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海絲傳奇”|穿越麻六甲海峽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海上絲路航海日記

4月15日,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旗下的超大型集裝箱貨輪“中遠荷蘭”輪從上海洋山深水港出發遠赴歐洲,續寫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時代傳奇。兩位元央視記者、一位元新華社記者作為甲板實習生,

加入了“中遠荷蘭”輪的這次遠行,他們將在“新海上絲綢之路”上,領略沿線國家的時代新貌,見證中國航海人的開拓精神,講述與世界合作共贏的中國故事。

三位來自央視和新華社的甲板實習生將連續發回絲路故事,我們也將和大家一起分享他們的“航海日誌”,一起來見證“海絲傳奇”。

穿越麻六甲海峽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日前,中遠荷蘭輪在穿越麻六甲海峽時,突然遭遇雷電天氣,從記者傳回的畫面中可以看到,就在荷蘭號的左前方,一道閃電從天而降,直接劈到海面上,場面非常危險。對於大型貨輪來說,通過麻六甲海峽要格外小心,這裡的海底有數量不少的淺灘與沙洲,容易造成船隻擱淺。

而通過麻六甲海峽後,荷蘭號將正式進入印度洋,向西航行。

“我們離開新加坡港之後,很快就來到了麻六甲海峽,之前也瞭解過一些關於麻六甲的資料,都說這裡來來往往的船非常多,確實不少,現在在我們船周圍就有十多艘,而且船和船之間距離很近,

有時只有幾百米。今天是下雨,雨雖然不太大,但雷電多,能見度不太好。在我們航向的右側,遠遠的可以看到陸地,這是馬來西亞,左側是印尼,昨晚還可以看到陸地的燈光,現在看不到了。”

麻六甲海峽是一個很長的海峽,大約1000多公里,而且整個海峽寬窄差距比較大,

最寬的地方有370多公里,但是最窄的地方只有30多公里,差了10倍,而且深淺不一,所以船舶通過時需要不斷調整航向,中遠荷蘭輪的駕駛員就會很忙。

4月25日清晨,中遠荷蘭輪已經駛入了印度洋。接下來,他們將在印度洋上連續航行八九天,

在5月3日前後穿越沙漠運河——蘇伊士運河。

在4月24日的央視《新聞聯播》裡,我們也看到了中遠荷蘭輪的身影。

清晨六點,中遠荷蘭輪駛入了新加坡港,在短短10個小時的靠港時間裡,這艘來自中國的萬噸貨輪,任務繁重,不僅要進行淡水補充,同時還要上下貨物2000個標準集裝箱。

往返中國與歐洲,這條海上運輸線的總距離達到了2萬海裡,運輸的不僅僅是中國的商品,在沿途經過的11個港口中,很多國家都要借助中遠荷蘭輪和中歐航線,把自己的產品運輸到沿線地區進行貿易。

這是中遠荷蘭輪沿途要搭載的各類商品清單:在中國搭載的是小家電產品、自行車、服裝等。在新加坡港,搭載的是東南亞各國生產的橡膠,汽車配件等商品。而到了歐洲之後,這些商品將在不同港口陸續下船,進行物流配送,而空客A320飛機也將搭載荷蘭號來到中國天津,進行組裝。

往返中國與歐洲,這條海上運輸線的總距離達到了2萬海裡,運輸的不僅僅是中國的商品,在沿途經過的11個港口中,很多國家都要借助中遠荷蘭輪和中歐航線,把自己的產品運輸到沿線地區進行貿易。

這是中遠荷蘭輪沿途要搭載的各類商品清單:在中國搭載的是小家電產品、自行車、服裝等。在新加坡港,搭載的是東南亞各國生產的橡膠,汽車配件等商品。而到了歐洲之後,這些商品將在不同港口陸續下船,進行物流配送,而空客A320飛機也將搭載荷蘭號來到中國天津,進行組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