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女排朱婷也在追《人民的名義》,還有,你知道她是誰的迷妹嗎?

2017-04-25 謙叔 桃紅梨白

文丨謙叔 圖丨來源於網路

快看朱婷!

果然,24號淩晨,2017賽季女排歐冠聯賽結束,土耳其瓦基弗銀行隊奪冠,朱婷拿到MVP。

但是要她聊自己怎麼排解情緒,回答就簡單到:只是在待在房間裡。

這種“工作的歸工作 生活的歸生活”的風格,能看出朱婷對比賽充分投入,但精神上足夠放鬆。這或許是她接觸排球不過9年,

剛22歲,已經打進國家隊、甚至世界級的俱樂部的秘訣之一。

很多情感博主喜歡分析明星的原生家庭,如果分析朱婷的原生家庭,應該算是典型的草根:來自河南周口鄲城縣秋渠鄉朱大樓村,一家8口,朱婷排行老三,上面有兩個姐姐,下面有兩個妹妹,一家人靠父親開修車鋪過活。

多子女家庭,家境一般,2007年小學畢業,家裡想讓她去城裡打工,她不願意,因為“出去打工這輩子就沒希望了”。

選擇進入市體校打球,既沒有底子,也不是為了興趣,或者放飛自我,反而是種不得已的選擇,因為不打球,就要出去打工。跟後者比起來,前者至少還有個可以期待的前途。

所以訓練再辛苦,也只能靠意志撐下去。

2008年,被選入河南省體校,身體也開始發育,生長痛+基礎薄弱+動輒受傷 都冒出來了,練到兩胯潰爛流血,第二天還是接著練。

一年的時間,一天沒浪費。一年之後的全省中學生錦標賽,朱婷已經成為絕對主力,也成了啟蒙教練劉宏的秘密武器。

粉絲總喜歡用“你知道她有多努力嗎”為偶像辯解,

朱婷很少說這些。更多的是成名後,通過當年教練口中說出來的。

自己做的決定,無論怎麼艱苦也不回頭。因為沒有嬌氣的理由,索性不讓自己嬌氣。

2010年,進入中國女排少年隊;2012年,進國青隊;2013年,進入國家隊。看起來一路順風順水,但誰說這不是命運給不肯低頭的人的一種獎勵?

國家隊的要求更高,更看重運動員的綜合能力。朱婷剛進國家隊,進攻強,防守弱,郎平要求她必須能完成高品質的一傳,兩年後的世界盃,她就做到了。

當年8月26日,女排世界盃第四輪,中國隊對陣韓國隊。第四局剛開局,朱婷在攔網落地時,右腳腳踝受傷,痛到淚流滿面。

到了第四局中段,朱婷就忍住傷痛主動申請上場,最終球隊奪得勝利,中國女排拿到2015年的世界盃冠軍。

除了隊員累,郎平也累,做夢都在算比賽輪次。

但是最終,誰都沒掉鏈子,抓住了每個機會,才有了女排的成績。

裡約奧運會上,女排成了全民關注焦點。

朱婷八場比賽共得179分,是當之無愧的得分王,作為人氣的指標之一,網友給她做了表情包。

經得起競技的殘酷,才配得上榮譽的耀眼。這種不言敗的精神,從郎平到朱婷,一直傳了下來。

郎平一路調教朱婷,介紹她到瓦基弗銀行隊打球,也是因為,她值,“像朱婷這個水準一定要出去打球,跟外國選手交流”。

在職業生涯巔峰期出國打球,當時的新聞標題,突出的都是“豪門”。但如果沒有國家隊時期的表現,怎麼會有這種機會?

朱婷坐在我們面前時,說自己是由郎導引進來的,要做好份內的事情,把訓練和比賽做好,盡力幫助隊伍獲得更多的勝利。

提到女排精神,還謙虛地說:我是中國女排一員,還是會保持著女排精神。我還注意到:她衛衣上的Logo,就是郎平的名字。

把導師穿在身上,這種細節,很有溫度。

有個欣賞自己的導師加持,看起來是踩到了好時機,但如果沒有自己爭氣在先,可能這種機遇根本就不會跟她撞上。

聽到過不少人對自己家庭的吐槽:家裡不夠有背景,所以自己沒有競爭優勢、失去上升機會。拿朱婷來比起來,從小能衣食無憂,能接受完整的大學教育,已經很幸運了。一個人的出身改寫不了,但之後的部分,都可以自己做主。就算開局不利,還可以通過補救,挽回局勢,沒理由怨天尤人。

外界激賞朱婷勵志、努力,其實她只是在看起來沒有選擇的情況下,聽從了自己內心,並且選擇了就不後悔。敢跟命運叫板的人,運氣不一定會差。

如果只會打球,朱婷不可能會這麼圈粉,尤其是,不會有這麼多不懂體育的人的喜愛。

這位MVP還會在場邊尬舞。(朱婷本人卻很納悶兒:尬舞是啥?)

情緒表達直接不掩飾:

無心的舉動,在社交媒體時代被傳播開來,拉近了朱婷和大眾的距離。

以及,你絕對想像不到,MVP業餘時間愛看的劇,跟大家是同款:《人民的名義》!

我們採訪朱婷的時候,她說,自己平時訓練緊張,對國內的新聞關注不多,娛樂新聞看得就更少。然鵝,朱婷也是有自己喜歡的男神的!

我們問了男神的問題之後,她還抗議道:這個問題我不回答。

對偶像表白、投票、轉發、搶紅包,這些事你都做過吧?

朱婷也做過。

升級當爹這種人生大事都不落下,有體育媒體都打出了“真迷妹”標題。

所以見到朱婷,我們(幫大家)問了個備受關心的問題:“聽說你是黃曉明的粉絲,他對你來說,是你理想型的男士嗎?”

朱婷停頓了3秒鐘,說:“這種問題可以不回答,太八卦了,這是私人問題。”

跟採訪明星比起來,採訪朱婷要舒服得多,因為沒有套路,即使她說“這個問題我不回答”,給人的感覺也是羞澀的少女心,而不是在拿架子。

90後的張揚、自我,朱婷也會有。在賽場上,這種競賽型人格,跟比賽是相互成就的。但回到生活中,朱婷就沒有以自我為中心,幾乎每次接受採訪,在她的話裡,出現頻次最高的都是“感謝”。

就像我們採訪過的很多明星一樣:業務越好的人,越謙和低調;戲演得一般的人,才會提各種要求。不管是明星,還是運動員,靠業務和技術獲得尊重,永遠比浮誇的人氣和資料實在,而這也是對努力的人最好的鼓勵和褒獎。

到了第四局中段,朱婷就忍住傷痛主動申請上場,最終球隊奪得勝利,中國女排拿到2015年的世界盃冠軍。

除了隊員累,郎平也累,做夢都在算比賽輪次。

但是最終,誰都沒掉鏈子,抓住了每個機會,才有了女排的成績。

裡約奧運會上,女排成了全民關注焦點。

朱婷八場比賽共得179分,是當之無愧的得分王,作為人氣的指標之一,網友給她做了表情包。

經得起競技的殘酷,才配得上榮譽的耀眼。這種不言敗的精神,從郎平到朱婷,一直傳了下來。

郎平一路調教朱婷,介紹她到瓦基弗銀行隊打球,也是因為,她值,“像朱婷這個水準一定要出去打球,跟外國選手交流”。

在職業生涯巔峰期出國打球,當時的新聞標題,突出的都是“豪門”。但如果沒有國家隊時期的表現,怎麼會有這種機會?

朱婷坐在我們面前時,說自己是由郎導引進來的,要做好份內的事情,把訓練和比賽做好,盡力幫助隊伍獲得更多的勝利。

提到女排精神,還謙虛地說:我是中國女排一員,還是會保持著女排精神。我還注意到:她衛衣上的Logo,就是郎平的名字。

把導師穿在身上,這種細節,很有溫度。

有個欣賞自己的導師加持,看起來是踩到了好時機,但如果沒有自己爭氣在先,可能這種機遇根本就不會跟她撞上。

聽到過不少人對自己家庭的吐槽:家裡不夠有背景,所以自己沒有競爭優勢、失去上升機會。拿朱婷來比起來,從小能衣食無憂,能接受完整的大學教育,已經很幸運了。一個人的出身改寫不了,但之後的部分,都可以自己做主。就算開局不利,還可以通過補救,挽回局勢,沒理由怨天尤人。

外界激賞朱婷勵志、努力,其實她只是在看起來沒有選擇的情況下,聽從了自己內心,並且選擇了就不後悔。敢跟命運叫板的人,運氣不一定會差。

如果只會打球,朱婷不可能會這麼圈粉,尤其是,不會有這麼多不懂體育的人的喜愛。

這位MVP還會在場邊尬舞。(朱婷本人卻很納悶兒:尬舞是啥?)

情緒表達直接不掩飾:

無心的舉動,在社交媒體時代被傳播開來,拉近了朱婷和大眾的距離。

以及,你絕對想像不到,MVP業餘時間愛看的劇,跟大家是同款:《人民的名義》!

我們採訪朱婷的時候,她說,自己平時訓練緊張,對國內的新聞關注不多,娛樂新聞看得就更少。然鵝,朱婷也是有自己喜歡的男神的!

我們問了男神的問題之後,她還抗議道:這個問題我不回答。

對偶像表白、投票、轉發、搶紅包,這些事你都做過吧?

朱婷也做過。

升級當爹這種人生大事都不落下,有體育媒體都打出了“真迷妹”標題。

所以見到朱婷,我們(幫大家)問了個備受關心的問題:“聽說你是黃曉明的粉絲,他對你來說,是你理想型的男士嗎?”

朱婷停頓了3秒鐘,說:“這種問題可以不回答,太八卦了,這是私人問題。”

跟採訪明星比起來,採訪朱婷要舒服得多,因為沒有套路,即使她說“這個問題我不回答”,給人的感覺也是羞澀的少女心,而不是在拿架子。

90後的張揚、自我,朱婷也會有。在賽場上,這種競賽型人格,跟比賽是相互成就的。但回到生活中,朱婷就沒有以自我為中心,幾乎每次接受採訪,在她的話裡,出現頻次最高的都是“感謝”。

就像我們採訪過的很多明星一樣:業務越好的人,越謙和低調;戲演得一般的人,才會提各種要求。不管是明星,還是運動員,靠業務和技術獲得尊重,永遠比浮誇的人氣和資料實在,而這也是對努力的人最好的鼓勵和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