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乾貨|導致豐田86/斯巴魯BRZ國內停售的真凶竟然是它!

共計 2108字丨建議閱讀時間 4 分鐘

“這兩天網上流傳著一條資訊,

讓很多豐田粉而和斯巴魯粉兒茶飯不思,寢食難安——86和BRZ要在國內停止售賣了!同時,馬自達粉最近卻歡騰了,因為MX-5終於能引入國內銷售啦(注:硬頂版)。但你有想過這兩個悲喜交集事件背後的原因嗎,今天ams就給大家科普一下。

關於豐田和斯巴魯將停止在國內銷售86及BRZ車型的消息,我們在第一時間向上海的豐田及斯巴魯經銷商查證此事,並得到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你們想先聽哪個?

好吧,壞消息是:網上流傳的消息是真的——目前經銷商門店庫存車數量極少,而且下個月起斯巴魯停止接受BRZ車型的訂單,然而豐田估計得到6月下旬才停止接受86車型的訂單。莫慌,好消息是:未來還可以通過平行進口的方式買到這它們。

非馬自達粉兒們,你們有注意到之前MX-5在國內是沒有官方銷售的嗎?然而隨著MX-5 RF硬頂敞篷版在上海車展發佈之後,它將會通過一汽馬自達銷售有限公司正式進入國內銷售。這真是一家歡喜一家憂啊,如果要糾其背後的原因,那就得從CAFC說起了。

最初這項法律法規是由美國政府於1975年制定的,有趣的是他們稱此政策為“咖啡”,即CAFE (Corporate Average Fuel Economy)。當年世界第一次石油危機剛剛結束,海灣國家限制石油出口,油價持續高漲。而美國作為世界第一石油消費國,同時又得考慮戰爭燃油儲備,於是為了減少對石油的消費,

國會通過CAFE法案,並於1978年正式實施。

中國政府曾在2011年12月30日發佈《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方法及指標》,雖然出臺了關於燃油經濟性的標準,但具體的管理辦法卻一直處於起草狀態中,對未達標企業的懲罰措施也尚不清晰,所以大部分車企也沒太在意這項標準。後來,規則和管理制度相對完善的《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辦法》於2013年3月14日發佈,並于當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

政策最新規定,2020年開始,我國企業平均油耗的數值要降到5升以下,不然就要對車企進行重罰:包括公開通告、暫停新車申報、停止新上產能審批等等。那什麼是企業平均燃油消耗值?理論上講,將某車企每個車型對應的油耗與其產量求積後相加,再除以所有車型的產量,即得到理論CAFC。

比如某車企只生產A、B、C這3款車,A的油耗為8.2,生產1000輛;B的油耗為7.6,生產1500輛;C的油耗為6.4,生產2000輛(油耗單位:升每百公里),那麼這個企業的理論CAFC為:(8.2*1000+7.6*1500+6.4*2000)/(1000+1500+2000)=7.2。

但是實際計算CAFC時並不是這麼簡單粗暴,而是要考慮每個車型的優惠政策,比如說純電動車油耗為零,但是計算產量時卻可以一台當五台來算。同樣舉剛才的例子,假設該車企生產的D車型為純電動車,油耗為零,產量僅200輛,那麼這個企業實際CAFC為:(8.2*1000+7.6*1500+6.4*2000+0*200)/(1000+1500+2000+200*5)=5.89。有了優惠政策之後,當然是鼓勵企業多生產新能源車型。不過優惠政策將會有所調整,詳細見下表:

值得解釋下,計算CAFC時單一車型的油耗與工信部給出的油耗略有不同。區別在於:目前國五指標下,工信部油耗測試採用歐洲NEDC的第二階段標準方法,而CAFC使用的油耗值則來自全球統一的輕型車排放測試工況WLTC。這好比兩個最權威的老司機,由於駕駛習慣不同、經常跑的路況也不同,因此同一輛車他倆能開出不同的油耗,這倆油耗以誰為准,那就得看具體要求了。

敲黑板劃重點,為什麼豐田86和斯巴魯BRZ停售?一方面原因是他們的產量太低,雖然在部分車迷心中這是他們的信仰,但畢竟它們還是太小眾,同時它們的油耗偏高,工信部給出的油耗是8.2升每百公里。所以它們的存在無疑對整個企業的CAFC拖了後腿。

另一方面原因,是和馬自達MX-5加了硬頂就能引入國內一樣,出自《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辦法》政策內單一車型油耗限制的規定。簡單來說,某一款車型,它的整備品質是多少,決定了它的最大油耗限值是多少。

舉個例子,2014年發佈的GB19578-2014標準規定,整備品質在1090至1205千克之間且五座以下的車型,最高油耗不得超過6.5升每百公里。按這規定,豐田86的整備品質為1245千克,油耗8.2升每百公里,顯然是超出了該規定,但該法規是在86上市之後兩年才發佈的,於是86的停售緩衝了兩年。

同理,之前第三代2.0升自然吸氣的軟頂MX-5的整備品質是1176千克,油耗為8.2升每百公里,也超出了單一車型油耗限定值,所以被斃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最新第四代MX-5由於加入了硬頂敞篷,整備品質增加了40千克,使它邁入下一個品質區間,同時由於1.5升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應用,油耗也滿足規定要求,於是就可以順理成章的通過一汽馬自達銷售有限公司進行銷售了。

注意,單一車型油耗限定是和CAFC同時存在的,兩者都必須滿足才可以合法的在中國銷售。所以剛剛跳過上面冗長解釋的ams車友們,在這裡我給大家做個總結。MX-5之前不能上市是因為車重小,油耗高,不符合單一車型油耗限定標準;而現在豐田86和斯巴魯BRZ停售一是因為拖了整個車企CAFC的後腿,二是其也超出了單一車型油耗限定的標準。

那麼這個企業的理論CAFC為:(8.2*1000+7.6*1500+6.4*2000)/(1000+1500+2000)=7.2。

但是實際計算CAFC時並不是這麼簡單粗暴,而是要考慮每個車型的優惠政策,比如說純電動車油耗為零,但是計算產量時卻可以一台當五台來算。同樣舉剛才的例子,假設該車企生產的D車型為純電動車,油耗為零,產量僅200輛,那麼這個企業實際CAFC為:(8.2*1000+7.6*1500+6.4*2000+0*200)/(1000+1500+2000+200*5)=5.89。有了優惠政策之後,當然是鼓勵企業多生產新能源車型。不過優惠政策將會有所調整,詳細見下表:

值得解釋下,計算CAFC時單一車型的油耗與工信部給出的油耗略有不同。區別在於:目前國五指標下,工信部油耗測試採用歐洲NEDC的第二階段標準方法,而CAFC使用的油耗值則來自全球統一的輕型車排放測試工況WLTC。這好比兩個最權威的老司機,由於駕駛習慣不同、經常跑的路況也不同,因此同一輛車他倆能開出不同的油耗,這倆油耗以誰為准,那就得看具體要求了。

敲黑板劃重點,為什麼豐田86和斯巴魯BRZ停售?一方面原因是他們的產量太低,雖然在部分車迷心中這是他們的信仰,但畢竟它們還是太小眾,同時它們的油耗偏高,工信部給出的油耗是8.2升每百公里。所以它們的存在無疑對整個企業的CAFC拖了後腿。

另一方面原因,是和馬自達MX-5加了硬頂就能引入國內一樣,出自《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辦法》政策內單一車型油耗限制的規定。簡單來說,某一款車型,它的整備品質是多少,決定了它的最大油耗限值是多少。

舉個例子,2014年發佈的GB19578-2014標準規定,整備品質在1090至1205千克之間且五座以下的車型,最高油耗不得超過6.5升每百公里。按這規定,豐田86的整備品質為1245千克,油耗8.2升每百公里,顯然是超出了該規定,但該法規是在86上市之後兩年才發佈的,於是86的停售緩衝了兩年。

同理,之前第三代2.0升自然吸氣的軟頂MX-5的整備品質是1176千克,油耗為8.2升每百公里,也超出了單一車型油耗限定值,所以被斃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最新第四代MX-5由於加入了硬頂敞篷,整備品質增加了40千克,使它邁入下一個品質區間,同時由於1.5升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應用,油耗也滿足規定要求,於是就可以順理成章的通過一汽馬自達銷售有限公司進行銷售了。

注意,單一車型油耗限定是和CAFC同時存在的,兩者都必須滿足才可以合法的在中國銷售。所以剛剛跳過上面冗長解釋的ams車友們,在這裡我給大家做個總結。MX-5之前不能上市是因為車重小,油耗高,不符合單一車型油耗限定標準;而現在豐田86和斯巴魯BRZ停售一是因為拖了整個車企CAFC的後腿,二是其也超出了單一車型油耗限定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