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無現金社會越來越近 更需注重個人理財

無現金社會這個概念仿佛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前兩天有新聞曝出乞丐都開始用上二維碼了。人們也越來越樂於使用協力廠商支付,一天甚至一周不取現金照樣可以滿足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那麼,真正的無現金社會離我們還有多遠?

無現金社會還有多遠?

根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4月26日發佈《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7)》顯示:,2016年全國共辦理非現金支付業務1251.11億筆,金額3687.24萬億元。從全球可比口徑看,2015年我國非現金支付筆數占全球非現金支付筆數的22.12%,

增速是全球平均速度的4倍以上。在互聯網支付和移動支付領域,商業銀行在處理的絕對金額上仍佔據主力位置,不過非銀行支付機構正在迎頭趕上。

在支付方式上人們越來越頻繁使用非現金支付了,這也導致了人們支取現金的頻率也減少了。同樣來自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的資料顯示,2016年人們通過銀行卡取現金額達65.5萬億元,首次出現負增長,

銀行卡消費金額增速持續下滑。業內人士分析,這也意味著新興非現金支付工具的快速普及對銀行卡直接消費,尤其是現金支付構成衝擊。這樣發展下去是否真的有現金被“消滅”的那一天呢?

理財意識更需培養

“無現金社會”這種狀態極大的方便了人們日常生活及各類消費服務,小編要提醒大家的是,非現金支付雖然方便,但是更要提升自己的投資理財意識,畢竟指尖一點比起大把鈔票的支出,

更難感受到財富的外流。

隨著銀行卡、手機等支付方式的普及,人們消費時可能更加無法感覺到現金的外流,從而導致不必要的消費增加。在日本,無現金支付所占比重並不高,因為由於長期經濟發展緩慢,人們擔心使用無現金交易會導致開支過高,背上不必要的債務。現在很多商業銀行也在開始大面積推銷信用卡業務,對於很多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說,

更要注意在無現金支付逐漸普及的時代注重保持良好的個人消費習慣和理財意識。

無現金支付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也催生了很多如P2P等新的投資理財管道。大家在享受方便的同時,一定不要忘記培養自身的理財意識,避免刷得開心,還得傷心。

文字編輯:空空

宗易匯(www.zongyihui.cn)為您提供更多財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