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清末民國的高密商業概述

高密縣商業,清初多以行商為主,後有些行商逐漸規模擴大,開設商號改為座商,但數量不多,這些商號經營的多為百姓日常用品和食品之類。如清初的永和糕點店,以其獨創的高密大蜜棗而聞名。

清末,隨著地方局勢的穩定,人口的增加,百姓日常需求劇增,商號逐漸增多。尤其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膠濟鐵路建成通車以後,商業更是日益發達,社會需求日益增大,各類商號如雨後春筍,應時而出,一時各行各類,五花八門,琳琅滿目。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全縣登記私人或股份制商號增至273家,至1935年前後達到全盛,有登記商號452家,涉及飲食、旅店、澡堂、石油、煤炭、木材、布匹、五金、糧油、水產、染料、照相、印刷、服裝鞋帽、醫藥、茶葉、錢莊、銀樓、雜貨、鐘錶等幾十個行業,
多數位於城內和四關。鄉下商號則以糕點鋪、錢莊、年畫鋪、藥鋪、當鋪等為主。1938年日軍入侵後,開設洋行、公司等進行經濟掠奪,本地店鋪多數經營慘澹。其後至建國前,一直局勢不穩,戰亂不斷,貨幣貶值嚴重,高密眾多商號或關門停業,或改為行商,勉強維持者寥寥無幾。建國後,實行公私合營,
解放前眾私營商號至此全部消失。

清初商號的登記、納稅、管理等由高密縣署所轄稅課司(局)管理,民國二年(1913年)高密縣商會成立後,商戶的登記、核證改由商會辦理,登記後領到商會會員證的為合法經營。部分商號在經營產品上燒鑄上自己的商號名,如:菜刀、銀飾、茶葉筒等產品,這是最早的商標意識。商號經營的東西,多以滿足本地需求為主,也有不少遠銷青島、上海,以土特產品為主。

每年外銷花生米二千萬斤,豆油三百萬斤,小麥三萬石等等,同時由外地買入貨源若干,主要是綢緞、藥品、白糖、煤油、化妝品、紙張、關東木料等日常用品以及洋布、燈具、玻璃器等舶來品。但總體來說,產品輸入遠遠大於輸出。據民國版《高密縣誌》載:“……其專售本縣者,煤油每年五萬桶,價值二十六萬元。棉紗一千件,價值二十萬元。布匹一萬兩千匹,價值一萬兩千元。紙煙五百箱,
價值七萬五千元。糖三千包,價值六萬七千元。紙五千件,價值一萬三千元。以上數端,已達七十三萬伍仟元。其餘未列數量,與總值之輸入貨品更不知凡幾。據商會報告,輸入貨之總值較輸出貨總值為多,據此則利權外溢,商業必連帶跌落,談經濟者引以為憂。”當時高密的領導層和商會的領導人物,已經認識到連年外貿輸入遠大於輸出的弊端,但外來品多為生活所必用品,
本地生產能力有限,以及地域的原因,多數輸入品無可替代,不得不引進。領導層對此束手無策。

高密縣因交通便利,古來諸城、莒縣、安丘一帶貨物多取道於此,由本縣轉銷各地,故自清代以來,高密縣城關及夏莊、雙羊店、井溝等處均有較大的商業交易中心,久而形成固定的集市。其時高密城廂有集市五,分為東關(一六大集)、西關(三八大集)、南關(二七大集)、西南關(四九大集)、河灣(五十大集),其中以東關集、南關集最為繁盛。東關因據高密火車站僅一公里左右,交通便利,各業日有起色。雜貨、布莊、鞋店、煤油、紙煙等業頗為發達。銀樓、照相館、飯莊等小規模商號,亦多聚集於此。南關集則為糧食、魚、肉、蔬菜等各類商販聚集之所,另有印刷、茶葉店、銀樓等商號。鄉鎮中以夏莊集市最為繁華。據民國年間商會登記情況來看,夏莊集有商號三十餘家,多營土特產,是高密土特產外銷的主要管道。同時經營外來的雜貨、洋布、棉紗等。雙羊集有商戶十餘家,以酒店為主,是高粱酒的出產地,惟其品仍較景芝鎮酒稍次。井溝集則有商戶三十餘家,以榨油者為多,其次為釀酒。此外拒城河、河崖、呼家莊、注溝、蔡站等亦有規模不小的集市,駐市商戶多為普通商業,以供市面交易和百姓日常所需。

清末高密原有錢莊、當鋪幾家,群眾存、貸款全靠錢莊辦理,可零存零取,整存零取,存取皆不計利息。如需貸款,則需要付高額利息。錢莊依靠濫發吊票、貸款或者囤積貨物低進高拋等牟取高額利潤。但也有不少錢莊在經營過程中,因經營不善、資金不足等原因,社會影響差,引來群眾擠兌,造成倒閉。剩下規模較大的錢莊,自“五三慘案”,顧震炮轟高密城後,也基本全部停業。清末交易以銅元(銅板)、銀元、銀錠、地方吊票為主,後期又有關金券、法幣、民國四大行紙幣、山東民生銀行紙幣、山東商業銀行紙幣、德華銀行紙幣、平市官錢局紙幣、北海幣、地方流通券等等,貨幣制度雜亂,且貶值嚴重,不少商號蒙受巨大損失,無力支撐倒閉。

本縣商業狀況,自膠濟鐵路開通,日益繁盛。民國十七年(1928年)顧震炮轟高密城,多數商號蒙受損失倒閉。其後數年又逐漸復蘇,並有不少商戶至青島、大連等地開店。民國二十五年(1937年)前後,工商業均達頂峰。日軍進駐高密城後,開設洋行,本地商業備受擠壓,經營慘澹。其後戰亂不斷、貨幣貶值,商業狀況雖偶有起色,終究是曇花一現,難以再現往日的繁盛。

高密縣商會門牌

高密縣商會:民國二年(1913年)成立,會址位於城裡關帝廟。民國四年(1915年)頒《商會法》及施行細則後,商會改組,選舉單步青為商會會長。單步青為清末舉人,地方名儒,曾重刊高密單氏先賢遺著,對地方文化貢獻頗大。此後冉繼勳(民國十一年)、單步青(民國十二年)、單寅亮(民國十六年)先後擔任會長.民國十七年顧震炮轟高密城,秩序大亂,商業停頓,商會不解自散。民國十八年(1929年)商會改組,劉冠五任會長,民國二十二(1933年)年改組,劉冠五仍任會長,傅品三任常務委員。劉冠五是民國時期高密著名實業家,曾開設錢莊,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開設三義勝麵粉廠,供應部隊為多。曹夢九主政高密期間,劉冠五妹夫吸毒為曹查獲,冠五為之求情,為曹夢九當場拒絕,並建議縣商會另行選舉主席,自此劉冠五在縣內失去政界的支持,會內實權漸漸落入傅品三之手。日軍進駐高密城後,傅品三、單仲甫等投降日寇,商會成為日本人的工具。高密商會是最早安裝電話的機構之一,早期在經營管理高密商業的同時,也為高密人民辦了不少好事,如修建第一區私立崇實小學(現崇實小學的前身),在豆餅市北修建安定橋等等。

附:高密縣商會門牌

其中以東關集、南關集最為繁盛。東關因據高密火車站僅一公里左右,交通便利,各業日有起色。雜貨、布莊、鞋店、煤油、紙煙等業頗為發達。銀樓、照相館、飯莊等小規模商號,亦多聚集於此。南關集則為糧食、魚、肉、蔬菜等各類商販聚集之所,另有印刷、茶葉店、銀樓等商號。鄉鎮中以夏莊集市最為繁華。據民國年間商會登記情況來看,夏莊集有商號三十餘家,多營土特產,是高密土特產外銷的主要管道。同時經營外來的雜貨、洋布、棉紗等。雙羊集有商戶十餘家,以酒店為主,是高粱酒的出產地,惟其品仍較景芝鎮酒稍次。井溝集則有商戶三十餘家,以榨油者為多,其次為釀酒。此外拒城河、河崖、呼家莊、注溝、蔡站等亦有規模不小的集市,駐市商戶多為普通商業,以供市面交易和百姓日常所需。

清末高密原有錢莊、當鋪幾家,群眾存、貸款全靠錢莊辦理,可零存零取,整存零取,存取皆不計利息。如需貸款,則需要付高額利息。錢莊依靠濫發吊票、貸款或者囤積貨物低進高拋等牟取高額利潤。但也有不少錢莊在經營過程中,因經營不善、資金不足等原因,社會影響差,引來群眾擠兌,造成倒閉。剩下規模較大的錢莊,自“五三慘案”,顧震炮轟高密城後,也基本全部停業。清末交易以銅元(銅板)、銀元、銀錠、地方吊票為主,後期又有關金券、法幣、民國四大行紙幣、山東民生銀行紙幣、山東商業銀行紙幣、德華銀行紙幣、平市官錢局紙幣、北海幣、地方流通券等等,貨幣制度雜亂,且貶值嚴重,不少商號蒙受巨大損失,無力支撐倒閉。

本縣商業狀況,自膠濟鐵路開通,日益繁盛。民國十七年(1928年)顧震炮轟高密城,多數商號蒙受損失倒閉。其後數年又逐漸復蘇,並有不少商戶至青島、大連等地開店。民國二十五年(1937年)前後,工商業均達頂峰。日軍進駐高密城後,開設洋行,本地商業備受擠壓,經營慘澹。其後戰亂不斷、貨幣貶值,商業狀況雖偶有起色,終究是曇花一現,難以再現往日的繁盛。

高密縣商會門牌

高密縣商會:民國二年(1913年)成立,會址位於城裡關帝廟。民國四年(1915年)頒《商會法》及施行細則後,商會改組,選舉單步青為商會會長。單步青為清末舉人,地方名儒,曾重刊高密單氏先賢遺著,對地方文化貢獻頗大。此後冉繼勳(民國十一年)、單步青(民國十二年)、單寅亮(民國十六年)先後擔任會長.民國十七年顧震炮轟高密城,秩序大亂,商業停頓,商會不解自散。民國十八年(1929年)商會改組,劉冠五任會長,民國二十二(1933年)年改組,劉冠五仍任會長,傅品三任常務委員。劉冠五是民國時期高密著名實業家,曾開設錢莊,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開設三義勝麵粉廠,供應部隊為多。曹夢九主政高密期間,劉冠五妹夫吸毒為曹查獲,冠五為之求情,為曹夢九當場拒絕,並建議縣商會另行選舉主席,自此劉冠五在縣內失去政界的支持,會內實權漸漸落入傅品三之手。日軍進駐高密城後,傅品三、單仲甫等投降日寇,商會成為日本人的工具。高密商會是最早安裝電話的機構之一,早期在經營管理高密商業的同時,也為高密人民辦了不少好事,如修建第一區私立崇實小學(現崇實小學的前身),在豆餅市北修建安定橋等等。

附:高密縣商會門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