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注意:某銀行爆30億假理財大案,謹防飛單陷阱!

活久見!!近日某大型銀行曝出一樁虛假理財大案,該行私人銀行150名高淨值投資者被套,涉案金額或高達30億元!銀行都不單純了,三觀盡碎啊!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絕大多數人的第一選擇大概都是奔赴銀行買理財。現在在銀行買理財都出現“飛單”了,只能感歎銀行的水太深!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什麼是銀行理財產品“飛單”?

飛單簡單來說就是銷售業務員拿到訂單後,不將訂單交由自己公司做,卻將訂單放在別的公司做。

而銀行理財產品“飛單”,就是指銀行內部人員在利益驅使下,違規代銷理財產品,以產品高收益為誘餌,讓客戶購買,自己則從中賺取高額回扣和利潤。

這些產品特點需注意,它們極有可能會“飛單”!

1、承諾“高收益”:如果是“飛單”產品,其收益率要比普通產品高出不少,

這既是產品最大的特點,也是最容易吸引、蠱惑投資者的一點。

2、風控不嚴風險高:由於很多“飛單”產品通常由不知名或規模較小的公司發售,風控不嚴風險較高,有的甚至涉嫌以理財之名進行非法集資。

3、銀行員工會誤導銷售:所謂的誤導銷售,就是銀行員工會口頭承諾高收益,並刻意隱瞞產品真實資訊,或是故意不拿出產品說明書,讓投資者摸不清產品的具體情況,

只想著高收益而忽略風險。

面對陷阱,4大妙計可以用來防範!

總結以上陷阱,歸根結底都是利用消費者對理財產品不夠瞭解的弱點。想要防範被飛單一定要從以下方面仔仔細細瞭解產品!

1、查編碼

凡是銀行自主發行的理財產品,均具有唯一的產品編碼,投資者可以依據該編碼在中國理財網(www.chinawealth.com.cn)查詢。銀行代銷產品則可以通過銀行網點公示的代銷產品清單查詢。

2、注意匯入帳戶

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均須通過櫃面或自助管道進行認申購操作,資金進入銀行帳戶,但如果收款人為個人或協力廠商公司帳戶,則要提高警惕。

3、小心“高收益”

目前銀行理財收益多在4%左右,如果超出平均水準太多,則可能不太靠譜。

4、看資金投向

銀行理財產品多投資於貨幣市場、債券市場、證券基金、央行票據等非標資產,極個別的銀行理財產品會投資於實體專案。但“飛單”產品則主要投資於實體專案,通常是以股權、債券等形式投資於某某企業,或某某項目。還有部分“飛單”產品的投資方向為股市、或海外市場。這也需要投資人多加注意。

瞭解了以上知識,以後購買理財心裡是不是更有底了?在選擇理財產品時,大家要牢記,切勿輕信“高收益”的承諾,還是要選擇收益率相對穩健的銀行理財產品,或是配置市場上一些正規金融機構推出的固定收益類產品。

但“飛單”產品則主要投資於實體專案,通常是以股權、債券等形式投資於某某企業,或某某項目。還有部分“飛單”產品的投資方向為股市、或海外市場。這也需要投資人多加注意。

瞭解了以上知識,以後購買理財心裡是不是更有底了?在選擇理財產品時,大家要牢記,切勿輕信“高收益”的承諾,還是要選擇收益率相對穩健的銀行理財產品,或是配置市場上一些正規金融機構推出的固定收益類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