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反腐觀察:首問責任制是治理“踢皮球”特效藥

近日,江西省鄱陽縣凰崗鎮柏樹村村民反映村裡的石口橋存在安全隱患,嚴重影響群眾出行安全。

當記者和該縣水利局取得聯繫,建設與管理股股長程池元竟以沒公車為由,拒絕前往查看。4月23日晚,程池元被鄱陽縣紀委處以行政記過處分,並被免職(據4月23日中國江西網)。

一些政府機關面對老百姓的來信來電來訪喜歡推諉扯皮,大家形象稱之為“踢皮球”;這種“踢皮球”,一種是同一個機關的內部機構之間相互推諉,另一種是不同的政府部門之間相互扯皮,總而言之,讓你電話一個接一個地打下去,讓你一個部門一個部門去跑腿,到頭來,問題還是解決不了。

“沒公車不下鄉案”,就是典型的“踢皮球”。按理說,鄱陽縣水利局辦公室應該是該局各股室的一個“中樞機構”,一個“協調機構”,是局機關對外的一個視窗,但辦公室主任劉國南稱自己只負責辦公室工作,工程不歸其管,不便代傳達意見,更無權派人去現場核查,既然如此“踢皮球”,那還要你這個辦公室主任幹嗎?再說鄱陽縣水利局建設與管理股股長程元池,記者向其反映危橋問題,他稱沒人沒車,不方便下鄉檢查,這種“踢皮球”更是可惡。

一般來說,水利部門是有公務用車的,今天沒車,並不等於明天沒車,而退一百步,即便是派不上公車,難道就不能打的或坐其他班車去?難道有公補貼就不能開私家車去,難道就不能騎自行車去?說到底,都是高高在上的官僚主義心理在作怪。

“踢皮球”,一直是官場上的多發症,也是疑難雜症,但並非絕症,治理起來,只要認真,還是有特效藥的,這特效藥便是“首問責任制”。

就像一個部門或一個地區確定一名“新聞發言人”一樣,每個政府部門應該設立一個統一對外接待老百姓來信來電來訪的“投訴電話”,同時指定一名領導幹部作為“首問責任者”,“對內千條線,對外一根針”,這位“首問責任者”負責對外接待方方面面的來訪者,負責對外“釋疑解惑”,負責對外“排憂解難”,至於說,接到老百姓的投訴之後而應該交給單位內哪方面去處理,處理之後有何結果,那是你“首問責任者”的活兒;同理,一個地方,“首問責任的工作部門”,無疑應該是“信訪局”。

牽牛要牽牛鼻子。“首問責任制”,應該作為人民政府連絡人民群眾的一個“抓手”,應該作為政府機關的一項“基本制度”,應該於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政府機關全面推行。

試想,鄱陽縣水利局如果建立了這種“首問責任制”,起碼這次那個辦公室主任劉國南和那個建設與管理股股長程元池就不會“踢皮球”,也不會同時受到處分,老百姓更不會被當成“球”而踢來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