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特朗普為何屢屢出爾反爾,霸佔頭條?都怪宮鬥戲太足!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言論和決策最近屢屢成為新聞頭條,

無論是接不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的電話,還是敘利亞和朝鮮問題何去何從,人們都為他莽撞的言論、反復無常的論調吃驚。

除了特朗普本人的性格,這很大程度上也要歸咎於他始終湊不齊的團隊,無法幫助特朗普作出一以貫之的理性決策。

特朗普上任已滿百日,但白宮辦公室幾乎都還空空如也。截至本周,美國參議院僅確認了特朗普行政部門任命的26名官員,

在剩餘的1028個職位空缺中,只有37個提名正在等待參議院投票,40個已經宣佈人選但未正式提名。在團隊建設方面,特朗普遠遠落後于美國歷屆總統。同樣上任100天的時候,前總統奧巴馬已經任命了69名官員,小布希任命了35名,克林頓任命了49名,老布希任命了50名。

這大致上可以反映美國行政部門效率越來越低的趨勢。由於官僚體制的規模不斷擴大,行政手續更加繁瑣,黨派政治兩極分化日益加劇,

美國總統新上任後任命官員的速度,在過去半個世紀裡越來越慢了。

從1964年到1984年,總統平均在兩個月內可以完成一半官員的任命。而從1984年到1999年,比例下降到了15%。完成總統任命到參議院確認的流程需要的平均時間,從雷根時期的194天,延長到了小布希時期的242天。

特朗普也在不停抱怨美國政治毫無效率:“你不能加快速度,因為他們都在阻礙著一切”,他對福克斯新聞這麼說。

此話有甩鍋給民主黨的嫌疑,因為事實上,是特朗普本人對500個高級職務空缺,只提出了46個提名。

這種“無人可用”的尷尬,要怪誰?

招聘團隊不靠譜

特朗普之所以遲遲招不到人才,部分原因是即使在他一開始的競選團隊中,也很少有人預料到他能贏得選舉。

之前歷屆美國總統上臺就能完成的任命,大多是在競選時期就已經談好了條件。

而特朗普不僅當時無人看好,選舉獲勝後,過渡團隊的主席克裡斯·克利斯蒂也離開了他,直到1月中旬才臨時招來目前主管招聘的約翰尼·德斯特凡諾頂上。可怕的是這位主管以前從來沒有主持招聘的工作經歷,雖然目前有36人為他工作,但仍然是一個缺乏經驗的團隊。

需要招募的人數,遠遠超過了其團隊的能力範圍。美國的行政部門比其他發達國家都要臃腫得多,總統可以任命4000多個行政崗位,其中需要參議院確認的約有1000個。有一定政治履歷的人選會發來職位申請讓過度團隊篩選處理。特朗普收到了87,000份,雖然比起奧巴馬收到的30萬個相比不能算多,但對於一個很晚建立還缺乏經驗的團隊來說,審查扒梳和背景調查耗費的時間和人力,造成了嚴重的拖延。

特朗普之所以經常出爾反爾,和手下團隊的不靠譜也有關。今年2月他撤銷了對安德魯·普澤德的勞工部長提名,就是因為有問題在審查階段沒能被查出來。

口無遮攔犯眾怒

此外,特朗普由於不屬於共和黨的建制派,缺乏良好的黨內關係,提名也屢屢遭到共和黨的反對。特朗普除了怒斥民主黨,還批評共和黨為製造國家混亂的同謀,雙方走入“互相傷害”的惡性循環。對特朗普這個尷尬的政治新人,那些一般能填補職位空缺、和共和黨關係不錯的智庫學者也不願輕易伸出援手。

尤其是在國家安全領域,特朗普對共和黨建制派的攻擊可謂犯了眾怒。從尼克森到小布希時期,為共和黨則會給你付工作過的50名國家安全專家聯名寫了一封信,直言特朗普“沒有資格擔任三軍總司令”,批評他“缺乏總統該有的性格、價值觀和經驗”。這些專家有寶貴的經驗,但肯定不可能出現在特朗普的團隊中了。其他大多數共和黨潛在可能任命的國家安全專家,也對在特朗普手下就職感到不適,根本拒絕考慮。

“宮鬥”戲太足

其次,在特朗普已經挑選出的團隊成員內部,也是戰火四起矛盾頻出。所有內閣成員都可以自行決定手下的團隊人員,但白宮總統人事辦公室認為這些人選可能會優先忠於內閣成員本人,而非白宮。

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拒絕過渡小組推薦的候選人時,這種緊張關係就浮出了水面。馬蒂斯自己的提名也被白宮報復性否決了,國務卿蒂勒森和其他特朗普內閣成員,也已經和白宮為提名官員發生多次衝突。

特朗普還能依靠誰

而特朗普削減了美國國務院、勞工部、商務部和環境保護署的預算資金之後,想要招到經驗豐富的官員就更難了。特朗普本人對此並不在乎,他認為許多職務次要的官員是多餘的:“很多職位,我都不想任命官員,因為他們是多餘的。這些人來幹什麼呢?你不需要這些工作。”但他不考慮不代表問題不存在。

手下主動離職讓特朗普的境況更糟糕了。他所鍾愛招攬的那些企業高管,並不都願意服從白宮苛刻的財務公開和撤資要求。獲得陸軍部長提名的文森特·維奧拉,以及海軍部長提名的菲力浦•貝爾登都因此退出,他們認為這些限制太嚴苛了。

政府的日常只能可以繼續由負責實施政策的公務員來完成,但這些人不能代表特朗普的新政府,提供政策指導,或就政策的重大變化作出決定。無人可用,這是特朗普內政外交政策屢屢出爾反爾,受到諸多質疑不可忽視的原因。(作者系喬治梅森大學沙爾政策和政府學院教授)

造成了嚴重的拖延。

特朗普之所以經常出爾反爾,和手下團隊的不靠譜也有關。今年2月他撤銷了對安德魯·普澤德的勞工部長提名,就是因為有問題在審查階段沒能被查出來。

口無遮攔犯眾怒

此外,特朗普由於不屬於共和黨的建制派,缺乏良好的黨內關係,提名也屢屢遭到共和黨的反對。特朗普除了怒斥民主黨,還批評共和黨為製造國家混亂的同謀,雙方走入“互相傷害”的惡性循環。對特朗普這個尷尬的政治新人,那些一般能填補職位空缺、和共和黨關係不錯的智庫學者也不願輕易伸出援手。

尤其是在國家安全領域,特朗普對共和黨建制派的攻擊可謂犯了眾怒。從尼克森到小布希時期,為共和黨則會給你付工作過的50名國家安全專家聯名寫了一封信,直言特朗普“沒有資格擔任三軍總司令”,批評他“缺乏總統該有的性格、價值觀和經驗”。這些專家有寶貴的經驗,但肯定不可能出現在特朗普的團隊中了。其他大多數共和黨潛在可能任命的國家安全專家,也對在特朗普手下就職感到不適,根本拒絕考慮。

“宮鬥”戲太足

其次,在特朗普已經挑選出的團隊成員內部,也是戰火四起矛盾頻出。所有內閣成員都可以自行決定手下的團隊人員,但白宮總統人事辦公室認為這些人選可能會優先忠於內閣成員本人,而非白宮。

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拒絕過渡小組推薦的候選人時,這種緊張關係就浮出了水面。馬蒂斯自己的提名也被白宮報復性否決了,國務卿蒂勒森和其他特朗普內閣成員,也已經和白宮為提名官員發生多次衝突。

特朗普還能依靠誰

而特朗普削減了美國國務院、勞工部、商務部和環境保護署的預算資金之後,想要招到經驗豐富的官員就更難了。特朗普本人對此並不在乎,他認為許多職務次要的官員是多餘的:“很多職位,我都不想任命官員,因為他們是多餘的。這些人來幹什麼呢?你不需要這些工作。”但他不考慮不代表問題不存在。

手下主動離職讓特朗普的境況更糟糕了。他所鍾愛招攬的那些企業高管,並不都願意服從白宮苛刻的財務公開和撤資要求。獲得陸軍部長提名的文森特·維奧拉,以及海軍部長提名的菲力浦•貝爾登都因此退出,他們認為這些限制太嚴苛了。

政府的日常只能可以繼續由負責實施政策的公務員來完成,但這些人不能代表特朗普的新政府,提供政策指導,或就政策的重大變化作出決定。無人可用,這是特朗普內政外交政策屢屢出爾反爾,受到諸多質疑不可忽視的原因。(作者系喬治梅森大學沙爾政策和政府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