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規丨課後三點半,孩子誰來管?教育部發文後各地出高招

兩會期間,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曾說,中小學生“課後三點半”問題,“讓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揪心撓頭”。如何解決呢?他提出,“基本的思路是實行彈性放學時間”。

今年2月,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

要求開展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做好課後服務工作,解決“三點半難題”,這些高招各具特色,小編帶你來瞧瞧。

1

政府支援、學校組織

北京、長春、上海、廣東、南京等地,以政府統籌規劃、財政補貼、政策扶持等多種方式,鼓勵、支援學校利用場所、師資和設備優勢,為中小學生組織普惠性的課後活動。如北京市教委按照“政府主導、社會支援、學校組織、學生自願”的原則,

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形式,支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推行課外活動計畫。

北京、成都等地構建了以財政投入為主的經費保障機制,如北京市政府2015年按城區生均每年700元、郊區生均每年900元劃撥專項課後服務經費。西城區計畫用3年時間在全區建設百所學校少年宮,讓學生在校內就能自主參加各類課後活動。上海市公辦小學普遍向家庭看護確有困難的學生提供課後免費看護服務。

吉林長春市按生均每天2元安排託管經費,支援各小學校試行學生課後免費託管服務。這是當前各地開展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主要形式。

2

家長主導、學校配合

青島等地“以學校家委會為主導、學校參與配合”,依託學校的場所和設備開展課後服務工作。包括由家長委員會組織家長輪流擔任志願者、學校派出教師或學校幹部給予指導和配合,

由學校教師或退休教師及家長共同配合擔任志願者進行免費託管,由協力廠商收費託管等具體形式。

3

青少年校外教育場所組織

吉林省公主嶺市等地鼓勵青少年校外教育場所和學校密切合作,共同開展課後活動。通過爭取政府財政支持、吸引社會捐贈、向家長適當收費等方式建立課後活動經費保障機制。政府、學校、家長對青少年校外教育場所提供的校內課後活動進行監管。

4

社區組織

重慶、廣西、四川等省的一些地方以社區、社區教育學院和團組織等為主體,依託學校、社區、文化館(站)等公共文化服務場所和設施,招募志願者、邀請“五老”、鼓勵教職員工、吸納家長義工、聘請專業人士等,建立政府財政專項撥款、社會捐贈、適當收費等多管道經費籌措機制,為中小學生提供課後服務。

據瞭解,教育部將在總結各地開展中小學生課後服務有效做法基礎上,

針對一些地方在實際工作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進一步加強調研和指導,完善相關政策措施,推動各地進一步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

更多資訊

教育部:中小學校要主動承擔起學生課後服務責任

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對各地開展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提出要求。

《意見》強調,要充分發揮中小學校課後服務主管道作用,進一步加強對課後服務工作的領導。廣大中小學校要主動承擔起學生課後服務責任,建立健全課後服務制度。

《意見》還有哪些具體要求?請隨小編一起來看看。

1

充分發揮中小學校

課後服務主管道作用

廣大中小學校要結合實際積極作為,充分利用學校在管理、人員、場地、資源等方面的優勢,主動承擔起學生課後服務責任。要強化學校管理,建立健全課後服務制度。要完善工作措施,認真做好具體組織實施工作。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統籌規劃,指導轄區內中小學校具體做好課後服務工作,説明解決實際困難。對確實不具備條件但有課後服務需求的,要積極協調學校、社區、校外活動中心等資源,做好課後服務工作。具體課後服務時間由各地根據實際自行確定。

2

課後服務必須堅持

學生家長自願原則

中小學生是否參加課後服務,由學生家長自願選擇。中小學校開展課後服務工作,要事先充分徵求家長意見,主動向家長告知服務方式、服務內容、安全保障措施等,建立家長申請、班級審核、學校統一實施的工作機制。

課後服務要優先保障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等亟需服務群體。

對於家長要求在校外另行實施的,中小學校要主動提醒家長選擇有資質、有保障的課後服務機構。

3

科學合理確定

課後服務內容形式

課後服務工作要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有利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課後服務內容主要是安排學生做作業、自主閱讀、體育、藝術、科普活動,以及娛樂遊戲、拓展訓練、開展社團及興趣小組活動、觀看適宜兒童的影片等,提倡對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免費輔導幫助。堅決防止將課後服務變相成為集體教學或“補課”。

鼓勵中小學校與校外活動場所聯合組織開展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或組織學生就近到社區、企事業單位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4

切實保障

課後服務學生安全

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確課後服務人員責任,加強對師生安全衛生意識教育;強化活動場所安全檢查和門衛登記管理制度,制定並落實嚴格的考勤、監管、交接班制度和應急預案措施。

由學校組織在校外實施課後服務的,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與綜治、公安、衛生、食藥監督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切實消除在交通、場地、消防、食品衛生、安全保衛等方面的隱患,確保學生人身安全。

5

進一步加強

對課後服務工作的領導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進一步強化擔當、落實責任,統籌規劃各類資源和需求,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努力形成課後服務工作合力。

要積極向本地區黨委、政府彙報,加強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爭取資金支持,不斷完善經費保障機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財政補貼”等方式對參與課後服務的學校、單位和教師給予適當補助,嚴禁以課後服務名義亂收費。

要把課後服務工作納入中小學校考評體系,加強督導檢查。要創新工作機制和方法,積極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課後服務工作模式。

還有這些資訊值得關注

覺得不錯請分享點贊

對各地開展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提出要求。

《意見》強調,要充分發揮中小學校課後服務主管道作用,進一步加強對課後服務工作的領導。廣大中小學校要主動承擔起學生課後服務責任,建立健全課後服務制度。

《意見》還有哪些具體要求?請隨小編一起來看看。

1

充分發揮中小學校

課後服務主管道作用

廣大中小學校要結合實際積極作為,充分利用學校在管理、人員、場地、資源等方面的優勢,主動承擔起學生課後服務責任。要強化學校管理,建立健全課後服務制度。要完善工作措施,認真做好具體組織實施工作。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統籌規劃,指導轄區內中小學校具體做好課後服務工作,説明解決實際困難。對確實不具備條件但有課後服務需求的,要積極協調學校、社區、校外活動中心等資源,做好課後服務工作。具體課後服務時間由各地根據實際自行確定。

2

課後服務必須堅持

學生家長自願原則

中小學生是否參加課後服務,由學生家長自願選擇。中小學校開展課後服務工作,要事先充分徵求家長意見,主動向家長告知服務方式、服務內容、安全保障措施等,建立家長申請、班級審核、學校統一實施的工作機制。

課後服務要優先保障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等亟需服務群體。

對於家長要求在校外另行實施的,中小學校要主動提醒家長選擇有資質、有保障的課後服務機構。

3

科學合理確定

課後服務內容形式

課後服務工作要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有利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課後服務內容主要是安排學生做作業、自主閱讀、體育、藝術、科普活動,以及娛樂遊戲、拓展訓練、開展社團及興趣小組活動、觀看適宜兒童的影片等,提倡對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免費輔導幫助。堅決防止將課後服務變相成為集體教學或“補課”。

鼓勵中小學校與校外活動場所聯合組織開展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或組織學生就近到社區、企事業單位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4

切實保障

課後服務學生安全

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確課後服務人員責任,加強對師生安全衛生意識教育;強化活動場所安全檢查和門衛登記管理制度,制定並落實嚴格的考勤、監管、交接班制度和應急預案措施。

由學校組織在校外實施課後服務的,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與綜治、公安、衛生、食藥監督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切實消除在交通、場地、消防、食品衛生、安全保衛等方面的隱患,確保學生人身安全。

5

進一步加強

對課後服務工作的領導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進一步強化擔當、落實責任,統籌規劃各類資源和需求,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努力形成課後服務工作合力。

要積極向本地區黨委、政府彙報,加強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爭取資金支持,不斷完善經費保障機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財政補貼”等方式對參與課後服務的學校、單位和教師給予適當補助,嚴禁以課後服務名義亂收費。

要把課後服務工作納入中小學校考評體系,加強督導檢查。要創新工作機制和方法,積極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課後服務工作模式。

還有這些資訊值得關注

覺得不錯請分享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