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人民的名義》編劇承認注水15集,面對注水劇,你有得選嗎?

眾所周知,國內電視臺購買電視劇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按集購買的,因此,除非國家明令又或者收視率極差,電視劇一旦播出幾乎不會被砍劇,即使由於注水卑網友猛烈吐槽,

也不會對劇集造成商業損失。

正在湖南衛視熱播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已經接近尾聲了,比起中段時間,劇情的節奏加快了不少。但是在播出過程中,仍被不少網友吐槽劇情拖遝,嚴重注水,尤其是每每看到鄭西坡父子二人的劇情,都會忍不住想快進。


《人民的名義》編劇周海森日前就承認,劇作原來計畫製作40集,後來為了商業收益考慮最終拍成55集。好在《人民的名義》有新穎的題材,演員精湛的演技,注水後仍有眾多過硬的戲,收視率才能節節攀升。

同樣被詬病的還有前不久大熱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即使有仙氣十足的人物和場景,有整容般演技的姑父,依然無法改變劇情拖遝的事實。各種傷心能傷大半集,大量的回憶殺,看著心還是有點累的。

我們來比比香港的電視劇,拋開內容不說,香港劇在早前之所以受到熱捧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緊湊的劇情。一部港劇在以前也就只有二十來集,發展至今最多也就30集,哪有那麼多時間來讓你注水,拉半集家常,傷心流淚一整集。

美劇用的是周播的形式,一旦劇情拖遝,觀眾容易棄劇,一旦收視率不佳,電視臺就會果斷斬劇,因此美劇從來不會出現注水的情況。

有人認為,觀眾應自發抵制注水劇,這樣製片方就無法通過對劇集的注水來加大商業收益。但問題是,你真的擁有選擇權嗎?在中國內地,

電視劇十有八九都是注水滿當當的,觀眾唯一能選的是從眾多注水劇中選出那些注了水也還能看得入眼的電視劇,即矮子裡拔將軍。

至於如何才能遏制製片方往劇情裡注水,讓注水劇無地自容,娛樂君也不知道。或許需要政府和市場共同調控,從而還影視劇生態圈一個青山、碧水、藍天。

從而還影視劇生態圈一個青山、碧水、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