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淺談高考語文複習方法,幫你查漏補缺

第一條線:重返課本,以課本為基點展開推進。

2.通過重讀,

理解文體知識。比如,中國古代作品方面,同學們可以按中國古代詩詞、中國古代散文等進行歸類閱讀,去理解每類文體的特點。古詩詞還可細分,如分成送別詩詞、懷古詩詞等,聚類重讀後作一些分析,得出一些規律性的結論,這就為古詩詞的鑒賞考點複習作了很好的準備。

3.通過重讀,背寫名句名篇。“名句名篇”的背誦量大,絕大多數學生過關並不容易。同學們可根據前一年的《考試說明》,

或按照課本後習題的要求進行理解性的重讀。這裡要說明的是,一部分同學對必背篇目確實能夠背誦,但默寫時還是會經常出錯,原因是不理解句意、詞意。所以,我們要求背誦之前先理解,最好能口頭翻譯句子;然後再自背自寫,同步互查;然後再由老師上課時通過板演的方式檢查督促背寫過關。

4.通過重讀,積累文言知識。同學們應該特別重視課本文言實詞、虛詞、文言固定句式的積累。在讀書之前,老師應對重點字詞作提示,一課著重圈出若干個詞,同學們聯繫學過的詞語整理串聯,這樣就能課課有得。讀完教材裡的文言文後,就有比較可觀的積累,而且,多次誦讀,也利於閱讀語感的養成。這樣的積累,

就為文言文的遷移整篇閱讀打下了極好的基礎。

5.通過重讀,理解重點人物形象。例如:劉和珍、劉蘭芝、祥林嫂、竇娥、翠翠,藺相如、蘇軾、周樸園等,通過梳理,可以加深對文學作品中塑造刻畫人物手法的理解,又儲備一定的寫作素材,可以解決高考試題中涉及此種內容的題目。

6.通過重讀,撰寫字數可長可短的評點。同學們可在老師指導下選擇一些在語言運用或藝術表現技巧方面有特點的課文,

同學們給課文作出旁批,有時可以是一兩個用得精彩的詞語,有時可以是值得研讀的一句話,有時可以是行文有特色的語段,借此提高文學鑒賞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這條線的關鍵在於兩點:

其一,重組課文,選擇課文。要根據一定的複習目標,靈活地拆分課文,使得課文成為訓練積累的材料。重讀並不是把一冊教材從頭機械地讀到尾,而是精心選擇,

讓課文材料為我所用。

其二,目標要明確。同學們在開讀之前,一定要有明確的目標預設要求。那種只是浮光掠影地讀,沒有明確的預設目標的閱讀是沒有多大效果的。

第二條線:遵循《考試說明》,以考點為序展開複習。

“考點”複習理所當然地是高三複習的重頭戲,老師往往會安排正課來實施。通過這條線的複習,使同學們知識清楚,方法明確,答題規範。

考點複習一般有三個環節:

1.梳理知識。每一個考點涉及到的語文知識要梳理清晰,語文術語的表達要準確。例如“辨析並修改語病”考點,應該就規定的六種常見語病類型做細緻全面的梳理。“搭配不當”細分為“主謂搭配不當”、“動賓搭配不當”、“主賓搭配不當”、“修飾語與中心詞搭配不當”等。當然,不同的考點,知識講述的詳略不盡相同。梳理知識要本著“精要”“好懂”“有用”的原則,對每一個考點涉及的知識進行細分,不僅要關注一個考點的陳述性知識,更要關注一個考點的程式性知識。這裡的程式性知識一般是隱性的,但對於解題是有作用的。當然不是每一個考點都要由老師來講,有的時候,老師只是提供一些必要的材料,同學們自主從中歸納整理知識,這樣做,效果更好。如,“詞類活用”考點,先印發在句意理解上沒有難度的練習讓同學們自練後歸納活用規律,然後互動交流。

2.定點訓練。“定點”即固定於梳理過的那個考點,而且是那個考點的細小“點”,使訓練有極強的針對性。“定點”之後是選擇訓練用的題目。精選訓練用題至為重要。這一關切切要把好,題目最好來源於各地的高考題和省市級的模擬考試試題、調研檢測題。這些題目的品質一般是值得信賴的。不過,這些題目拿來後不能原版照用,要根據考點的訓練目標再行組合,有的題目可能還要改寫一番。

訓練應有嚴格的時間限制。一般視卷面分而定,如果是十個客觀選擇題合計30分,那麼就限時30分鐘。時間一到,立即收閱。在閱改過程中,老師要注意記錄統計出現的錯誤,分析錯誤原因。如是個別錯誤,則個別輔導;如是共性錯誤,則要進行課堂評析矯正。

3.錯題重組強化練。通過錯誤原因分析,以收集的錯題為標本,另行組編試卷,在評講複習之後再行練習。這個環節落實,可使同學們有缺陷的知識和技能得到及時的彌補。

這條線的複習過程中,用力較多的應該是文學類閱讀。對文學類文本閱讀的考查點和出題方式應進行比較細緻的盤點,分點指導訓練,從讀文、審題、答題技術等方面逐一指導,特別注意文字組織的一般套路。

第三條線:例文揣摩,講練作文。

作文是語文考試的半壁江山;但複習時,一些同學們往往會有一種看法,以為作文分數不確定,訓練與否無關緊要,不如抓前面的客觀題來得實在。其實,作文部分,每個人都有很大的增分空間。在高三總複習一開始就應該有一個了完備的作文複習計畫。這個計畫應該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閱讀優秀範文。所選來閱讀的文章,以時文為主,字數不應太長,700至1200字為宜,800字左右最佳。篇末應該有評析供同學們借鑒。同學們在反復誦讀中得到作文的感悟,既儲存寫作了素材,又積累了思想、結構、表達方面等東西。

2.掌握作文技巧。在老師引導下,從“立意”、“材料”、“結構”、“語言”等部分積累方法技巧。例如,“立意”方面,偏重於審題技巧,分別從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諸類瞭解最基本的審題立意方法並及時回饋訓練。再如“結構”方面,應該瞭解“開頭”、“主體”、“結尾”的一般方式,著重突破“主體”如何組塊成文。“主體”是文章最核心的地方,如何展開,的確值得同學們學習。老師應採用“例說”的方式,選擇有代表的文章和學生一起討論,讓學生掌握“並列成就主體”“分總成就主體”“時空成就主體”的方法,然後,進行寫作強化。

寫作技巧的指導,宜精宜實。利用師生互動的形式品析例文為佳,切忌紙上談兵,空說教條。

3.強化實戰寫作。同學們應該十分重視整篇作文練習。按照寫作技巧的指導進度,每週要進行一次成篇的限時作文訓練。時間控制在70分鐘以內。老師在評講上可採用一次集中一個問題的方式,比如,標題的擬定,或開頭的方式,或材料的使用……,這樣,講有重點,時效性可大大增強。

顧名思義,“三線並進”複習法是三條線索同時推進的。早自習是“課本”一條線,正課是“考點”一條線和“作文”條一線。這樣,語基扎實,閱讀與寫作訓練到位,整個複習是立體互動式的,複習效果自然會是最好的。

這裡僅對“三線並進”複習法作了相當概括地介紹,介紹了最一般的做法。要說明的是,雖然高考語文複習對提高學生語文考試成績的作用不可抹殺,但能真正提高學生成績的功夫其實還在高一高二。所以,借此機會,要提醒高一高二的同學們:只有在高三總複習之前的基礎學習階段,切切實實地讀書寫作,勤於積累,勤於思考,勤於閱讀,勤於寫作,練好內功,才能通過最後高三複習階段的強化導引進入語文應試的佳境,取得好的考試成績。

1.梳理知識。每一個考點涉及到的語文知識要梳理清晰,語文術語的表達要準確。例如“辨析並修改語病”考點,應該就規定的六種常見語病類型做細緻全面的梳理。“搭配不當”細分為“主謂搭配不當”、“動賓搭配不當”、“主賓搭配不當”、“修飾語與中心詞搭配不當”等。當然,不同的考點,知識講述的詳略不盡相同。梳理知識要本著“精要”“好懂”“有用”的原則,對每一個考點涉及的知識進行細分,不僅要關注一個考點的陳述性知識,更要關注一個考點的程式性知識。這裡的程式性知識一般是隱性的,但對於解題是有作用的。當然不是每一個考點都要由老師來講,有的時候,老師只是提供一些必要的材料,同學們自主從中歸納整理知識,這樣做,效果更好。如,“詞類活用”考點,先印發在句意理解上沒有難度的練習讓同學們自練後歸納活用規律,然後互動交流。

2.定點訓練。“定點”即固定於梳理過的那個考點,而且是那個考點的細小“點”,使訓練有極強的針對性。“定點”之後是選擇訓練用的題目。精選訓練用題至為重要。這一關切切要把好,題目最好來源於各地的高考題和省市級的模擬考試試題、調研檢測題。這些題目的品質一般是值得信賴的。不過,這些題目拿來後不能原版照用,要根據考點的訓練目標再行組合,有的題目可能還要改寫一番。

訓練應有嚴格的時間限制。一般視卷面分而定,如果是十個客觀選擇題合計30分,那麼就限時30分鐘。時間一到,立即收閱。在閱改過程中,老師要注意記錄統計出現的錯誤,分析錯誤原因。如是個別錯誤,則個別輔導;如是共性錯誤,則要進行課堂評析矯正。

3.錯題重組強化練。通過錯誤原因分析,以收集的錯題為標本,另行組編試卷,在評講複習之後再行練習。這個環節落實,可使同學們有缺陷的知識和技能得到及時的彌補。

這條線的複習過程中,用力較多的應該是文學類閱讀。對文學類文本閱讀的考查點和出題方式應進行比較細緻的盤點,分點指導訓練,從讀文、審題、答題技術等方面逐一指導,特別注意文字組織的一般套路。

第三條線:例文揣摩,講練作文。

作文是語文考試的半壁江山;但複習時,一些同學們往往會有一種看法,以為作文分數不確定,訓練與否無關緊要,不如抓前面的客觀題來得實在。其實,作文部分,每個人都有很大的增分空間。在高三總複習一開始就應該有一個了完備的作文複習計畫。這個計畫應該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閱讀優秀範文。所選來閱讀的文章,以時文為主,字數不應太長,700至1200字為宜,800字左右最佳。篇末應該有評析供同學們借鑒。同學們在反復誦讀中得到作文的感悟,既儲存寫作了素材,又積累了思想、結構、表達方面等東西。

2.掌握作文技巧。在老師引導下,從“立意”、“材料”、“結構”、“語言”等部分積累方法技巧。例如,“立意”方面,偏重於審題技巧,分別從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諸類瞭解最基本的審題立意方法並及時回饋訓練。再如“結構”方面,應該瞭解“開頭”、“主體”、“結尾”的一般方式,著重突破“主體”如何組塊成文。“主體”是文章最核心的地方,如何展開,的確值得同學們學習。老師應採用“例說”的方式,選擇有代表的文章和學生一起討論,讓學生掌握“並列成就主體”“分總成就主體”“時空成就主體”的方法,然後,進行寫作強化。

寫作技巧的指導,宜精宜實。利用師生互動的形式品析例文為佳,切忌紙上談兵,空說教條。

3.強化實戰寫作。同學們應該十分重視整篇作文練習。按照寫作技巧的指導進度,每週要進行一次成篇的限時作文訓練。時間控制在70分鐘以內。老師在評講上可採用一次集中一個問題的方式,比如,標題的擬定,或開頭的方式,或材料的使用……,這樣,講有重點,時效性可大大增強。

顧名思義,“三線並進”複習法是三條線索同時推進的。早自習是“課本”一條線,正課是“考點”一條線和“作文”條一線。這樣,語基扎實,閱讀與寫作訓練到位,整個複習是立體互動式的,複習效果自然會是最好的。

這裡僅對“三線並進”複習法作了相當概括地介紹,介紹了最一般的做法。要說明的是,雖然高考語文複習對提高學生語文考試成績的作用不可抹殺,但能真正提高學生成績的功夫其實還在高一高二。所以,借此機會,要提醒高一高二的同學們:只有在高三總複習之前的基礎學習階段,切切實實地讀書寫作,勤於積累,勤於思考,勤於閱讀,勤於寫作,練好內功,才能通過最後高三複習階段的強化導引進入語文應試的佳境,取得好的考試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