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家中國本土設計諮詢公司想要轉型,他們可以做什麼?【好奇心日報】

1969 年,25 歲的德國設計師 Hartmut Esslinger 決定創立自己的設計事務所,

10 年後他把辦公室搬從德國黑森林搬到了矽谷,結識了當時正在苦心鑽研電腦設備的 Steve Jobs。

80 年代矽谷的瘋狂和爆發力和現在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Esslinger 為 Jobs 設計出了當時最成功的個人電腦 Mac IIC。這使 Frog 成為 80 年代和 90 年代全球最成功的設計公司之一。Esslinger 讓更多人意識到,設計師不僅能設計漂亮的傢俱,還能做電子消費產品、建立商品策略和品牌形象。

Apple IIC, 1983 年。圖片來自:designboom

2007 年,北京奧運會前夕,Frog 來到上海成立了中國分部。一年後,兩名從微軟辭職的設計師滕磊和王心磊分別加入;還有此前幾乎沒接觸過設計行業的張文新成為了 Frog 新亞太區商務總監,他的上一份工作是在西門子中國負責商業和戰略發展。

九年後,當張文新、滕磊和王心磊站在自己創立的 ARK Design 設計諮詢公司五周年慶祝活動上,

還是會提到三人在 Frog 的相遇和受到其設計思維以及專案運作模式的影響。

“Frog 的設計理念、設計方法和團隊在世界上都處在世界領先的地位。在那裡能夠學到很多東西,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決定創立 ARK——一家本土的設計諮詢公司。是因為我們在當時(2012年)看見了一些很重要的機遇。”張文新說。在 ARK Design 五周年慶典活動前,他和另外兩個合夥人一起接受了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的採訪。

張文新指出,他們看到的第一個機遇是自 2007 年第一代 iPhone 手機發佈後迅速崛起的移動端市場;第二個機遇,也是促進三人離開 Frog 自己創業的關鍵——在中國的市場環境下做設計創新,設計公司必須作出很多適應環境的調整的變革。

這些調整和變革正是 Frog 剛剛來到上海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對中國用戶的不夠瞭解,以及無法跟上這個“沒有耐心”的市場。

Mark Rolston,前 Frog 的首席創意官在一次採訪中提到過一個例子:“有次我們做出了第一稿渲染圖,並且讓工程師根據我們制定的尺寸製作樣品,最後,設計師團隊得出了正確的設計方法,優化了流程。但結果客戶只是拿走了我們的第一代設計方案直接開始使用了。這令我們很抓狂,他們完全不理會我們的設計邏輯。”

面對 Frog 遇到的水土不服,張文新認為他們可以發展出自己獨特的理論和實踐方法,

建立一家與前者完全不同的設計諮詢公司。“第一是要快。在今天的設計語境下,互聯網飛速發展允許我們快速地試錯和糾錯,因此‘快’就成了一個重要的關鍵字。”他說:“第二,對設計結果有自己的判斷標準。ARK 不追求完美的設計,而是對的設計。我可以先交出一個 60 分的設計,但是在不斷反覆運算修改下,慢慢地把它變成一個 80 分的設計。第三,我們發展出了一些自己的方法,比如取消用戶研究員這個角色。在 IDEO 或 Frog,都會設置使用者研究員,但在 ARK,用戶研究是一種技能而不是一個工種,我們的每一個設計師都必須擁有用戶研究的能力。”

Ark Design 現在在上海八號橋的辦公室。

儘管這種觀點和當初滕磊和王心磊所在的“微軟幫”設計師們的觀點並不相吻合。在一篇描寫這群中國最早一批交互設計師的文章裡,當年和滕磊同在微軟亞洲設計中心的張偉,現在是設計公司 eico design的創始人曾經描述那段在微軟的日子培養了他們扎實的設計功底,而養成這種積累最奢侈的條件,是時間。

“如果社會環境認可你是一個資深設計師,你需要花 5-8 年時間去沉澱,在今天,變成一個資深設計師可能需要更長時間。設計不會跟著敏捷的世界變得敏捷。”張偉說。

自創立以來,ARK Design 在 20 人左右的團隊規模下迅速完成了 100 多個設計專案,其中包括為肯德基定制了手機訂餐系統 SuperApp、負責招商銀行掌上生活 4.0、5.0 版本、騰訊應用寶、 羅輯思維的得到 App 的產品戰略定制和服務設計開發。

騰訊應用寶。

Ark design 與羅輯思維合作的得到 App。 

不過這種設計諮詢的模式有顯而易見的增長瓶頸,即它依靠不斷增加的人力成本來實現規模擴張。另外一方面,雖然客戶的設計意識正在變得越來越廣泛,但這個行業毛利率並沒有太多變化,普通的設計諮詢公司也不太可能實現麥肯錫這個級別的規模。有鑑於此,張文新已經想著要帶領公司尋找新業務。

“在我們做 ARK 創新設計公司的過程中發現兩個點,第一,設計是關於‘人’的生意,這就意味著它的生產模式不能快速可複製。第二,我們的許多客戶正在顛覆各種行業,這引起了我們的思考:設計行業是不是也會被顛覆?在經過觀察和思考後我們得出,未來,設計行業中的某一些環節不再會需要人去親自執行。”他說。

這或許是 ARK 五周年慶祝的核心資訊。

早在一個多月前,張文新就透露,慶典活動上將會宣佈一個非常重大的消息——一筆融資基金將進入設計公司,用於發展新的業務。活動開始前一天下午,他表示這個關鍵消息還不能完全被確定,但“八九不離十了”。

2017 年 4 月 19 日,ARK Design 把自己的五周年慶典做成了一場名叫“先做再說”的論壇,並正式宣佈與洪泰基金完成 A 輪融資,金額為 4000 萬人民幣。與這個消息一同發佈的,還有一款名為 ARKie 的智慧設計軟體。

Ark “先做再說” 活動現場。

ARKie 是一款搭載在電腦或手機網頁埠的設計軟體。用 ARK 聯合創始人王心磊(也是 ARKie 的創始人)的話說,他們試著把優秀設計師的經驗進行“資料化”整理、儲存,並提供給那些需要做設計、但不想深究如何做設計的用戶快速製作出一張圖文海報。

用 ARKie 電腦端生成的海報。截圖來自:ARKie

排版方案可以生成無數次。使用者也可以在確定了圖片和字體後,打開工具列來進行字體位置、大小的微調。目前,ARKie 已經和素材網站站酷以及漢儀字體達成戰略合作,每一張生成的海報中的圖片和字體都有相應的合法版權。

“在我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沒有想到人工智慧這件事情。但等我做出來了之後,別人告訴我,原來我做的這個屬於人工智慧技術。”王心磊說:“但你怎麼定義人工智慧呢?擁有學習能力的電腦程式?我相信這個定義在以後也會不斷被修正。”

王心磊表示,ARKie 所做的事情是解放那些需要批量處理和制作圖文海報的初級設計師們,他們總是在花著大量的時間做重複而枯燥的排版、P 圖工作,他們關心的並不是如何做出最完美的海報設計,而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裡做出清晰、正確並帶有一定設計感的批量圖片。

“我在設計行業做了 17 年了,這過程中,所有技術的進步都是為了給設計師提高設計效率。然而現在,你會發現所有環節裡,最沒有效率的是‘人’。”他補充道。

Adobe Spark Post,圖片來自:Adobe Spark

在 Spark Post,儘管模版和主題都已經非常被設計得非常精美,但所有的排列組合還是需要依靠人自己來完成。王心磊認為這是模版式的設計軟體無法從根本上為毫無審美基礎的用戶解決排版問題的關鍵——首先,用戶必須在令人眼花繚亂的模版裡挑出其中之一,這本身就浪費了時間;第二,組合文字、圖片和模版仍然需要操作者的一定設計能力。

因此,ARKie 在此基礎上更進了一步——人們幾乎什麼也不用幹,除了輸入文字,就可以在數秒內獲得一張設計完稿。

如果你說這個軟體會扼殺很多設計師的成長,王心磊可能不會同意這個觀點:“繪畫、做出一些真正有意義的設計,這種從無到有的內容創作工作還是應該由人來完成的。而 ARKie 的後臺更像是一個廚師,把素材網站提供的素材、加上使用者文字,用資料化的的設計經驗和手藝快速炒出一盆盆讓人覺得味道不錯的菜而已。”

現在,放在王心磊和他的團隊面前的主要困難依然來自於技術。是否能讓 ARKie 發展成為一件真正可以批量快速處理海報的智慧軟體,連他自己現在也沒有辦法打包票。更沒有人知道這個被貼上“人工智慧”標籤的資料庫應用在未來究竟能多少程度上解決設計師的重複勞動。

ARKie 團隊將獨立運營這個新業務板塊,與 ARK design 合併成為 ARK Group。它是張文新、滕磊和王心磊為拓展設計生意而開發的一種模式。在此之前,ARK 曾經嘗試用“設計入股”的形式孵化一些自己看好的項目,從眼下的狀況來看,他們顯然覺得,自行研發的 ARKie 是最值得拿出來說的一個。

題圖及未標出處的圖片來自:ARK Design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比如取消用戶研究員這個角色。在 IDEO 或 Frog,都會設置使用者研究員,但在 ARK,用戶研究是一種技能而不是一個工種,我們的每一個設計師都必須擁有用戶研究的能力。”

Ark Design 現在在上海八號橋的辦公室。

儘管這種觀點和當初滕磊和王心磊所在的“微軟幫”設計師們的觀點並不相吻合。在一篇描寫這群中國最早一批交互設計師的文章裡,當年和滕磊同在微軟亞洲設計中心的張偉,現在是設計公司 eico design的創始人曾經描述那段在微軟的日子培養了他們扎實的設計功底,而養成這種積累最奢侈的條件,是時間。

“如果社會環境認可你是一個資深設計師,你需要花 5-8 年時間去沉澱,在今天,變成一個資深設計師可能需要更長時間。設計不會跟著敏捷的世界變得敏捷。”張偉說。

自創立以來,ARK Design 在 20 人左右的團隊規模下迅速完成了 100 多個設計專案,其中包括為肯德基定制了手機訂餐系統 SuperApp、負責招商銀行掌上生活 4.0、5.0 版本、騰訊應用寶、 羅輯思維的得到 App 的產品戰略定制和服務設計開發。

騰訊應用寶。

Ark design 與羅輯思維合作的得到 App。 

不過這種設計諮詢的模式有顯而易見的增長瓶頸,即它依靠不斷增加的人力成本來實現規模擴張。另外一方面,雖然客戶的設計意識正在變得越來越廣泛,但這個行業毛利率並沒有太多變化,普通的設計諮詢公司也不太可能實現麥肯錫這個級別的規模。有鑑於此,張文新已經想著要帶領公司尋找新業務。

“在我們做 ARK 創新設計公司的過程中發現兩個點,第一,設計是關於‘人’的生意,這就意味著它的生產模式不能快速可複製。第二,我們的許多客戶正在顛覆各種行業,這引起了我們的思考:設計行業是不是也會被顛覆?在經過觀察和思考後我們得出,未來,設計行業中的某一些環節不再會需要人去親自執行。”他說。

這或許是 ARK 五周年慶祝的核心資訊。

早在一個多月前,張文新就透露,慶典活動上將會宣佈一個非常重大的消息——一筆融資基金將進入設計公司,用於發展新的業務。活動開始前一天下午,他表示這個關鍵消息還不能完全被確定,但“八九不離十了”。

2017 年 4 月 19 日,ARK Design 把自己的五周年慶典做成了一場名叫“先做再說”的論壇,並正式宣佈與洪泰基金完成 A 輪融資,金額為 4000 萬人民幣。與這個消息一同發佈的,還有一款名為 ARKie 的智慧設計軟體。

Ark “先做再說” 活動現場。

ARKie 是一款搭載在電腦或手機網頁埠的設計軟體。用 ARK 聯合創始人王心磊(也是 ARKie 的創始人)的話說,他們試著把優秀設計師的經驗進行“資料化”整理、儲存,並提供給那些需要做設計、但不想深究如何做設計的用戶快速製作出一張圖文海報。

用 ARKie 電腦端生成的海報。截圖來自:ARKie

排版方案可以生成無數次。使用者也可以在確定了圖片和字體後,打開工具列來進行字體位置、大小的微調。目前,ARKie 已經和素材網站站酷以及漢儀字體達成戰略合作,每一張生成的海報中的圖片和字體都有相應的合法版權。

“在我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沒有想到人工智慧這件事情。但等我做出來了之後,別人告訴我,原來我做的這個屬於人工智慧技術。”王心磊說:“但你怎麼定義人工智慧呢?擁有學習能力的電腦程式?我相信這個定義在以後也會不斷被修正。”

王心磊表示,ARKie 所做的事情是解放那些需要批量處理和制作圖文海報的初級設計師們,他們總是在花著大量的時間做重複而枯燥的排版、P 圖工作,他們關心的並不是如何做出最完美的海報設計,而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裡做出清晰、正確並帶有一定設計感的批量圖片。

“我在設計行業做了 17 年了,這過程中,所有技術的進步都是為了給設計師提高設計效率。然而現在,你會發現所有環節裡,最沒有效率的是‘人’。”他補充道。

Adobe Spark Post,圖片來自:Adobe Spark

在 Spark Post,儘管模版和主題都已經非常被設計得非常精美,但所有的排列組合還是需要依靠人自己來完成。王心磊認為這是模版式的設計軟體無法從根本上為毫無審美基礎的用戶解決排版問題的關鍵——首先,用戶必須在令人眼花繚亂的模版裡挑出其中之一,這本身就浪費了時間;第二,組合文字、圖片和模版仍然需要操作者的一定設計能力。

因此,ARKie 在此基礎上更進了一步——人們幾乎什麼也不用幹,除了輸入文字,就可以在數秒內獲得一張設計完稿。

如果你說這個軟體會扼殺很多設計師的成長,王心磊可能不會同意這個觀點:“繪畫、做出一些真正有意義的設計,這種從無到有的內容創作工作還是應該由人來完成的。而 ARKie 的後臺更像是一個廚師,把素材網站提供的素材、加上使用者文字,用資料化的的設計經驗和手藝快速炒出一盆盆讓人覺得味道不錯的菜而已。”

現在,放在王心磊和他的團隊面前的主要困難依然來自於技術。是否能讓 ARKie 發展成為一件真正可以批量快速處理海報的智慧軟體,連他自己現在也沒有辦法打包票。更沒有人知道這個被貼上“人工智慧”標籤的資料庫應用在未來究竟能多少程度上解決設計師的重複勞動。

ARKie 團隊將獨立運營這個新業務板塊,與 ARK design 合併成為 ARK Group。它是張文新、滕磊和王心磊為拓展設計生意而開發的一種模式。在此之前,ARK 曾經嘗試用“設計入股”的形式孵化一些自己看好的項目,從眼下的狀況來看,他們顯然覺得,自行研發的 ARKie 是最值得拿出來說的一個。

題圖及未標出處的圖片來自:ARK Design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每天看點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