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彩紅舍論:談U23新政與B隊踢次級聯賽模式的比較

中超踢完六輪的比賽,U23新政在執行過程中其實已經變了味道,各支球隊為了應付差事,各出奇謀。

最常見的方式是讓U23球員首發踢十來分鐘,應付了事。當中延邊富德更是連續創紀錄地在第五、六輪的比賽開場9分鐘就換人,

可憐的U23球員尹吉昌估計連皮球都沒摸到就被換下來了。

如果說弱旅出於保級壓力如此應付,實力強勁的上海上港同樣是如此操作,他們幾乎也是每場比賽開賽15分鐘左右換下U23球員。

看到各支球隊的尷尬,

我也有點理解斯柯拉裡的保守用人了,用年輕球員是很好,但也要有成績作為保證的,上U23首發,幾乎就是10打11,在目前中超聯賽視冠軍為唯一目標的時代,誰有這個實力和耐心敢這樣做?

國內年輕球員缺乏大賽經驗,強制讓U23球員首發、減少一個外援名額,確實是出於提高中國足球水準的良苦用心,但卻又明顯損害中超俱樂部利益的嫌疑,大家都看到幾乎所有的“亞外”都廢了。

為什麼不提前一個賽季提出來?讓大家好有準備,浪費中超俱樂部的錢不就是浪費中國足球的錢嗎!

要讓更多的年青球員有上場比賽的機會,方式有很多種,個人更傾向于西班牙和荷蘭的模式。西班牙和荷蘭的次級聯賽通常都會看到如:巴賽隆納B隊或阿賈克斯青年隊等身影,

他們的B隊或青年隊也可以參與升降級,只是不能晉升到與一隊同一聯賽的級別而已。巴賽隆納B隊和皇馬B隊目前就在踢西丙聯賽。阿賈克斯青年隊以及埃因霍溫青年隊就在荷乙聯賽征戰。

我們也可以讓中超球隊的B隊或青年隊踢次級聯賽。第一:中超俱樂部的資金相對雄厚,養著一大幫後備球員沒有上場的機會,極其浪費;第二:透過中超B隊來提高次級聯賽的水準和吸引力;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能讓年青球員獲得踢球的機會。

相信以我們中國人的聰明才智,要設計一套合理的賽制一點不難,甚至讓他們從乙級聯賽開始起步都是可以的。足協完全可以規定每場比賽必須上多少個U23、甚至U19都可以。

至於替補席或者是預備隊的球員,也可以制定一個規則,在中超聯賽沒有或者上場次數不足多少次的,

也可以讓他們有多少次踢次級聯賽的機會,好讓榮昊、徐新等別荒廢了青春才是啊!

我們一方面缺乏足球人才,一方面又在荒廢人才,看看廣州恒大的替補席就知道有多浪費了。多讓球員踢比賽,才是提高中國足球水準最好辦法。拜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