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簡化優化服務流程 推進“互聯網+政務”向縱深發展

近兩年來,依據國務院統一部署,各地方政府積極回應配合,在資訊惠民與“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方面取得了極大的成效,尤其圍繞各大重點民生問題比如社保、醫療、社區、教育、食藥安全等領域,

通過多種管道、多種方式,增強資訊服務的有效供給,力爭把政府服務滲透至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切切實實做到了利企便民,給百姓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益處。

依據目前的現狀,要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政務資訊資源分享,更好的便民利企,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流程是很關鍵的,不僅需要簡化一些冗雜的審批環節,梳理行政許可事項內容,更要明確設定相對應的法律法規、規範性檔等依據,

細化或取消非必要和表述模糊的行政許可事項要件;此外,加快推進“三個一”建設的落地實施,簡化服務流程,讓群眾和企業少跑腿,不添堵。

浙江“互聯網+政務服務”走在前列

在這方面,浙江省一直處於領跑地位。

2014年浙江省明確提出“四張清單一張網”,成為全國第一個實現政務服務覆蓋的省份,並實現省市縣三級大統一,512項服務能力、218項繳費能力,實現“一點接入、服務全省”,並全部承載於雲計算平臺上。日前,浙江省政府官網公佈省政府辦公廳又印發了《浙江省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方案》,提出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突破口,不斷完善建設集約、服務集聚、資料集中、管理集成的浙江政務服務網;到2017年底前,
可基本實現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最多跑一次是原則,跑多次是例外”。到2020年,各級各部門政務服務事項將基本實現線上辦理,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零上門”事項超過50%。

也就是說,3年後浙江省內的老百姓到政府辦事一半以上可不出門,這標誌著浙江省的“互聯網+政務服務”向縱深方向推進。

從“閉門造車”到“深度政務服務改革”

之前雖然推進電子政務許久,

但是一直以來大量政府網站資訊少、難使用,甚至成為僵屍網站,明顯不能滿足群眾需求。近兩年伴隨著“互聯網+”時代來臨,政務服務呈現出前所未有的便捷度,成為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關鍵環節。

但要快速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

需要互聯網企業的技術支撐,政府與企業之間本身優勢互補,政府如果關起門來搞電子政務,路子只會越走越窄。浙江省在這方面積極創新實踐應用,在解決痛點中推進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已實現全方位的便民利企。無論打開浙江政務服務網的網站還是手機APP,都能看到,浙江省各級政府的服務一目了然,查詢政府公報、檔案資料、法人資訊、公務員考錄、部門責任等,都簡單易行,浙江人民可以很方便地網上辦事。

“互聯網+政務服務”演繹更多的可能性

“互聯網+政務服務”,不一定都要“高、大、上”,關鍵是管用、接地氣,讓大家足不出戶就能辦事。沒有難獲取的公共服務,即使是量大面廣的公共服務事項,“互聯網+”也是推進流程再造的有力杠杆,更好的便民利企。相信在“互聯網+”時代,要解決百姓辦事過程中的“痛點”和“癢點”,“互聯網+政務服務”將演繹出更多的可能性。

都簡單易行,浙江人民可以很方便地網上辦事。

“互聯網+政務服務”演繹更多的可能性

“互聯網+政務服務”,不一定都要“高、大、上”,關鍵是管用、接地氣,讓大家足不出戶就能辦事。沒有難獲取的公共服務,即使是量大面廣的公共服務事項,“互聯網+”也是推進流程再造的有力杠杆,更好的便民利企。相信在“互聯網+”時代,要解決百姓辦事過程中的“痛點”和“癢點”,“互聯網+政務服務”將演繹出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