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寶寶微量元素怎麼補,育兒專家有話說!

新生嬰兒的發育之快,是以天來計算的,幾乎是一天一個樣,身長也是以肉眼能看到的速度增長著。寶媽們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寶寶的營養是否充分,在這種擔心中,也會帶寶寶去做微量元素的檢測,

但是面對專業的檢查單,家長們常常手足無措。在日常生活中,對於寶寶的微量元素,你真的補對了嗎?

今天我們從五個方面來說一說寶寶缺少微量元素怎麼辦,如何補?

什麼是微量元素

首先,先讓我們瞭解什麼是微量元素,

簡單點說,微量元素是身體中存在的極少的礦物質,低於人體體重的0.01%。

確定寶寶是否缺少微量元素,寶媽們基本都是通過帶寶寶去醫院做血液測定來確認,但是否一個血液測定就能確定寶寶是否缺少微量元素呢?專業醫師表示,並不然,因為血液測定微量元素,並不能代表終端器官所呈現的狀態。具體的還是需要寶媽們在日常生活中進行仔細的觀察來進行判斷。

要明確寶寶微量元素的正常值

在判定是否缺少微量元素之前,寶媽們還應先瞭解,寶寶身體中微量元素的正常值是多少。

其中,鋅元素 umol/L 76.5~170。

鐵元素 mmol/L 7.52~11.8。

鈣元素 mmol/L 1.55~2.65。

鎂元素 mmol/L 1.12~2.06。

銅元素 umol/L 11.8~39.3。

在寶媽們對這檢查單手足無措的時候,可以根據這個進行一下初步的測定。為之後觀察為寶寶補充微量元素打下基礎。

缺少的微量元素及相對應的症狀

輕症缺鈣時表現為出虛汗,睡眠不實,脾氣怪,易受驚,還會因為鬧情緒和出汗多造成平躺時的搖頭擦枕而行程的枕禿;

而重症缺鈣則會由神經情緒上的症狀向身體上加重,比如羅圈腿,雞胸駝背,出牙遲,站走時間遲,表現在骨骼肌肉上則會鬆軟無力,還會出現抵抗力低下,經常感冒發燒拉肚子等,有些還會因為鹵門閉合晚而行成方顱。

缺鋅的表現症狀為食欲減退、不好好吃飯;

喜歡吃奇怪的東西,例如咬指甲、啃玩具、紙屑、泥土等;

比同齡孩子發育較緩慢,主要表現為身高比同齡孩子低,體重也較輕;

免疫力低下,容易生病,經常感冒發燒還會有呼吸道上的疾病發生;

指甲會出現白斑,手指會有倒刺;

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反應慢,視力也會有所減退。

缺鐵的表現為睡眠淺、易驚醒;

餵食困難,容易嘔吐;

不能安靜,會鬧人;

免疫力低下,易患呼吸道感染、腹瀉等疾病。

看過以上缺少微量元素的表現,我們不難發現,不論是哪一種微量元素的缺少,都會造成免疫力的降低,所以,如果寶寶經常容易生病,不是單單去醫院治好就可以了,要從根本著手,補充微量元素。

缺少微量元素的危害

鐵、銅、鋅、錳是甲狀腺素酶和碘的主要元素,都有著促進生長發育的作用,如果缺乏,會對生長發育造成影響,甚至停滯生長發育,引起腫瘤的形成。補充足夠的微量元素,才能保證身體加速生長,也會增強體質。微量元素的缺乏,對神經系統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例如缺鐵會引起行為的改變,缺鋅會導致兒童發育不良,缺銅會引起大腦皮質萎縮,使智力降低。

如何正確補充微量元素

雖然微量元素在寶寶的生長發育方面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如果補充過量,對身體也是無益而有害的。如何正確的為寶寶補充微量元素呢?

除了市面藥房中所能購買的一些補充微量元素的藥品之外,寶媽們更應該從日常食物方面著手,畢竟藥補不如食補。

1、補鈣

鈣是構成骨骼的基石,成長發育期一定要攝入足量的鈣質,增強骨骼發育。

富含鈣的食物有:牛奶、蛋類、豆類(豆製品)、花生、芝麻醬、海帶、堅果(瓜子、榛子)、綠色蔬菜等。同時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有些寶寶缺乏微量元素,也是因為吸收不好導致的。

2、補鐵

鐵是合成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

富含鐵的食物有:魚類、肉類、動物肝臟、豆製品,同時食用柳丁、葡萄、奇異果等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可以促進貼的吸收。

3、補鋅

鋅有助於幫助身體恢復機能,抵抗感染,提高智力。

富含鋅的食物有:海產品(牡蠣、干貝、生蠔、扇貝、魷魚等)、堅果類(核桃、杏仁、芝麻等)、菌類(香菇、口蘑、白木耳等)。

4、硒

硒能增強免疫力,天然的抗氧化作用,幫助細胞修復。

富含硒的食物有:魚、蝦、海藻、大麥、動物肝臟、胡蘿蔔等。

5、碘

碘是甲狀腺形使正常功能的必要元素.

富含碘的食物有:海帶、紫菜、鱔魚、豆類(黃豆、紅豆、綠豆、花生米)、豆芽、豆腐乾、鴨蛋等。

6、鎂

鎂對細胞的各種功能均有影響,促進骨骼形成,調節肌肉的神經興奮。

富含鎂的食物有:蕎麥面、小麥、玉米、高粱面、豆類、豆腐皮、冬菜、芥菜、芥藍、幹蘑菇、冬菇、紫菜、洋桃、桂圓、花生、蝦米、芝麻醬等。

7、錳

錳可促進骨骼生長,維持正常的糖代謝、脂肪代謝和腦功能,還可改善人體造血功能。

富含錳的食物:粗糧、土豆、紫菜、香菇、板栗、蓮子、黑木耳、木耳、河蚌、蟶乾、胡蘿蔔、小麥、扁豆、大白菜、黃豆、茄子等。

8、銅

銅在人體肝臟內儲存,以後釋放到血液供代謝需要。

富含銅的食物:動物肝臟、肉類(尤其是家禽的肉)、水果、硬殼果、番茄、青豌豆、馬鈴薯、貝類、紫菜、可哥、巧克力等。

9、磷

磷是組成骨骼和牙齒的重要原材料,也是組成遺傳物質核酸的基本成分之一,並參與體內酸堿平衡的調節及能量的代謝。

富含磷的食物:大豆、酵母、穀類、花生、李子、葡萄、南瓜子、蝦、雞、栗子、大豆、蛋黃等。

寫在後面的話:微量元素的補充是穿插在日常生活中的的,寶媽們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動作以及情緒來判定ta需要補充什麼微量元素。在這一方面也要適度,雖然微量元素是成長發育的必須,但是補充過量也不益于寶寶的成長,適度補充,循序漸進,希望每個寶寶都能夠健康成長。

如果缺乏,會對生長發育造成影響,甚至停滯生長發育,引起腫瘤的形成。補充足夠的微量元素,才能保證身體加速生長,也會增強體質。微量元素的缺乏,對神經系統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例如缺鐵會引起行為的改變,缺鋅會導致兒童發育不良,缺銅會引起大腦皮質萎縮,使智力降低。

如何正確補充微量元素

雖然微量元素在寶寶的生長發育方面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如果補充過量,對身體也是無益而有害的。如何正確的為寶寶補充微量元素呢?

除了市面藥房中所能購買的一些補充微量元素的藥品之外,寶媽們更應該從日常食物方面著手,畢竟藥補不如食補。

1、補鈣

鈣是構成骨骼的基石,成長發育期一定要攝入足量的鈣質,增強骨骼發育。

富含鈣的食物有:牛奶、蛋類、豆類(豆製品)、花生、芝麻醬、海帶、堅果(瓜子、榛子)、綠色蔬菜等。同時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有些寶寶缺乏微量元素,也是因為吸收不好導致的。

2、補鐵

鐵是合成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

富含鐵的食物有:魚類、肉類、動物肝臟、豆製品,同時食用柳丁、葡萄、奇異果等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可以促進貼的吸收。

3、補鋅

鋅有助於幫助身體恢復機能,抵抗感染,提高智力。

富含鋅的食物有:海產品(牡蠣、干貝、生蠔、扇貝、魷魚等)、堅果類(核桃、杏仁、芝麻等)、菌類(香菇、口蘑、白木耳等)。

4、硒

硒能增強免疫力,天然的抗氧化作用,幫助細胞修復。

富含硒的食物有:魚、蝦、海藻、大麥、動物肝臟、胡蘿蔔等。

5、碘

碘是甲狀腺形使正常功能的必要元素.

富含碘的食物有:海帶、紫菜、鱔魚、豆類(黃豆、紅豆、綠豆、花生米)、豆芽、豆腐乾、鴨蛋等。

6、鎂

鎂對細胞的各種功能均有影響,促進骨骼形成,調節肌肉的神經興奮。

富含鎂的食物有:蕎麥面、小麥、玉米、高粱面、豆類、豆腐皮、冬菜、芥菜、芥藍、幹蘑菇、冬菇、紫菜、洋桃、桂圓、花生、蝦米、芝麻醬等。

7、錳

錳可促進骨骼生長,維持正常的糖代謝、脂肪代謝和腦功能,還可改善人體造血功能。

富含錳的食物:粗糧、土豆、紫菜、香菇、板栗、蓮子、黑木耳、木耳、河蚌、蟶乾、胡蘿蔔、小麥、扁豆、大白菜、黃豆、茄子等。

8、銅

銅在人體肝臟內儲存,以後釋放到血液供代謝需要。

富含銅的食物:動物肝臟、肉類(尤其是家禽的肉)、水果、硬殼果、番茄、青豌豆、馬鈴薯、貝類、紫菜、可哥、巧克力等。

9、磷

磷是組成骨骼和牙齒的重要原材料,也是組成遺傳物質核酸的基本成分之一,並參與體內酸堿平衡的調節及能量的代謝。

富含磷的食物:大豆、酵母、穀類、花生、李子、葡萄、南瓜子、蝦、雞、栗子、大豆、蛋黃等。

寫在後面的話:微量元素的補充是穿插在日常生活中的的,寶媽們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動作以及情緒來判定ta需要補充什麼微量元素。在這一方面也要適度,雖然微量元素是成長發育的必須,但是補充過量也不益于寶寶的成長,適度補充,循序漸進,希望每個寶寶都能夠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