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還帝王以本來面目——讀張志東《天下皇帝》

#讀書筆記# 還帝王以本來面目 ——讀張志東《天下皇帝》

2014-07-04 @開心的天蒔 開券有益讀書平臺

這些年,以帝王為題材的影視作品可謂多矣。幾乎所有朝代都有帝王進入我們的鏡頭。歌功頌德者有之、粉飾太平者有之,甚至連那些昏君暴君都得以平反昭雪,向觀眾灌輸的還是天子至尊、臣民低賤的思想。電視劇《漢武大帝》片頭曲這樣讚美漢武帝劉徹:“你燃燒自己,溫暖大地,任自己化為灰燼。”

現在的年輕人,看著這樣的影視作品長大,帝王在他們的心目中,

會是個什麼樣的形象?張志東的《天下皇帝》,將歷史上帝王們的真實面目,揭示于讀者面前。我在此簡略地作一番整理複述,也許有年輕人願意一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是對君權統治最恰當的概括,它一語道破了帝王專制霸道的本質。既然國即是家,皇帝的獨斷專行、為所欲為就是一種必然。

應當承認,中國歷史上出現過一些推動社會進步、增強民族團結、促進文化發展的帝王。

但是,在整個帝王群體中,這些人所占比例很小。即使是所謂的明君,其暴行也是觸目驚心,不勝枚舉。

而且,歷史上越是有作為的皇帝,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就越深重。秦始皇登基後建阿房宮、造驪山墓、修長城和馳道,每年服役的人數達到三百萬。到秦二世時,百姓承擔的賦稅超過其收入的三分之二。漢武帝討伐匈奴,窮兵黷武,不顧百姓死活,

導致民變四起。為了控制局勢,他嚴令地方官員以全家人性命擔保,迫使基層官員大開殺戒,以致有的地方整縣整鄉的百姓被殺光。

隋煬帝也是個有作為的皇帝,他修禦道、築長城、建東都洛陽,動用人力無數。特別是修造大運河,雖然為後世的漕運帶來便利,但其目的僅僅是為滿足自己遊樂的欲望。為了趕工期、搶時間,他詔令全國公民,凡年十五歲至五十歲男丁都要上陣,

如有藏匿者斬三族,如此調用民工五百余萬人。由於勞動強度大,生活條件差,民工死亡過半。他第一次游江都,造大小船隻數千艘。他坐的“龍舟”,船高四層,上層有正殿和東西朝堂。中間二層有房間一百二十間,皆以金玉裝飾,雕刻奇麗。最下層為侍衛宦官所居,其設施也十分齊備。皇后乘坐的叫翔璃舟,比龍舟小但裝飾無異。嬪妃乘的是浮景舟,貴人和美人乘的是漾彩舟。
一路上舟艫相接二百餘裡,騎兵沿運河兩岸而行,旌旗蔽空,極盡豪華。所過州縣,五百里內都要進獻美食,吃不了的全都埋掉。

康熙為了享樂,先後興建暢春園、避暑山莊和木蘭圍場;乾隆帝又大興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園、萬壽山頤和園和圓明園,耗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在國庫空虛的情況下,只得巧立名目橫徵暴斂。人們津津樂道的乾隆六下江南,其實都是用民脂民膏滿足帝王的淫樂。乾隆歷次南巡,都是正月十五左右從北京出發,經直隸、山東到江蘇清口渡黃河乘船南下,經揚州、鎮江、常州、蘇州、嘉興、石門抵達杭州,回京時繞道江寧返京。每次都歷時四個多月。乾隆經過的禦道,中心路寬一丈六尺,兩邊各寬七尺,路面必須平整堅實,不得隨意彎曲,以致許多良田被毀、墳墓被挖。每隔幾十裡,必建專供休息的行宮,當地官員都要敬獻山珍海味、金銀珠寶。每次南巡,乾隆都會帶上大批的妃子和王公大臣,車船連綿數十裡。所到之處,官員叫苦,民不聊生。

由於缺乏起碼的安全感,帝王們普遍患有懷疑、仇恨和殘忍的綜合症,不論是邊塞外族、手下臣民,也不論你是否對其地位形成挑釁,只要他認為是一種障礙,就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最原始也最管用的殺戮手段。

世人皆知的昏君隋煬帝,弑父、鴆兄、滅弟自不必說;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宋太宗趙光義、元文宗圖帖睦爾、明成祖朱棣、清世宗胤禛,哪個不是踏著親人的鮮血登上殿堂?

南北朝的劉宋皇朝,立國六十年,爭奪皇位的骨肉相殘醜劇也上演了六十年。從第一個皇帝劉裕到最後一個皇帝劉准,八人就有四人不到二十歲即被殺死,連子孫都沒留下一人。劉子業不僅殺了弟弟劉子鸞、劉子師,還把叔祖劉義恭及其四個兒子全殺掉,並且剖腹、挖眼、肢解。劉彧殺劉子業當上皇帝,首先把兄長劉駿的28個兒子殺盡,接著又將僅存的宋文帝的兒子、宋孝武帝的兒子和救過自己性命的弟弟劉休仁殺掉。不僅皇子皇孫被殺,文武大臣也慘遭株連。

女皇武則天在殺人方面絲毫不亞于別的皇帝,她任用酷吏,對大臣亂用酷刑,製造了無數冤案。成吉思汗更以無休止的殺戮征戰為樂,蒙古人的鐵騎所到之處,漢人九成以上被誅滅。

和平時期殺人最多、手段最為殘忍的當屬朱元璋和朱棣父子。為有效地施行暴政,他們成立錦衣衛、東西廠等特務機構,使各級官吏動輒得咎、人人自危。朱元璋殺害左丞相胡惟庸、開國功臣藍玉時,受牽連處死的官員達五萬人之眾。朱棣在奪了其侄子建文帝皇位後,將忠於建文帝的大臣和所有服侍過建文帝的宮女、太監殺掉。大學士方孝孺不肯效忠,朱棣令人將方孝孺磔殺,同時將與其有聯繫的十族八百七十三人全部處以極刑,創造了株連十族的記錄。

清朝皇帝入關後,頒佈剃頭令,強迫漢人按滿人習俗剃髮,宣佈留發者不留頭,留頭者不留發。

明清皇帝大興文字獄,朱元璋對臣下奏章中凡有損帝王尊嚴者一律處死;康熙朝戴名世《南山集》案,雍正朝呂留良案,都牽連了數百人。這些文字獄不僅刑法殘酷,而且對學術界產生了巨大的消極影響,極大地限制了思想文化的正常發展。

從秦始皇開始,歷朝皇帝都重視皇陵建造,為了保守機密,幾乎所有修建陵墓的民工都被封閉在墓中;而那些皇帝的嬪妃們,在皇帝死後大都為死去的帝王殉葬,真正是慘無人道。

皇帝殺人,動手之前往往有自己的理論。漢武帝喜歡結交士大夫,讓許多奇才為己所用。但他性格暴躁,為人刻薄,不能容忍別人小過,稍不如意就要殺人。大臣汲黯進諫說:“陛下愛才樂士,求之不倦,每得一人,勞心苦神,未盡其用,輒已殺之。以有限之士,資無已之誅,臣恐天下賢才將盡于陛下,欲誰與為治乎?”漢武帝卻笑著說:“夫才為世出,何時無才?且所謂才者,猶可用之器也,才不應務,是器不中用也,不能盡才以處事,與無才同也,不殺何施?”這是多麼可怕的殺人理論!

時至今日,皇帝在中國退出歷史舞臺已近百年。然而,兩千多年的精神壓迫、肉體殘殺和思想扭曲,專制體制的流毒仍在,皇帝崇拜的陰魂未散。沒有刮骨療毒的勇氣,沒有鳳凰涅槃的超越,“皇帝”這個特殊的名詞真正成為歷史還為時尚早。

2008-5

乾隆歷次南巡,都是正月十五左右從北京出發,經直隸、山東到江蘇清口渡黃河乘船南下,經揚州、鎮江、常州、蘇州、嘉興、石門抵達杭州,回京時繞道江寧返京。每次都歷時四個多月。乾隆經過的禦道,中心路寬一丈六尺,兩邊各寬七尺,路面必須平整堅實,不得隨意彎曲,以致許多良田被毀、墳墓被挖。每隔幾十裡,必建專供休息的行宮,當地官員都要敬獻山珍海味、金銀珠寶。每次南巡,乾隆都會帶上大批的妃子和王公大臣,車船連綿數十裡。所到之處,官員叫苦,民不聊生。

由於缺乏起碼的安全感,帝王們普遍患有懷疑、仇恨和殘忍的綜合症,不論是邊塞外族、手下臣民,也不論你是否對其地位形成挑釁,只要他認為是一種障礙,就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最原始也最管用的殺戮手段。

世人皆知的昏君隋煬帝,弑父、鴆兄、滅弟自不必說;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宋太宗趙光義、元文宗圖帖睦爾、明成祖朱棣、清世宗胤禛,哪個不是踏著親人的鮮血登上殿堂?

南北朝的劉宋皇朝,立國六十年,爭奪皇位的骨肉相殘醜劇也上演了六十年。從第一個皇帝劉裕到最後一個皇帝劉准,八人就有四人不到二十歲即被殺死,連子孫都沒留下一人。劉子業不僅殺了弟弟劉子鸞、劉子師,還把叔祖劉義恭及其四個兒子全殺掉,並且剖腹、挖眼、肢解。劉彧殺劉子業當上皇帝,首先把兄長劉駿的28個兒子殺盡,接著又將僅存的宋文帝的兒子、宋孝武帝的兒子和救過自己性命的弟弟劉休仁殺掉。不僅皇子皇孫被殺,文武大臣也慘遭株連。

女皇武則天在殺人方面絲毫不亞于別的皇帝,她任用酷吏,對大臣亂用酷刑,製造了無數冤案。成吉思汗更以無休止的殺戮征戰為樂,蒙古人的鐵騎所到之處,漢人九成以上被誅滅。

和平時期殺人最多、手段最為殘忍的當屬朱元璋和朱棣父子。為有效地施行暴政,他們成立錦衣衛、東西廠等特務機構,使各級官吏動輒得咎、人人自危。朱元璋殺害左丞相胡惟庸、開國功臣藍玉時,受牽連處死的官員達五萬人之眾。朱棣在奪了其侄子建文帝皇位後,將忠於建文帝的大臣和所有服侍過建文帝的宮女、太監殺掉。大學士方孝孺不肯效忠,朱棣令人將方孝孺磔殺,同時將與其有聯繫的十族八百七十三人全部處以極刑,創造了株連十族的記錄。

清朝皇帝入關後,頒佈剃頭令,強迫漢人按滿人習俗剃髮,宣佈留發者不留頭,留頭者不留發。

明清皇帝大興文字獄,朱元璋對臣下奏章中凡有損帝王尊嚴者一律處死;康熙朝戴名世《南山集》案,雍正朝呂留良案,都牽連了數百人。這些文字獄不僅刑法殘酷,而且對學術界產生了巨大的消極影響,極大地限制了思想文化的正常發展。

從秦始皇開始,歷朝皇帝都重視皇陵建造,為了保守機密,幾乎所有修建陵墓的民工都被封閉在墓中;而那些皇帝的嬪妃們,在皇帝死後大都為死去的帝王殉葬,真正是慘無人道。

皇帝殺人,動手之前往往有自己的理論。漢武帝喜歡結交士大夫,讓許多奇才為己所用。但他性格暴躁,為人刻薄,不能容忍別人小過,稍不如意就要殺人。大臣汲黯進諫說:“陛下愛才樂士,求之不倦,每得一人,勞心苦神,未盡其用,輒已殺之。以有限之士,資無已之誅,臣恐天下賢才將盡于陛下,欲誰與為治乎?”漢武帝卻笑著說:“夫才為世出,何時無才?且所謂才者,猶可用之器也,才不應務,是器不中用也,不能盡才以處事,與無才同也,不殺何施?”這是多麼可怕的殺人理論!

時至今日,皇帝在中國退出歷史舞臺已近百年。然而,兩千多年的精神壓迫、肉體殘殺和思想扭曲,專制體制的流毒仍在,皇帝崇拜的陰魂未散。沒有刮骨療毒的勇氣,沒有鳳凰涅槃的超越,“皇帝”這個特殊的名詞真正成為歷史還為時尚早。

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