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缺失了幾十年的工匠精神,回歸之路任重道遠

【像外婆這樣的祖輩來說,她們並不理解什麼是工匠精神,但是她們對傳統手藝的堅持,對每一份食物的盡心竭力,對每一個製作環節的苛刻追求,不就是我們所宣導的“工匠精神”嗎?】

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一詞,對於這個時代、對於很多人來說,如醍醐灌頂。當一個國度從最高層面開始注意到工匠精神的缺失,開始認識到工匠精神的可貴,開始號召工匠精神的回歸,那些長期在機械高速化生產的高壓下苦苦堅守、呐喊的少數人,

終於看到了曙光,如釋重負。

早在社會進入工業階段,就有聲音叫囂著:機械釋放了雙手,未來將是一個機械時代。進入工業4.0時代,更是傳來各種對“手工藝”的質疑:標準化的高效率生產下,機器早已能完成人完成不了的工作,
還需要工匠精神嗎?

真的可以完全替代嗎?我看未必。科技代替不了雙手,工業4.0時代更需要工匠精神,這樣產品才有溫度。時代在呼喚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這樣的工匠精神也從未在中國消失過。比如說在農村,對手工藝術的堅守,不僅體現了手工的魅力,
也默默地闡釋了工匠精神。

曾經在農村隨處可見的土燉缽,如今幾乎見不到了。

磨粉機,永遠都磨不出外婆石磨的味道

石磨在過去的農村很常見,是用來把大米、豆子、玉米等加工成粉或者漿汁的一種工具。我見過的石磨是人力推動的,記憶中就是這種用人力推動的石磨曾成就了農村餐桌上特有的舌尖美味。後來,磨粉機興起,大大節省了勞動成本,減少了人力消耗,提高了磨粉的效率,但是磨出的粉和漿卻是千篇一律的味道。

外婆家裡很早就有了磨粉機,當初買的時候是想讓他們在磨玉米、豆子的時候能稍微輕鬆點。每年快過年的時候,外婆都喜歡自己推(製作)豆腐。但是她從不用磨粉機來磨黃豆,而是用推石磨的方式來磨出漿。推石磨的力道、放豆速度,放豆多少,出漿量,她似乎都掌握得恰到好處。每一道工序外婆都不讓我們插手。有時候想幫她放放豆子,但外婆總覺得我們放的豆子不是多了就是少了,達不到她的要求。磨出渣漿後,外婆會放入水稀釋,放水的多少也是有講究的,稀釋好的渣漿會再導入一個網兜中,用力搖勻,然後再擠壓,壓到兜裡沒有水為止。壓出來的水就是豆漿,而剩下的則變成了另一種美食——豆渣。豆漿再加熱至沸騰,最重要的就是點豆腐了。這個環節更考驗著外婆的手藝,多了少了都不行,還要注意攪動。點好的豆腐要放在容器中擠壓,之後才會變成市場上所見到的豆腐。有時候舅舅和媽媽會說,豆腐現在市場上到處都是,又不是買不到,那麼辛苦幹嘛?但外婆會說,市場上買的,吃不是那個味。

我也確實認為,外婆用石磨推出來的豆腐比市場上買的好吃。對於每一份食物,經過雙手的溫度,會好過冰冷的機器。人,給了食材昇華的過程。傳統食物的標準化生產,磨掉了鄉愁,也失去了傳統的特色。而堅持用傳統手法來做的傳統美食,留住了鄉愁,保留了特色,勾住了味蕾。只可惜現在,用傳統工藝堅守傳統美食製作的,也就只有一些祖輩了。很多傳統工藝的職業,比如說篾匠、棉花匠等,都在市場化進入農村的今天,淡出了視野。或許,對於像外婆這樣的祖輩來說,她們並不理解什麼是工匠精神,但是她們對傳統手藝的堅持,對每一份食物的盡心竭力,對每一個製作環節的苛刻追求,不就是我們所宣導的“工匠精神”嗎?

土燉缽的香味:傳承也是一種工匠精神

有人說“工匠精神”只屬於精密的行業,所以這些行業的產品也相對比較貴。其實不然,紀錄片《壽司之神》裡小野二郎製作的壽司,從食材、製作到入口瞬間,每個步驟都經歷過精密的計算。對他來說,每一份壽司不再是製作,而是創造,壽司也可以做到如此極致。可見,其實每個行業都有屬於自己的工匠精神,只不過有的專注於細節,有的專注于嚴謹,有的則在於堅持,不管是哪一種,最終呈現的都是品質。對於捏燉缽老手藝人來說,土燉缽燉出的香味就是最好的品質。

 土燉缽是一種燉菜的工具,屬於陶器的一種,是用黏土捏製成形後燒制而成的。在村裡,現在已經比較少見了,家裡有的也大多殘缺不全。當這項工藝在農村漸行漸遠時,在城市,類似的工藝卻成為親子間的一種遊戲。我一直以為,土燉缽不光有濃厚的生活氣息,還充滿了獨特的藝術風格。但是這項點綴了無數味蕾的技藝,沒能擋住市場化的衝擊。鐵鍋早已進入了千家萬戶,燉菜的速度也快於燉缽,這擠壓了燉缽的市場。真正在農村手工製作的土燉缽,從隨處可見變成現在的幾乎絕跡,它的傳承只限於家庭內部,甚至僅僅只是父與子之間,或許父輩年少時還親眼見過祖輩製作。從泥土的選擇,和泥,捏成初具形狀,上色,再到燒制,打磨,每一個環節也只存在於父輩的記憶裡。

 生活的快節奏,讓我們丟掉了某些曾經的東西。所以當土燉缽逐漸面臨淘汰,古老的手藝人亟需技藝的傳承。不過還算幸運,村裡有老人會製作這個,不管你能不能學進去,他們總會無私地教你。每一道工序都會像傳家珍一樣,講給你聽。或許他們也怕,哪天村裡真的不再有人會了。對於他們來說,土燉缽燉出的香味,才有“泥土”的氣息。老人們想要保護好這門工藝,傳承下去。“傳承”其實也是一種工匠精神,無論是言傳身教還是文字記錄,對傳統手工產品的追求和擔憂,體現了老藝人對傳統工藝的熱愛和保護。

年輕的石匠:精緻和卓越需要靜心

心浮氣躁的今天,能在農村看到年輕人堅守已經很不容易,城鎮化在推進,進城成了大多數年輕人的選擇。尤其隨著農村青年的大量進城,農村人才面臨著斷層。對於老工藝來說,後繼無人。每一份高品質的產品,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城市,都需要時間和空間的保障,精緻、卓越需要人潛下心來。農村的慢生活更能提供這樣的環境和空間,這或許也是為什麼大工業往往沒有老工藝“溫度”的原因。

立碑在農村是孝道的一種表達。石碑上會刻著逝者的生平,刻著逝者後輩的名字,以示後輩對逝者的祭奠。石匠就是專門刻石碑的,他三十多歲,村裡這個年齡段的人大多數在外打工。他技術很好,刻在碑上的動物,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刻在碑上的名字也特別公正清晰。每年清明,都是立碑的高峰期,訂單會特別多。為了讓逝者在特定時期立上碑,他雖然要加班加點,但是從沒有因此降低品質。我曾見到他晚上就著燈光刻字,一刀一劃,非常認真。白天頂著太陽,雨天披著斗笠。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這是一份苦差事。累,石碑不好處理,在上面動刀刻字的時候迸出的碎石沫還容易傷到自己;髒,刻碑時會有白灰,時常一天下來,頭髮、衣服全是白的。但是他卻從來沒有耽誤過一次工期。從來沒有人對他刻的碑不滿意。他說他刻碑的時候,可以靜下心來,眼裡只有碑,根本不用想其他的。有人曾邀他出去打工,但他沒去。“苦”和“累”不該是中老年的工作專有詞,年輕人也應該有這樣的擔當。無論多苦多累,每一分職業都得有人堅守。給予這種堅守應得的報酬,是體現對工匠精神尊重的一種方式。

老工藝不該消失,需要傳承,而老工藝的傳承需要給予職業手藝人以職業尊重。雖然有老人在堅守,但更多的老工藝卻在消失。有老工藝人說,愛好不能成為職業,因為成為職業後反倒養不活自己了。我們的社會應該創造環境,讓老手藝人有勇氣、有毅力把愛好當成職業發展下去。他們一生在學習、積累的老工藝,不能後繼無人。我們需要培養一批腳踏實地、一絲不苟的接班人。

是,不可否認,機械的運用帶給了一個時代無數的便捷和效率,改變了幾代人的生活方式,但另一方也消怠著人們對“工匠精神”的專注和信心,好在仍有那麼一批人依舊沒有放棄對“工匠精神”的堅守,好在我們的國家以這樣的一種方式喚起人們對“工匠精神”的重視。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時代在呼喚工匠精神,我們需要工匠精神。在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工匠精神將由社會個體的發揚光大,向群體性、全民性的選擇和轉變,是一件值得萬眾慶倖的大事,但又任重道遠。

有時候想幫她放放豆子,但外婆總覺得我們放的豆子不是多了就是少了,達不到她的要求。磨出渣漿後,外婆會放入水稀釋,放水的多少也是有講究的,稀釋好的渣漿會再導入一個網兜中,用力搖勻,然後再擠壓,壓到兜裡沒有水為止。壓出來的水就是豆漿,而剩下的則變成了另一種美食——豆渣。豆漿再加熱至沸騰,最重要的就是點豆腐了。這個環節更考驗著外婆的手藝,多了少了都不行,還要注意攪動。點好的豆腐要放在容器中擠壓,之後才會變成市場上所見到的豆腐。有時候舅舅和媽媽會說,豆腐現在市場上到處都是,又不是買不到,那麼辛苦幹嘛?但外婆會說,市場上買的,吃不是那個味。

我也確實認為,外婆用石磨推出來的豆腐比市場上買的好吃。對於每一份食物,經過雙手的溫度,會好過冰冷的機器。人,給了食材昇華的過程。傳統食物的標準化生產,磨掉了鄉愁,也失去了傳統的特色。而堅持用傳統手法來做的傳統美食,留住了鄉愁,保留了特色,勾住了味蕾。只可惜現在,用傳統工藝堅守傳統美食製作的,也就只有一些祖輩了。很多傳統工藝的職業,比如說篾匠、棉花匠等,都在市場化進入農村的今天,淡出了視野。或許,對於像外婆這樣的祖輩來說,她們並不理解什麼是工匠精神,但是她們對傳統手藝的堅持,對每一份食物的盡心竭力,對每一個製作環節的苛刻追求,不就是我們所宣導的“工匠精神”嗎?

土燉缽的香味:傳承也是一種工匠精神

有人說“工匠精神”只屬於精密的行業,所以這些行業的產品也相對比較貴。其實不然,紀錄片《壽司之神》裡小野二郎製作的壽司,從食材、製作到入口瞬間,每個步驟都經歷過精密的計算。對他來說,每一份壽司不再是製作,而是創造,壽司也可以做到如此極致。可見,其實每個行業都有屬於自己的工匠精神,只不過有的專注於細節,有的專注于嚴謹,有的則在於堅持,不管是哪一種,最終呈現的都是品質。對於捏燉缽老手藝人來說,土燉缽燉出的香味就是最好的品質。

 土燉缽是一種燉菜的工具,屬於陶器的一種,是用黏土捏製成形後燒制而成的。在村裡,現在已經比較少見了,家裡有的也大多殘缺不全。當這項工藝在農村漸行漸遠時,在城市,類似的工藝卻成為親子間的一種遊戲。我一直以為,土燉缽不光有濃厚的生活氣息,還充滿了獨特的藝術風格。但是這項點綴了無數味蕾的技藝,沒能擋住市場化的衝擊。鐵鍋早已進入了千家萬戶,燉菜的速度也快於燉缽,這擠壓了燉缽的市場。真正在農村手工製作的土燉缽,從隨處可見變成現在的幾乎絕跡,它的傳承只限於家庭內部,甚至僅僅只是父與子之間,或許父輩年少時還親眼見過祖輩製作。從泥土的選擇,和泥,捏成初具形狀,上色,再到燒制,打磨,每一個環節也只存在於父輩的記憶裡。

 生活的快節奏,讓我們丟掉了某些曾經的東西。所以當土燉缽逐漸面臨淘汰,古老的手藝人亟需技藝的傳承。不過還算幸運,村裡有老人會製作這個,不管你能不能學進去,他們總會無私地教你。每一道工序都會像傳家珍一樣,講給你聽。或許他們也怕,哪天村裡真的不再有人會了。對於他們來說,土燉缽燉出的香味,才有“泥土”的氣息。老人們想要保護好這門工藝,傳承下去。“傳承”其實也是一種工匠精神,無論是言傳身教還是文字記錄,對傳統手工產品的追求和擔憂,體現了老藝人對傳統工藝的熱愛和保護。

年輕的石匠:精緻和卓越需要靜心

心浮氣躁的今天,能在農村看到年輕人堅守已經很不容易,城鎮化在推進,進城成了大多數年輕人的選擇。尤其隨著農村青年的大量進城,農村人才面臨著斷層。對於老工藝來說,後繼無人。每一份高品質的產品,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城市,都需要時間和空間的保障,精緻、卓越需要人潛下心來。農村的慢生活更能提供這樣的環境和空間,這或許也是為什麼大工業往往沒有老工藝“溫度”的原因。

立碑在農村是孝道的一種表達。石碑上會刻著逝者的生平,刻著逝者後輩的名字,以示後輩對逝者的祭奠。石匠就是專門刻石碑的,他三十多歲,村裡這個年齡段的人大多數在外打工。他技術很好,刻在碑上的動物,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刻在碑上的名字也特別公正清晰。每年清明,都是立碑的高峰期,訂單會特別多。為了讓逝者在特定時期立上碑,他雖然要加班加點,但是從沒有因此降低品質。我曾見到他晚上就著燈光刻字,一刀一劃,非常認真。白天頂著太陽,雨天披著斗笠。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這是一份苦差事。累,石碑不好處理,在上面動刀刻字的時候迸出的碎石沫還容易傷到自己;髒,刻碑時會有白灰,時常一天下來,頭髮、衣服全是白的。但是他卻從來沒有耽誤過一次工期。從來沒有人對他刻的碑不滿意。他說他刻碑的時候,可以靜下心來,眼裡只有碑,根本不用想其他的。有人曾邀他出去打工,但他沒去。“苦”和“累”不該是中老年的工作專有詞,年輕人也應該有這樣的擔當。無論多苦多累,每一分職業都得有人堅守。給予這種堅守應得的報酬,是體現對工匠精神尊重的一種方式。

老工藝不該消失,需要傳承,而老工藝的傳承需要給予職業手藝人以職業尊重。雖然有老人在堅守,但更多的老工藝卻在消失。有老工藝人說,愛好不能成為職業,因為成為職業後反倒養不活自己了。我們的社會應該創造環境,讓老手藝人有勇氣、有毅力把愛好當成職業發展下去。他們一生在學習、積累的老工藝,不能後繼無人。我們需要培養一批腳踏實地、一絲不苟的接班人。

是,不可否認,機械的運用帶給了一個時代無數的便捷和效率,改變了幾代人的生活方式,但另一方也消怠著人們對“工匠精神”的專注和信心,好在仍有那麼一批人依舊沒有放棄對“工匠精神”的堅守,好在我們的國家以這樣的一種方式喚起人們對“工匠精神”的重視。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時代在呼喚工匠精神,我們需要工匠精神。在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工匠精神將由社會個體的發揚光大,向群體性、全民性的選擇和轉變,是一件值得萬眾慶倖的大事,但又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