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清朝歷史上最有作為的五位帝王,乾隆未能入列,第一堪比成吉思汗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繼元朝之後的又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政權。

相比明朝而言,清朝在許多方面都有著巨大的倒退。然而,清朝帝王相比明朝皇帝而言,卻是各個勤政。縱觀清王朝的帝王們,幾乎都是把江山社稷看得很重,每日披肝瀝膽,嘔心瀝血。那麼,清朝帝王中有哪些是最有作為的呢?

在小編看來,清朝有五位帝王可以稱得上是很有作為,很遺憾,乾隆未能入列。以下是具體介紹:

第五位:清太宗皇太極

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第八子,清初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後金第二位大汗、清朝開國皇帝。

自少年起,他常隨父兄狩獵和征戰,騎射嫺熟。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後,皇太極受推舉襲承汗位,改次年為天聰元年。皇太極即位之後進行大刀闊斧的封建化改革,

加強中央集權;在戰略上定先征服朝鮮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後顧之憂的戰略方針。對明則採納漢族降官建議,確立"講和與自固之策",重用漢將,削弱明朝實力,志在入關奪取全國政權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今瀋陽)稱帝,建國號大清,並且迫使李氏朝鮮臣服於清朝。在崇德六年(1642年)的松錦大戰中生俘洪承疇,自此明朝關外精銳喪失殆盡,

寧錦防線徹底崩潰,清軍入關已成必然之勢。

皇太極前後在位17年,他在位期間,發展生產,增強兵力,不斷對明朝作戰,為下階段清王朝迅速擴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清朝入關之後的第二位皇帝康熙帝玄燁評價他為:“盛兼三代,威名定四方。文謨真顯赫,武烈實飛揚。包並收群國,虛謙集眾長。網羅來俊彥,締造群洪荒。卜世周垂曆,開基漢啟疆。”

第四位:清成宗多爾袞

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清初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天命十一年(1626年),多爾袞被封貝勒;天聰二年(1628年),17歲的多爾袞隨皇太極出征,征討蒙古察哈爾部。因為軍功被賜號“墨爾根戴青”,成為正白旗旗主。天聰九年(1635年),多爾袞等率軍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額哲並獲得傳國玉璽。

崇德元年(1636年)因戰功封和碩睿親王,次年正月,皇太極令多爾袞追擊朝鮮國王家屬。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錦大戰中立下卓越戰功。

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和濟爾哈朗以輔政王身份輔佐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即帝位,稱攝政王。順治元年(1644年),他指揮清軍入關,致使清朝入主中原,先後封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

順治七年(1650年)冬,多爾袞死於塞北狩獵途中,被追封為“清成宗”。

事實上,多爾袞是清軍入關的直接統領者和推動者,是清朝能夠入主中原的第一功臣。基於此,乾隆皇帝評價其“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

第三位:康熙皇帝

即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他在少年時,就挫敗了權臣鼇拜。成年後,先後取得了對三藩、明鄭、準噶爾的戰爭勝利,驅逐沙俄侵略軍,以尼布楚條約確立中國在黑龍江流域的領土主權,舉行“多倫會盟”取代戰爭,懷柔招撫喀爾喀蒙古。

康熙帝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局面,有學者將其尊為“千古一帝”。但是也有學者研究指出,康熙所謂的“盛世聖君”形象系後人建構與美化,其實他本人及其統治時期存在許多瑕疵,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清史稿》評價他為:聖祖仁孝性成,智勇天錫。早承大業,勤政愛民。經文緯武,寰宇一統,雖曰守成,實同開創焉。聖學高深,崇儒重道。幾暇格物,豁貫天人,尤為古今所未覯。而久道化成,風移俗易,天下和樂,克致太平。其雍熙景象,使後世想望流連,至於今不能已。

第二位:雍正皇帝

即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三位皇帝。

雍正帝在位期間,大幅重整機構,並且對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為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實行改土歸流。並且大力整頓財政,實行耗羨歸公,建立養廉銀制度等。特別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同時,他設置了軍機處來加強皇權。他的一系列社會改革對於康乾盛世的連續具有關鍵性作用。

雍正帝在位期間,勤於政事,自詡“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其中,後人收集他在位的13年中朱批過的摺子就有360卷。

不得不說的是,雍正皇帝的勤政在中國歷代帝王中可算是名列前茅。他把畢生的心血都用在了治理國家上,經過他的努力,雍正時期是清朝歷史上國庫最為富足的時期,也是吏治最為清明的時期。

第一位:清太祖努爾哈赤

清朝的奠基者,後金開國之君,通滿語和漢語,喜讀《三國演義》。

他二十五歲時起兵統一女真各部,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後金,割據遼東,建元天命。薩爾滸之役後,遷都瀋陽。之後,他率領八旗鐵騎席捲遼東,攻下明朝在遼的七十餘城。

《清史稿》評價他為:“太祖天錫智勇,神武絕倫。蒙難艱貞,明夷用晦。迨歸附日眾,阻貳潛消。自摧九部之師,境宇日拓。用兵三十餘年,建國踐祚。薩爾滸一役,翦商業定。遷都瀋陽,規模遠矣。比于岐、豐,無多讓焉。”

可以說,努爾哈赤是中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少數民族政權領袖,是堪比成吉思汗式的傑出人物。他的歷史功績,清朝任何一位帝王都望塵莫及。

以上便是清朝歷史上最有作為的五位帝王,你更佩服哪一個呢?

被追封為“清成宗”。

事實上,多爾袞是清軍入關的直接統領者和推動者,是清朝能夠入主中原的第一功臣。基於此,乾隆皇帝評價其“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

第三位:康熙皇帝

即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他在少年時,就挫敗了權臣鼇拜。成年後,先後取得了對三藩、明鄭、準噶爾的戰爭勝利,驅逐沙俄侵略軍,以尼布楚條約確立中國在黑龍江流域的領土主權,舉行“多倫會盟”取代戰爭,懷柔招撫喀爾喀蒙古。

康熙帝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局面,有學者將其尊為“千古一帝”。但是也有學者研究指出,康熙所謂的“盛世聖君”形象系後人建構與美化,其實他本人及其統治時期存在許多瑕疵,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清史稿》評價他為:聖祖仁孝性成,智勇天錫。早承大業,勤政愛民。經文緯武,寰宇一統,雖曰守成,實同開創焉。聖學高深,崇儒重道。幾暇格物,豁貫天人,尤為古今所未覯。而久道化成,風移俗易,天下和樂,克致太平。其雍熙景象,使後世想望流連,至於今不能已。

第二位:雍正皇帝

即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三位皇帝。

雍正帝在位期間,大幅重整機構,並且對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為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實行改土歸流。並且大力整頓財政,實行耗羨歸公,建立養廉銀制度等。特別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同時,他設置了軍機處來加強皇權。他的一系列社會改革對於康乾盛世的連續具有關鍵性作用。

雍正帝在位期間,勤於政事,自詡“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其中,後人收集他在位的13年中朱批過的摺子就有360卷。

不得不說的是,雍正皇帝的勤政在中國歷代帝王中可算是名列前茅。他把畢生的心血都用在了治理國家上,經過他的努力,雍正時期是清朝歷史上國庫最為富足的時期,也是吏治最為清明的時期。

第一位:清太祖努爾哈赤

清朝的奠基者,後金開國之君,通滿語和漢語,喜讀《三國演義》。

他二十五歲時起兵統一女真各部,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後金,割據遼東,建元天命。薩爾滸之役後,遷都瀋陽。之後,他率領八旗鐵騎席捲遼東,攻下明朝在遼的七十餘城。

《清史稿》評價他為:“太祖天錫智勇,神武絕倫。蒙難艱貞,明夷用晦。迨歸附日眾,阻貳潛消。自摧九部之師,境宇日拓。用兵三十餘年,建國踐祚。薩爾滸一役,翦商業定。遷都瀋陽,規模遠矣。比于岐、豐,無多讓焉。”

可以說,努爾哈赤是中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少數民族政權領袖,是堪比成吉思汗式的傑出人物。他的歷史功績,清朝任何一位帝王都望塵莫及。

以上便是清朝歷史上最有作為的五位帝王,你更佩服哪一個呢?