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開啟企業雲計算之門的金鑰匙:基礎框架和技術尺規(2)

【核心提示】

在企業進行IaaS平臺規劃時,基於IaaS平臺成熟度模型和CCRA IaaS平臺採用模式,再結合客觀實際情況,就可以拿出一份令人信服的整體設計報告。

IaaS平臺成熟度模型的5個等級、CCRA IaaS平臺採用模式的6個漸進建設階段,

就是開啟企業雲計算之門的兩把金鑰匙。這不是為了提高文章點擊率的刻意煽情,更不是毫無根據的肆意誇張,而是在現實中被真實的企業雲計算案例所反復證明了的客觀事實。

本文將對IaaS平臺成熟度模型進行詳盡的介紹。

【前導文章】

《求真務實:企業雲計算平臺的基礎框架和技術尺規(1)》(點擊可打開)

【上一篇回顧】

在《求真務實:企業雲計算平臺的基礎框架和技術尺規(1)》一文中,猛虎對Iaas平臺成熟度模型和CCRA的基礎知識進行了簡要的介紹。

下圖是IaaS平臺成熟度模型的5個等級與CCRA IaaS平臺採用模式的6個漸進建設階段之間的對應關係:

【 正 文 】

Iaas平臺成熟度模型

IaaS平臺成熟度模型是一把技術尺規,用於衡量CCRA IaaS平臺採用模式的6個漸進建設階段的成熟度。

當企業在進行內部雲化資料中心(Cloud Enabled Data Center)建設時,企圖一蹴而就地達到較高的成熟度是不現實的。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想要將企業的IaaS建設水準從較低的成熟度猛然拉升到較高的成熟度,除了需要大量的資源投入外,

還存在巨大的風險,激烈的演變絕不是企業建設IaaS平臺的最佳方式。

更加現實的做法是採用漸進式建設,在這種建設模式下,CCRA IaaS平臺採用模式的6個漸進建設階段,被逐一地映射為IaaS成熟度模型中的各層級成熟度。只有遵循這樣和緩的提升坡度,

IaaS的建設才成為可能。

在IaaS平臺成熟度模型中,成熟度被分為五個級別。以下,分別對其進行詳細介紹。

第1級:Virtualized(虛擬化的)級

在現實中,很多企事業單位的IT基礎設施就處於此層次級別,即:只是採用了虛擬化技術去管理計算、存儲和網路等硬體資源。虛擬化確實優化和提升了硬體資源的利用率,

但是,在此成熟度級別上,基本不具備IaaS平臺的自動化部署等技術特徵,只是實現了初級的虛擬化而已。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對這個成熟度級別,有些Iaas規劃設計人員很容易產生錯誤認識。錯誤通常發生在對“雲”概念的理解上,誤以為一個VMware伺服器就是“一朵雲”,將虛擬化與雲平臺混為一談,這是較為常見的錯誤觀念,要堅決予以糾正。

在這個成熟度級別上,虛擬化並不具備自動化特徵。企業內部的資料中心成功運營與否,僅取決於其基礎設施的相關元件是否成熟,同時,系統管理員對需求進行回應的積極性也是重要的決定因素。

總體而言,IT部門遇到的問題比較多,集中體現在:

(1)對從業務部門傳遞而來的各項需求,IT部門很難持續、穩定、及時地予以有效回應;

(2)企業業務部門的用戶無法得到標準化的IT服務,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新的業務需求提出後,單是購買新的硬體資源就耗時極長(長達數周);

(3)IT部門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瑣碎的技術細節中,而企業業務發展的驅動力卻很大程度上取決於IT基礎設施架構的雲化程度;

(4)除了系統管理員自己寫的一些後臺腳本(比如,用於實現日常自動備份等功能)外,大多數技術工作都是手工完成的,自動化程度較低。

第2級:Deployed (可自動化部署的)級

在此成熟度級別上,虛擬化技術得到了自動化功能的支撐,不再是孤立的單純虛擬化。

基本的可自動化部署的IT基礎設施管理流程已經創建,借助於此,當業務部門提交業務需求後,無需每次都採購新的硬體資源,IT部門就可以交付相關的資源滿足實際所需。

在此成熟度級別上,雲化資料中心具備如下能力:

(1)初具雛形的標準化雲服務

雲服務的標準化使得IT部門從繁重的瑣碎技術細節中解脫出來,簡化了管理,大大降低了錯誤的發生機率,使得IT部門有精力去推進更為重要的IT基礎設施架構的重構,以此,向企業內部用戶提供具有業務驅動力價值的服務。

(2)基本的供應自動化

基於雲服務的標準化,虛擬機器供應乃至IT交付可實現自動化。這表現在:一方面,企業內部使用者在自服務門戶上,通過已經實現了的自動交付功能,可以自行獲取一台或若干台掛載了存放裝置的虛擬伺服器;另一方面,借助於IaaS平臺的自動化部署技術,IT部門也實現了一定程度的虛擬機器自動化部署。然而,儘管如此,在某些時候,仍然需要執行手工的技術設置,比如,要用手工方式才能將應用元件部署到虛擬機器中,或者,要通過手工配置才能將新增的資源整合到既有的虛擬機器系統中。

(3)服務目錄

通過服務目錄,面向廣大企業使用者,IT部門已經可以提供具有一些自動交付功能的標準化服務。籍此,用戶可獲得更加方便快捷的IaaS服務,比如,使用者可以自主地去獲取虛機鏡像的快照,然後,再將其增加到目錄中去。

(4)成本控制

基本的虛擬機器管理流程已經初步創建,可對由IT基礎設施而產生的成本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5)使用計量

具備對IT基礎設施的監控能力,可為計量和計費提供有效的資料,基於這些資料,可以對實際的IT成本作出分析並向業務線相關部門通報這些情況,以此,申請相關的建設經費,並使得IT容量規劃建立在可信的真實資料之上。

第3級:Optimized (優化的)級

在此成熟度級,除了具有第2級(即:Deployed級)的所有功能外,還整合了加強的用於管理IT基礎設施架構的功能。有了這樣的功能支撐,IT運維成本得以降低,SLA(Service-Level Agreements,服務水準協定)的實際水準得到改善,QoS(服務品質)亦有了大幅提升。

在此成熟度級,一整套既定的管理流程被應用於IT運維的實踐之中,這包括了:

(1)監控整個IT基礎設施的健康運行程度;

(2)將監控所得的資料提供給IT容量規劃和相關的預測流程使用,基於這些客觀資料進行規劃和預測,IT資源就能夠獲得最佳利用率;

(3)在虛擬機器創建並投入運行後,保障其符合公司的安全與合規性管理的相關標準,比如:安全補丁的應用、防火牆設置、防毒軟體和防間諜軟體的安裝。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Optimized成熟度級別,有一整套的相關功能定義,都是此級別必須滿足的功能,據此,優化的雲基礎設施方能得以交付。

這些功能定義如下所述。

(1)鏡像管理

這包括了:虛擬機器鏡像的發現、捕獲、安裝、複製、導入、匯出。

(2)監控

監控有助於優化IT基礎設施的性能,提升可用性。監控軟體可用於監控整個IT環境中的作業系統、資料庫和伺服器。

(3)備份和恢復

軟硬體的錯誤或者意外事故發生後,啟動備份和恢復功能,就可以恢復丟失的資料和被破壞的運行環境。

(4)補丁管理

為部署和管理補丁提供統一的、即時的增強功能和可見性。在此處,可見性是指:通過安全性漏洞Dashboard(儀錶盤)和相關報告,獲得對每個虛擬機器上所有補丁的完整可見性。

(5)安全合規性管理

解決IT安全風險管理和合規性管理的複雜性和成本控制問題。其相關功能覆蓋了企業安全性原則的整個生命週期,這包括了評估、規劃、實施、監視和維護與企業安全性原則相關的合規性。

(6)可選的管理功能1:歷史報告和趨勢管理

基於此功能,可以判斷是否存在需引起重視的問題,比如,某個指標持續上升是否意味著資源的不斷消耗。

(7)可選的管理功能2:更全面的容量規劃

容量規劃對各項已知的影響變數進行衡量,並基於此,對資源需求作出有據可依的估算。同時,對未知的影響變數也加以分析和考慮,審慎評估它們對估算結果(從對已知變數的評估而來)的造成的影響和偏移,並適時決定是否作出相應的調整。

(8)可選的管理功能3:事件管理

事件管理將事件控制流程正規化,保證了對事件作出持續的反應,避免了無謂的重複工作,同時,也簡化了用於事件管理的軟體工具的配置和維護所需工作量。

第4級:Enhanced(增強的)級

站在此成熟度級別上,對在第2級和第3級成熟度層次上已經定義的所有關鍵功能和重要管理流程,企業等組織都已經完成了部署並投入了實際的應用。也正是借助於這些已經具備的功能,企業的IT部門才能將主要精力放在構建新的IT服務上,將工作重點轉移到提供高價值服務上,比如,提供應用拓撲(即:應用與應用、應用與服務之間的邏輯關係)、基於雲平臺的備份服務、整個雲平臺環境的災難恢復能力。

與第3級(Optimized級)相比,第4級(Enhanced級)有兩個最為本質的不同:

(1)第4級提供了跨資料中心的服務提供和服務編排能力;

(2)引入和採納外部公有雲的雲計算能力,實現動態的橫向擴展(Scale-Out)功能,以此,分流企業資料中心在業務高峰時段所承受的工作負載。

Enhanced(增強的)級的成熟度層次主要關注於如下功能的開發和拓展:

(1)基於模式(Pattern-based)的服務供應能力

企業的雲化資料中心擁有此項能力,就可在IT環境中向使用者提供雲計算模式(Cloud-computing pattern),事實上,是將其作為雲服務付諸於具體交付的。雲計算模式實際上就是一系列物理和虛擬資源的邏輯描述,其中包含了雲計算解決方案。這些雲計算模式,可以被用於對多層應用環境(比如,一個SAP環境)和複雜的中介軟體環境(比如,一個Java EE應用所需的環境)進行相應的模型化。

簡而言之,就是向企業用戶提供自動化程度極高而又簡捷有效的雲計算服務。舉例來說,部署一個Jave EE應用所需的集群環境,要有資料庫伺服器、應用伺服器、中介軟體伺服器、SVN代碼管理伺服器等虛擬機器資源,需要配置必要的集群服務,還需要滿足特定要求的存儲和網路資源。在以往,在較低的成熟度級別上,要滿足這些要求,只能手工去進行逐項設置,耗時極長;而在第4級成熟度的雲計算環境中,由於具有基於模式的服務供應能力,就能立足于預先定義好的已經模型化的雲計算模式,按照其中對資源的邏輯描述,自動準備好相關軟體和硬體,從而在很短時間內獲得滿足要求的開發環境。

(2)服務編排能力

服務編排就是使用雲計算交付模式,將硬體和軟體元件無縫地組合在一起,以此,對任意類型IT服務的生命週期施以有效的交付和管理。服務編排使用自動化方式去管理和維護服務的有效性。從按需建立虛擬伺服器到按需建立IT服務,都在服務編排的範疇之內。服務編排當然也可以將相關服務交由創建這些服務的使用者去管理。

服務編排能力,建立在基於模式(Pattern-based)的服務供應能力之上。舉例來說,一個Jave EE應用所需的集群環境構建完畢後,在實際運行中可能遇到使用者連接數超過設計容量預期的情形,此時,在服務編排能力的引導下,IaaS平臺將自動創建新的應用伺服器並將其加入到既有的應用集群中。

(3)構建混合雲的能力

通過使用混合雲的整合能力,可以將公有雲、私有雲和企業內部的應用整合在一起,在混合雲能力的支援下,可以快速地整合、管理和保護所有的核心資源,進而更好地支援企業當前的業務需求。

(4)與ITIL(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流程的集成能力

具備與ITIL流程的集成能力,這就使得IaaS平臺的構建充分體現了IT服務管理的思想。立足於此,就能夠更好地管理雲基礎設施和由之而創建的雲服務。在此成熟度級別上提供的雲服務,具有相當的複雜性和核心關鍵性,正因為如此,對每一個涉及基礎設施的變更,都必須經過嚴格的變更管理流程審批後,方能予以施行;同樣,對出現的任何問題,也都必須經有效的事故管理流程進行管理。

第5級:Monetized(貨幣化的)級

在此成熟度級,企業等組織已經將其他各級成熟度所定義的功能和流程全部予以施行。與其他成熟度級別相比,第5級成熟度具有Monetized(貨幣化的)的根本特質,即:IaaS平臺已經建設得相當完備,可以向其他企業、公司、消費者和使用者提供計算和存儲等雲服務,相應地,IT部門也已經從以往的成本中心轉變為利潤中心。

在此成熟度級別,投入商業運營的雲服務嚴格遵循相應的管理流程,這包括了:雲服務的啟動、研發、推出、計費和回收。與此同時,服務的易用性和使用者介面的客戶化也成為極其重要的命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引起關注。

Monetized(貨幣化的)級的成熟度包括了下列服務能力:

(1)服務店面(Service storefront)為客戶管理和報告功能提供了更加豐富的用戶體驗,整合了典型的電子商務功能,比如,購物車和信用卡支付功能,由此,打造成供客戶和企業消費的電子市場。

(2)IaaS平臺將CRM(客戶關係管理)系統和計費管理系統等功能集成進來,基於此,在協定精准定義的SLA服務和QoS服務的保障下,為客戶提供其所需的服務。

(3)聯邦認證服務是一種基於標準的共用和管理使用者身份認證資料的方法,支援跨安全域和組織的單點登錄功能。由此,通過這類服務,一個企業和組織可以向其所信任的商業夥伴提供外部服務,當然也可以向其跨國部門的員工提供統一認證服務。

在很大程度上,具備Monetized(貨幣化的)級的成熟度,就意味著企業已經完成了從雲化資料中心向雲服務提供者(CSP,Cloud Service Provider)的演進。

至此,對IaaS平臺成熟度模型這個IaaS技術尺規的介紹就結束了。《企業雲計算IaaS平臺的技術尺規和基礎框架》系列文章的下一篇,將詳盡地介紹CCRA IaaS平臺採用模式的6個漸進建設階段,那是企業IaaS平臺的基礎架構。

誤以為一個VMware伺服器就是“一朵雲”,將虛擬化與雲平臺混為一談,這是較為常見的錯誤觀念,要堅決予以糾正。

在這個成熟度級別上,虛擬化並不具備自動化特徵。企業內部的資料中心成功運營與否,僅取決於其基礎設施的相關元件是否成熟,同時,系統管理員對需求進行回應的積極性也是重要的決定因素。

總體而言,IT部門遇到的問題比較多,集中體現在:

(1)對從業務部門傳遞而來的各項需求,IT部門很難持續、穩定、及時地予以有效回應;

(2)企業業務部門的用戶無法得到標準化的IT服務,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新的業務需求提出後,單是購買新的硬體資源就耗時極長(長達數周);

(3)IT部門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瑣碎的技術細節中,而企業業務發展的驅動力卻很大程度上取決於IT基礎設施架構的雲化程度;

(4)除了系統管理員自己寫的一些後臺腳本(比如,用於實現日常自動備份等功能)外,大多數技術工作都是手工完成的,自動化程度較低。

第2級:Deployed (可自動化部署的)級

在此成熟度級別上,虛擬化技術得到了自動化功能的支撐,不再是孤立的單純虛擬化。

基本的可自動化部署的IT基礎設施管理流程已經創建,借助於此,當業務部門提交業務需求後,無需每次都採購新的硬體資源,IT部門就可以交付相關的資源滿足實際所需。

在此成熟度級別上,雲化資料中心具備如下能力:

(1)初具雛形的標準化雲服務

雲服務的標準化使得IT部門從繁重的瑣碎技術細節中解脫出來,簡化了管理,大大降低了錯誤的發生機率,使得IT部門有精力去推進更為重要的IT基礎設施架構的重構,以此,向企業內部用戶提供具有業務驅動力價值的服務。

(2)基本的供應自動化

基於雲服務的標準化,虛擬機器供應乃至IT交付可實現自動化。這表現在:一方面,企業內部使用者在自服務門戶上,通過已經實現了的自動交付功能,可以自行獲取一台或若干台掛載了存放裝置的虛擬伺服器;另一方面,借助於IaaS平臺的自動化部署技術,IT部門也實現了一定程度的虛擬機器自動化部署。然而,儘管如此,在某些時候,仍然需要執行手工的技術設置,比如,要用手工方式才能將應用元件部署到虛擬機器中,或者,要通過手工配置才能將新增的資源整合到既有的虛擬機器系統中。

(3)服務目錄

通過服務目錄,面向廣大企業使用者,IT部門已經可以提供具有一些自動交付功能的標準化服務。籍此,用戶可獲得更加方便快捷的IaaS服務,比如,使用者可以自主地去獲取虛機鏡像的快照,然後,再將其增加到目錄中去。

(4)成本控制

基本的虛擬機器管理流程已經初步創建,可對由IT基礎設施而產生的成本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5)使用計量

具備對IT基礎設施的監控能力,可為計量和計費提供有效的資料,基於這些資料,可以對實際的IT成本作出分析並向業務線相關部門通報這些情況,以此,申請相關的建設經費,並使得IT容量規劃建立在可信的真實資料之上。

第3級:Optimized (優化的)級

在此成熟度級,除了具有第2級(即:Deployed級)的所有功能外,還整合了加強的用於管理IT基礎設施架構的功能。有了這樣的功能支撐,IT運維成本得以降低,SLA(Service-Level Agreements,服務水準協定)的實際水準得到改善,QoS(服務品質)亦有了大幅提升。

在此成熟度級,一整套既定的管理流程被應用於IT運維的實踐之中,這包括了:

(1)監控整個IT基礎設施的健康運行程度;

(2)將監控所得的資料提供給IT容量規劃和相關的預測流程使用,基於這些客觀資料進行規劃和預測,IT資源就能夠獲得最佳利用率;

(3)在虛擬機器創建並投入運行後,保障其符合公司的安全與合規性管理的相關標準,比如:安全補丁的應用、防火牆設置、防毒軟體和防間諜軟體的安裝。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Optimized成熟度級別,有一整套的相關功能定義,都是此級別必須滿足的功能,據此,優化的雲基礎設施方能得以交付。

這些功能定義如下所述。

(1)鏡像管理

這包括了:虛擬機器鏡像的發現、捕獲、安裝、複製、導入、匯出。

(2)監控

監控有助於優化IT基礎設施的性能,提升可用性。監控軟體可用於監控整個IT環境中的作業系統、資料庫和伺服器。

(3)備份和恢復

軟硬體的錯誤或者意外事故發生後,啟動備份和恢復功能,就可以恢復丟失的資料和被破壞的運行環境。

(4)補丁管理

為部署和管理補丁提供統一的、即時的增強功能和可見性。在此處,可見性是指:通過安全性漏洞Dashboard(儀錶盤)和相關報告,獲得對每個虛擬機器上所有補丁的完整可見性。

(5)安全合規性管理

解決IT安全風險管理和合規性管理的複雜性和成本控制問題。其相關功能覆蓋了企業安全性原則的整個生命週期,這包括了評估、規劃、實施、監視和維護與企業安全性原則相關的合規性。

(6)可選的管理功能1:歷史報告和趨勢管理

基於此功能,可以判斷是否存在需引起重視的問題,比如,某個指標持續上升是否意味著資源的不斷消耗。

(7)可選的管理功能2:更全面的容量規劃

容量規劃對各項已知的影響變數進行衡量,並基於此,對資源需求作出有據可依的估算。同時,對未知的影響變數也加以分析和考慮,審慎評估它們對估算結果(從對已知變數的評估而來)的造成的影響和偏移,並適時決定是否作出相應的調整。

(8)可選的管理功能3:事件管理

事件管理將事件控制流程正規化,保證了對事件作出持續的反應,避免了無謂的重複工作,同時,也簡化了用於事件管理的軟體工具的配置和維護所需工作量。

第4級:Enhanced(增強的)級

站在此成熟度級別上,對在第2級和第3級成熟度層次上已經定義的所有關鍵功能和重要管理流程,企業等組織都已經完成了部署並投入了實際的應用。也正是借助於這些已經具備的功能,企業的IT部門才能將主要精力放在構建新的IT服務上,將工作重點轉移到提供高價值服務上,比如,提供應用拓撲(即:應用與應用、應用與服務之間的邏輯關係)、基於雲平臺的備份服務、整個雲平臺環境的災難恢復能力。

與第3級(Optimized級)相比,第4級(Enhanced級)有兩個最為本質的不同:

(1)第4級提供了跨資料中心的服務提供和服務編排能力;

(2)引入和採納外部公有雲的雲計算能力,實現動態的橫向擴展(Scale-Out)功能,以此,分流企業資料中心在業務高峰時段所承受的工作負載。

Enhanced(增強的)級的成熟度層次主要關注於如下功能的開發和拓展:

(1)基於模式(Pattern-based)的服務供應能力

企業的雲化資料中心擁有此項能力,就可在IT環境中向使用者提供雲計算模式(Cloud-computing pattern),事實上,是將其作為雲服務付諸於具體交付的。雲計算模式實際上就是一系列物理和虛擬資源的邏輯描述,其中包含了雲計算解決方案。這些雲計算模式,可以被用於對多層應用環境(比如,一個SAP環境)和複雜的中介軟體環境(比如,一個Java EE應用所需的環境)進行相應的模型化。

簡而言之,就是向企業用戶提供自動化程度極高而又簡捷有效的雲計算服務。舉例來說,部署一個Jave EE應用所需的集群環境,要有資料庫伺服器、應用伺服器、中介軟體伺服器、SVN代碼管理伺服器等虛擬機器資源,需要配置必要的集群服務,還需要滿足特定要求的存儲和網路資源。在以往,在較低的成熟度級別上,要滿足這些要求,只能手工去進行逐項設置,耗時極長;而在第4級成熟度的雲計算環境中,由於具有基於模式的服務供應能力,就能立足于預先定義好的已經模型化的雲計算模式,按照其中對資源的邏輯描述,自動準備好相關軟體和硬體,從而在很短時間內獲得滿足要求的開發環境。

(2)服務編排能力

服務編排就是使用雲計算交付模式,將硬體和軟體元件無縫地組合在一起,以此,對任意類型IT服務的生命週期施以有效的交付和管理。服務編排使用自動化方式去管理和維護服務的有效性。從按需建立虛擬伺服器到按需建立IT服務,都在服務編排的範疇之內。服務編排當然也可以將相關服務交由創建這些服務的使用者去管理。

服務編排能力,建立在基於模式(Pattern-based)的服務供應能力之上。舉例來說,一個Jave EE應用所需的集群環境構建完畢後,在實際運行中可能遇到使用者連接數超過設計容量預期的情形,此時,在服務編排能力的引導下,IaaS平臺將自動創建新的應用伺服器並將其加入到既有的應用集群中。

(3)構建混合雲的能力

通過使用混合雲的整合能力,可以將公有雲、私有雲和企業內部的應用整合在一起,在混合雲能力的支援下,可以快速地整合、管理和保護所有的核心資源,進而更好地支援企業當前的業務需求。

(4)與ITIL(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流程的集成能力

具備與ITIL流程的集成能力,這就使得IaaS平臺的構建充分體現了IT服務管理的思想。立足於此,就能夠更好地管理雲基礎設施和由之而創建的雲服務。在此成熟度級別上提供的雲服務,具有相當的複雜性和核心關鍵性,正因為如此,對每一個涉及基礎設施的變更,都必須經過嚴格的變更管理流程審批後,方能予以施行;同樣,對出現的任何問題,也都必須經有效的事故管理流程進行管理。

第5級:Monetized(貨幣化的)級

在此成熟度級,企業等組織已經將其他各級成熟度所定義的功能和流程全部予以施行。與其他成熟度級別相比,第5級成熟度具有Monetized(貨幣化的)的根本特質,即:IaaS平臺已經建設得相當完備,可以向其他企業、公司、消費者和使用者提供計算和存儲等雲服務,相應地,IT部門也已經從以往的成本中心轉變為利潤中心。

在此成熟度級別,投入商業運營的雲服務嚴格遵循相應的管理流程,這包括了:雲服務的啟動、研發、推出、計費和回收。與此同時,服務的易用性和使用者介面的客戶化也成為極其重要的命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引起關注。

Monetized(貨幣化的)級的成熟度包括了下列服務能力:

(1)服務店面(Service storefront)為客戶管理和報告功能提供了更加豐富的用戶體驗,整合了典型的電子商務功能,比如,購物車和信用卡支付功能,由此,打造成供客戶和企業消費的電子市場。

(2)IaaS平臺將CRM(客戶關係管理)系統和計費管理系統等功能集成進來,基於此,在協定精准定義的SLA服務和QoS服務的保障下,為客戶提供其所需的服務。

(3)聯邦認證服務是一種基於標準的共用和管理使用者身份認證資料的方法,支援跨安全域和組織的單點登錄功能。由此,通過這類服務,一個企業和組織可以向其所信任的商業夥伴提供外部服務,當然也可以向其跨國部門的員工提供統一認證服務。

在很大程度上,具備Monetized(貨幣化的)級的成熟度,就意味著企業已經完成了從雲化資料中心向雲服務提供者(CSP,Cloud Service Provider)的演進。

至此,對IaaS平臺成熟度模型這個IaaS技術尺規的介紹就結束了。《企業雲計算IaaS平臺的技術尺規和基礎框架》系列文章的下一篇,將詳盡地介紹CCRA IaaS平臺採用模式的6個漸進建設階段,那是企業IaaS平臺的基礎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