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葉劍英反蔣震驚各界,蔣介石直到二師暴動才痛心相信

葉劍英發出的反蔣電文震驚國民黨政界軍界。當第四軍副軍長陳可鈺將這件事報告給蔣介石時,蔣介石根本不信,說:“葉師長不會反對我們的。”陳第二次又去報告:“葉師長真的反對我們。

”蔣介石看也不看,偏了偏頭,說:“好啦,知道了,你下去吧。”

結束在法國4年的勤工儉學,1924年26歲的周恩來應中共廣東黨組織要求,搭乘輪船回國,準備參加廣東的革命運動。年輕有為的周恩來是國共兩黨都看好的人物,但國民黨方面並不十分重視軍校的政治教育工作,周恩來剛到黃埔時發現,除了主任和僅能到校講課的教官外,政治部幾乎沒有什麼人。但其上任後,

周恩來充分發揮了他的工作能力和個人魅力,周恩來不僅影響學生轉向馬克思主義,也感染了黃埔的國民黨同事,葉劍英就是其中典型人物。

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時的周恩來

與周恩來共事,對共產黨產生好感

1924年,葉劍英因討伐陳炯明軍功卓著,

被孫中山任命為建國粵軍第二師參謀長,不久受廖仲愷邀請,參加創建黃埔陸軍軍官學校,任教授部副主任。主任王柏齡很器重葉劍英,但他發現葉劍英與廖仲愷、鄧演達等國民黨左派來往密切,於是叮囑他“不要過分關心政治”。聶榮臻回憶說,王柏齡抛頭露面多,而在教授部踏踏實實教學的是副主任葉劍英,工作實際由他負責和主持。在這一點,教授部的情況與政治部很類似,
國民黨的正主任似乎都成了虛職,而站在左翼陣營的副主任掌控實際局面。

周恩來與葉劍英經常合作,在共事過程中,葉劍英從對周恩來的敬佩,上升到對中國共產黨的好感。當時中共黨員和共青團員在黃埔積極開展各種活動,葉劍英經常參加,不知不覺就產生濃厚興趣。他到書店購買《共產主義ABC》《社會進化史》《帝國主義說》等書籍閱讀。

青年葉劍英在雲南講武堂。畢業時為炮兵少尉

在第二次東征中,葉劍英表現出色,他率部配合友鄰部隊攻克惠州後,奉命留守惠州、博羅一帶維護治安。經過兩次東征,蔣介石發現葉劍英文武雙全,能攻善守,是名儒將,于1925年12月電令調其任嫡系部隊教導師的團長。後來,教導師改為二十師,

葉劍英被提升為副師長。就在這時,葉劍英暗中向中共黨組織提出了入黨申請。東征過程中,他與周恩來及蘇聯軍事顧問親密合作,結識了徐彬如、熊銳、包惠僧等共產黨員,與他們縱論時局,更加深了對共產黨的好感。提出入黨申請後,中共派熊銳同他談了一次話,談後卻一直沒有回音。後來他才知道,關於他的入黨,中共內部爭議較大,大多數人認為可以吸收,也有人提出他是蔣介石嫡系部隊的高級軍官,需要長期考驗。雙方爭執不下。葉劍英理解中共內部的擔憂,仍然繼續從各方面創造條件,希望早日通過“考驗”。

葉劍英做出選擇

1926年葉劍英奔波在北伐戰場,在南昌之役中,葉劍英以參謀長身份,多次提出正確作戰意見,不被代師長王俊採納,結果連連失利,最終非常曲折地獲得勝利。蔣介石聽說後,召許葉劍英佩劍來見他,任命他為北伐軍一師師長。一師是蔣介石的嫡系,葉劍英頗有顧慮,以身體不好為由謝絕任命。蔣介石立即讓軍醫官給葉劍英看病。醫官查了半天也看不出毛病,便胡亂開了些“太平藥”應付了事。蔣介石後將南昌之役收編的孫傳芳部隊組成新編軍,任命葉劍英為第二師代理師長,葉劍英不好再推辭,只得開赴吉安受命。他選調了一些黃埔的老同學、老同事組建師部機構,招收了一批青年學生到他麾下。

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四一二”政變,江西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吉安全城戒嚴,查封工會、農會、學生會、報館等機構,強行押送國民黨左派和革命團體負責人出境,收繳縣農協自衛隊的武器。共產黨人被迫轉入地下活動。

葉劍英必須做出抉擇。跟著蔣介石,高官厚祿指日可待,政治前途一馬平川;而共產黨這邊的前景還一片模糊,入黨恐怕就要隱姓埋名顛沛流離,整個黨組織能否生存下去還是個問題。葉劍英多年後回憶道:“寧漢分家以後,蔣介石說漢口反革命,武漢說蔣介石反革命,兩下吵。我對武漢沒有多少懷疑。但蔣介石還是總司令。究竟跟著誰走?那時沒人來,也沒電報來。我就自己看報紙,關上門,想了幾天,什麼問題都想到了。我想到自己年輕時立志為國為民做點事,參加革命後當了師長。那時師長每月差不多都有二三萬元收入。二三萬元不少了,十個月就是二三十萬,公公道道,做二三年師長就是個百萬富翁⋯⋯如果只是為了個人,跟蔣介石走,至少可以做大官。但是,蔣介石在上海屠殺工人,屠殺群眾,變成了十足的反革命!一個革命,一個反革命,陣線已很分明了。參加革命,還是反革命?想了想,只有革命才有出路。所以我就下了決心。”

1925年,東征陳炯明的黃埔學生軍

經過再三考慮,葉劍英決定反蔣。他召集全師軍官開會,公開宣佈:願意革命的,擁護武漢政府的留下;擁護蔣介石,想去南京的,也請自便。會後,葉劍英親自起草並領銜簽發了反蔣通電。

葉劍英發出的反蔣電文震驚國民黨政界軍界。當第四軍副軍長陳可鈺將這件事報告給蔣介石時,蔣介石根本不信,說:“葉師長不會反對我們的。”陳第二次又去報告:“葉師長真的反對我們。”蔣介石看也不看,偏了偏頭,說:“好啦,知道了,你下去吧。”

通電反蔣後,葉劍英率領一批左派軍官離開了吉安,留下的左派軍官發起暴動。蔣介石得知二師暴動,才終於相信了葉劍英已背離他的事實。他憤怒地宣佈,開除葉劍英國民黨黨籍。1927年7月,經周恩來同意,中共中央批准葉劍英為中共正式黨員。

也有人提出他是蔣介石嫡系部隊的高級軍官,需要長期考驗。雙方爭執不下。葉劍英理解中共內部的擔憂,仍然繼續從各方面創造條件,希望早日通過“考驗”。

葉劍英做出選擇

1926年葉劍英奔波在北伐戰場,在南昌之役中,葉劍英以參謀長身份,多次提出正確作戰意見,不被代師長王俊採納,結果連連失利,最終非常曲折地獲得勝利。蔣介石聽說後,召許葉劍英佩劍來見他,任命他為北伐軍一師師長。一師是蔣介石的嫡系,葉劍英頗有顧慮,以身體不好為由謝絕任命。蔣介石立即讓軍醫官給葉劍英看病。醫官查了半天也看不出毛病,便胡亂開了些“太平藥”應付了事。蔣介石後將南昌之役收編的孫傳芳部隊組成新編軍,任命葉劍英為第二師代理師長,葉劍英不好再推辭,只得開赴吉安受命。他選調了一些黃埔的老同學、老同事組建師部機構,招收了一批青年學生到他麾下。

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四一二”政變,江西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吉安全城戒嚴,查封工會、農會、學生會、報館等機構,強行押送國民黨左派和革命團體負責人出境,收繳縣農協自衛隊的武器。共產黨人被迫轉入地下活動。

葉劍英必須做出抉擇。跟著蔣介石,高官厚祿指日可待,政治前途一馬平川;而共產黨這邊的前景還一片模糊,入黨恐怕就要隱姓埋名顛沛流離,整個黨組織能否生存下去還是個問題。葉劍英多年後回憶道:“寧漢分家以後,蔣介石說漢口反革命,武漢說蔣介石反革命,兩下吵。我對武漢沒有多少懷疑。但蔣介石還是總司令。究竟跟著誰走?那時沒人來,也沒電報來。我就自己看報紙,關上門,想了幾天,什麼問題都想到了。我想到自己年輕時立志為國為民做點事,參加革命後當了師長。那時師長每月差不多都有二三萬元收入。二三萬元不少了,十個月就是二三十萬,公公道道,做二三年師長就是個百萬富翁⋯⋯如果只是為了個人,跟蔣介石走,至少可以做大官。但是,蔣介石在上海屠殺工人,屠殺群眾,變成了十足的反革命!一個革命,一個反革命,陣線已很分明了。參加革命,還是反革命?想了想,只有革命才有出路。所以我就下了決心。”

1925年,東征陳炯明的黃埔學生軍

經過再三考慮,葉劍英決定反蔣。他召集全師軍官開會,公開宣佈:願意革命的,擁護武漢政府的留下;擁護蔣介石,想去南京的,也請自便。會後,葉劍英親自起草並領銜簽發了反蔣通電。

葉劍英發出的反蔣電文震驚國民黨政界軍界。當第四軍副軍長陳可鈺將這件事報告給蔣介石時,蔣介石根本不信,說:“葉師長不會反對我們的。”陳第二次又去報告:“葉師長真的反對我們。”蔣介石看也不看,偏了偏頭,說:“好啦,知道了,你下去吧。”

通電反蔣後,葉劍英率領一批左派軍官離開了吉安,留下的左派軍官發起暴動。蔣介石得知二師暴動,才終於相信了葉劍英已背離他的事實。他憤怒地宣佈,開除葉劍英國民黨黨籍。1927年7月,經周恩來同意,中共中央批准葉劍英為中共正式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