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女攝影師穿越800年的光景,恍若隔世是客家文化的精髓

白鷺村位於贛南贛縣東北角,接壤于興國和萬安,

距贛州市約70公里。圖為畫面中穿著紅色旗袍打著一把油紙傘的女子走在贛縣白鷺村古老的巷子裡。

穿著紅色旗袍的女子是一位女攝影師名叫小紅,在江西贛縣白鷺村采風的時候,做了作者的臨時模特兒。

古村仍保留明清客家古祠堂69棟,氣勢恢宏,蔚為壯觀,建築面積達6萬平米。村南是龍崗、村北是玉屏山。圖為女攝影師身穿大紅旗袍走在長長的古巷裡。

白鷺村自古重視教育,

因此清代早、中期鐘氏家族湧現了大批讀書人,不少人取得了功名,出任地方官。古村明清兩朝共考取了秀才568人,名人輩出 白鷺村鐘氏的許多人,從事木竹生意和相關行業後,生活變得富裕起來了。圖為女攝影師小紅打著紅色的油紙傘身穿大紅色旗袍,走在古巷中。

白鷺是目前江南保存最完好集中的客家古村,獨具匠心的白鷺村民用古宅,圖為小紅在古宅中洗衣服。

古村擁有各種功名石600餘對,朝廷直接下到古村的聖旨31份,有了如此的財富積累,加之顯赫的社會地位與名望,白鷺建造了一批又一批龐大、精美、奇特、華麗的祠宇堂屋,

留下了許多極其珍貴的文物。

白 鷺 古 村各種精美絕倫保存完好的古宅曾有十處街坊景觀 據民國三年,白鷺村當時具有一定規模的堂屋、祠宇就有69座。雖然到現在,這10處街坊景觀許多都不復存在了,但在白鷺老人的心裡,

一定保留著這些美好的記憶片段。

靜謐古樸的村莊,隨處一瞥都是風景街道佈局講究風水 白鷺村的街道佈局,建築設計有著濃厚的江西天井式民居地方色彩。

村莊的發展和佈局因地制宜,因勢設計。追求風水向背,同時也周到地考慮生活功能。古宅從建築結構上看,大部分都是精美的雕花門樓和建築實體圍繞中突的天井構成的“四水歸堂”式。祠堂週邊的牆高大挺直,外牆的每塊磚都要有一道研磨的工序,在沒有水泥的時代,人們便用糯米和水來代替,雖經近千年的風霜,依然堅牢如初。

村莊的發展和佈局因地制宜,因勢設計。追求風水向背,同時也周到地考慮生活功能。古宅從建築結構上看,大部分都是精美的雕花門樓和建築實體圍繞中突的天井構成的“四水歸堂”式。祠堂週邊的牆高大挺直,外牆的每塊磚都要有一道研磨的工序,在沒有水泥的時代,人們便用糯米和水來代替,雖經近千年的風霜,依然堅牢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