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深度|連卡佛,一間精品百貨的本土進化論

本文作者:Selina Liu 和 Queennie Yang

連卡佛大中華區副總裁劉玉英與BoF暢談,

近幾年,連卡佛如何重新贏得大陸市場,並成為本土精品零售的領跑者。

中國上海——兩年前,剛到上海時,連卡佛大中華區副總裁劉玉英(Irene Lau)特意攔了一輛計程車,告訴司機要去連卡佛(Lane Crawford)。師傅反問她:連卡佛在哪裡?那時候她意識到,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家160多歲的老牌百貨公司回到上海了。

事實上,這間精品百貨的前身泰興公司即誕生於上海,是舊上海時期的“四大公司”之一。2000年,

連卡佛再次踏進了大陸市場,採取特許經營模式,將高端品牌引入內地,但時機並不成熟。2007年,連卡佛開出了北京金融街店。當時的品牌數量在600個左右,其中超過一半是首次亮相中國市場。2013年,連卡佛重回上海,于淮海中路東端原址重新開出旗艦店,這也是連卡佛二度在內地市場擴張。

今天,連卡佛連續兩年實現雙位元數字增長,在大陸三地共開出四家分店,旗下品牌數量超過1000個,

線上電商與實體店貨品重合度高達90%,已然國內精品百貨領域穩穩站住腳跟。那麼,四年間,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如果是經歷過連卡佛首次進入大陸的消費者,對這個百年老牌的第一印象恐怕是“貴”。2004年,開出杭州店時,當地媒體都在用“高價”和“奢侈”等詞語來形容。

然而,2007年時,國家統計局計算的長三角地區16個城市居民平均消費支出約為13000元——在連卡佛,這也許是僅僅一隻手袋的價格。

即便是當時有能力的消費者,最看重仍是品牌知名度。隨之表現出的問題,除了有消費者對買手制及設計師品牌的不認同之外,還有對連卡佛這一品牌的不熟悉。劉玉英表示:“香港連卡佛167歲,每個人一出生就知道連卡佛是什麼。但是在大陸,

我們開了十年北京店,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在金融街有一家連卡佛店。”

形象建設是這家百年老牌彼時面臨的頭號難題。即便作為奢侈品百貨,劉玉英也希望普羅大眾能夠認識連卡佛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我告訴公關和市場團隊,要去幫連卡佛在這個新市場曝光。他們也很聰明,用我來推廣連卡佛。用媒體來談太硬,太商業了。但用人物來談,讓很多人感興趣。比如29年,

只在連卡佛一家公司,或者一個香港人來到內地這樣的故事,慢慢慢慢就有人開始談這個事情。”

讓大中華區的副總裁參與到宣傳直播活動中去,完全符合當下的傳播趨勢。德勤在《2015中國媒體消費者調研》中指出,中國用戶更認可企業或品牌利用社交平臺。社交媒體的出現讓企業領導者走下神壇,呈現出來的親民形象有助於提升消費者的品牌好感度。這是中國用戶認知品牌的習慣,也是連卡佛重塑自身形象的始發點。

塑造親和的形象意味著什麼?答案並不僅僅是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而是消費心態的轉型。單向的權威資訊灌輸不再適用。百度行銷研究院的報告顯示:互聯網降低了門檻,讓更多消費者用更新的表達方式更多地表達。某些完全擁抱年輕消費者的行業,產品在設計即上深入了這一群體的文化,甚至由消費者或直接或間接的參與產品創造當中。

中國消費者在尋找更平等的消費環境,而不是一方買一方賣的關係。適應全新的客戶關係,並將其與買手模式融合的任務落在了連卡佛的個人形象顧問身上。這些出身專業的顧問,相當一部分從事過時尚媒體工作,或者是學習服裝設計專業後選擇和消費者直接接觸,盡可能地瞭解顧客需求。

“全中國沒有一間公司能提供個人形象顧問,在一千多個品牌當中幫客人混搭。我們希望顧問和客戶之間的關係不是商業買賣的,而是能像閨蜜一樣,對個人有瞭解更多,從個人的生活模式當中找出喜好,”劉玉英表示。

兩年前起,每季連卡佛都會派出個人形象顧問隨買手團隊一同前往時裝周選貨。買手關注資料和報表,形象顧問則補充消費者的偏好與需求,甚至是為客人進行預訂,“我們的買手在Showroom時,就拍照發給客人,客人會立馬下單,”劉玉英告訴BoF。最大程度地瞭解分析目標消費者的喜好,才能降低庫存壓力的風險。對客戶喜好瞭若指掌的形象顧問,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消費者,參與到連卡佛選擇商品和組合商品的過程中。

這是一條需要謹慎與小心的道路,因為消費者的審美口味千變萬化,同時還追求獨特和個性。埃森哲的《中國消費者洞察》指出:超過六成的城市消費者不想和其他消費者購買同樣的商品,這種態度在年輕消費者中尤為普遍。而買手制百貨的最大風險在於滯銷,尤其是買斷模式下,一旦不能銷售出去就面臨庫存積壓。這一點上,百貨形態和買手模式並非生來和諧。百貨形態在貨品數量和譜系上需要考慮到各種品類,同時給予每一個品類或單品一定量存貨。

連卡佛的買手一方面要尋找具有銷售潛力的款式,另一方面給整個團隊培訓,用精簡的方式來做消費者教育。“集中資訊點的傳遞,”劉玉英告訴BoF,“如果說今年流行粉紅,我們不會說Chloe的粉紅,或是Alexander McQueen的粉紅,就只是粉紅。資訊傳播出去的時候,定好幾個方向走。”

店內也不似傳統百貨的以品牌為單位來劃分,而是以主題來劃區域。陳列擺設的方式本身也是資訊點的傳播途徑,某一區域可能涉及兩三百個品牌或設計師作品,但都是關於同一個主題。

同時受到教育的,還有中國的設計師。他們也需要考慮一些與客戶需求切實相關的東西。

2015年,連卡佛舉辦了“創意集結號”並延續至今,作為連卡佛新晉設計師及品牌培育計畫的一部分,該計畫甄選了一票本土設計師,為其提供在連卡佛橫跨香港、上海、北京、成都及線上商店的作品展示及推廣機會。包括劉旻(Ms Min)、陳安琪(Angel Chen)、陳序之(Xu Zhi)等一系列設計師都得到了連卡佛的扶持。

而連卡佛不僅僅為中國設計師提供了進行銷售的平臺,更重要的是,在彼此合作的過程中,教學相長,設計師獲得了來自連卡佛國際水準的商業建議,而連卡佛也獲得了與眾不同的設計新血。

劉玉英初識呂燕的時候,其個人品牌Comme Moi還尚未形成規模,只有十幾個款式,版型也還沒有固定。“我跟她說,你的版型不要每一季都換。以前喜歡你衣服的客人,現在穿起來就發現怎麼這麼小?客人喜歡你的版型,就會喜歡你的其他東西。你抓住每一季的設計項目就可以了,”劉玉英說道。連卡佛引進Comme Moi並建立獨家合作後,該品牌也逐漸成長為一季有兩百多個SKU的品牌。

除了呂燕碰到過的版型問題,陳序之曾經使用過的太沉的面料,雷留樹和蔣雨桐的Shu Shu /Tong曾有著褲型上太窄的腰身,都是身在一線的銷售和形象顧問關心的細節問題。他們將此回饋給設計師以進行整改。在過去,設計師也許只關心設計,但來到連卡佛之後,則需要系統學習成熟的運營模式是什麼,包括交貨時間、尺寸配比、銷售,甚至是怎麼跟媒體打交道——而這些細節與消費者息息相關。

“這幾年,中國的設計師也慢慢成熟起來。可能還有一些地方要改進,比如說布料的運用,但是款式和工藝,一點都不差。連卡佛最大的特色就是,不只做大牌,相反我們挖掘一些小眾的品牌把它們變大。”劉玉英告訴BoF,新銳設計師在未來依然是連卡佛的重點關注對象。考慮到頂尖的品牌無論是商品組合還是風格定位,都有限或者相似,新生代設計師的前景和潛力可觀。

就在不久前,連卡佛還進行了一場“向未來致敬”中國設計師晚宴,包括呂燕、王逢陳、陳序之、于婉寧(Evening Yu)、雷留樹和蔣雨桐、李雨山與周俊(Pronounce)在內的等數十位設計師齊聚一堂,與連卡佛的品牌、買手、傳訊及零售團隊進行了直面深聊。

“很多人都希望嘗試新的東西、新的品牌。而且我們所做的,挑選的品牌——比如說Chloe,我們不會進兩百多個款,我們只挑五十個,這五十個又是我們連卡佛客人所喜好的。個人形象顧問可以把不同品牌的單品組合在一起,我們喜歡提供一些多元化的選擇。這是我們的特色。”

重塑品牌之後,連卡佛用買手制及個人形象顧問牽線搭橋,讓消費者和設計師走在一起。消費者不再只有買單刷卡這一種表達方式,設計師面對的也不只是銷售數字。它創造出一套各方都有發言權的消費體系,這是中國消費升級浪潮中的一種流向。而連卡佛從中收穫的,是在消費者面前呈現出一套完備、被消費者信任的時裝挑選機制。

“一開始我不習慣,現在慢慢接受了。中國地域太大了,十幾億人,所以要有這樣一個特別的方式來溝通。觀眾也很直接,直接發言問我唇膏的色號是什麼?是什麼品牌?多少錢?”她希望連卡佛結合了線上線下的連通商貿能打進13億人口,“我們希望打通全中國,讓他們都看到連卡佛。”

今日討論

你認為連卡佛和其他零售商不一樣的地方在哪?

“今日討論”是BoF時裝商業評論新開闢的討論欄目,歡迎與我們分享您的看法、建議和觀點,我們將在每個月為最佳討論參與者寄出精心準備的禮品。

京東的時尚野心:是門外漢發癡夢,還是闖入者拎得清?

Gucci創意總監就抄襲質疑作出回應

Chanel將於首爾舉辦“Mademoiselle Privé”展

Jimmy Choo尋求出售

當大家都在談論消費升級,什麼是“消費降級”?

瓏驤試水移動定制

女裝企業可姿伊再度申請創業板上市

探究狗仔隊文化和粉絲文化的黑暗面

維密能填補中國巨大內衣市場的領頭羊位置麼?

關注公眾帳號閱讀“每日速報”詳細報導

也是連卡佛重塑自身形象的始發點。

塑造親和的形象意味著什麼?答案並不僅僅是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而是消費心態的轉型。單向的權威資訊灌輸不再適用。百度行銷研究院的報告顯示:互聯網降低了門檻,讓更多消費者用更新的表達方式更多地表達。某些完全擁抱年輕消費者的行業,產品在設計即上深入了這一群體的文化,甚至由消費者或直接或間接的參與產品創造當中。

中國消費者在尋找更平等的消費環境,而不是一方買一方賣的關係。適應全新的客戶關係,並將其與買手模式融合的任務落在了連卡佛的個人形象顧問身上。這些出身專業的顧問,相當一部分從事過時尚媒體工作,或者是學習服裝設計專業後選擇和消費者直接接觸,盡可能地瞭解顧客需求。

“全中國沒有一間公司能提供個人形象顧問,在一千多個品牌當中幫客人混搭。我們希望顧問和客戶之間的關係不是商業買賣的,而是能像閨蜜一樣,對個人有瞭解更多,從個人的生活模式當中找出喜好,”劉玉英表示。

兩年前起,每季連卡佛都會派出個人形象顧問隨買手團隊一同前往時裝周選貨。買手關注資料和報表,形象顧問則補充消費者的偏好與需求,甚至是為客人進行預訂,“我們的買手在Showroom時,就拍照發給客人,客人會立馬下單,”劉玉英告訴BoF。最大程度地瞭解分析目標消費者的喜好,才能降低庫存壓力的風險。對客戶喜好瞭若指掌的形象顧問,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消費者,參與到連卡佛選擇商品和組合商品的過程中。

這是一條需要謹慎與小心的道路,因為消費者的審美口味千變萬化,同時還追求獨特和個性。埃森哲的《中國消費者洞察》指出:超過六成的城市消費者不想和其他消費者購買同樣的商品,這種態度在年輕消費者中尤為普遍。而買手制百貨的最大風險在於滯銷,尤其是買斷模式下,一旦不能銷售出去就面臨庫存積壓。這一點上,百貨形態和買手模式並非生來和諧。百貨形態在貨品數量和譜系上需要考慮到各種品類,同時給予每一個品類或單品一定量存貨。

連卡佛的買手一方面要尋找具有銷售潛力的款式,另一方面給整個團隊培訓,用精簡的方式來做消費者教育。“集中資訊點的傳遞,”劉玉英告訴BoF,“如果說今年流行粉紅,我們不會說Chloe的粉紅,或是Alexander McQueen的粉紅,就只是粉紅。資訊傳播出去的時候,定好幾個方向走。”

店內也不似傳統百貨的以品牌為單位來劃分,而是以主題來劃區域。陳列擺設的方式本身也是資訊點的傳播途徑,某一區域可能涉及兩三百個品牌或設計師作品,但都是關於同一個主題。

同時受到教育的,還有中國的設計師。他們也需要考慮一些與客戶需求切實相關的東西。

2015年,連卡佛舉辦了“創意集結號”並延續至今,作為連卡佛新晉設計師及品牌培育計畫的一部分,該計畫甄選了一票本土設計師,為其提供在連卡佛橫跨香港、上海、北京、成都及線上商店的作品展示及推廣機會。包括劉旻(Ms Min)、陳安琪(Angel Chen)、陳序之(Xu Zhi)等一系列設計師都得到了連卡佛的扶持。

而連卡佛不僅僅為中國設計師提供了進行銷售的平臺,更重要的是,在彼此合作的過程中,教學相長,設計師獲得了來自連卡佛國際水準的商業建議,而連卡佛也獲得了與眾不同的設計新血。

劉玉英初識呂燕的時候,其個人品牌Comme Moi還尚未形成規模,只有十幾個款式,版型也還沒有固定。“我跟她說,你的版型不要每一季都換。以前喜歡你衣服的客人,現在穿起來就發現怎麼這麼小?客人喜歡你的版型,就會喜歡你的其他東西。你抓住每一季的設計項目就可以了,”劉玉英說道。連卡佛引進Comme Moi並建立獨家合作後,該品牌也逐漸成長為一季有兩百多個SKU的品牌。

除了呂燕碰到過的版型問題,陳序之曾經使用過的太沉的面料,雷留樹和蔣雨桐的Shu Shu /Tong曾有著褲型上太窄的腰身,都是身在一線的銷售和形象顧問關心的細節問題。他們將此回饋給設計師以進行整改。在過去,設計師也許只關心設計,但來到連卡佛之後,則需要系統學習成熟的運營模式是什麼,包括交貨時間、尺寸配比、銷售,甚至是怎麼跟媒體打交道——而這些細節與消費者息息相關。

“這幾年,中國的設計師也慢慢成熟起來。可能還有一些地方要改進,比如說布料的運用,但是款式和工藝,一點都不差。連卡佛最大的特色就是,不只做大牌,相反我們挖掘一些小眾的品牌把它們變大。”劉玉英告訴BoF,新銳設計師在未來依然是連卡佛的重點關注對象。考慮到頂尖的品牌無論是商品組合還是風格定位,都有限或者相似,新生代設計師的前景和潛力可觀。

就在不久前,連卡佛還進行了一場“向未來致敬”中國設計師晚宴,包括呂燕、王逢陳、陳序之、于婉寧(Evening Yu)、雷留樹和蔣雨桐、李雨山與周俊(Pronounce)在內的等數十位設計師齊聚一堂,與連卡佛的品牌、買手、傳訊及零售團隊進行了直面深聊。

“很多人都希望嘗試新的東西、新的品牌。而且我們所做的,挑選的品牌——比如說Chloe,我們不會進兩百多個款,我們只挑五十個,這五十個又是我們連卡佛客人所喜好的。個人形象顧問可以把不同品牌的單品組合在一起,我們喜歡提供一些多元化的選擇。這是我們的特色。”

重塑品牌之後,連卡佛用買手制及個人形象顧問牽線搭橋,讓消費者和設計師走在一起。消費者不再只有買單刷卡這一種表達方式,設計師面對的也不只是銷售數字。它創造出一套各方都有發言權的消費體系,這是中國消費升級浪潮中的一種流向。而連卡佛從中收穫的,是在消費者面前呈現出一套完備、被消費者信任的時裝挑選機制。

“一開始我不習慣,現在慢慢接受了。中國地域太大了,十幾億人,所以要有這樣一個特別的方式來溝通。觀眾也很直接,直接發言問我唇膏的色號是什麼?是什麼品牌?多少錢?”她希望連卡佛結合了線上線下的連通商貿能打進13億人口,“我們希望打通全中國,讓他們都看到連卡佛。”

今日討論

你認為連卡佛和其他零售商不一樣的地方在哪?

“今日討論”是BoF時裝商業評論新開闢的討論欄目,歡迎與我們分享您的看法、建議和觀點,我們將在每個月為最佳討論參與者寄出精心準備的禮品。

京東的時尚野心:是門外漢發癡夢,還是闖入者拎得清?

Gucci創意總監就抄襲質疑作出回應

Chanel將於首爾舉辦“Mademoiselle Privé”展

Jimmy Choo尋求出售

當大家都在談論消費升級,什麼是“消費降級”?

瓏驤試水移動定制

女裝企業可姿伊再度申請創業板上市

探究狗仔隊文化和粉絲文化的黑暗面

維密能填補中國巨大內衣市場的領頭羊位置麼?

關注公眾帳號閱讀“每日速報”詳細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