽季的整體“運營盈利”,依然和此前賽季持平,有5億英鎊的盈利,不過這是刨除了轉會交易、利息和球員合同薪資變更等相關數字後的結果。

投資英超依舊合適

在中資投資海外俱樂部的過去那一波潮流中,對英超西布朗俱樂部的收購,目前帳目上看,仍然是最合適的交易。

西布朗在收購前就保持了連續3年盈利,經營成本不高,而所在聯賽整體環境的健康程度,罕有匹敵者。

賴國傳們對西布朗的經營策略,並沒有額外投入,而是讓俱樂部在收支平衡的前提下進行運營。因此這樣一家俱樂部,雖然在英超並不起眼,但只要不降級,英超整體經營收入的不斷上升,能保證西布朗的市場價值不斷攀高。

這是其他歐洲聯賽難以企及的。德甲雖然看似更健康,但經營的限制也更大,“50+1”政策,符合社會化足球屬性,卻對經營者和投資者有著先天制約。

西甲競技水準更高、法甲有依託非洲足球人才的優勢,意甲版權收入歐洲第二,也有很強的美譽度,可是都無法和英超相提並論。像意甲的媒體版權收入,只有英超三分之一左右。

最重要的保證,是英超在未來5年到10年,哪怕挖掘不出更高的新增收入管道,至少能穩妥保值,這應該就是投資人最看重的質素。

2015-2016賽季,英超球員薪資總額,上升到了23億英鎊,轉會費方面同樣水漲船高。而這方面的成本,在2016-2017賽季以及未來還將大漲,例如本賽季轉會費的收入,又將刷新此前賽季的紀錄,達到了14億英鎊,這是超過30%的增長。

不過在支出比重上,球員薪資和轉會費構成的人力成本,還算是維持在一個相對安全的水準:2015-2016賽季,英超整體收入中,用於球員薪資和轉會費的比例,是64%,此前在2009-2010賽季,相應資料為69%,而2012-2013賽季,在英超開始收緊投入前夜,曾高達71%。

那條曼聯堅守多年的50%人力成本紅線,早已被突破。

聯賽整體略虧,這是自2012-2013賽季以來,英超首次出現。事實上,英超俱樂部相應的財務自律,和普拉蒂尼在歐足聯時代推廣“俱樂部財務公平競爭”,差不多同步。

賴國傳收購英超西布朗維奇。

略虧的原因在哪

出現的虧損,仔細甄別,多為“一次性投資”的成本上升。例如切爾西提前結束和裝備贊助商愛迪達的合作,對俱樂部收入有著嚴重影響。不過切爾西提前解約的目的,當然是為了未來在這一項收入上獲得更高回報。

英超的收入在2016-2017賽季會出現更大幅度的增長,所以2015-2016賽季出現的輕度虧損,將被迅速逆轉,本賽季英超保持盈利,應該十拿九穩,關鍵因素還是和媒體版權收入暴漲有關——新的媒體轉播合同從本賽季開始啟動,由Sky和BT兩家轉播機構承擔,3年收入將達到51.36億英鎊。

這一數字還不包含英超版權海外收入,在這方面英超的統計更加不及時,有說法顯示海外版權整體將達到30億英鎊。也有報導指出,亞太地區英超版權的增長已經降速,額外收入可能不會那麼驚人。

媒體版權已經成為了英超最為重要的收入構成,只是在媒體市場相對穩定的前提下,這部分收入未來十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由於電視媒體的潛能基本上被榨幹,除非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新媒體、社交網路能創造出新的收入來源,否則遲早會出現飽和。

不過對於所有數字新媒體的使用,直接謀求版權費只是手段之一,更多情況下,俱樂部會利用新媒體的社交便利性,來增強俱樂部在市場經營收入上的魅力。

夏建統收購阿斯頓維拉。

擴容主場,經營為上

對於俱樂部來說,回到收入三大構成中最傳統部分“比賽日收入”,需要更多被挖掘。直接體現,就是搬遷主場、翻新主場甚至興建新球場,從而提升主場經營收入。

西漢姆聯、切爾西、托特納姆熱刺、利物浦、埃弗頓和曼城,都在圍繞主場容量做文章。即便是新近升級的布萊頓,也在過去幾年未雨綢繆,擴大了主場容量。

主場擴容,“一次性投資”成本當然也會更高。

統計報告顯示,英超在2015-2016賽季的整體“運營盈利”,依然和此前賽季持平,有5億英鎊的盈利,不過這是刨除了轉會交易、利息和球員合同薪資變更等相關數字後的結果。

投資英超依舊合適

在中資投資海外俱樂部的過去那一波潮流中,對英超西布朗俱樂部的收購,目前帳目上看,仍然是最合適的交易。

西布朗在收購前就保持了連續3年盈利,經營成本不高,而所在聯賽整體環境的健康程度,罕有匹敵者。

賴國傳們對西布朗的經營策略,並沒有額外投入,而是讓俱樂部在收支平衡的前提下進行運營。因此這樣一家俱樂部,雖然在英超並不起眼,但只要不降級,英超整體經營收入的不斷上升,能保證西布朗的市場價值不斷攀高。

這是其他歐洲聯賽難以企及的。德甲雖然看似更健康,但經營的限制也更大,“50+1”政策,符合社會化足球屬性,卻對經營者和投資者有著先天制約。

西甲競技水準更高、法甲有依託非洲足球人才的優勢,意甲版權收入歐洲第二,也有很強的美譽度,可是都無法和英超相提並論。像意甲的媒體版權收入,只有英超三分之一左右。

最重要的保證,是英超在未來5年到10年,哪怕挖掘不出更高的新增收入管道,至少能穩妥保值,這應該就是投資人最看重的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