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分享我的二胎剖腹產經歷,在說說產後恢復注意事項,要的接走……

先來說說懷孕的症狀吧,這個是二胎了,大寶也是男孩,懷大寶時就特喜歡吃辣,懷小的就一點點辣的就受不了,就喜歡吃甜的,一直以為是女寶,我也是很想有個女寶寶的,孕吐基本沒有,

就老是幹嘔,這個兩胎都一樣,都是3個月過後就好點了。預產期4月3號,提前8天生的,我這邊呢剖腹產要看日子的,看個日子花了120,看在了3月27號,醫生叫提前一天去做檢查,抽血胎監B超備皮,全部檢查好就等第二天的手術了。當天晚上還在跟朋友聊天,朋友也是兩胎都剖腹產的,也順便結紮了,我也是打算順便結紮的,她跟我說二胎多痛多痛,結紮時多痛,害得我那天晚上整晚都睡不著。
早上8點多護士就叫去插尿管,不痛,但是就是漲漲的不好受,9點安排進手術室,結果那天剖腹產的人好多,手術室都是滿的,只能等,等了一會說有位了就進去了,9點45分手術開始,9點50分我兒子就出來了,我還在想怎麼這個那麼快,當時生大的好像好久才出來。打麻醉時不會痛,有的人就說痛,但是我兩個都沒什麼感覺,麻醉起效後護士就跟我說手術開始了,
叫我睡覺,這個時候哪裡會睡得著,一直都在怕等下結紮痛不痛。過一會我兒子出來了,聽護士說男孩,6.8斤。

不過我全程真的一點感覺都沒有,

跟生老大的時候一樣。小孩出來後就要結紮了,醫生就問我是不是要結紮,我說是的,然後過了一會她又說我要來結紮了喔,我就說好的然後旁邊那個醫生助手就說才26歲那麼年輕就要結紮了,醫生就說我兩個都是男孩就不想要了。

當媽不容易,剖腹產手術本身並不痛苦(因為有麻醉),真正的考驗,是在你出了手術室兩小時之後。不要想著抱孩子什麼的,因為你根本連自己都顧不好。

剖腹產產後身體虛弱,恢復慢,容易身體留下隱患,所以產後恢復顯得更為重要。那麼剖腹產後恢復有什麼需要注意呢?一起來看看吧!

產後6小時以內:

躺著的姿勢:術後回到病房的媽媽需要頭偏向一側、去枕平臥。去枕平臥的原因是大多數剖腹產選用硬脊膜外腔麻醉方式,術後去枕平臥可以預防頭痛;同時,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還可以預防嘔吐物的誤吸。

護士會將尿管引流袋及輸液管妥善固定放置在合適的位置,並在產婦臀下墊好衛生巾,還會定時為產婦按摩子宮,觀察子宮收縮和陰☆禁☆道流血情況。在術後6小時內應當禁食腹部放置沙袋:有時護士會在產婦的腹部放置一個沙袋,這樣做是為了減少腹部傷口的滲血。護士們會按規定每隔一段時間為產婦測量血壓,查看面色,測量脈搏和體溫,每隔一段時間觀察小便的顏色、尿量的多少、尿管是不是通暢等等,並將這些情況記錄下來。及時哺乳:寶寶餓了,護士會把他抱給媽媽,媽媽一定要將這最珍貴的初乳喂給寶寶。這是值得回味的經歷,留給寶寶也留給自己。寶寶的吸吮還可以促進子宮收縮,減少子宮出血,使傷口儘快復原。禁食:在術後6小時內應當禁食。這是因為手術容易使腸子受刺激而使腸道功能受到抑制,腸蠕動減慢,腸腔內有積氣,因此,術後會有腹脹感。為了減輕腸內脹氣,暫時不要進食。產後第一天(6小時以後):躺著的姿勢:產婦產後平臥6小時以後就可以枕枕頭了,這時最好採用側臥位,可以將被子或毯子墊在背後,使身體和床成20~30度角,這樣可以減輕身體移動時對傷口的震動和牽拉痛,會覺得舒服一些。止痛的辦法:麻藥勁過了以後,大多數產婦會感覺腹部傷口疼痛,這時可以請醫生開些處方藥,或者可以使用陣痛泵緩解痛苦。儘快進食:剖腹產6小時後可以飲用一些排氣類的湯,如蘿蔔湯等,以增強腸蠕動,促進排氣,減少肚脹,同時也可以補充體內的水分。但是,一些容易發酵產氣多的食物,如糖類、黃豆、豆漿、澱粉類食物,應該少吃或不吃,以防腹脹更加嚴重。

儘早活動:此時特別需要注意保暖以及各種管道的暢通情況;勤換衛生巾,保持清潔;腹部的沙袋需放置8小時;12小時後,產婦在家人或護士的幫助下可以改變體位,翻翻身、動動腿。術後知覺恢復後,就應該進行肢體活動,24小時後應該練習翻身、坐起,並下床慢慢活動,條件允許還應該下地走一走,運動能夠促進血液迴圈,使傷口癒合更加迅速,並能增強胃腸蠕動,儘早排氣,還可預防腸粘連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它部位的栓塞。

產後第一個星期:大量飲水:產後的三到五天內,媽媽的身體還是很虛弱。傷口仍然疼痛,年輕的媽媽會有便秘和腫脹的感覺,這是麻醉所引起的,因此大量飲水是非常必要的。最好引用熱茶和不低於室內溫度的水,這些都能促進腸子的蠕動。及時排便:剖腹產後,由於疼痛致使腹部不敢用力,大小便不能及時排泄,容易造成尿瀦留和大便秘結。因此更應該按正常的作息,養成習慣,及時大小便。請家人都來幫忙:剖腹產的媽媽一般是5-7天出院。在出院之前,年輕的媽媽需要找好能夠説明她共同分擔家務勞動、做飯和帶孩子的幫手。最好是爸爸能夠休假,或者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和外婆能夠提供幫助。因為,剖腹產分娩的媽媽比自然分娩的媽媽需要更多地“做媽媽了的感覺”,因此她們常常抱著孩子不放手,所以其他的工作應該有人為她分擔。飲食:當產婦排氣後,飲食可由流質改為半流質,食物宜富有營養且容易消化。可以選擇蛋湯、爛粥、麵條等,然後依產婦體質,飲食再逐漸恢復到正常。這個階段千萬不要急於喝一些油膩的下奶湯,例如雞湯、肉湯等等。分娩後兩個月內:不要負重:現在寶寶是年輕母親時候中的一切。這個時候,不要提舉任何比自己的寶寶更重的東西,而隨著寶寶在一天天地長高、增重,媽媽的力量也在逐漸增強。分娩兩個月左右可以嘗試走樓梯了,一天之中上、下一層樓足夠了,剛開始的時候甚至要比這個運動量還要小。不要自己開車:在產後的頭兩、三個星期不要自己開車。踩離合器、刹車和油門此時對新媽媽來說還是一件費勁的事情,在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很可能不能作出迅速的反應。

剖腹產後注意事項 7大危險動作千萬別做通常剖腹生產是避免因陰☆禁☆道生產可能對嬰兒或母親性命及健康造成損害。但近來有部份剖腹生產被用作替代本來的自然分娩。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剖腹生產不應超過15%,以5-10%為佳。剖腹產畢竟是一項外科手術,肯定對身體是有一定的影響。剖腹產後有哪些注意事項?小編告訴你。

剖腹產後的危險動作之一:平臥因為剖腹產之後,隨著麻醉效果的逐漸消退,就會出現切口的疼痛,而平臥位子宮收縮的疼痛最敏感,故應採取側臥位,使身體和床成20-30度角,將被子或毛毯墊在背後,以減輕身體移動時對切口聽震動和牽拉痛。

剖腹產後的危險動作之二:不活動術後知覺恢復後,就應該進行肢體活動,24小時後應該練習翻身、坐起,並下床慢慢活動,因為活動了腸道才能活動,腸道活動了才能排氣,排氣了才能慢慢進食,恢復飲食了才可以吃一些下奶的東西,讓乳汁進一步分泌。這樣助于產婦體力恢復,促進排尿、排便,促進惡露排出,還可預防腸粘連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它部位的栓塞。

剖腹產後的危險動作之三:不敢大小便剖腹產後,由於疼痛致使產婦腹部不敢用力,大小便不能及時排泄,易造成尿瀦留和大便秘結,故術後產婦應按平時習慣及時大小便,平時多喝水,沖洗尿道,預防感染,但是不要喝太多,膀胱有一些感覺的時候就要解小便。相關閱讀:產後恢復輕鬆應對各種產後身體變化 產後便秘脫髮吃什麼好?

剖腹產後的危險動作之四:坐浴或盆浴進行剖腹產後的媽媽,在傷口拆線前不能淋浴洗澡,要保持腹部傷口的乾燥、清潔,可用溫水擦洗局部,或是請醫生將腹部傷口做好防水保護後再進行淋浴。要注意的是:在產後四周之內子宮頸尚未閉合,不要進行坐浴或盆浴,以免引起子宮或盆腔感染。但是應該每日沖洗外☆禁☆陰2~3次。有側切傷口的產婦,應該在每次便後均沖洗外☆禁☆陰。

剖腹產後的危險動作之五:大魚大肉剖腹產後,產婦會消耗大量能量,所以要及時補充營養,但不宜立即進食大量含高蛋白的食品,術後一周內禁食蛋類、發酵食物及牛奶,以避免脹氣,一周後可開始攝取魚、鮮奶、雞精、肉類高蛋白質食物,説明組織修復。同時,應少食用油膩、含深色色素和咖啡、茶、辣椒、酒等刺激性食物,多吃高營養、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

剖腹產後的危險動作之六:性☆禁☆生☆禁☆活惡露未乾淨或產後42天以內,由於子宮內的創面尚未完全修復,所以要絕對禁止性☆禁☆生☆禁☆活。如果為了一時之歡而忘了“戒嚴令”,很容易造成產褥期感染,甚至造成慢性盆腔炎等不良後果。惡露乾淨較早的產婦,在恢復性☆禁☆生☆禁☆活時一定要採取可靠的避孕措施,因為產褥期受孕也是常見的事,應引起重視。相關閱讀:生完孩子多久後可以同房? 產後同房有哪些注意事項?

剖腹產後的危險動作之七:吹風著涼產後,產婦的毛孔會完全張開,正是“弱不禁風”的時候,如果因空調等製冷設置溫度太低而使產婦著涼,不僅容易使其感冒,更容易落下病根。因此,注意空調的風不可以直接吹到產婦,室溫一般以25-28℃為宜,產婦應穿長袖衣和長褲,最好還穿上一雙薄襪子,穿著不宜暴露。另外,剖腹產術後半個月內切勿淋浴或者是坐浴,最好採用擦浴方式清潔身體和傷口。惡露未排淨之前禁止盆浴,因為此時私處特別脆弱,容易引起細菌感染,引發產後併發症,產婦需要每天堅持清洗外☆禁☆陰1-2次,避免私處感染。

二、剛生完BB的注意事項

1、分娩後數小時不要吃整個的雞蛋。雖然我國一直有吃雞蛋下奶的習慣,但醫學研究表明,分娩後數小時內產婦最好不要吃整個的雞蛋。因為在分娩過程中產婦體力消耗較大,出汗多,體液不足,消化能力也會下降。若分娩後立即吃雞蛋就很難消化,這會增加胃腸負擔。因此在分娩後數小時內,應吃半流質或流質食物。

2、產後應喝蔬菜湯。很多媽媽產後馬上喝全湯催奶,導致乳腺導管堵塞,乳☆禁☆房脹痛加劇,不利於下奶。產後進補要根據身體狀況,多數媽媽並不缺乏營養,最好先喝些清淡的蔬菜湯,5天以後再喝全湯。推薦:原味蔬菜湯。將各類蔬菜主要是根莖花果不加任何調料煮湯,味道清香,可以當茶喝,在產後當天(剖腹產次日)即喝有極佳發奶作用。原料:黃豆芽、西蘭花、菜椒(青椒、黃椒、紅椒均可)、紫甘藍、絲瓜、毛豆、西葫蘆,每次選擇4種以上即可。製作:把各種蔬菜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煮爛後取湯水飲用。注意!喝原味蔬菜湯的同時喝豬蹄湯、鯽魚湯、雞湯等會影響發奶效果。

另外,產後最初幾天,產婦幾乎都有便秘的困擾。這是由於腸道和腹部肌肉鬆弛的緣故。所以,順產的產婦從分娩當天就可多補充液體和吃些青菜水果來加以改善。

產後收腹很重要

產科醫生指出為了孕育新生命、媽媽的腹肌被拉長、腹部皮膚被撐開、骨盆也變寬。寶寶生下之後,子宮騰空,內臟失去支撐,便會自然下垂。有的媽媽在月子對腹部不加控制,放任自留。還極易留下惱人的大肚子。

母乳餵養固然對我們身體恢復有利,但僅僅靠母乳餵養是不夠的。

所以不管是剖腹產還是順產都是很有必要束縛的。產後最少1~2個星期要進行骨盆收緊。6個月內對骨盆進行收緊是最理想的。恢復到原來到堅硬程度也需要6個月的時間。對於產後的新媽媽來說,產後束縛腹部能夠防止內臟下垂,幫助子宮復舊,也能夠對體型的恢復有幫助,但是,必須得使用專業的。

有句老話說,頭一個月舒服,後一輩子遭殃。雖說現在坐月子沒有以前那麼多的禁忌,但是有些經過反復驗證,以及科學和醫理的證明,認為是需要遵守的,寶媽們還是要多注意,身體健康比什麼都重要哦。希望新媽媽們都能夠穩穩當當、快快樂樂地坐完月子哦。

並將這些情況記錄下來。及時哺乳:寶寶餓了,護士會把他抱給媽媽,媽媽一定要將這最珍貴的初乳喂給寶寶。這是值得回味的經歷,留給寶寶也留給自己。寶寶的吸吮還可以促進子宮收縮,減少子宮出血,使傷口儘快復原。禁食:在術後6小時內應當禁食。這是因為手術容易使腸子受刺激而使腸道功能受到抑制,腸蠕動減慢,腸腔內有積氣,因此,術後會有腹脹感。為了減輕腸內脹氣,暫時不要進食。產後第一天(6小時以後):躺著的姿勢:產婦產後平臥6小時以後就可以枕枕頭了,這時最好採用側臥位,可以將被子或毯子墊在背後,使身體和床成20~30度角,這樣可以減輕身體移動時對傷口的震動和牽拉痛,會覺得舒服一些。止痛的辦法:麻藥勁過了以後,大多數產婦會感覺腹部傷口疼痛,這時可以請醫生開些處方藥,或者可以使用陣痛泵緩解痛苦。儘快進食:剖腹產6小時後可以飲用一些排氣類的湯,如蘿蔔湯等,以增強腸蠕動,促進排氣,減少肚脹,同時也可以補充體內的水分。但是,一些容易發酵產氣多的食物,如糖類、黃豆、豆漿、澱粉類食物,應該少吃或不吃,以防腹脹更加嚴重。

儘早活動:此時特別需要注意保暖以及各種管道的暢通情況;勤換衛生巾,保持清潔;腹部的沙袋需放置8小時;12小時後,產婦在家人或護士的幫助下可以改變體位,翻翻身、動動腿。術後知覺恢復後,就應該進行肢體活動,24小時後應該練習翻身、坐起,並下床慢慢活動,條件允許還應該下地走一走,運動能夠促進血液迴圈,使傷口癒合更加迅速,並能增強胃腸蠕動,儘早排氣,還可預防腸粘連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它部位的栓塞。

產後第一個星期:大量飲水:產後的三到五天內,媽媽的身體還是很虛弱。傷口仍然疼痛,年輕的媽媽會有便秘和腫脹的感覺,這是麻醉所引起的,因此大量飲水是非常必要的。最好引用熱茶和不低於室內溫度的水,這些都能促進腸子的蠕動。及時排便:剖腹產後,由於疼痛致使腹部不敢用力,大小便不能及時排泄,容易造成尿瀦留和大便秘結。因此更應該按正常的作息,養成習慣,及時大小便。請家人都來幫忙:剖腹產的媽媽一般是5-7天出院。在出院之前,年輕的媽媽需要找好能夠説明她共同分擔家務勞動、做飯和帶孩子的幫手。最好是爸爸能夠休假,或者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和外婆能夠提供幫助。因為,剖腹產分娩的媽媽比自然分娩的媽媽需要更多地“做媽媽了的感覺”,因此她們常常抱著孩子不放手,所以其他的工作應該有人為她分擔。飲食:當產婦排氣後,飲食可由流質改為半流質,食物宜富有營養且容易消化。可以選擇蛋湯、爛粥、麵條等,然後依產婦體質,飲食再逐漸恢復到正常。這個階段千萬不要急於喝一些油膩的下奶湯,例如雞湯、肉湯等等。分娩後兩個月內:不要負重:現在寶寶是年輕母親時候中的一切。這個時候,不要提舉任何比自己的寶寶更重的東西,而隨著寶寶在一天天地長高、增重,媽媽的力量也在逐漸增強。分娩兩個月左右可以嘗試走樓梯了,一天之中上、下一層樓足夠了,剛開始的時候甚至要比這個運動量還要小。不要自己開車:在產後的頭兩、三個星期不要自己開車。踩離合器、刹車和油門此時對新媽媽來說還是一件費勁的事情,在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很可能不能作出迅速的反應。

剖腹產後注意事項 7大危險動作千萬別做通常剖腹生產是避免因陰☆禁☆道生產可能對嬰兒或母親性命及健康造成損害。但近來有部份剖腹生產被用作替代本來的自然分娩。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剖腹生產不應超過15%,以5-10%為佳。剖腹產畢竟是一項外科手術,肯定對身體是有一定的影響。剖腹產後有哪些注意事項?小編告訴你。

剖腹產後的危險動作之一:平臥因為剖腹產之後,隨著麻醉效果的逐漸消退,就會出現切口的疼痛,而平臥位子宮收縮的疼痛最敏感,故應採取側臥位,使身體和床成20-30度角,將被子或毛毯墊在背後,以減輕身體移動時對切口聽震動和牽拉痛。

剖腹產後的危險動作之二:不活動術後知覺恢復後,就應該進行肢體活動,24小時後應該練習翻身、坐起,並下床慢慢活動,因為活動了腸道才能活動,腸道活動了才能排氣,排氣了才能慢慢進食,恢復飲食了才可以吃一些下奶的東西,讓乳汁進一步分泌。這樣助于產婦體力恢復,促進排尿、排便,促進惡露排出,還可預防腸粘連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它部位的栓塞。

剖腹產後的危險動作之三:不敢大小便剖腹產後,由於疼痛致使產婦腹部不敢用力,大小便不能及時排泄,易造成尿瀦留和大便秘結,故術後產婦應按平時習慣及時大小便,平時多喝水,沖洗尿道,預防感染,但是不要喝太多,膀胱有一些感覺的時候就要解小便。相關閱讀:產後恢復輕鬆應對各種產後身體變化 產後便秘脫髮吃什麼好?

剖腹產後的危險動作之四:坐浴或盆浴進行剖腹產後的媽媽,在傷口拆線前不能淋浴洗澡,要保持腹部傷口的乾燥、清潔,可用溫水擦洗局部,或是請醫生將腹部傷口做好防水保護後再進行淋浴。要注意的是:在產後四周之內子宮頸尚未閉合,不要進行坐浴或盆浴,以免引起子宮或盆腔感染。但是應該每日沖洗外☆禁☆陰2~3次。有側切傷口的產婦,應該在每次便後均沖洗外☆禁☆陰。

剖腹產後的危險動作之五:大魚大肉剖腹產後,產婦會消耗大量能量,所以要及時補充營養,但不宜立即進食大量含高蛋白的食品,術後一周內禁食蛋類、發酵食物及牛奶,以避免脹氣,一周後可開始攝取魚、鮮奶、雞精、肉類高蛋白質食物,説明組織修復。同時,應少食用油膩、含深色色素和咖啡、茶、辣椒、酒等刺激性食物,多吃高營養、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

剖腹產後的危險動作之六:性☆禁☆生☆禁☆活惡露未乾淨或產後42天以內,由於子宮內的創面尚未完全修復,所以要絕對禁止性☆禁☆生☆禁☆活。如果為了一時之歡而忘了“戒嚴令”,很容易造成產褥期感染,甚至造成慢性盆腔炎等不良後果。惡露乾淨較早的產婦,在恢復性☆禁☆生☆禁☆活時一定要採取可靠的避孕措施,因為產褥期受孕也是常見的事,應引起重視。相關閱讀:生完孩子多久後可以同房? 產後同房有哪些注意事項?

剖腹產後的危險動作之七:吹風著涼產後,產婦的毛孔會完全張開,正是“弱不禁風”的時候,如果因空調等製冷設置溫度太低而使產婦著涼,不僅容易使其感冒,更容易落下病根。因此,注意空調的風不可以直接吹到產婦,室溫一般以25-28℃為宜,產婦應穿長袖衣和長褲,最好還穿上一雙薄襪子,穿著不宜暴露。另外,剖腹產術後半個月內切勿淋浴或者是坐浴,最好採用擦浴方式清潔身體和傷口。惡露未排淨之前禁止盆浴,因為此時私處特別脆弱,容易引起細菌感染,引發產後併發症,產婦需要每天堅持清洗外☆禁☆陰1-2次,避免私處感染。

二、剛生完BB的注意事項

1、分娩後數小時不要吃整個的雞蛋。雖然我國一直有吃雞蛋下奶的習慣,但醫學研究表明,分娩後數小時內產婦最好不要吃整個的雞蛋。因為在分娩過程中產婦體力消耗較大,出汗多,體液不足,消化能力也會下降。若分娩後立即吃雞蛋就很難消化,這會增加胃腸負擔。因此在分娩後數小時內,應吃半流質或流質食物。

2、產後應喝蔬菜湯。很多媽媽產後馬上喝全湯催奶,導致乳腺導管堵塞,乳☆禁☆房脹痛加劇,不利於下奶。產後進補要根據身體狀況,多數媽媽並不缺乏營養,最好先喝些清淡的蔬菜湯,5天以後再喝全湯。推薦:原味蔬菜湯。將各類蔬菜主要是根莖花果不加任何調料煮湯,味道清香,可以當茶喝,在產後當天(剖腹產次日)即喝有極佳發奶作用。原料:黃豆芽、西蘭花、菜椒(青椒、黃椒、紅椒均可)、紫甘藍、絲瓜、毛豆、西葫蘆,每次選擇4種以上即可。製作:把各種蔬菜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煮爛後取湯水飲用。注意!喝原味蔬菜湯的同時喝豬蹄湯、鯽魚湯、雞湯等會影響發奶效果。

另外,產後最初幾天,產婦幾乎都有便秘的困擾。這是由於腸道和腹部肌肉鬆弛的緣故。所以,順產的產婦從分娩當天就可多補充液體和吃些青菜水果來加以改善。

產後收腹很重要

產科醫生指出為了孕育新生命、媽媽的腹肌被拉長、腹部皮膚被撐開、骨盆也變寬。寶寶生下之後,子宮騰空,內臟失去支撐,便會自然下垂。有的媽媽在月子對腹部不加控制,放任自留。還極易留下惱人的大肚子。

母乳餵養固然對我們身體恢復有利,但僅僅靠母乳餵養是不夠的。

所以不管是剖腹產還是順產都是很有必要束縛的。產後最少1~2個星期要進行骨盆收緊。6個月內對骨盆進行收緊是最理想的。恢復到原來到堅硬程度也需要6個月的時間。對於產後的新媽媽來說,產後束縛腹部能夠防止內臟下垂,幫助子宮復舊,也能夠對體型的恢復有幫助,但是,必須得使用專業的。

有句老話說,頭一個月舒服,後一輩子遭殃。雖說現在坐月子沒有以前那麼多的禁忌,但是有些經過反復驗證,以及科學和醫理的證明,認為是需要遵守的,寶媽們還是要多注意,身體健康比什麼都重要哦。希望新媽媽們都能夠穩穩當當、快快樂樂地坐完月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