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三板“燒錢王”九言科技:兩年巨虧3.5億,燒5元才能換回1元收入

日前,九言科技發佈了2016年年報,閱畢,不變的主題之一還是“燒錢”。

先說2015年,年報顯示虧損2.13億元,位列當年新三板“虧損榜”的十強。

那2016年的財務資料又如何呢?

虧損1.32億元,在已發佈年報的企業裡,

排名靠前,暫列“虧損榜”第五位。

各位先看幾組九言科技的財務資料。

根據東財Choice資料顯示:

單位:萬元

從2016年財務資料來看,表現還是有進步的,雖然起點低,但營收起碼也翻了50多倍。

然而,利潤方面的表現就不是很可觀了,2016年虧損依然過億。

至於現金流這塊嘛,富姐覺得大家開心就好。

1

試水商業化變現,貢獻業績增長點

九言科技2016年年報顯示,公司年內主要產品、收入來源、商業模式均發生了變化。

此前,九言科技擁有圖片社交平臺in APP和品牌導購平臺“愛圖購”兩個產品。但近兩年來,隨著公司將主要資源配置于in APP的開發與運營,“愛圖購”已經不再是公司業務的經營重點。

根據年報披露,報告期內九言科技旗下主要產品為圖片社交平臺in APP。並於2016年 3月開始進行商業化變現,為in APP使用者提供資訊增值服務並為國際頂級品牌開展定向廣告業務。

公司收入來源也隨之發生變化,

從2015年由“愛圖購”帶來傭金的單一收入結構,轉化為由in APP帶來的以品牌商廣告收入和使用者增值服務收入為主的收入結構。

可以說試水in APP的商業化變現,確實為九言科技帶來了新的收入增長點。

然而,為了實現這三千多萬元的收入,付出的代價也著實不小。

2

燒錢:互聯網企業繞不開的難題

隨著互聯網創業的井噴,業內大牛、跨界資本、明星創業者的紛紛湧入,

社交應用市場競爭之激烈無需富姐贅述。

對於社交應用開發企業,得以實現商業化變現需具備一先決條件,即短時間內迅速完成用戶、流量的原始積累以及用戶活躍度的快速提升。

為獲得這一條件,“燒錢”是始終繞不過去的方式。

對於九言科技,商業化變現近一年來,實現的營業收入有3726萬元,而付出的成本又是多少呢?

依據2016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營業總成本為1.70億元,

其中營業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分別為3069萬元、9607萬元、4217萬元。

更直接的來說,九言科技需要燒掉約4.6元的成本,才能實現1元的收入,差不多是五分之一的投入產出比。

不難看出,2016年九言科技“燒錢”的規模還是相當大的。

富姐還順帶看了看九言科技2015年的財務資料,

“燒錢”的情景更是壯觀。

根據2015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7萬元,營業總成本則高達2.16億元,其中營業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分別為1173萬元、3891萬元、1.66億元。

每燒掉約323元才能實現1元的收入,然而這1元的收入還是由“愛圖購”帶來的。

九言科技曾在2015年4月完成B輪5000萬元及B+輪2.25億元融資;再算上2016年6月定增融到的1.2億元;兩年內,公司也是獲得了近4億元的融資。

但富姐從九言科技2016年年報中看到,公司貨幣資金的期末餘額也僅有6477萬元。

即使按照2016年的速度“燒錢”,如果後續不能繼續獲得大筆的融資,這數千萬元能撐多久也還是個未知數。

現實的確是殘酷的。

在時間價值高於資本價值的互聯網行業中,燒錢-換用戶-爭市場-圖變現的發展策略,始終是互聯網公司難以避開的難題。

3

移動社交方興未艾,連續虧損不阻對資本吸引力

頂著中國社交第一股的光環,在登陸新三板三個月後,九言科技於2016年6月以26.67元/股的價格完成了首輪定增,共募集資金1.2億元,整體估值來到了41億元。

增發後,公司前十大股東已包含了8家投資機構:

九言科技的公司股東中不乏 “前公募一哥”王亞偉這樣的身影。

王亞偉通過千合投資控股的偉創富通,於2015年4月的兩輪融資中完成對九言科技5000萬元與2000萬元的投資。

目前偉創富通持有九言科技842.67萬股,占比5.45%。

同時,九言科技的董事會也彙聚了千合資本董事長王亞偉、前匯添富創始人林利軍、經緯創投管理合夥人徐傳陞等這些二級市場和一級市場的大佬們。

豪華明星陣容的投資方,無疑讓九言科技的變現潛力和投資價值得到了投資者的認可。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圖片社交應用領域還是存在著產品同質化;圖片社交使用者使用習慣偏向消遣性,消費屬性有待培育;圖片內容的優質生產者偏少;社交使用者群體還處在從文字媒介向圖片媒介轉化的過程中等一系列市場痛點。

因此,“燒錢”能否換來商業化變現能力的增長與保持,還需通過市場的不斷檢驗來給出答案。

公司也是獲得了近4億元的融資。

但富姐從九言科技2016年年報中看到,公司貨幣資金的期末餘額也僅有6477萬元。

即使按照2016年的速度“燒錢”,如果後續不能繼續獲得大筆的融資,這數千萬元能撐多久也還是個未知數。

現實的確是殘酷的。

在時間價值高於資本價值的互聯網行業中,燒錢-換用戶-爭市場-圖變現的發展策略,始終是互聯網公司難以避開的難題。

3

移動社交方興未艾,連續虧損不阻對資本吸引力

頂著中國社交第一股的光環,在登陸新三板三個月後,九言科技於2016年6月以26.67元/股的價格完成了首輪定增,共募集資金1.2億元,整體估值來到了41億元。

增發後,公司前十大股東已包含了8家投資機構:

九言科技的公司股東中不乏 “前公募一哥”王亞偉這樣的身影。

王亞偉通過千合投資控股的偉創富通,於2015年4月的兩輪融資中完成對九言科技5000萬元與2000萬元的投資。

目前偉創富通持有九言科技842.67萬股,占比5.45%。

同時,九言科技的董事會也彙聚了千合資本董事長王亞偉、前匯添富創始人林利軍、經緯創投管理合夥人徐傳陞等這些二級市場和一級市場的大佬們。

豪華明星陣容的投資方,無疑讓九言科技的變現潛力和投資價值得到了投資者的認可。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圖片社交應用領域還是存在著產品同質化;圖片社交使用者使用習慣偏向消遣性,消費屬性有待培育;圖片內容的優質生產者偏少;社交使用者群體還處在從文字媒介向圖片媒介轉化的過程中等一系列市場痛點。

因此,“燒錢”能否換來商業化變現能力的增長與保持,還需通過市場的不斷檢驗來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